「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常玉的《五裸女》油畫,最新售價約3.03億港幣!

他風流倜儻,出生於清末富貴家庭

是徐悲鴻的情敵,徐志摩的詩中人

他一幅畫賣三個億港幣的天價

畫家畢加索的經紀人對他讚賞有加

他文質彬彬,又浪漫多情

迎娶當時法國男爵的女兒

是中國第一批留法藝術家

才華橫溢,作品行筆暢逸

也是唯一闖入西方藝術界

當時著名的中國留洋畫家

他卻一生坎坷激盪,居無定所

因執拗清高,堅持自我理想

錯失良機,在巴黎窮困潦倒

最終因煤氣中毒悽楚的死去

死後甚至沒錢為自己買墓地

他就是

常玉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常玉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精準、純粹,充滿令人驚豔的技巧與才華」—— Max Jacob

「 現在知道常玉的存在,我們觀賞他的作品,那是他生命的重心 」—— Robert Frank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紅毯雙美》常玉作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圓月、沙洲、祼女》常玉作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打滾的馬》常玉作

在構圖和用色上,常玉都有意追求極簡,每幅畫作儘量不超過三種顏色,黑色、白色和粉紅色。常玉繼承了元代以來的文人畫傳統,努力在西方的繪畫中,實現中國人「平淡」和「天真」的美學理想。

但這樣的美學並不容易被欣賞,「大多數的觀者,第一次欣賞他的作品時,會覺得毫無藝術感,只有在重複觀察之後,才能體會蘊含在意境中的真誠與嚴謹。」而常玉他自己是這麼說:

歐洲繪畫好比一席豐盛的菜餚,當中包含了許多燒烤、煎炸食品和各色肉類。我的作品則是蔬菜、水果和色拉,能幫助人們轉換及改變對欣賞繪畫藝術的品位。當代畫家們總帶點欺騙,以各種各樣的顏色作畫,我不欺騙 ,我不被歸納,為這些為人接受的畫家。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憩》 常玉作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裸女與北京狗》常玉作

1901年,常玉出生在四川順慶。兒時家道殷實,衣食無憂,上有兄長們照顧,他則無需擔憂家業生財,專心於藝,生活安逸享樂。14歲就跟著書法家趙熙習書畫,之後在上海美專學習,不滿20歲就在哥哥的支持下赴法留學,可謂生來順遂優渥。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1925 於巴黎

由於常玉天性輕盈不受約束,別於同期的徐悲鴻、林風眠,他不屑進入傳統正規美院學習,而是窩在沒有老師的大茅屋畫室裡畫模特。

那時的常玉,翩翩公子自己自在,衣著髮型精緻講究;讀《紅樓夢》、拉小提琴;進出巴黎的咖啡館;與賈科梅蒂、畢加索結交;揮金如雨,經常在家裡匯款來之前就已花光,生活無度。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常玉(左)攜女友(中)攝於巴黎

當徐悲鴻刻苦練習基本功,努力做畫,渴望將西方審美融入中式繪畫時,常玉根本就沒想那麼多。甚至當巴黎大收藏家,畢加索的經紀人侯謝(是慧眼發掘畢加索的第一人)1929年發現他,努力助他成名,使之在巴黎嶄露頭角時,常玉似乎對這些也不在意。

其實,那時候如果他們合作融洽的話,功名利祿會隨之而來,但他似乎生來就對此泰然處之,並無心追逐。常玉任性細膩,品位精雅也恃才傲物,絕不會容忍任何商業利益,凌駕於自己的創作之上,也不甘心以繪畫為謀生的手段。有時他寧願把畫送人也不願出售,依著自己的喜好隨性而行;並且不願意讓別人對他的畫提出意見。

經常和約畫的人說:一先付錢,二期間不看畫,三畫完拿走不提意見。這樣放任的性格,「不合作」的態度,使常玉和畫商乃至整個藝術市場漸行漸遠,日漸潦倒和窘迫。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1930年左右 常玉攝於巴黎寓所

先是他的法國妻子,因懷疑他不忠和無法忍受他的生活方式,婚姻破裂離他而去。繼而合作了3年的經紀人,侯謝也和他鬧掰。接著家中生意倒閉哥哥去世,使他悲痛萬分也斷了重要的經濟來源。這讓常玉,瞬間跌倒了人生的谷底。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左:1928 常玉 《馬素像》 鉛筆紙本 ▲右:約1925 常玉妻子馬素 • 夏綠蒂 • 哈祖尼耶

被寵溺慣了的他,一時間窮得叮噹響。當人們以為他會改變的時候,對於女人天然高於情慾的熱愛。為了畫畫,常玉寧願把僅有的錢全花在請模特身上。

「我就不能一天沒有一個精光的女人,呆在我面前供養我,我真是窮,飯都吃不起,衣都穿不全,可是模特兒,我怎麼也省不了」。

他的畫稚拙、深邃,凝練且內斂,沒有無端的色慾,沒有焦慮的探索和對自我的對峙,清雅精細,他一生沒有畫過自己。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1950年左右 常玉

四十年代末,常玉曾在紐約呆了一年半,未能賣出任何作品,即又返回巴黎繼續生活和創作,即使有作品入選法國獨立沙龍,但也反響平平。常玉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50年代初,中國文化藝術團來巴黎探訪常玉,那時他已經老了。

一個人住在一間頂樓,一年賣三兩張小畫,勉強地維持著生活。代表團裡有人勸他回國當杭州美專教授,可他卻說「我早上起不來,我起床很晚,我…做不了早操…」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約翰 • 法蘭寇(左 )荷蘭音樂家 常玉好友兼贊助者

常玉是孤獨的,是少有人理解的。他輕盈清逸,沒有形狀也不隨從的態度,使得這個世界對他的選擇總是驚訝,也無法嘗試規範他。

有人評價正是因為他個性的孤傲自滿,生活無度導致人生的敗落。最終死後幾天才被人發現,淒涼的躺在異國的土地上。也有人哀嘆他的潦倒,同情他的命運,生前無聞死後才名聲鵲起,並拿他和梵高做比較,覺得他倆殊途同歸。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1950 常玉 巴黎工作室

其實對於梵高而言,他一生都鬱郁不得志,繪畫是他對待自我的救贖之繩,和生命的解渴之水。而對常玉來說,他優渥的年少生活,就已經培養了他心思的稚純,和麵對名利可以選擇不在意的能力。

即便說他主動在人生中選擇了自己的生命的後果,與時代擦肩落得蕭索。那誰又能知道,「我與我周旋久,寧可作我」的常玉,在忠於自己繪畫理想甚至於偏執的同時,在面對錯過的機遇卻仍自得其樂那一刻,沒有活出他命定裡的豐盛和純粹呢?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朋友回憶說:「如果常玉喜歡你,他會給你名片。然後當你發現他給你的所謂的名片,是他在用過的地鐵票或公交車票上,優美地寫下他的名字與電話號碼時,就會看著你驚訝的表情得意的笑。」

吳冠中形容常玉:「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我的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個畫家

關於我的作品,我認為毋需賦予任何解釋

當觀賞我的作品時,應清楚瞭解我所要表達的

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氈上雙馬》1930年 油畫畫布 常玉作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貓與劍蘭》常玉作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八尾金魚》常玉作

常玉晚年創作方向由人轉為動物。他筆下的動物,弱小而疏離,這幅畫是常玉1966年夏天的絕筆之作,幾天時間他畫了一隻很小的黑象,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中奔馳,常玉用手指點著小象,微笑著說「這就是我」

「常玉作品欣賞」吳冠中形容常玉的畫:線條是烏黑的鐵一般的線

▲ 《孤獨的象》常玉生前絕筆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