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程序員吐槽國內獵頭:都勸我回國,我可不好忽悠

如果有去facebook等外企就職的機會,相信很多程序員都會怦然心動。誠然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勢頭正盛,薪資待遇也十分出色,但外企的機會很少有人會拒絕,其中原因無非有二:第一是工作節奏,相比996,不少外企的工作制度是十分合規的,第二是facebook的工作經歷在個人簡歷上也不失為一種高光。

最近,一位網友就分享了他的經歷。身處硅谷的他無奈地吐槽了國內的一些獵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硅谷程序員吐槽國內獵頭:都勸我回國,我可不好忽悠


原來,這位網友是一位就職於facebook的程序員。雖然身處異鄉,但他對國內互聯網行業的蒸蒸日上也是有所耳聞,國內的老同學也經常和他分享工作體會。

然而,近幾個月,國內的一些獵頭聯繫到他,紛紛表示國內的互聯網行業發展相當好,還給他拋出了很多工作機會。他有些懵:發展好我知道,但紅利也輪不到我,再加上平時聽到的996,裁員,30歲危機以及身體問題,他直接拒絕了這些機會。

出乎意料的是,獵頭們反駁說裁員裁的都是能力差的。這讓他一陣火大:難道這個問題要員工埋單,同時還要背上能力差的鍋?他不禁吐槽道:這都什麼價值觀?


硅谷程序員吐槽國內獵頭:都勸我回國,我可不好忽悠


不得不說該網友對行業的認識還是很清晰的,面對這些獵頭的忽悠依然保持理智。據他介紹,雖然在facebook也會有加班的情況,但加班時間以回郵件為主,整體上壓力也比國內小得多。

筆者也有一些同學是美國碩士畢業直接在亞馬遜等公司入職,後來回國發展。和他們聊起來的時候,不少人吐槽的重點不是996這種工作制度,而是工作時的思維方式。筆者覺得這應該也是國內外互聯網行業的主要差異,如果要回國,需要仔細考慮才是。那麼,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呢?


硅谷程序員吐槽國內獵頭:都勸我回國,我可不好忽悠


很多網友直言:別回來。國內確實比國外辛苦,996也是真實存在的,但在國內的互聯網行業,海歸不一定能勝過土生土長的國內程序員。就算真的回來了,也得適應環境調整戰略才行。與其這樣,不如舒舒服服地在國外工作。

還有不少網友同樣吐槽了獵頭。一些獵頭的水平很低,趁著互聯網的東風靠聯絡程序員和企業拿佣金,只是因為介紹程序員拿到的佣金更高,真正懂行的太少了。

如果換成是你,會不會選擇回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