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溝教堂遺存


馬尾溝教堂遺存

馬尾溝教堂遺存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大街6號,舊為外國傳教士的墓地,俗稱滕公柵欄墓地,義和團運動中被毀,清政府於清光緒二十九年“發白銀一萬兩,重新修建”,並附建教堂一座,因地處馬尾溝故名馬尾溝教堂,又因教堂前有石牌坊故俗稱石門教堂 1906年後,又增建了“口字樓”及“山字樓”等附屬建築,山字樓平面為“山”字形,灰磚紅瓦,鐘樓高聳,是專門培養神父的文聲學院,口字樓平面呈“口”字形,灰磚砌築,簡潔肅穆,是聖母修道院,1954年,在此籌建北京市委黨校,1958年天主教愛國會將教堂贈與北京市委黨校,“文化大革命”中,黨校撤消,改為國務院第四招待所,1983年教堂改回北京市委黨校,由北京市委黨校使用至今,現為西城區第一批西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