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杨修真的是嫉贤妒能吗?还是他也有老牛舔犊之心?

大马哈鱼12


历史上的曹操惜才如命,曹操帐下有很多人才,文有郭嘉、荀彧、贾羽,武将就更多了。这些人才大多在曹操帐下都能善终,而且历史上的曹操也极具容人之量,那么我们来一一说说。

1、张绣之战,贾羽设计杀死了曹昂和典韦,这两位一个是曹操的长子,另一个是曹操最爱的武将,曹操在祭拜典韦时就说了句,此战最大痛惜不是失去爱子,而是失去你,可见曹操对典韦的喜爱,可以这么说,三国曹操对武将有种莫名的喜欢,例如关羽、许褚。但是就是这样当贾羽投靠曹操,曹操依旧没有杀掉他,相反重用贾羽,可见曹操的容人之量和爱惜人才。

2、历史上的郭嘉具有鬼才,甚至但是流传一句,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可见郭嘉之才,但是历史上的郭嘉就是那种典型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人,早朝迟到、衣服邋遢、爱睡懒觉,用今天的话说无组织无纪律,郭嘉也多次被参合,但是每次曹操都是会心一笑,可见曹操爱才之心,这样的曹操怎么可能妒忌才能。

3、下面我们来重点说说杨修之死,杨修有点才气,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点小聪明,该糊涂时不糊涂,不该糊涂德时候一塌糊涂,杨修之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依附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操次子曹植,并且参与党争,帮助曹植夺位,这是曹操所不能忍的,所以杨修之死并不是曹操妒忌才能,而是不该参与党争。





少年谈史


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所谓建安七子,便是那时候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士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很不放心。从他先杀孔融,后杀杨修,便充分说明曹操对敢于反对他的文人的忌恨。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后代,当时又很负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里。而且,看来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这一点,从祢衡口里可以知道。祢衡经常推许孔融和杨修,说“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不用说是包括王粲、陈琳等在内的。祢衡同孔融关系很好,他的话当然也反映孔融的观点。

孔融比祢衡、杨修大十多岁……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谀曹操的一派。祢衡虽年轻,但才气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当“鼓吏”,结果祢衡把衣服剥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来,他便拿着一根大棒,坐在曹操军营门前大骂。曹操虽然很火,骂他为“竖子”,并说“孤杀之犹鼠雀耳”,但碍于他的文名,竟不敢杀他,后来送给了刘表,刘表又假黄祖之手把他杀掉。

杨修年龄跟祢衡不相上下,但祢衡是个平民,杨修则是洛阳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过太尉。(东汉时,太尉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衔)而且,都是有名的忠于汉室的名臣。他父亲杨彪在董卓作乱的时候,为了保护汉献帝,几乎死难。杨修很早就负文名,除了祢衡推崇他的话可证之外,还有曹植写给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并列(孔融除外),说六人都不过著声名于一方,而杨修则是“高视于上京”,可见杨修在洛阳的影响有过于六子。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用说,曹操是要罗织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为主簿,那时正是曹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时候,据说杨修“总知内外”,总是把事情处理得很好。

那么,杨修是很愿意替曹操办事的吗?他对曹操的态度怎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当时,杨修的父亲杨彪还健在;曹操在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卿宴会时,看见杨彪脸上有怒气,便连宴会也不敢参加,悄悄溜掉了。后来以杨彪跟袁术通姻为罪名,诬彪有阴谋,下狱。是孔融极力为之申辩,曹操才不得不释放他。此后,杨彪十多年一直称脚挛,不任事,闲居家中。这些事,杨修会忘记吗?当然不会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杀掉,祢衡也被杀,这在杨修心中,会没有很深的感触吗?当然不可能没有。从这两点看来,杨修虽为曹操办事,不见得内心是尊敬他的;正因为这样,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诉曹操,你的本领也不过如此,什么事也瞒不过我。像“鸡肋”那桩公案,就是在这种心理下弄出来的。他有时外出,甚至告诉值班的人,曹操会来查问些什么,怎么回答。结果,曹操所查问的果然不出他所料。这样时间长了,曹操就看穿他内心的隐秘,从而产生恼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呢?应该说也可能是预料到了,不过,他到底是一个很有点傲气的人,同孔融、祢衡是气味相投的,因而压抑不住心中的不满罢了……杨修对于自己的命运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祢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小麻雀杨娟


曹操决非妒贤忌能,应该说越是贤能曹操越会应用。但必须有几个前提,一是必须要忠,要一条心,要布调一致,要懂得敬重。杨修锋芒太露,擅自主张(如收拾行李),不顾曹操尊严而恃才外扬。对于曹而言,其抢我风头,不给我面子,看穿我意图而又不知隐藏(私下约谈,应给足曹尊严)。是我事业之阻力必须打击。二是杨修是小聪明,对曹氏集团取的作用不大,弃之也无关大局。


邱际鹏


主要是杨修和曹植一起玩耍才死的更快。曹操杀杨修并非嫉贤妒能,曹操乃当时一代雄主,可以说大部分降将降臣都唯才以用。曹操识人和用人是非常厉害的。而且曹操也非常爱才,我们最熟悉的赏关羽钱财侍女后来又送赤兔马,上表天子拜关羽汉寿亭侯后过五关斩六将和赵云长坂坡一战成名都可以看出曹操爱才之心。要不是曹操命手下禁止放冷箭怕赵子龙难以全身而退长坂坡。曹操手下谋士战将不计其数大部分对曹操是非常忠心的。徐庶当时被曹操用计骗于曹营,徐庶也没有为曹操献一计一谋,曹操也没杀他。还有许褚砍许攸等事件更可以看出曹之心胸。曹操之所以杀杨修一是因为杨修虽有才但不是大才。对当时打江山社稷无大用。杨修更是为搏曹之眼球而屡处曹之须。二是杨修经常和曹植一起玩耍,就是没有鸡肋事件以杨修蛊惑军心为由杀之,以后曹为丕上位也一定会找原因杀杨修。


维修笑哥


要说曹操杀杨修是嫉贤妒能这个难以成立,既然嫉妒他又为何把他留在身边,还加以重用,虽没有正面式官职,但也是举足轻重的红人。主要原因还是杨修有时自作聪明,揣摩心事泄露机密,参和家事引起兄弟之争,这才是招来杀生之祸的主要原因,也是曹操为将来子孙铲除隐患的高明之举。


道法自然ID


曹操虽然不如刘备那样对下属尽心对待,但是任贤纳才的容人之心还是有的


赤壁之战结束后曹丕和曹植的党争已愈演愈烈


杨修身为曹植账下的狗头军师自然是身先士卒


杨修把党争玩过火了才不得不杀


他已经破坏了朝局的平衡


他是替曹植去死的


晨影漫客


曹操是惜才的!只是杨修太自以为是了,目中无人,让别人下不台,影响曹操的威望,不利曹操对团队的管理!曹操实在是忍无可忍才处理了杨修。


天水53569767906


聪明反被聪明误。城府不深锋芒毕露者难成大器古今皆然。杨修乃曹操肚里一尾蛔虫对曹操心思了如指掌更涉立嗣事是曹公心腹大患之危险人物,故借"鸡肋″事杀之,其实杀心久矣!

一个有能力的聪明人有时应在老板面前扮傻才会受重用!


2968186160


曹操是个惜才的人,杀杨修应该不是嫉贤妒能,曹操主要考虑的是军中主帅没有下命令士兵就擅自撤帐,这样以后怎样打仗,军令权威何在,即便曹操惜才,在大局面前也只能舍杨修一人了!


九哥57143


真正的原因是杨修是曹植一派的,而曹植当时和曹丕在争魏王继承人。曹植在襄樊之战中表现非常令曹操失望,曹丕继承魏王。那么作为曹植派主力成员必须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