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古代文明,其主線或核心元素究竟是什麼?

該出手時就出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我曾在國外生活過幾年。海外華人中間流行一句話:有太陽和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就有首富。起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這幾個我短暫生活的國家是這樣。林梧桐、郭鶴年、陳必新、顏錫琪是傑出代表。

華人,從種種打壓中奮鬥出來靠的就是自強不息。哪怕已經功成名仍然極其勤奮。只要吃得下飯就要好好工作。

事業成功以後積極回饋社會。和其他階層、族群良好互動。

國內很多小孩抱怨讀書累。羨慕國外小孩。其實,只要是華人小孩就會負擔很重。因為父輩拼搏一生,怎麼會允許小孩放縱?方便多下流,慈悲多禍害。週末華人小孩一樣趕補習班。

總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我們民族瑰寶。


投之以木桃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夏朝時代就開始有了。

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多個,而其中又以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為主,中華文明是多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昇華的果實,學術界一般稱之為“多源一體”的文明形成模式。

少數民族入侵雖然帶來中華文明的間歇,但並沒有導致中華民族主體語言,漢語言的根本改變或消失,以傳統漢語言寫成的古典文獻延綿不絕,保存至今,由於傳統語言及古典文獻的保存,其所承載的傳統價值觀得以保存、延續。

中國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及適宜的氣候、高產量的平原、先進的耕作方式,形成了眾多的人口,雖歷經五胡亂華、蒙古、女真三次血腥屠殺及秦末、漢末、唐末等人口嚴重減少的內亂,還是頑強地挺了過來。

中國文化還強調中庸、平和。在被好戰的異族統治其間,由於以農耕為主要職業,人口損失遠比以戰士為職業、互相征戰不休的蠻族損失少,少量剩下的蠻族被文化遙遙領先的富庶的漢族所同化。漢族堅持強力反彈、有限擴張的國策,沒有大量消耗國力。

故而中國是古國中唯一延續至今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中華文明延續至今.所有侵入中國的外族,無一列外被中國文化同化了,中國文化吸引多少古今中外的歷史學家相繼研究,共同點是無一不被中華文明的內涵所折服、吸引。





細看古今


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三千年前無意中打敗了蠻族入侵;第二個原因是社會治理模式長期處於先進狀態,導致周邊的所有入侵的民族都被中華文明所同化。

先給你上個圖:

蠻族大遷徙,導致整個遊牧民族大遷徙,迫使周邊的農耕文明滅亡。

1、印度沒了,兩河流域的農耕文明沒了,地中海周邊基本都進入了黑暗時期。

2、印歐人在公元前十三世紀來到了中國的河套平原,迫使黃河中游的遊牧民資向南遷徙,這就是所謂的戎狄,和鬼方,以及後來印歐人融入了北方遊牧民族,最後形成了北方的胡人。

3、這期間,蠻族以及戎狄遇到了當時強大的殷商王朝,以及最牛逼的商王武丁,武丁和媳婦婦好使勁“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武丁幹了半個世紀,你想想,遊牧民族也打了半個世紀。最後分散到周邊的戎狄之中,形成了什麼西落鬼戎、犬戎、獯育等。

公元前12世紀,又遇到了商末期的陝西寶雞人“季歷”和他兒子“姬昌”父子倆,這一打又是大半個世紀,七十多年。這批印歐人頭都大了,估計已經生了四五代人了。

4、殷商時期,中華民族形成了獨特的社會治理體系,到西周時,周公和太公將這些優秀的社會治理模式進行彙編,形成了優秀的中華文明的核心文化,這就是《尚書洪範》所描述的《洪範九疇》,這是儒家思想的源頭,出自於殷商貴族之口。

5、後來的三千年裡,無論是四分五裂的狀態,還是外族入侵,都沒有更好的社會治理模式,於是,周邊七十多個民族被這種文化所感染而形成了如今的漢族。這就是大一統王朝為什麼不會消失的原因。

6、未來,中華文明至今依然具有超強的社會治理的優越性,我們也一直在與時俱進的進行革新,一定會繼續長存下去。


終南高揚


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以道文化為基礎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起始於伏羲,文傳於《周氏家訓》即周文王對周武王的臨終遺言,也就是道文化的核心。道文化自盤古開天劈地分陰陽一至於今300多萬年一直是中華文明的根基。 7000多年前產生的伏羲文化根植於陰陽大道;5000多年前產生的軒轅文化根植於陰陽大道;3000多年前產生的周易文化根植於陰陽大道;2500多年前產生的道德經根植於陰陽大道。同期的諸子百家,工農商學兵其實都是道文化的分支。這是國內的情況。國外如2000多年前釋迦牟尼成佛依然根植於陰陽大道;再如馬克思在100年前提出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等依然根植於陰陽大道;就連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也以大道相稱;中國、美國等國家名稱都來源於道文化,可見道文化不僅是華夏文明的一根歷史紅線,更是人類世界文明的主題。過去如此,未來必然如此!為什麼呢?因為道文化反映的是客觀規律,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是否認識,是否主導,是否願意,它都每時每刻每分每秒地伴隨你、左右你、驅動你、獎懲你!這就叫"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





音形世界


當原始人群尚處在矇昧之中時,文化與文化創便以萌生。真正讓人類能自立於生命之巔,成為萬物之靈的是文化,是能夠物化的精神創造。

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的古代文明。以中國文明為中心的東方文明一直處在持續的繁榮發展中,不論是分裂還是王朝更替,都不是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取代,而是同一文化體的更新,各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衝擊,要麼被侷限於邊緣地帶,要麼入主中原後,又被中原固有的文化所征服,形成文化的交流,融合,從而推動了原有文化體系的更新,進步與繁榮。

從總體上看,其內容特色十分突出,集中體現在宗教,儒學,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四個方面。

從宗教方面看,中國興起了本土的宗教體系——道教。也有許多外來宗教進入,如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等。中國宗教的發展是多元化進程,不論是本土的道教,還是外來的宗教,都未取得真正的一尊地位。其間,雖然也有各宗教之爭,但在中國文化的蘊澤下還是多元發展,共存共榮的。中土的宗教基本上是政治的附庸,沒有那一宗教成為國教,更沒有哪一種宗教直接進入政治領域,實現政教合一。

從儒學發展看,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學說一直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中一直處於主流地位。其間經歷了漢代經學,魏晉玄學,唐代道統,宋代理學幾個階段,但主導內容與地位一直未有變化,這就是積極的入世與進取。從孔子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而樂,”所體現的是同一追求。

從文學藝術看,由於中國社會是非宗教化社會,而且又是非貴族化的小農社會,充盈著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在經濟與社會的繁榮中,人們的種種價值追求,喜怒哀樂可以得以相應的張揚,文學藝術的繁榮是歷史的必然。從漢代樂府到唐詩宋詞,從漢代大賦到宋元戲曲,從《史記》《漢書》到各種文體的繁盛,可以說是如錦如織,美不勝收。

從科學技術看,四大發明,數學,天文曆法,農學都形成了系統現論,取得了重大進展。

總之,在人類文明發展中,中國傳統文明更會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用自已特有的精神價值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謝謝。





金都一非書法


應該是由於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我們文化的強大的包容性,中華文明能夠延續至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文化上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和對本身文化傳統的堅持與固守,就是文明的認同感。

還有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字,這一點也的非常重要!

一般認為文字的出現,標誌著文明的起始,從甲骨文開始歷經文字的發展演變,金文、鐘鼎文、石鼓文、六國文字等,到秦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之前的可以稱之為古文字時期。而後就是今文字的發展從隸書,又經過隸變產生草書和楷書、行書、唐宋元明清等一直到今天,文字一直貫穿整條歷史的文化的主線。

另外,中國每個朝代的更替都有很好的寫史書,為了吸取前朝的經驗教訓,在很大程度上也保存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儘管歷史上我們也歷經外族的入侵,朝代的更迭,但是我們的文化始終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反而同化和包容了外來的文化,哪怕漢族曾經被蒙古人、滿人征服過,但這些無一例外都漸漸的被漢民族同化了,成為了漢民族的一部分我們的文明依舊未曾被毀壞或者崩塌。中華民族的偉大之處是在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也要堅持自己的文化傳統,這也是我們國家現在提出的要堅持文化自信一樣,作為我們中國人真的感到無比自豪!

世界上其他文明就不同了,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一起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由於戰爭、外族的侵略、殖民、變遷等文化變了,文字變了,文明也就變了,斷而失去了獨立,中斷了古代的文明!


知然書法


中華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她的精髓在於包容性,而她的主線則是漢字。

漢字,是世界上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的起源一直是個謎。最出名的應該是倉頡造字說,據《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日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過去倉頡造字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穀子,鬼神在夜裡發出哭聲。且不論真假,僅憑這個傳說的盛行,就可以看出漢字的出現在整個中華文化裡佔主要地位。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漢字的出現使得中華文明得以傳承,文以載道,許多文化就是沒有記載成文,口口相傳造成缺失。像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論語》等文化遺產都對後世產生了深厚影響。

漢字在中華文化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區文化都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不同區域之間通過漢字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留了各自的特色。

綜上所述,漢字的出現是中華文明裡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漢字薪火相傳發展至今,可以說是隨著中華文明一起歷經了磨難。


不茗嚼慄


看到你的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提的非常非常好,最起碼說明我們國家目前還是存在少數人在尋找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理論的核心價值觀的精髓結晶的。那麼我就分為三個層次來表達一下我對我們國家古老的文化思想理論的解讀吧。

第一個層次就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明呢?

文化是孕育文明誕生的一種本源性基礎科學。而文明只是隨著社會時代進步發展的一種適合當時時代的需要而已。因此上文明是會隨著時間長推移慢慢會湮滅的,而文化是不會湮滅的。這就是規律法則而已。

第二個層次就是原來全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到最後只有中華民族文化沒有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理論具有高維度智慧作為孕育各種適合本土文明誕生的土壤而已。而其他三個古國文化並不具備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理論的宇宙全息論的底蘊而已。

第三個層次就是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理論核心元素實際上就是宇宙全息論作為文化傳承的根源而已。用數字來論述實際上就是《一》,用語言來論述表達實際上就是《太極》而已,而其他三個古國文化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底蘊。所以其他古國文化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湮滅了。


生命力提升


中華文明之所以沒中斷,首先感謝的應該是東亞地區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其次才是文化思想上的大一統理念。

東亞大陸版塊足夠大,超過歐州之和,而東有大海,西邊從南到北,有青藏高原崑崙山脈,帕米爾高原天山阿爾泰山以及中間的沙漠戈壁大荒原,既遠離中東亞歐非交匯處地區的歷史粉碎機,又保證了歷次西方形成大帝國後鞭長莫及,導致了中華文化圈長時期的獨立發展,唯一的挑戰就是北方遊牧民族,而其從文化上只能算中原地區的次生文明,只有可能被同化和排擠,不可能取而代之,才有了"胡無百年運"一說,尤其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朝代動亂更迭,使得人心思安,讓大一統思想愈加深入人心。中華文明也得以長久固化,直至航海時代到來前,主體文明經過千年以上的傳承築固,才受到了外部不同文化的衝擊,但無法為外來文明從根源上徹底撼動。


HL齊魯青


中華文明沒有被中斷的根本原因有幾個:1、中國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統的格局,覆蓋中華大地,其中就包括始於秦成於漢的文化一統,它融入漢民族的基因。而中華文化在歷史上一直處於先進地位,輻射周邊民族與國家。所以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哪怕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也要接受這個文化,才能順利統治!2、作為文明載體的文字,一直沒有中斷過,被各民族使用,成為歷朝歷代的官方文字!3、每一種文明發展到最後都會有個標誌性人物,受人崇拜尊崇,它不會受統治者的變遷而變化,比如西方文化的耶穌,中國的則是孔子,他成為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象徵與載體!即使外來統治者侵入也會尊奉他!比如日本、英美等國!4、中華文明有兼容幷蓄不斷髮展的特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在歷史上中華文明受到幾次巨大沖擊,佛教、西方文化,但他最後都能兼容幷蓄涅槃重生!總之,進入中華大地不接受中華文明,統治者是難以生存的,外來文明不接受改造適應中國,它會遇到強烈的基因排斥而不能久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