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幽門螺桿菌

1、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得胃癌嗎?

不一定,但要警惕發展成胃癌的風險。

很多人之所以談起幽門螺桿菌"色變",是因為其是胃癌的致病因子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包括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潰瘍、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

科學實驗已經證實,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癌。"雖然被證實,但是並不是感染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患胃癌。"他解釋,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最開始可能演變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在此基礎上,個別人會出現胃黏膜異型增生,可能會發展成胃癌,但是這種可能還是比較低的。儘管比較低,但一旦變成胃癌,結局很可怕,所以還是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這樣就能掐斷由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癌的可能。

2、 一旦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治療嗎?

自發清除不可能,這三種情況要留心!

那麼,身體患有哪些情況必須根除呢?張軍列出了三種情形。第一,如果在生活中有反覆的胃炎,經常不舒服,還患有幽門螺桿菌,這種時候就必須根除;第二,如果有消化性潰瘍,應該根除該細菌;第三,如果有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組織淋巴瘤,要根除;

如果沒有任何症狀,但是在體檢之中發現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可以做個胃鏡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再做決定。不過他認為,只要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好還是根除,因為其自發性清除是不可能的。

幽門螺桿菌感染咋篩查?

現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法。碳13 和碳14檢查方式也很簡單,吹口氣就能完成。這種檢測無痛苦、靈敏度高、檢出率和符合率高,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一種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

3、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日常就餐建議分餐制,最好使用公筷。

日常生活中,最好使用公筷,形成分餐制。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孩子,中年以後患胃癌的幾率比較低。對於帶孩子的家長來說,在餵養孩子時,不要自己先接觸食物,避免交叉感染。

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的衛生,吃飯之前一定要洗手。

來醫院諮詢患者中,中青年比較多,他們更注意這一問題,也會督促家裡老人來醫院檢查。但是,張軍表示,14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檢查。對於14歲以下孩子來說,他們的免疫系統還不夠完善,可能會反覆感染,若使用太多抗生素對身體並不好。14歲之後,如果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只要在20歲之前根除,就能起到預防幽門螺桿菌引起胃癌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