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歷史上有一本很著名的書,叫做《資治通鑑》。

這本書的作者叫司馬光,不過他和《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卻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至少在史書上沒有找到任何兩人有關係的記載。

不過兩人同姓司馬,又都有一本傳承數百世的著作,這不得不說兩人為司馬這個姓氏增添了很大的光彩。

想必,大家對於司馬光也並不陌生。

畢竟他曾經出現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里,而在小學課本里的少年司馬光,那可是集聰明、智慧、果斷於一身的人物。

至於大家對於司馬光的這個印象,還是源自於一個故事——司馬光砸缸,這件事在歷史上並不是虛構,而是被真真實實記載在《宋史》中的: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得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宋史》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那麼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而只是一味的褒揚司馬光呢?

這件事我們還得從司馬光這個故事說起。

少年司馬光。

司馬光從小時候就表現出了很聰明,他出生於光州光山(現在的河南光山縣),他的父親叫做司馬池,是這地方的縣令,所以司馬光的名字,也就是以地點起的。

司馬池對於司馬光的教育很是重視,照現在的話說,就是從娃娃抓起,在司馬光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讓他讀書,到了七歲的時候,司馬光已經能夠背誦《左氏春秋》了,此外,此時的司馬光還通曉了這本書中所記載的故事背後的意思。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愛玩是孩子的天分,司馬光也不例外,而且那時候孩子的玩耍總是一群一起玩,想想也是,飛魚在小的時候,也是一大幫孩子一起做各種遊戲,簡直好不快樂。

不像現在的孩子一樣,看電視以及玩其它的電子產品則佔據了一天中很多時間,他們的快樂似乎只是存在於虛擬的世界中。

司馬光砸缸。

小孩子在玩耍時,那是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危險,比如說司馬光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就是無所顧忌,而巧的是,這群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偏偏看到了一口盛滿水的大缸。

而司馬光的小夥伴中,還有一個膽大的,愣是爬到了這口缸的上面,意圖為小夥伴們表演,缸沿走秀,結果卻一個不小心,失足掉進了大綱裡。

周圍的小朋友見到這種情形,自然嚇得不知所措,而且很快就一鬨而散,照這樣的情節發展,這個掉進水缸中的小孩子,自然只有死路一條。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不過好在司馬光沒走,面對水缸中小夥伴的呼救,司馬光靈光一現,舉起水缸旁邊的大石頭,就照水缸砸去,別看當時司馬光只有七歲,力氣還是很大的,愣生生地把水缸砸出了豁口。

結果沒一會,水缸裡的水就從豁口處留了出去,而掉進水缸裡的那個小朋友也得救了,自此之後,司馬光得以聲名遠播,他的故事也被寫進了課本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司馬光救出的小夥伴。

在司馬光砸缸之後,大家都記住了司馬光,但是他救出的小夥伴卻很少有人知道,那麼此人在歷史上究竟是誰呢?

這個人叫做上官尚光,原名叫做上官尚,為了銘記司馬光的救命之恩,就在自己的名字後面加了光字,那麼為何老師在給我們講這一課的時候,並不說詳細說說這個人呢?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這是因為此人在歷史上並沒有多高的成就,而且在正史中並沒有出現此人的名字,說到這或許就有人要說了,既然正史中沒有記載,為何能確定此人就是司馬光當年砸缸救的小孩?

這是因為在現在居住在光山縣的上官姓氏家譜中對於此事有著明確的記載,而現今上官姓氏後裔大多數也應該知道這件事。

結束語: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其實追根究底是因為被救出的這個小孩並不出名,而且司馬光在後世中那是相當有名氣,這兩者一對比,自然就沒人關注上官尚光了。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不過司馬光長大之後的所作所為,卻讓不少人為之詬病,因為在王安石為了圖強而進行的變法活動,卻被司馬光給全權否定了,以至於有人把宋朝的疲軟和沒落都算在了司馬光的頭上。

不過,無論如何,司馬光因為砸缸一事,已經家喻戶曉,因為《資治通鑑》一書,得以流傳百世。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宋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