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正在進行的中小學學生網課這麼看?

隴上庶人


由於疫情的原因,全國各大中小學。均開始延遲開學。這樣是為了避免在學校這個特殊的場所,由於學生和老師的交叉感染造成疫情的二次爆發,個人是非常贊同這個政策的。



疫情期間,要求學生宅在家中。各個學校均推出停課不停學的政策要求。如果滿足這種要求,那麼網絡教育就是首當其衝的最合適的工具。網絡教育是近幾年新興的一門教育方式,顧名思義,它是通過網絡搭建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橋樑,讓學生和老師可以足不出戶,在家中就能夠通過網絡學習達到授課和學習的目的。

在疫情爆發之前,很多學生家長都不太贊同和接受網絡授課這種新興的方式,因為它存在著自身的一定的弊端,但是疫情爆發之後,網絡教學由於它獨特的性質,成為了目前為止最適合的工具。

但是由於之前各個學校老師,包括學生和家長,對於網絡教育都不是特別熟悉和了解,在網絡教育剛推出之後,大家都會顯得有些手忙腳亂,老師對於這種授課方式不是非常適應和習慣,而作為學生和家長,對於這種通聽課方式同樣有些手忙腳亂難以接受,這都是需要一個熟悉和磨合的過程。


這麼多天的學習過程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網絡的卡頓,比如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家長無法和學生一起來進行有效的學習,同時比如老師的授課環境也受到制約影響等等因素。讓大家對網絡教學有一定的詬病。但是我們在目前的情況下一定要保證的是安全第一,在此基礎上網絡教學可以視為一種學習方式的補充。

我們可以調整目前的心態,將網絡教學不視為正式上課學習知識,而是對於下學期知識的提前預習,只是通過網絡這種手段來達到預期的目的。畢竟網絡教學的授課質量和教室的教學差距甚遠,所以我們把它當做提前的預習初步瞭解下學期的知識,這樣我們對於網絡授課學習就會相對更加平靜和接受。而且在正式開學之後,老師肯定會對之前講過的知識重新講解。而不會重新銜接網絡教學的進度,所以請家長放心。

這次疫情來的比較突然,突然到整個中華民族都沒有做好準備,但是我們在經歷了最初的慌亂之後,開始逐步的靠國家的決策,大家的執行力以及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努力和付出,慢慢的控制住了疫情的發展,並且看到了戰勝疫情的希望和曙光。這是我們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小家的平安才會有大家的平安。所以在家中能夠學習平靜心態,保證健康就是最好的。



替你讀書郎


網課很生動,老師很認真,但受教育的主體不夠給力。
我的孩子小學三年級,一,由於網課在家裡上,而且家裡氛圍比較輕鬆,孩子相對也比較放鬆,他始終還處於休假狀態,沒有學校到校,晨讀,預備上課的一系列前奏,孩子顯得懶散。二,網課知識點講解大都是二十分鐘,孩子盯著手機或者電視,很少記筆記,甚至跑神,更有孩子上課給老師送個666,掌聲,火箭的,大家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走了,而老師隔著屏幕講課沒辦法與孩子互動,那種課堂的感染力發揮不出來。


三,網課是老師隔著屏幕在上課,老師沒辦法做班級紀律管控,課堂氛圍調動,學生自覺性差。
四,課堂短了,孩子們僅限於上完課就寫作業,寫完作業就完事了,掌握不紮實,老師沒辦法逐一提問,無法追蹤他們的學習效果。
總之,網課讓孩子,老師,父母上的都很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8ef02c69d344768959679b8c07fa7b7\

漣漪凡凡


因為疫情原因,孩子們沒能按時返現,現在基本上都是在家上網課,老師變成了主播,家長變成了半個老師,只有那隻神獸,還是神獸!

對於上網課來說,有利有弊,只能看家長和孩子如何重視,通過這幾天上網課,我發現,有的家長能認真完成作業,而有些家長放進自我,沒有做到實施監督,所以等開學後,會變成兩個斷。一部分的孩子認真上網課,學習沒有受什麼影響,另一部分肯定會落後

因為我家孩子還在上小學,我認為自制能力還是很差的。主要還是要靠家長來監督,得時刻關注,不然孩子就會思想溜號,開小差,也是為了孩子開學後,不會退步,現在就必須認真上網課,

雖說家長和孩子都會辛苦點,但是我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的


誰的六塊五


疫情之下的網課學習,剛開始是忙亂、喧囂、無所適從。隨著時間的推移、實踐的深入、老師間的互動增多,慢慢地也就有了一些思路,師生間的磨合漸漸走向良性。

一、網課的“前世”

剛開始用微信群,各種提示、各科任務、打卡作業,晨讀點名,一片混亂,學生翻來翻去,老師頭昏眼花。後來建立微信“小打卡”,作業按照科目分類,並有未交作業統計,群內清爽了許多。

先用微信,一個班幾十人同時進入直播課堂,立馬卡頓,老師講課也聽不清楚

剛開始上網課,同學們還是不在意,當成假期的繼續,認為開學後老師會重講。睡覺到中午,作業不交或打折扣,抱怨搞不好,傷眼睛,家長為了叫孩子認真學習,有時能氣得不行。

開始時,老師也是茫然無措,發送電子課本,錄製視頻,尋找合適的空中課堂和雲平臺,搖身一變成18網紅,親自上陣直播,有的還鬧出了尷尬甚至“事故”。為了督導學習和作業,電話打得發熱,效果不甚了了。網絡那邊的學生在學嗎?效果怎麼樣?老師內心是惴惴不安的

二、網課的“今生”

一段時間後,根據疫情形勢,上級不斷延遲開學時間,學生和老師以及家長都不再對網絡教學持觀望態度了,只能先盡力適應,然後努力力求做得更好


師生把陣地移到釘釘課堂,老師開始從國家、省市和地方資源平臺優選講課視頻、微課、課件,對課程內容進行任務分解和流程精細化設計,結合過程進行督導提問答疑解惑,並根據作業情況來檢查學習效果,以作業為抓手個別連線學生,提出表揚、批評、指導和建議。

檢查形式也在創新,比如網上考試視頻錄像,學生上傳背誦談話視頻,上課簽到打卡,指派不同層次學生代表反饋困難問題,指派班委分組檢查作業等。

三、網課的“總評”

總之,老師網上教學思路逐漸明晰,學生自覺性和自學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總體是向好向善的。

不可否認的是,總體質量效益肯定比不上學校課堂教學,個別學生甚至放棄學習,導致兩極分化變得嚴重。另外,由於家長素質差異以及非專業化的緣故,監督調控也難以到位。學生變成了一個個孤單的個體,缺乏互動和學習氛圍,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


致思遠達


針對網課,很多家長不瞭解,感覺效果沒有線下的好!其實,在這個特殊時期,無論您接不接受,網課卻又是很多家長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好的網課對孩子的學習還是很有幫助!

第一,它不受地域的限制,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想學都可以上課學習!

第二,上課更直觀,更有針對性!高品質的一對一教學,對孩子的學習會更有效果!

第三,互動性強,好的網課,通過PPT課件,音頻,視頻,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互動性

第四,線上輔導,線上作業批改更加便捷,隨時隨地可以接受老師的一對一輔導!

總之,好的網課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而缺乏趣味性的錄播課,一二百人的大班課我覺得純屬在浪費時間!











王者之風之天下無敵


我是一名中學高級教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網課,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網絡授課,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網課的優勢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受學生人數的限制。可以找到大量豐富優秀教育資源。但是網課在師生情感方面的交互、生態課堂的構建、學習反饋等方面有較大困難。

網課有如下形式。

第一種是在線直播。用相關的一些直播平臺,比如:QQ、平臺、抖音平臺、釘釘平臺等進行網絡直播。網絡直播對 學生和老師在設備操作和軟件熟練度的要求比較高。

第二種形式是在教育網站上教育電視臺、學習強國、培訓機構線上平臺上,組織學生觀看名師精品課程或者講座。這種形式的網課適文科類或者音樂欣賞類的學習,操作也比較簡單。

第三種形式是教師收集一些教學資料,包括自己製作的,發佈在一些社交軟件上。比如:qq、抖音等。通過社交軟件指導學生學習。

第四種形式。利用最簡單也最實用最大眾化的微信進行,以語音為主的講課。

上網課必備的條件:網絡暢通,信號良好。學生或學生家庭有手機、電腦、電視,會操作相關的軟件。

上好一堂網課要做好以下工作:

1、網課前教師要做好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摸底。避免再出現學生因網課問題跳樓的悲劇發生。

2、就是選擇的軟件或者平臺,要大眾化,易操作,要保證,全班同學都熟悉這個平臺或者軟件。試想一下,上網課的時候,相當於部分同學還沒有打開或者還不知道怎麼弄,這樣多折騰幾下,學生上網課的興趣早就都沒了,也許早幹其他事情去了。網課一開始,如果沒有調動學生積極性,後面是非常難再把學生的心收回來的。

3、教師還要根據

學科的特點,學生的特長,選擇恰當的方式。比如,進行體育教學,就選擇微信這種大眾化的社交軟件。因為體育動作的講解一般時間很短,主要靠練習。再比如:像語文詩詞、朗誦、朗讀等方面的網課,可以選擇看電視,或把音視頻資料發到微信、QQ上,指導學生學習即可,沒必要直播。

4、無論是線下教學還是網絡教學,都需要老師精心備課,進行教學設計,特別是課堂導入、情景創設、精闢分析等環節,跟線下教學一樣。不能說因為有網絡現成資源,拿來就用。

5、對於少部分學生,牴觸上網課的,可以暫緩上網課。弄清楚學生不上網課,是態度問題還是能力問題,還是心理問題?把這一部分學生引導在體育鍛煉、家務勞動、音樂欣賞、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等影片上。因為網課只是線上教學的一種方式,教學也只是教育的一種手段,教育是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成長

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歡迎評論,歡迎關注。


靜護葉綠守護花開


你對正在進行的中小學生網課怎麼看?

孩子們無所事是,無所適從地呆在家裡。正處於懵懵懂懂,不知憂愁的年紀,他們會玩出些什麼花樣來呢?存天悶在家裡睡大覺、看電視、上網、打遊戲。養成了懶散、遊手好閒的習性,打遊戲、上網成了癮。事情可就糟了。

無論橫看豎看,我都覺得中小學生上網課是學校、老師做得對;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態度;是特殊情況下唯一的有效的補救措施。

話又說回來,我對正在進行的中小學生上網課還是有看法的:

一、事情發生得突然,廣大中小學又幾乎無上網課的經驗,上網課的質量和效果都有待於大大的提高。

二、由於教師的水平差異,這也導致了網課的質量差異。而且這個差異還有點大,學校有沒得辦法克服而儘量縮小這種差異呢?

三、同一個班,由於家庭條件和設施設備、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上網課的效果比當面授課的差異更大。老師是不是想好了補救措施了呢?如果沒有,將會導致學生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而“兩極分化”現象非常嚴重。

四、很多家庭(特別是農村)無電腦,學生上網課就憑一部手機。可視面小、字體小,嚴重影響學生的視力。老師在安排課程,講解問題,佈置作業時,考慮到這一問題沒呢?

在這個為了控制疫情的特殊時期,網課不得不上,問題不得不探究。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


平常人的世界


網上開課,疫期需要,無辦法之中唯一可行的路。

只是忙了老師,苦了孩子,更亂了家長。

但為孩子,都忍吧。

至於效果和影響:

1、苦了沒信號邊遠山區的孩子,爬山頂找信號,家長陪著受累。

2、效果肯定比不上課堂,容易開小差。

3、臨時急辦的網課,各方面有不周到,如作業,提問,網上老師一味講,學生懂不懂不知。

4、如有可能,建議疫情輕,無外來人員和外地回來邊遠地區可在有效防護措施下辦小課堂一或義教。




金爺爺視野


網課如雨後春筍,爭相出現。對於很多人來說,網課還是新生事物,既然是新生,存在即合理,新生就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趨勢。只是它還不夠完善,大家都在摸索中,包括授課者、聽課者和網課app創立者,每次的更新都是一次進步,一次次小小的量變將會在某一個節點產生質變,進行一次飛躍,這個飛躍可能是老師網課教學水平的提高,網絡微課的創新,授課平臺的升級等。總之,支持新授課形式的出現,大融合固然會產生問題,問題中都是新力量。就像白巖松的一句話:雜草叢生,深不見底。


小姐姐rose


最近因為疫情原因網課這個時下流行的方式從小學到大學都在上演,以下觀點代表個人:


1、上網課是不得已的目前因疫情的影響停課不停學的唯一比較有用的方式,這個是必須肯定的,但也有缺陷。

2、對於小學生網課個人以為要適度、適當,網課感覺不是給孩子上的是給家長上的,老師的輔導是有限的,另外孩子上網課對視力等也不是很好的方式。

3、對於家庭沒有網絡或處在偏僻鄉里的孩子網課也無法觸及;


4、老師在家上課也並不會百分之百專注,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家庭和孩子,自然上課的和備課的專注力沒有在學校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