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牛龍是不是恐龍之王?

憧靈


我們習慣把一些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稱之為“王”,比如“草原之王”獅子、“森林之王”老虎等等,那麼同理,“恐龍之王”一定也是站在當時恐龍世界食物鏈最頂端的恐龍。基於這個出發點,我們來看一下,食肉牛龍是不是當時的“恐龍之王”。

▲食肉牛龍

從這種恐龍的名字,我們不難看出,它是兇猛的肉食性恐龍。食肉牛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到末期(距今約7200萬年前到6900萬年前的)南美洲,它的外形與霸王龍非常相似,都是有兩條粗壯的後腿和兩隻與身體不成比例的小前爪。

在20世紀80年代,在南美的阿根廷發現了一具完整性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的食肉牛龍化石,根據化石推斷,食肉牛龍的體長在8米左右,體重在7噸左右,臀高在3米左右。與霸王龍不同是,食肉牛龍的頭部長著像牛角一樣的凸起,而它也因此得名-食肉牛龍。

有的小夥伴會說,在以大型恐龍為主的白堊紀,食肉牛龍的數據並不出眾,它怎麼可能成為恐龍之王呢?為了弄清這個疑問,我們先來看一下,與食肉牛龍同時期的大型肉食恐龍有哪些?

▲01 獁君顱龍

獁君顱龍是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非洲馬達加斯加,獁君顱龍與食肉牛龍同屬一個科-阿貝力龍科。從20世界70年代末在馬達加斯加發掘的恐龍化石看,獁君顱龍比食肉牛龍要大許多,從化石上看,獁君顱龍的體長在11米左右,體重在8噸左右,是公認的阿貝力龍科中最厲害的一種恐龍。

▲02 勝王龍

勝王龍也是阿貝力龍科的成員,它主要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印度。它是阿貝力龍科中體型偏小的一種,勝王龍的體長在6米左右,體重在1噸左右。但是儘管如此,它也以強悍的實力站在了當時印度食物鏈的最頂端。

▲03 暴龍

這裡說的暴龍也就是霸王龍。它生活在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理論上來說,暴龍科的恐龍比阿貝力龍科的恐龍身體素質都要好一些,比如霸王龍就有平均12米的身高,4米臀高和平均9噸的體重。在當時的北美洲,霸王龍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它是最兇猛的肉食性恐龍,也是現在最為人熟知的恐龍之一。

當然,在白堊紀的晚期還有許多大型的食肉恐龍,大致可以分為阿貝力龍科和暴龍科。從數據看,除了勝王龍外,其他的阿貝力龍科和暴龍科的成員都比食肉牛龍要強壯的多。因此,食肉牛龍這個“恐龍之王”的稱號也是相對性的。

相對於同時期其他大陸上的食肉恐龍來說,食肉牛龍並不是恐龍之王。但是相對於當時的南美洲來說,食肉牛龍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無愧於“恐龍之王”的稱號。


因此,食肉牛龍是不是“恐龍之王”要看是不是與其他大陸上的恐龍對比。


獵奇動物社


想多了就食肉牛龍的不到10米的小身板連異特龍都打不過還敢稱恐龍之王


燁三


棘龍比食肉牛龍還厲害


大路救援


不是,這麼瘦可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