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重複是學習之王,演講是學習的王中王?

IS星悅


"這是我答題以來,最有意思的問題。"那為了表達敬意,我帶上我的偶像,和我看過的書,我自己的經歷,做一個回答。

"題主說的重複是學習之王"我先答這半句

今天看到我很喜歡的頭條號,王老師開講,在分享他的人生經驗,我一下子意識到,這個悟空問答的題,是時候回答了。

"重複是學習之王"

因為我學了幾門外語,其中英語和日語最好。韓語次之,西班牙語比較弱。但都在繼續學。

重複的練習學過的內容,會營造一個有效的學習氛圍。就是加強學習的記憶:記住學習內容,並且給繼續深造創造條件。

"基本功練幾年,外語自動會熟練。"我的日語當初是為了學習動漫設計,打算出國而學的。

開始的兩三年,每天晚上都是凌晨2點休息,每天用至少3小時練習聽力。後來大學畢業後,依舊沒間斷。儘管畢業時我口語已經第一了,但接下來的兩年還是沒有放棄訓練。前後大概五年時間,我都在做一件事兒:練習外語。

"100LS,磁帶聽斷7次。"這是兩個學習外語的辦法。100LS是指:練習100遍聽和說。磁帶聽斷7次,也是一個道理。

"我的審美眼光沒錯過,我佩服的王教授,就是用的這個辦法。我把他說的話,貼在下邊了。"


"演講是王中之王",這是後半句話,我解釋一下我的看法

"重複是學習之王"~這其實在說:輸入。

"演講是王中之王"~這其實在說:輸出。

這次,我拿寫作並且拿來演講來舉例。

大家知道TED演講很出名,有人開玩笑說:TED裡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拿來實踐的話,基本都可以成才。這是對演講內容的高度讚揚。

但演講絕對是:高級輸出。

我這麼說是因為:你閱讀或者聽10萬字的內容,不一定能有效輸出1萬字。換句話說,你輸出的內容連你輸入內容的1/10都不到。可見演講是內容多麼的濃縮。

演講除了:內容輸出,還要輸出個人經驗,附帶個人情緒,對情商要求很高。

這裡就拿馬雲的演講舉例:一個成功且有情懷的商人,能把:IQ,EQ總結到位,並上升到LQ。(IQ是智商,EQ是情商,LQ是愛商。)

演講拼的是什麼?拼的是:一個人的閱歷,總結能力和共情能力。

甚至,像馬雲那樣,創造新的認知。就是我告訴你新規則是什麼。



沒有足夠社會經驗的人不足以談演講,因為例子太少,不足以支撐理論。

"輸出比輸入難,但輸出就意味著你掌握了。"~費曼學習法的解釋就是:把你學到的講給別人聽。

那我都說到這兒了,怎麼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呢?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怎麼獲得更多社會經驗,並且能說出來呢?

答案:一個是大量的閱讀,另一個是大量的處事和人際交往。

說白了就是:讀書和歷練。

我比較驕傲的地方是:初中開始讀書,多了很多年。11年就體驗過送外賣,住過地下室,也帶過團掙錢。至今保持至少每天學習1小時的習慣。


饕餮思文


為什麼重複是學習之王,演講是學習的王中王?

我覺得題主的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好。但是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人:

艾賓浩斯,德國心理學家,經過他的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重複是學習之王

在人類大腦記憶過程中,在某一時間內,會形成四種記憶:即瞬時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和永久記憶,這四種記憶形成一個完整的全記憶週期。記憶事件發生之後,人類大腦就會產生一個“瞬時記憶”,而這種瞬時記憶在20分鐘之後就會下降至58.2%,在1小時之後就會下降至44.2%,在9小時之後就會下降至35.8%……而一個月之後就只有21.1%。結合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我們可以得出:如果一個人在記憶完畢之後沒有及時重複記憶,那麼他的記憶就會逐漸下降,直至徹底遺忘。為此,通過重複記憶可以延長人類的記憶週期,在這裡,我給你分享一個長期記憶的複習週期表,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使用。

演講是學習的王中王

如果說重複是學習之王,那麼演講就是學習的王中王。為此來了解一個被稱為史上最高效的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

一、什麼是費曼學習法?

1、費曼簡介

13歲就學完微積分;高中畢業之後進入麻省理工;24歲就和愛因斯坦一起加入馬哈頓計劃天才小組,一起研發原子彈;33歲在加州理工學院期間,費曼因其幽默生動、不拘一格的講課風格深受學生歡迎;47歲獲得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2、什麼是費曼學習法?

有個故事,有一位農民父親,他的女兒考上了清華,兒子也上了北大。有人就好奇的問他:你把兩個孩子都送進名牌大學,是不是有什麼絕招啊?農民憨厚的說:“我這人沒什麼文化,也不懂什麼絕招。只是覺得孩子上學花了那麼多錢,不能白花了,就讓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把老師在學校講的內容跟我講一遍,如果有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問老師。這樣一來,花一份的錢,教了兩人。”“奇怪的是,孩子學習的勁頭特別強,哪怕是別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熱火朝天,他也不為所動,就這樣學習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清華北大……”

其實這位父親所用的,就是費曼學習法,只是他沒意識到而已。

費曼學習法,就是以教的方式,逼迫自己自覺,甚至是開心的完成有意識的主動學習。

二、費曼學習法對知識的吸收率

1、學習分為兩類: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

①被動學習包括:聽、看、聽+看(圖像)、示範,吸收效率依次為5%、10%、20%、30%。

②主動學習包括:小組討論、做中學(實操)、教給別人或馬上運用,吸收效率分別為50%、70%、90%。。

2、費曼學習吸收率

這個表示就一目瞭然,“教給別人”對學習的吸收率是最高的,達90%。就是表面上看,是在教別人,其實是在以教的方式“逼”自己查漏補缺。

三、費曼技巧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選擇要學習的概念,拿一張空白的紙,在最上方寫下概念的名稱。

第二步:設想你是老師,要教會一名新生這個知識點。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講給一名毫無這方面知識的學生聽懂,並把你的解釋記錄下來。這一步是關鍵,因為在解釋那些你理解甚至不理解的知識過程中,讓自己不明白的更明白。

第三步:當你覺得不明白時,再返回去。還再不明白時,別急著往下走,再返回去,重新閱讀參考材料、聽講座或找老師解答,直到你搞懂為止,然後把解釋記到紙上,把最接近“標準”的答案寫下。

第四步:簡單化和比喻,儘量用簡單通俗的語言重新表述。想象能把一個80歲的老太太講明白。

我對費曼技巧的定義:用最簡單,不帶專業術語的語言把知識點說給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聽,說給一個8歲的兒童聽,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及最簡單的語言向他們解釋。


當下知


“重複是學習之王,演講是學習的王中王”這是知名家庭教育專家歐陽維建老師的核心理論。歐爸認為“一個是應試教育,一個是素質教育,學習成績與演講重複的次數成正比。是人才的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

我認為,“重複和演講”其實就是從學習由淺入深的兩個方面來講的。一個是學進去,一個是講出來;一個是被動學,一個是主動學。所以“重複和演講”都是學習的方式,但對於孩子的學習效果和終身發展確實還是有區別的。

重複是學習之王—— 吸收內化 量變過程

溫故而知新——孔子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這都告訴我們,重複看似直白簡單,但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就會不簡單。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是在不斷的重複中學會了吃飯、學會了走路。在學習中,不懂的問題,我們反覆的思考,最終才會解決問題。

我們小學數學課本就有找規律一課,就是告訴我們從許多的重複現象中就可以發現生活的規律。

我們語文的生字詞反覆抄寫、聽寫才能鞏固掌握,課文反覆朗讀才能流暢有感情。作文在反覆訓練中才能獲得提高。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告訴我們,人類遺忘遵循的規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如果不多次重複,你學會過的知識,就會很容易遺忘。

重複是學習之母——德國哲學家狄慈根

這是狄慈根自學成才的經驗總結,他提出了重複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過目不忘的天才是少數,生活中沒有誰學一次就能記住,學習必須要多次重複。

熟才能生巧,重複能讓我們對一個知識認識越來越全面,對技能掌握越來越純熟。不斷重複,在重複中找到規律,在重複中鞏固所學,在重複中獲得新知。重複的量變就會引起質變,重複就不是一種消極的行為,而是一種內化吸收,主動尋求量化的過程。

演講是學習的王中王——轉化輸出 質變過程

學習的方法是重複,重複是學習之王,學習效率最高的境界是全力以赴,全力以赴的重複是演講。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重複後發現的新機遇。要演講就要把通過重複學到的知識內化吸收,融入自己的經驗。孩子演講的過程就是提升所學知識的過程。


同一個老師所,一個班的學生,為什麼結果卻不一樣呢,這就是“演講轉化”的不一樣。

有的同學不重複、不復習,這是“不知者”;有的同學反覆學習鞏固,這是“知之者”;有的不僅複習,還融入自己的理解體驗,這是“好之者”;不僅總結經驗方法,還能向大家演講展示,說出自己新的見解、推廣自己好的方法,這就是說“樂之者”。

演講是學習的王中王,是發生質變的過程。因為孩子能夠走到演講的這一步,已經將重複所得的知識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的新知與方法,建立了自信,獲得了成長,強大的內驅力會推動他向更高目標奮進。

結束語

重複就是將大腦當倉庫,將知識儲存起來;而演講是將腦中的知識內化提升為自己的獨特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講,“演講”就是“重複”的昇華版、精華版。

重複是演講的基礎,只有重複才能掌握所學知識,“勤能補拙,書山有路勤為徑”都是告訴我們,勤為王,重複是學習之王;而演講是孩子在重複基礎上具有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自我學習的能力。從孩子終身發展來看,能力更重要,當然就是王中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