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當捉“瘟鬼”


泰山石敢當捉“瘟鬼”

關於石敢當的由來,有各種版本的神話傳說。所有這些傳說中,石敢當都是一個人。

有說他是石匠,有說他是神醫,有說他是將軍。

他的原籍,有橋溝說,還有大汶口說。

至於他的本事,有說驅妖,又有說抓鬼。

石敢當和石敢當的故事,在華夏大地和海外華人圈廣為流傳。

泰山石敢當捉“瘟鬼”

石敢當是立於街巷之中,特別是丁字路口等路衝處被稱為兇位的牆上,用於辟邪的石碑。石碑上刻有“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的字,在碑額上還有獅首、虎首等淺浮雕。

古人一直認為,泰山石具有獨特的靈性和神力,因此泰山石敢當是一種靈石崇拜。傳說漢朝時漢武帝登泰山,帶回四塊泰山石, 放置在未央宮的四角,以辟邪。 泰山被認為有保佑國家的神功, 因此泰山的石頭就被認為有保佑家庭的神靈。

泰山石敢當捉“瘟鬼”

流傳最廣的是,泰山腳下有一個青年,姓石,名敢當。他非常的勇敢,而且同情貧苦的窮人。在泰山一帶很有名。一些人被欺侮了的人就找石敢當替他們打抱不平,是正義的化身,也是妖魔鬼怪的剋星。

話說,南方有戶人家,一對老夫妻只有一個女兒。有一天,突然發起高燒,咳嗽不止。沒幾天,她的父母也出現這種情況。這時有位長者人說:“看來是瘟鬼纏身,村裡的人還是離她家遠點吧。光吃藥是治不好的,聽說泰山上有個石敢當能驅鬼怪,何不找他來想想辦法?”

泰山石敢當捉“瘟鬼”

石敢當說:“這事好辦,找來十二對童男童女。一人一面鑼。再準備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燈芯,還要一口鍋,一把椅子,只要這些東西都備齊了,我一定能把妖怪拿住。”

天黑之後,石敢當把燈芯點亮,十二對童男童女在他指定的東、南、西、北四方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方,還有中間、樹上、房頂、大門口等位置,同時敲響了鑼鼓。石敢當拿起驅鬼神針,對準女孩的穴位,一針下去,滴出幾滴血。同時,他又給女孩子的父母扎穴滴血,只見一投妖氣奪門而出。沒幾天,女孩和父母的病好了。

但是,這股妖氣又跑到其他地方,繼續作威作福。 人們打聽來打聽去,聽說泰山有個石敢當能驅除妖怪,就把石敢當請到了來。石敢當用老辦法把妖怪趕走了……這妖風又逃到另外的地方,人們又把石敢當請來驅鬼。

泰山石敢當捉“瘟鬼”

石敢當想:“我趕它一回,它就逃到別處,全國這麼大,我怎麼跑得過來呢?對,泰山有很多石頭,我在在石頭上刻上我的家鄉和名字--泰山石敢當,誰家鬧妖風,就把這石頭放在誰家的門外,妖怪就不敢進去了。”

以後, 泰山石敢當降妖的事越傳越遠,以後,人們為了避邪所以人們在蓋房子的時候,總是把刻有“泰山石敢當”的石頭砌在牆上或放在門口,用來避邪。

長久以來,石敢當的傳說一直流傳不息,石敢當的英名也越傳越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