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斯坦貝格的研究,最早在學步前的嬰兒期便有嫉妒感的出現。孩子長大到學齡前的五六歲時,嫉妒別人的情況會日益增長。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上學以後,孩子會接觸到許多同齡的小朋友,每個小朋友的學習,生活方式以及教育理念都截然不同導致了每個孩子的成長狀況有差異,由於和周圍小朋友進行多種“比較”的機會驟然增多,他們可能會遭到更多的嫉妒的折磨。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孩子的嫉妒超過了合理範圍值,說明孩子的性格出現了問題,那麼為什麼會強烈的嫉妒情緒呢 ?

是因為家長這2點給夠孩子

其實,當孩子有嫉妒別人的心理時,批評孩子起不了什麼作用,父母要做的是搞清楚為何自己的孩子會嫉妒別人,孩子出現嫉妒別人的表現,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沒給夠孩子表揚

2018年夏季,山東淄博某中學,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同班同學刺殺案。品學兼優的15歲學生小馬(化名)在自家門口,被14歲學生小秦(化名)連捅13刀身亡,起因竟然是小秦每次考試都第二,而小馬是第一,出於嫉妒小秦最終走向了不歸路。

而小秦的嫉妒心之所以一日強似一日,最終長成毒瘤殘害他人,根源就在於父母沒有及時地疏導。

原來,小秦的父母都是老師,自小就對孩子嚴格教育,對成績也格外看重。

在父母眼中,考第一才是成功,第二都算失敗,對“千年老二”小秦一直進行數落、打壓、刺激,總是質問其為什麼考不過小馬。

在這種長期壓抑、扭曲的教育下,小秦的心理也在發生變化,對小馬產生了怨恨。最終到“失去心智”的地步。

孩子沒有得到父母,老師以及周圍人的肯定與表揚,長此以往,在與同齡人的對比之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從而產生嫉妒心理如若此時在批評孩子,如同雪上加霜,讓孩子脆弱的心靈受到更進一步的打擊。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 沒給夠孩子獨立的機會

沒給夠孩子獨立的機會,孩子沒機會受到挫折,生活在蜜罐中,總以為自己做的才是好的,是對的結果卻受到了更優秀孩子的打擊,內心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而形成的嫉妒。以往的驕傲使得他們長期處於一種較高的“地位”,一時間的打擊會是他們嫉妒別人。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嫉妒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不良關係的體現,由於怨恨且察覺別人享有之利益,並欲將其佔為己有,因而產生的一種情感與心理狀態。

嫉妒就內心感受來講,前期表現為初期由攀比到失望的壓力感;中期則表現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後期則表現由不服不滿到怨恨憎恨的發洩行為。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父母怎麼做?

(一)學會聆聽孩子的聲音

家長需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並一直肯定孩子自身是很優秀的。其實,孩子在“嫉妒的火苗”燃起的時候,最需要的是向親人將自己的不安和煩躁和盤托出,希望有人能傾聽他的訴說,並理解他、體諒他。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二)學會合理的比較

妒心人皆有之,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他自主意識的覺醒,並不是洪水猛獸那般可怕。家長如果能將孩子的嫉妒心變成行為的驅動力,來推動孩子獲得更大的上進心,那才是最佳的狀態。

家長一句鼓勵,寬慰的話好過上百句嚴苛的批評。

引導孩子發掘自身的優勢,樹立自信心。讓孩子面對現實,告訴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不合理的比較只會徒增煩惱,和自己縱向比較有進步,就值得鼓勵。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三)學會正確的競爭

我們不得不承認,嫉妒是人性的“醜惡面”,嫉妒確實是孩子“醜陋”的一面,當孩子們暴露出這一“醜陋面”時,父母應該時時刻刻觀察著孩子,防止因為過度的嫉妒之心造成禍端。

其實, 父母反而可以運用此機會好好的與孩子進行溝通,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嫉妒心強的孩子,通常好勝心也強,家長要做到的是儘量避免孩子的嫉妒心,而多向好勝心進行轉化。讓孩子看到,成功孩子的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並反省一下自身是否做的足夠好。

把精力放在主要矛盾上,而不是對別人打擊報復。人人都有參與競爭的權利,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通向成功的道路並不是嫉妒心能解決的,而是要不斷的超越和努力。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當然,家長的以身作則,積極引導都是很重要的,而且平時也要做到不捧殺孩子,也不貶低孩子。

推薦《寶寶入園繪本:我愛幼兒園》,描寫的都是小男孩子米勒在幼兒園的日常,整套繪本主題鮮明具有代表性,幫助孩子迎接挑戰,讓孩子知道被其他小夥伴搶了風頭的時候,充滿怨氣和妒忌的時候該怎麼做。

讓孩子正確面對自己情緒,不嫉妒,更自信。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點擊圖片購買

《中華成語故事繪本》也是通過成語背後的故事來讓孩子養成眾多好品質,一點一點的修正孩子的行為,同時也變得更淵博了,孩子更加睿智有修養。

孩子“嫉妒心強”不容人?不是孩子壞,而是家長這2點沒給夠孩子

↓↓↓↓點擊圖片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