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死後被掘墳鞭屍,你怎麼評價這個人?

段德順


01多爾袞的一生看起來是非常風光的,江山美人要啥有啥,然而真正走進他的生活,卻發現這個人也有很多不幸的地方。生前和死後都很不幸。

多爾袞十四歲喪母,而且母親是非正常死亡。從此生活在皇太極的陰影下,為了自保和發展,他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可以說是拿命去換取皇太極的信任。皇太極哪次重大戰役少得了多爾袞,一路這麼南征北戰過來,一路這麼出生入死過來,多爾袞終於成為一個實力派,成為皇太極的左膀右臂。但是,這麼辛勤努力地工作也讓他積累了許多內傷外傷。所以,豪格才說他體弱無福。

多爾袞率領大軍入關後,中國大地一片混亂,流寇到處都是,南明幾個政權掐得死去活來,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多爾袞政權內部更是鉤心鬥角的非常厲害,多爾袞作為擁有最高權力的人,可以說全國的命運都繫於他一身。

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不病死,可能也會累死。掌握大權之後,多爾袞跟順治和孝莊之間又發生了摩擦,有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將具體權力交給手下的王公大臣們,自己則一頭扎進慾海,尋求放鬆和解脫。

可以想象,當時多爾袞的壓力確實非常大。他不光沉溺在女色中,對菸草也非常依賴,基本上是個煙不離手的主。多爾袞常年讓朝鮮供應菸草,常年吃肉,又縱慾過度,這些都是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多爾袞就有眩暈的毛病。

本來政事和軍務就特別繁忙,你再飲食無度起居無節,這樣只會讓健康更加惡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多爾袞眩暈的頻率越來越高,以前身上遺留的戰場上的傷也經常性地發作。

02多爾袞最後幾年,心境也非常糟糕。

順治七年,多爾袞最信任的人——弟弟多鐸病逝,接著多爾袞的元妃去世。同年二月二十五日,多爾袞公然召集王公大臣貝勒開會,將豪格的媳婦博爾濟吉特氏納為后妃。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認為這事做得非常過分,把自己的侄子整死,還把他的媳婦納入後宮。多爾袞的這個做法有些反常,不像一個成熟政治家的行為。只能說他對豪格恨得咬牙切齒,這麼做就是為了羞辱九泉之下的豪格。

二月二十八日,多爾袞忽然發佈了一道非常奇怪的命令:各部事務有不需入奏的,由親王滿達海、博洛、尼堪等人處理。換句話說,多爾袞大膽地放權,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多爾袞這個人是非常貪權的,這時候怎麼會拱手將大權交給手下呢?唯一的解釋是多爾袞處境很不好,身心兩方面都快扛不住了。

七月初四,多爾袞覺得北京酷熱難當,下令在關外創建一座大城充作避暑之用,還向內地九省加派二百五十萬兩白銀。想當初,清兵入關時提出廢除明末三餉的口號,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多爾袞突然加派錢糧,這讓人不理解,你這個攝政王是做什麼的,現在天下還沒定,你的政策就出爾反爾,還要不要大好江山。

七月初十,多爾袞身體不舒服,當著大臣的面抱怨說這個小皇帝怎麼回事,我生病了他也不來看我,我真失敗。結果,順治帝聽到多爾袞的抱怨,親自來府中看望多爾袞,是不是受了孝莊的指示我們就不知道了,反正順治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

這些事情都充分說明了多爾袞在生命最後階段,情緒非常不穩定,這種不穩定的情緒很有可能是自身的身\\_體狀況引起的。此時的多爾袞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英明神武的攝政王了,他彷彿感覺到自己來日無多,整日沉溺於享受之中,聲色犬馬樣樣不少。

根據史學家談遷的記載,多爾袞臨終前曾經與兄長阿濟格密談。

到底談了什麼,無人知道。我們只看到,阿濟格和多爾袞密談之後,立刻快馬加鞭帶著三百騎兵往京城衝去。這事被翰林院大學士剛林知道了,他搶在阿濟格到來之前趕回京城,讓諸王和大臣們立即關閉九門,嚴加防範,阿濟格三百人馬到了之後,全部被拿下,除了阿濟格,餘人全部被處死。

03就在舉辦多爾袞喪禮的第四天,大學士剛林奉命前往攝政王府收回兩樣東西:信符和賞功冊。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多爾袞屍骨未寒,順治就要動手收回。信符相當於兵符,國家遇到戰爭或者大的災難時,皇帝就是用這東西調集全國兵馬。這東西向來是由皇帝親自保管,多爾袞攝政後以特殊時期特殊政策為由,把這個東西移到攝政王府,相當於把王府變成國家的五角大樓。這毫無疑問是多爾袞鞏固自己權力的一個大步驟。

賞功冊,無疑是八旗將士的功勳檔案,這東西本來也只能為皇帝所有。多爾袞把這個東西也拿回王府,賞功冊向來是汗王和皇帝權力的象徵,八旗軍以征戰為生,掌握了將士們的賞罰權等於是掌握了軍隊的最高領導權。

收回信符和賞功冊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措施,是政權轉移的一個象徵。小順治當時才十三歲,哪裡懂得這件事的意義。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就是孝莊太后。

多爾袞獨裁掌管大清國七年時間,現在猝然離世,按常理說很容易引起政局的動盪。大清國一時之間似乎群龍無首,順治帝是名義上的領袖,要確保順治帝順利接班,又到了孝莊付出的時候。

當時,八旗軍內部鬥得非常厲害,八旗軍經過多爾袞的改造和吸收,已經越來越亂了。這時,只有孝莊太后能出面調停,代表小皇帝周旋在各股勢力之間。而且,孝莊當時的威望很高,能夠得到各方的尊敬和信任。

孝莊從蒙古草原來到後金的時候,努爾哈赤還在位。她歷經了天命、天聰、崇德、順治三代四朝,長達二十五年,政壇的什麼風風雨雨她沒見過。雖然是一個女-人,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她的眼光與閱歷是其他人不能比擬的。

孝莊進言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的時候,就已經對應對局勢做好了準備,她命令蘇麻喇姑聯繫仍然忠於皇帝的大臣和王公們,讓他們密切注意攝政王多爾袞的行跡。

04應該說,多爾袞剛剛去世的時候受到的待遇是非常高的。

十二月二十日,順治帝降哀詔,用一種非常惋惜非常悲哀的語氣向全國人民宣佈多爾袞的死訊,並表彰了多爾袞的蓋世功勞,還規定了二十七天內,無論官民一律服孝,另外禁止人民在這段期間內屠宰和辦婚事。十二月二十五日,順治帝再降詔書,加封多爾袞為皇帝,追尊為義皇帝,廟號成宗。

所以,下面的場面應該是預料之中的。當多爾袞的靈柩抵達京城時,順治皇帝居然親自主持盛大的迎靈儀式,而且臉上的哀痛之情人人都能看到,這顯然麻痺了許多仍然擁護多爾袞的大臣。一邊辦喪事,一邊讓人進入攝政王府收回信符和賞功冊,這麼成熟的政治手腕很難想象是順治能幹出來的。

多爾袞逝世後,政局不明朗,孝莊不方便用太后的身份召見朝廷重臣。每到這時候,總少不了一個人的身影,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見到范文程後,警惕的范文程就低聲說:“小心隔牆有耳。”兩人找到了一個隱蔽的地方,范文程才感慨地說:“太后的處境老朽瞭然於胸,你不必贅言,時間緊迫。我只想知道,太后是否一切以大清江山為重,沒有其他的想法?”

蘇麻喇姑忙不迭地點頭。

范文程終於鄭重地說道:“攝政王雖然對我們大清有很大的功勳,但是位極人臣,形式上跟皇帝沒什麼區別,這是對朝廷的蔑視啊!即使攝政王自己沒有想法,但是一幫宵小在他耳邊蠱惑,導致悖逆的態勢越來越明顯,攝政王不忠之舉越來越多。也是上蒼保佑我大清,居然讓攝政王猝死關外。不過,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兩白旗和正藍旗的王公大臣仗著武力,氣焰囂張;現在武英郡王準備渾水摸魚,形勢那是非常危險的。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出現一個有手段有魄力的人,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危險勢力斬草除根。除此之外,我覺得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蘇麻喇姑的記憶力是非常好的,范文程的話她牢記在心,一字不漏地複述給孝莊太后聽。

孝莊聽完後,一言不發,良久才說道:“霹靂手段我可以做得到,也必須去做;菩薩心腸,縱然我心懷此念,也未必能做得圓滿。”

05順治八年(1651)二月十五日,有人控告多爾袞謀反,儘管這時多爾袞已經死了。

控告者是誰呢?蘇克薩哈,正白旗的議政大臣,以前是多爾袞的親信。他控告多爾袞什麼呢?

蘇克薩哈說多爾袞死在行獵之地,侍女吳爾庫尼要殉葬。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有時候不是這樣的,有時候是人之將死其言也惡,這侍女本來活得好好的,現在要跟多爾袞陪葬,是人都不爽。你讓我陪葬,我就告你謀反,我們現在沒法知道吳爾庫尼的心思。

吳爾庫尼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如果沒有她告多爾袞謀反的事,估計這女-人就不會在史書中出現。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吳爾庫尼所以揭發多爾袞是因為多爾袞拆散了她和自己心愛的人。真實情況怎樣,我們並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多爾袞非常喜歡這個侍女,雖然這個侍女身份低微,但多爾袞指定讓她殉葬,那意思是死後都讓你陪。

吳爾庫尼為什麼揭發多爾袞,一直是個謎。她這個揭發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揭發完了之後還是該怎樣怎樣,自殺殉葬了。當然,也有人認為她是被滅口的,不是自殺。具體怎樣,我們現在已經搞不清楚了。

多爾袞死後,吳爾庫尼找來羅什、博爾輝、蘇拜、詹岱、穆濟倫五個人,告訴他們:“在攝政王王府裡有八補黃袍、大東珠、素珠、黑狐褂,王爺沒有讓其他人知道,你們可以把這些東西偷偷放進王爺的棺木中。”

如果說吳爾庫尼是為了求生的話,她這個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實上她也自殺殉葬了。將黃袍這些東西作為陪葬品,簡直就是謀反的證據。當然了,這事情很有可能是栽贓,壓根就不關吳爾庫尼什麼事。

這事發生後,告發多爾袞的人越來越多,儼然變成一股潮流。牆倒眾人推一定是沒錯的,牆沒倒去推是有風險的。

不久,有人告發多爾袞在永平府一帶圈房,準備把兩白旗的人馬搬到那兒。順治帝接到舉報後,自然是讓大臣們認真調查。接著,又有人舉報說何洛會曾經依附多爾袞,辱罵豪格的兒子,順治說好好調查。

調查的過程應該說是非常有效率的,結果是告發的事情都是真實,多爾袞私制黃袍、率兩旗駐紮永平、陰謀叛逆,這些罪行都是確鑿的。判決很快就下來了,多爾袞的家產和人口被沒收,養子多爾博和養女東莪送給親王多尼。何洛會被抄家,凌遲處死。蘇拜沒有舉報多爾袞棺材內的違禁品,本來也應該處死,但順治帝格外開恩,免死。

06如果認為對多爾袞的清算到此結束,那我們就太小看了孝莊。

二月二十一日,濟爾哈朗、滿達海、博洛和尼堪四位親王聯合大臣們聯名上奏,要追論睿親王多爾袞的罪狀。所謂追論就是以前討論的還不全面,現在必須綜合更多材料,更加詳細地討論這個人的罪狀。多爾袞的罪狀那是相當地多,我們不妨列舉一些主要的。

一、以皇上之繼位盡為己功;

二、擅權獨斷,作威作福,任意罷免選拔人才,一切公文自己裁斷,僭稱聖旨;

三、不讓濟爾哈朗攝政,擅自讓自己的弟弟多鐸當上輔政王;

四、整死肅親王豪格,逼納其妃;

五、以朝廷自居,令諸王、貝勒、貝子公侯等每天都到自己的府上上班;

六、排場跟皇帝一樣,浪費國家資源;

七、親到皇宮內院;

八、誑稱太宗皇太極之即位“原系奪立”;

九、逼取皇上侍臣歸到自己的旗下;

十、私制帝服,藏匿御用珠寶;

十一、欲帶兩旗移至永平。

……

順治拿到罪狀一看,心想,這些大臣真是好樣的,看到這張罪狀,大家都覺得多爾袞人神共憤。如果寬恕的話,實在是天理難容。但多爾袞已經死了,家產也被沒收了,還能怎麼處罰他呢?

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首先是剝奪多爾袞的爵位和名譽,順治帝下詔:“謹告天地、太廟、社稷,將伊(多爾袞)母子並妻所得封典,悉行追奪。”從多爾袞死後被追尊為成宗皇帝,到剝奪廟享剝奪一切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政治這東西說變就變,從中可以看見人性之醜陋。可以這樣說,政治放大了人性的醜陋。

當然,這還沒有結束,西洋傳教士衛匡國記載,順治帝對多爾袞跟自己母親的曖昧事非常痛恨,加上一直看不慣多爾袞,順治帝下令鞭屍。將多爾袞的屍體從墳墓裡挖出來,用棍子打,用鞭子抽,最後梟首示眾。鞭屍這種行為如果沒有刻骨的恨是做不出來的,但究竟是順治想鞭屍,還是孝莊想鞭屍,抑或是兩人都想鞭屍,這個就說不清楚了。

老外看到鞭屍這種行為,除了佩服中國人的創意之外,對中國人人性中的那種恨也是非常佩服的。

結語

多爾袞一世戎馬,為大清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卻遭到這種待遇估計是他始料未及的。直到一百多年後,出現了一個喜歡下江南,喜歡到處享樂的乾隆,才給他平了反。乾隆是個享樂主義者,心裡沒那麼多怨恨,覺得這人對我們大清有功,不該是這麼個待遇,應該給他平反。看來,有時候做好事只需要平常心。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孝莊和順治這麼做就做壞了。當時,國家不穩,皇帝又很小,滿朝多爾袞的爪牙。小皇帝要樹立威信,加強皇權,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再說,多爾袞本來就視自己眼中釘肉中刺,順治不拿他開刀拿誰開刀,何況還是個死人,毫無還手之力。


新銳歷史


多爾袞作為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其功過要分來說:

對滿清統治集團,多爾袞是勞苦功高,堪稱清朝真正的開國者,

但可是對於普通的各族人民,尤其是漢族人民來說,多爾袞則是一個殺人魔王。

在明王朝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上吊自殺之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多爾袞率軍在山海關之戰擊破李自成,進入北京,這奠定了清朝在關內統治的基礎。

之後,多爾袞相繼發佈大量政令,同時四面出兵,掃平北方,繼而佔領江南,可以說沒有多爾袞,僅憑孝莊的孤兒寡母,清朝很難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應該說多爾袞的存在是清朝建立的又一次天命。

但是對於廣大的各族人民來說,多爾袞殘酷無比。他在北方收取和明朝一樣的“三餉”而且額度更大,居然比明朝時期還多將近一倍。他對於南方鎮壓更是暴虐無道,四處屠戮,對於北方的廣大人民還進行剃髮易服的精神摧殘。

他更培養了大批漢奸軍隊,讓他們助紂為虐,這些人制造了嘉定三屠,廣州掃城等慘案,可以說整個清朝的建立史就是一部極端血腥的歷史,而多爾袞則是這個血腥歷史的劊子手。

所以說在中國歷史上,多爾袞永遠都是統治階級黑暗的代表,他們擁有統治階級的恐怖與暴力,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是可笑的是,多爾袞最終被清算,並不是因為他殺戮了無數人民,而是因為他專權影響了順治帝的權力釋放,一個獨裁者被另一個獨裁者所擊倒,可能才是歷史最為黑色的部分。


冷兵器研究所


實話說:是多爾袞為大清江山打下了天下。公元一六四三年十二月,多爾袞稱攝政王。由於多爾袞軍功卓著,才智過人,所以很快掌握了實權。鄭親王濟爾哈朗自知實力不敵,才能不逮,便甘居其次,宜布:今後有什麼事都要先去請示睿親王。從此,睿親王多爾袞便掌握了清政權的最高決策權,開始了他的攝政生涯。幾個月之後,多爾袞率領八旗軍隊順利進入山海關,招降吳三桂,於五月初二進入北。十月,他擁立福臨在北京舉行隆重的登基儀式。打天下自然是為了治天下。怎樣才能治天下??多爾袞很聰明,他任用明朝漢官,順治元年五月多爾袞很快接管了全國政權。但是擺在他面前的無疑是令人棘手的難題,即怎樣才能學會管理這一國土廣大,人口眾多的全國政權。原來的清政權偏居一隅,人口有限,漢人比滿人多,入關以後,有限的滿人和漢人相比簡直是滄海之一粟。顯然原來大清政權機構是無法勝任管理一個龐大帝國的。那麼該怎麼辦呢??這位精明強幹的攝政王多爾袞顯然沒有被難倒,在調兵遣將,平定天下同時,他還抽出精力為清王朝草創一整套典章制度和中外機構。他的辦法是,效法明朝典制,利用漢人管理漢人。但多爾袞也有犯下大錨!!推行惡政,剃髮令。這一點反映了他作為征服者的獨栽和滿人政治家的褊狹,無數生靈又遭受了十多年的刀兵之苦。另一項是圈地,投充……。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帝早就對多爾袞不滿,多爾袞與莊太后的曖昧關係使順治帝感覺很難堪,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滿的情緒也與日俱增。另外,多爾袞殺了順治帝長兄豪格並霸佔了其福晉,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而且多爾袞驕橫跋扈,獨攬朝政,根本不把順治帝放在眼裡,更使他的仇恨加深了一層。順治帝這些不滿與怨恨,在多爾袞生前不敢表露,卻在多爾袞死後來了個痛快的爆發!!專權多年的赫赫功臣,叱吒風雲,言出令行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死後尚不到兩個月就成了千古罪人。


茹叔敬


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個兒子子,是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完全有實力去爭奪皇帝的位置,由於種種羈絆沒有成行,最終推舉僅有6歲的愛新覺羅·福林登基,也就是順治皇帝。1644年(清順治元年)多爾袞指揮八旗鐵騎入關,入主中原。多爾袞被先後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1648年多爾袞晉升為皇父攝政王。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之後,順治奪其封號,掘其墳墓。

多爾袞歷史功績

多爾袞的一生,都在為大清的社稷在奔波。年輕時就隨軍出征,立下戰功。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妥善地處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爭奪問題,自己也向權力的頂峰邁進了一步。多爾袞的這一舉措,客觀上避免了後金自己的內部的混亂,保存了實力,為後面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這一點顯示出多爾袞卓越的政治頭腦和政治手段。

1644年,多爾袞果斷出擊,揮軍入關。創建了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儘管多爾袞生活奢靡,排除異己,但他對大清王朝的功績應該是功大於過的。

定都北京後,多爾袞在朝中是實際的統治者,對小皇帝態度倨傲,對於大臣更是頤指氣使,打擊異己,所以在他死後,被削爵、毀墓、鞭屍。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弘曆認為,多爾袞"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劃。尋即奉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被"誣告以謀逆",構成冤案,下詔為其昭雪,復睿親王爵,由多爾袞五世孫淳穎襲爵。並配享太廟,重修塋墓,又修建新睿王府。其封爵"世襲罔替",成為清代八家鐵帽子王之一。

也算是對多爾袞的歷史功績進行了認可。縱觀多爾袞一生,對於大清朝是厥功至偉的功臣。


拓跋飛翼


四個字:有命無運

多爾袞這個人,有做皇帝的命,但是卻沒有做皇帝的運。

有命無運一:皇太極死的時候,他有做皇帝的命。

努爾哈赤很疼愛多爾袞,年紀小小就給他做了旗主。皇太極死的時候,多爾袞兄弟很佔優勢,而皇太極的兒子豪格為人難成大事,小兒子福臨年齡幼小,多爾袞離做皇帝就差那麼一點。

多爾袞在八旗旗主推議新帝的時候,佔了很大的優勢,可是離絕對優勢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最終還是妥協了,沒做成皇帝,做了攝政王。

有命無運二:沒有兒子。

多爾袞為人好色,福晉十幾個,但是一輩子只有一個女兒,這對於政治家來說,真的是命,沒有後代,就意味著即使多爾袞做了皇帝,也無法傳承帝位,多爾袞死的時候才39歲,一直是生於高峰期,卻一個兒子也沒有,不免悲慘。

有命無運三:作為攝政王,集權已經到了頂點,卻忽然摔死。

多爾袞做了攝政王之後,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他並沒有放棄爭奪皇帝之位的努力,一步一步的給自己不斷集權,甚至到了幾乎和皇帝同等政治待遇的地步。

光看他加號的名稱變化:攝政王--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這是一步一步的給自己不斷加封,讓自己走上帝位更加名正言順一些。

多爾袞為人能征善戰,清軍入關之後他功勞最大,威望也高,手握實權在手,又是皇族,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他慢慢地真的可以踢開順治,自己做皇帝,可惜的是,在他謀劃佈局剛剛有了一點眉目的時候,他忽然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

《紅樓夢》裡癩頭和尚看見甄士隱抱著英蓮,說“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孃之物,抱在懷內作甚?”說的也是多爾袞這一類的人吧。


師明禮


我認為多爾袞無疑是個真正的英雄人物,一生只有短短三十八年,但是卻實在是精彩萬分。

多爾袞一生有三次機會登上皇位,但都因為種種原因而錯過:

1、努爾哈赤被袁崇煥大炮打中,最終病死,他的繼位人選實際上一直是個謎團,有很多人認為多爾袞很可能是真正的繼承人,最後被皇太極篡改了結果。不過這個時候多爾袞實際年齡還小,皇太極確實比他更合適。

2、皇太極死後,此時的多爾袞已經成為了真正的權勢人物,並且風華正茂,但是此時有一個豪格和他針鋒相對。其實,如果不考慮大清,多爾袞完全有實力去和豪格爭皇位,並且有很大可能性獲勝。但是,多爾袞沒有,他選擇了讓大清更加穩定的延續下去,於是退一步讓年少的福臨即位。這種選擇真的需要有大格局才能做得出來。

3、福臨即位後,多爾袞找到機會幹掉了他的對手豪格。此時多爾袞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權傾朝野,是大清實際上的掌控者。從攝政王到最終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馬上就要完成他的夙願了,可惜天不遂人員,一次意外讓他英年早逝,永遠失去了機會。

評價多爾袞,我肯定是沒有資格的,只是覺得大清如果沒有多爾袞可能根本就不會有機會統治中原。皇太極死後,如果是一般的對皇位虎視眈眈的人,恐怕早已將大清的未來拋到腦後,但是多爾袞沒有,如果他真的爭了,可能八旗會四分五裂、元氣大傷,最終根本沒機會統一中原。並且多爾袞的根本身份其實是個軍事家,大清入關的過程中,多爾袞的作用無需贅言。

至於最後被鞭屍,那只是小孩子的憤慨和政治的現實罷了,多爾袞都死了,他的羽翼自然不會為了一個死人去和皇帝對抗。


動漫小杰傑


多爾袞這個人,雖然只有38歲,但是一生很精彩。他是一個真正政治家和軍事家。

八歲的多爾袞就參與國事討論,16、17歲就打敗袁崇煥,19歲就主掌吏部,24歲受封親王,此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成為了皇父攝政王。

而且吳三桂就是去請多爾袞幫忙打李自成,最終讓多爾袞率部入關,而入關佔領北京的時候,多爾袞嚴禁搶掠,停止剃髮,為明崇禎帝朱由檢發喪,但是僅僅一年後,清軍基本打敗了其他勢力,這個時候多爾袞卻直接下令全國範圍內剃髮留辮。

至於多爾袞死後被鞭屍的原因,就是下面的內容了

多爾袞在做皇父攝政王期間,排除異己,任人唯親,並且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順治二年(1645年),多爾袞晉為皇叔父攝政王后,一切大禮諸如圍獵、出師等時,王公貴族俱要聚集一處待候傳旨,還要“列班跪送”多爾袞。順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爾袞以為皇帝信符收貯於皇宮之中,每次調兵遣將都要奏請鈴印,十分不便。於是,即遣人將皇帝璽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備用。從是年起,多爾袞所用儀仗的種類與皇帝等同,均為20種順治五年(1648年)末,凡一切政務,多爾袞不再有謙恭請示之舉,未奉皇帝旨意,卻一律稱詔下旨,儼然如同皇帝。

這不是作死嗎?多爾袞出行,大臣要跪送,嫌麻煩直接把皇帝玉璽搬到自己府中,之後更是都不和皇帝打招呼,直接處理政事,而且一律是聖旨。這不當皇帝,則是必作死,我估計他是真打算取而代之的,如果不是38歲的時候去打獵,墜馬摔死了,不然必稱皇。

這樣的一個人,得罪的朝臣還少嗎?死後一大波人站出來指著他大逆不道,最終就是掘墳鞭屍的下場了


倔強毛蟲


多爾袞是清朝能夠入關的關鍵人物,若是晚於李自成抵達山海關,即便吳三桂想投降也做不到!

多爾袞雖然獨斷朝政,那是因為順治帝過於年幼,能夠撐起混亂的局勢,卻要揹負罵名實在不該,因此乾隆才會為其平反!

被掘墳鞭屍,我覺得更應該探討的是順治的能力,與他如此做的目的!

應該說,多爾袞雖然對順治帝頗為蠻橫,但於公其有功於清王朝定鼎,於私力排眾議擁護其登基為帝,給與優厚的撫卹是有必要的!

但順治帝顯然更信任兩黃旗將領,如託孤重臣鰲拜,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先剪除其羽翼,後對其追責!

順治帝,既偏執又沒有主見更沒有大局觀,在局勢未穩便廢黜蒙古皇后,為了董鄂妃逼死博木果波爾,


又清查多爾袞黨羽,等同於自斷臂膀!

正是因為多爾袞身亡,使得清朝的統一進度極大延後,也為三藩鞏固權位創造機遇,所以順治帝可以剝奪權位,但不應該迫害宗親,即便漢族官員都看不下去!


多臻貴


此人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真正開國統治者,其在錯綜複雜局勢下的決斷指揮能力不亞於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太宗皇太極,是清朝統一中國的真實第一任統治者,其政治軍事能力甚至超越前兩位統治者,他有效利用了吳三桂與其他漢族降軍,以不足二十餘萬滿洲兵力征服人口過億的中國領土,其擴張速度甚至超過了忽必烈開國曆史,忽必烈則在襄陽城下消耗了太多的時間和兵力,清朝入主中原基本是望風而降,所向披靡。

但是其取得巨大功績之後過於驕縱,逐漸喪失了入關時期的英明決斷,例如發佈剃髮易服令導致江南地區降而復叛,清軍進剿屠戮過度極為喪失民心,此外地位急劇膨脹導致酒色過渡而英年早逝,可以說是咎由自取,天道好輪迴。


軍都弩


個人認為,順治皇帝並非衝動之舉,起碼沒有歷史記載表明孝莊太后反對這種做法。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多爾袞作為強權者,雖然去世但身後仍有許多舊部附庸以及追隨者。也就是所謂黨羽,掘墳鞭屍是要表明皇帝的態度,嚴厲打壓多爾袞的殘餘力量及黨羽。

第二通過掘墳鞭屍的嚴酷手段做給朝中大臣以及各種利益集團們看,讓大家隨風就勢改變政治依附,心向皇帝。

第三報當年辱母之仇,年幼時的順治,多爾袞佔有莊妃的事實歷歷在目。

第四通過雷霆手段掘墳鞭屍,藉機重新整合八旗等級分配,把多爾袞掌握的正白旗鑲白旗踢出上三旗,從而打擊多爾袞身後高等級各旗的有生力量再次奪勢的可能。

第五通過掘墳鞭屍為下一步朝政改革,新政實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值得一提的就是禁止了王公貝勒主宰朝廷各部的事務,禁止八旗自由圈地自重,開闢了漢臣上書的權限限制,等等。

適逢朝政不穩,政權更迭的關鍵時期,順治皇帝此舉更多的顯示出皇帝的智慧,為了穩固皇權,加速實際控制,為穩定民心等不得不,拿風頭和焦點開刀的迫切苦衷。

 

個人觀點論述,一家之言,僅供交流和

娛樂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