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死后被掘坟鞭尸,你怎么评价这个人?

段德顺


01多尔衮的一生看起来是非常风光的,江山美人要啥有啥,然而真正走进他的生活,却发现这个人也有很多不幸的地方。生前和死后都很不幸。

多尔衮十四岁丧母,而且母亲是非正常死亡。从此生活在皇太极的阴影下,为了自保和发展,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以说是拿命去换取皇太极的信任。皇太极哪次重大战役少得了多尔衮,一路这么南征北战过来,一路这么出生入死过来,多尔衮终于成为一个实力派,成为皇太极的左膀右臂。但是,这么辛勤努力地工作也让他积累了许多内伤外伤。所以,豪格才说他体弱无福。

多尔衮率领大军入关后,中国大地一片混乱,流寇到处都是,南明几个政权掐得死去活来,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多尔衮政权内部更是钩心斗角的非常厉害,多尔衮作为拥有最高权力的人,可以说全国的命运都系于他一身。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不病死,可能也会累死。掌握大权之后,多尔衮跟顺治和孝庄之间又发生了摩擦,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将具体权力交给手下的王公大臣们,自己则一头扎进欲海,寻求放松和解脱。

可以想象,当时多尔衮的压力确实非常大。他不光沉溺在女色中,对烟草也非常依赖,基本上是个烟不离手的主。多尔衮常年让朝鲜供应烟草,常年吃肉,又纵欲过度,这些都是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多尔衮就有眩晕的毛病。

本来政事和军务就特别繁忙,你再饮食无度起居无节,这样只会让健康更加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尔衮眩晕的频率越来越高,以前身上遗留的战场上的伤也经常性地发作。

02多尔衮最后几年,心境也非常糟糕。

顺治七年,多尔衮最信任的人——弟弟多铎病逝,接着多尔衮的元妃去世。同年二月二十五日,多尔衮公然召集王公大臣贝勒开会,将豪格的媳妇博尔济吉特氏纳为后妃。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认为这事做得非常过分,把自己的侄子整死,还把他的媳妇纳入后宫。多尔衮的这个做法有些反常,不像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行为。只能说他对豪格恨得咬牙切齿,这么做就是为了羞辱九泉之下的豪格。

二月二十八日,多尔衮忽然发布了一道非常奇怪的命令:各部事务有不需入奏的,由亲王满达海、博洛、尼堪等人处理。换句话说,多尔衮大胆地放权,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多尔衮这个人是非常贪权的,这时候怎么会拱手将大权交给手下呢?唯一的解释是多尔衮处境很不好,身心两方面都快扛不住了。

七月初四,多尔衮觉得北京酷热难当,下令在关外创建一座大城充作避暑之用,还向内地九省加派二百五十万两白银。想当初,清兵入关时提出废除明末三饷的口号,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多尔衮突然加派钱粮,这让人不理解,你这个摄政王是做什么的,现在天下还没定,你的政策就出尔反尔,还要不要大好江山。

七月初十,多尔衮身体不舒服,当着大臣的面抱怨说这个小皇帝怎么回事,我生病了他也不来看我,我真失败。结果,顺治帝听到多尔衮的抱怨,亲自来府中看望多尔衮,是不是受了孝庄的指示我们就不知道了,反正顺治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这些事情都充分说明了多尔衮在生命最后阶段,情绪非常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很有可能是自身的身\\_体状况引起的。此时的多尔衮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英明神武的摄政王了,他仿佛感觉到自己来日无多,整日沉溺于享受之中,声色犬马样样不少。

根据史学家谈迁的记载,多尔衮临终前曾经与兄长阿济格密谈。

到底谈了什么,无人知道。我们只看到,阿济格和多尔衮密谈之后,立刻快马加鞭带着三百骑兵往京城冲去。这事被翰林院大学士刚林知道了,他抢在阿济格到来之前赶回京城,让诸王和大臣们立即关闭九门,严加防范,阿济格三百人马到了之后,全部被拿下,除了阿济格,余人全部被处死。

03就在举办多尔衮丧礼的第四天,大学士刚林奉命前往摄政王府收回两样东西:信符和赏功册。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多尔衮尸骨未寒,顺治就要动手收回。信符相当于兵符,国家遇到战争或者大的灾难时,皇帝就是用这东西调集全国兵马。这东西向来是由皇帝亲自保管,多尔衮摄政后以特殊时期特殊政策为由,把这个东西移到摄政王府,相当于把王府变成国家的五角大楼。这毫无疑问是多尔衮巩固自己权力的一个大步骤。

赏功册,无疑是八旗将士的功勋档案,这东西本来也只能为皇帝所有。多尔衮把这个东西也拿回王府,赏功册向来是汗王和皇帝权力的象征,八旗军以征战为生,掌握了将士们的赏罚权等于是掌握了军队的最高领导权。

收回信符和赏功册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措施,是政权转移的一个象征。小顺治当时才十三岁,哪里懂得这件事的意义。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就是孝庄太后。

多尔衮独裁掌管大清国七年时间,现在猝然离世,按常理说很容易引起政局的动荡。大清国一时之间似乎群龙无首,顺治帝是名义上的领袖,要确保顺治帝顺利接班,又到了孝庄付出的时候。

当时,八旗军内部斗得非常厉害,八旗军经过多尔衮的改造和吸收,已经越来越乱了。这时,只有孝庄太后能出面调停,代表小皇帝周旋在各股势力之间。而且,孝庄当时的威望很高,能够得到各方的尊敬和信任。

孝庄从蒙古草原来到后金的时候,努尔哈赤还在位。她历经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三代四朝,长达二十五年,政坛的什么风风雨雨她没见过。虽然是一个女-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眼光与阅历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

孝庄进言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的时候,就已经对应对局势做好了准备,她命令苏麻喇姑联系仍然忠于皇帝的大臣和王公们,让他们密切注意摄政王多尔衮的行迹。

04应该说,多尔衮刚刚去世的时候受到的待遇是非常高的。

十二月二十日,顺治帝降哀诏,用一种非常惋惜非常悲哀的语气向全国人民宣布多尔衮的死讯,并表彰了多尔衮的盖世功劳,还规定了二十七天内,无论官民一律服孝,另外禁止人民在这段期间内屠宰和办婚事。十二月二十五日,顺治帝再降诏书,加封多尔衮为皇帝,追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

所以,下面的场面应该是预料之中的。当多尔衮的灵柩抵达京城时,顺治皇帝居然亲自主持盛大的迎灵仪式,而且脸上的哀痛之情人人都能看到,这显然麻痹了许多仍然拥护多尔衮的大臣。一边办丧事,一边让人进入摄政王府收回信符和赏功册,这么成熟的政治手腕很难想象是顺治能干出来的。

多尔衮逝世后,政局不明朗,孝庄不方便用太后的身份召见朝廷重臣。每到这时候,总少不了一个人的身影,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见到范文程后,警惕的范文程就低声说:“小心隔墙有耳。”两人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范文程才感慨地说:“太后的处境老朽了然于胸,你不必赘言,时间紧迫。我只想知道,太后是否一切以大清江山为重,没有其他的想法?”

苏麻喇姑忙不迭地点头。

范文程终于郑重地说道:“摄政王虽然对我们大清有很大的功勋,但是位极人臣,形式上跟皇帝没什么区别,这是对朝廷的蔑视啊!即使摄政王自己没有想法,但是一帮宵小在他耳边蛊惑,导致悖逆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摄政王不忠之举越来越多。也是上苍保佑我大清,居然让摄政王猝死关外。不过,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两白旗和正蓝旗的王公大臣仗着武力,气焰嚣张;现在武英郡王准备浑水摸鱼,形势那是非常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出现一个有手段有魄力的人,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危险势力斩草除根。除此之外,我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苏麻喇姑的记忆力是非常好的,范文程的话她牢记在心,一字不漏地复述给孝庄太后听。

孝庄听完后,一言不发,良久才说道:“霹雳手段我可以做得到,也必须去做;菩萨心肠,纵然我心怀此念,也未必能做得圆满。”

05顺治八年(1651)二月十五日,有人控告多尔衮谋反,尽管这时多尔衮已经死了。

控告者是谁呢?苏克萨哈,正白旗的议政大臣,以前是多尔衮的亲信。他控告多尔衮什么呢?

苏克萨哈说多尔衮死在行猎之地,侍女吴尔库尼要殉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时候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是人之将死其言也恶,这侍女本来活得好好的,现在要跟多尔衮陪葬,是人都不爽。你让我陪葬,我就告你谋反,我们现在没法知道吴尔库尼的心思。

吴尔库尼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如果没有她告多尔衮谋反的事,估计这女-人就不会在史书中出现。在电视剧《孝庄秘史》中,吴尔库尼所以揭发多尔衮是因为多尔衮拆散了她和自己心爱的人。真实情况怎样,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多尔衮非常喜欢这个侍女,虽然这个侍女身份低微,但多尔衮指定让她殉葬,那意思是死后都让你陪。

吴尔库尼为什么揭发多尔衮,一直是个谜。她这个揭发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揭发完了之后还是该怎样怎样,自杀殉葬了。当然,也有人认为她是被灭口的,不是自杀。具体怎样,我们现在已经搞不清楚了。

多尔衮死后,吴尔库尼找来罗什、博尔辉、苏拜、詹岱、穆济伦五个人,告诉他们:“在摄政王王府里有八补黄袍、大东珠、素珠、黑狐褂,王爷没有让其他人知道,你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偷偷放进王爷的棺木中。”

如果说吴尔库尼是为了求生的话,她这个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她也自杀殉葬了。将黄袍这些东西作为陪葬品,简直就是谋反的证据。当然了,这事情很有可能是栽赃,压根就不关吴尔库尼什么事。

这事发生后,告发多尔衮的人越来越多,俨然变成一股潮流。墙倒众人推一定是没错的,墙没倒去推是有风险的。

不久,有人告发多尔衮在永平府一带圈房,准备把两白旗的人马搬到那儿。顺治帝接到举报后,自然是让大臣们认真调查。接着,又有人举报说何洛会曾经依附多尔衮,辱骂豪格的儿子,顺治说好好调查。

调查的过程应该说是非常有效率的,结果是告发的事情都是真实,多尔衮私制黄袍、率两旗驻扎永平、阴谋叛逆,这些罪行都是确凿的。判决很快就下来了,多尔衮的家产和人口被没收,养子多尔博和养女东莪送给亲王多尼。何洛会被抄家,凌迟处死。苏拜没有举报多尔衮棺材内的违禁品,本来也应该处死,但顺治帝格外开恩,免死。

06如果认为对多尔衮的清算到此结束,那我们就太小看了孝庄。

二月二十一日,济尔哈朗、满达海、博洛和尼堪四位亲王联合大臣们联名上奏,要追论睿亲王多尔衮的罪状。所谓追论就是以前讨论的还不全面,现在必须综合更多材料,更加详细地讨论这个人的罪状。多尔衮的罪状那是相当地多,我们不妨列举一些主要的。

一、以皇上之继位尽为己功;

二、擅权独断,作威作福,任意罢免选拔人才,一切公文自己裁断,僭称圣旨;

三、不让济尔哈朗摄政,擅自让自己的弟弟多铎当上辅政王;

四、整死肃亲王豪格,逼纳其妃;

五、以朝廷自居,令诸王、贝勒、贝子公侯等每天都到自己的府上上班;

六、排场跟皇帝一样,浪费国家资源;

七、亲到皇宫内院;

八、诳称太宗皇太极之即位“原系夺立”;

九、逼取皇上侍臣归到自己的旗下;

十、私制帝服,藏匿御用珠宝;

十一、欲带两旗移至永平。

……

顺治拿到罪状一看,心想,这些大臣真是好样的,看到这张罪状,大家都觉得多尔衮人神共愤。如果宽恕的话,实在是天理难容。但多尔衮已经死了,家产也被没收了,还能怎么处罚他呢?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首先是剥夺多尔衮的爵位和名誉,顺治帝下诏:“谨告天地、太庙、社稷,将伊(多尔衮)母子并妻所得封典,悉行追夺。”从多尔衮死后被追尊为成宗皇帝,到剥夺庙享剥夺一切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政治这东西说变就变,从中可以看见人性之丑陋。可以这样说,政治放大了人性的丑陋。

当然,这还没有结束,西洋传教士卫匡国记载,顺治帝对多尔衮跟自己母亲的暧昧事非常痛恨,加上一直看不惯多尔衮,顺治帝下令鞭尸。将多尔衮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用棍子打,用鞭子抽,最后枭首示众。鞭尸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刻骨的恨是做不出来的,但究竟是顺治想鞭尸,还是孝庄想鞭尸,抑或是两人都想鞭尸,这个就说不清楚了。

老外看到鞭尸这种行为,除了佩服中国人的创意之外,对中国人人性中的那种恨也是非常佩服的。

结语

多尔衮一世戎马,为大清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却遭到这种待遇估计是他始料未及的。直到一百多年后,出现了一个喜欢下江南,喜欢到处享乐的乾隆,才给他平了反。乾隆是个享乐主义者,心里没那么多怨恨,觉得这人对我们大清有功,不该是这么个待遇,应该给他平反。看来,有时候做好事只需要平常心。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孝庄和顺治这么做就做坏了。当时,国家不稳,皇帝又很小,满朝多尔衮的爪牙。小皇帝要树立威信,加强皇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再说,多尔衮本来就视自己眼中钉肉中刺,顺治不拿他开刀拿谁开刀,何况还是个死人,毫无还手之力。


新锐历史


多尔衮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其功过要分来说:

对满清统治集团,多尔衮是劳苦功高,堪称清朝真正的开国者,

但可是对于普通的各族人民,尤其是汉族人民来说,多尔衮则是一个杀人魔王。

在明王朝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上吊自杀之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多尔衮率军在山海关之战击破李自成,进入北京,这奠定了清朝在关内统治的基础。

之后,多尔衮相继发布大量政令,同时四面出兵,扫平北方,继而占领江南,可以说没有多尔衮,仅凭孝庄的孤儿寡母,清朝很难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应该说多尔衮的存在是清朝建立的又一次天命。

但是对于广大的各族人民来说,多尔衮残酷无比。他在北方收取和明朝一样的“三饷”而且额度更大,居然比明朝时期还多将近一倍。他对于南方镇压更是暴虐无道,四处屠戮,对于北方的广大人民还进行剃发易服的精神摧残。

他更培养了大批汉奸军队,让他们助纣为虐,这些人制造了嘉定三屠,广州扫城等惨案,可以说整个清朝的建立史就是一部极端血腥的历史,而多尔衮则是这个血腥历史的刽子手。

所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多尔衮永远都是统治阶级黑暗的代表,他们拥有统治阶级的恐怖与暴力,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是可笑的是,多尔衮最终被清算,并不是因为他杀戮了无数人民,而是因为他专权影响了顺治帝的权力释放,一个独裁者被另一个独裁者所击倒,可能才是历史最为黑色的部分。


冷兵器研究所


实话说:是多尔衮为大清江山打下了天下。公元一六四三年十二月,多尔衮称摄政王。由于多尔衮军功卓著,才智过人,所以很快掌握了实权。郑亲王济尔哈朗自知实力不敌,才能不逮,便甘居其次,宜布:今后有什么事都要先去请示睿亲王。从此,睿亲王多尔衮便掌握了清政权的最高决策权,开始了他的摄政生涯。几个月之后,多尔衮率领八旗军队顺利进入山海关,招降吴三桂,于五月初二进入北。十月,他拥立福临在北京举行隆重的登基仪式。打天下自然是为了治天下。怎样才能治天下??多尔衮很聪明,他任用明朝汉官,顺治元年五月多尔衮很快接管了全国政权。但是摆在他面前的无疑是令人棘手的难题,即怎样才能学会管理这一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全国政权。原来的清政权偏居一隅,人口有限,汉人比满人多,入关以后,有限的满人和汉人相比简直是沧海之一粟。显然原来大清政权机构是无法胜任管理一个庞大帝国的。那么该怎么办呢??这位精明强干的摄政王多尔衮显然没有被难倒,在调兵遣将,平定天下同时,他还抽出精力为清王朝草创一整套典章制度和中外机构。他的办法是,效法明朝典制,利用汉人管理汉人。但多尔衮也有犯下大锚!!推行恶政,剃发令。这一点反映了他作为征服者的独栽和满人政治家的褊狭,无数生灵又遭受了十多年的刀兵之苦。另一项是圈地,投充……。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早就对多尔衮不满,多尔衮与庄太后的暧昧关系使顺治帝感觉很难堪,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满的情绪也与日俱增。另外,多尔衮杀了顺治帝长兄豪格并霸占了其福晋,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且多尔衮骄横跋扈,独揽朝政,根本不把顺治帝放在眼里,更使他的仇恨加深了一层。顺治帝这些不满与怨恨,在多尔衮生前不敢表露,却在多尔衮死后来了个痛快的爆发!!专权多年的赫赫功臣,叱咤风云,言出令行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死后尚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千古罪人。


茹叔敬


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是努尔哈赤第十四个儿子子,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完全有实力去争夺皇帝的位置,由于种种羁绊没有成行,最终推举仅有6岁的爱新觉罗·福林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1644年(清顺治元年)多尔衮指挥八旗铁骑入关,入主中原。多尔衮被先后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1648年多尔衮晋升为皇父摄政王。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之后,顺治夺其封号,掘其坟墓。

多尔衮历史功绩

多尔衮的一生,都在为大清的社稷在奔波。年轻时就随军出征,立下战功。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的顶峰迈进了一步。多尔衮的这一举措,客观上避免了后金自己的内部的混乱,保存了实力,为后面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这一点显示出多尔衮卓越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手段。

1644年,多尔衮果断出击,挥军入关。创建了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尽管多尔衮生活奢靡,排除异己,但他对大清王朝的功绩应该是功大于过的。

定都北京后,多尔衮在朝中是实际的统治者,对小皇帝态度倨傲,对于大臣更是颐指气使,打击异己,所以在他死后,被削爵、毁墓、鞭尸。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弘历认为,多尔衮"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划。寻即奉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被"诬告以谋逆",构成冤案,下诏为其昭雪,复睿亲王爵,由多尔衮五世孙淳颖袭爵。并配享太庙,重修茔墓,又修建新睿王府。其封爵"世袭罔替",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也算是对多尔衮的历史功绩进行了认可。纵观多尔衮一生,对于大清朝是厥功至伟的功臣。


拓跋飞翼


四个字:有命无运

多尔衮这个人,有做皇帝的命,但是却没有做皇帝的运。

有命无运一:皇太极死的时候,他有做皇帝的命。

努尔哈赤很疼爱多尔衮,年纪小小就给他做了旗主。皇太极死的时候,多尔衮兄弟很占优势,而皇太极的儿子豪格为人难成大事,小儿子福临年龄幼小,多尔衮离做皇帝就差那么一点。

多尔衮在八旗旗主推议新帝的时候,占了很大的优势,可是离绝对优势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最终还是妥协了,没做成皇帝,做了摄政王。

有命无运二:没有儿子。

多尔衮为人好色,福晋十几个,但是一辈子只有一个女儿,这对于政治家来说,真的是命,没有后代,就意味着即使多尔衮做了皇帝,也无法传承帝位,多尔衮死的时候才39岁,一直是生于高峰期,却一个儿子也没有,不免悲惨。

有命无运三:作为摄政王,集权已经到了顶点,却忽然摔死。

多尔衮做了摄政王之后,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并没有放弃争夺皇帝之位的努力,一步一步的给自己不断集权,甚至到了几乎和皇帝同等政治待遇的地步。

光看他加号的名称变化: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这是一步一步的给自己不断加封,让自己走上帝位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多尔衮为人能征善战,清军入关之后他功劳最大,威望也高,手握实权在手,又是皇族,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慢慢地真的可以踢开顺治,自己做皇帝,可惜的是,在他谋划布局刚刚有了一点眉目的时候,他忽然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

《红楼梦》里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英莲,说“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说的也是多尔衮这一类的人吧。


师明礼


我认为多尔衮无疑是个真正的英雄人物,一生只有短短三十八年,但是却实在是精彩万分。

多尔衮一生有三次机会登上皇位,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

1、努尔哈赤被袁崇焕大炮打中,最终病死,他的继位人选实际上一直是个谜团,有很多人认为多尔衮很可能是真正的继承人,最后被皇太极篡改了结果。不过这个时候多尔衮实际年龄还小,皇太极确实比他更合适。

2、皇太极死后,此时的多尔衮已经成为了真正的权势人物,并且风华正茂,但是此时有一个豪格和他针锋相对。其实,如果不考虑大清,多尔衮完全有实力去和豪格争皇位,并且有很大可能性获胜。但是,多尔衮没有,他选择了让大清更加稳定的延续下去,于是退一步让年少的福临即位。这种选择真的需要有大格局才能做得出来。

3、福临即位后,多尔衮找到机会干掉了他的对手豪格。此时多尔衮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权倾朝野,是大清实际上的掌控者。从摄政王到最终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马上就要完成他的夙愿了,可惜天不遂人员,一次意外让他英年早逝,永远失去了机会。

评价多尔衮,我肯定是没有资格的,只是觉得大清如果没有多尔衮可能根本就不会有机会统治中原。皇太极死后,如果是一般的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人,恐怕早已将大清的未来抛到脑后,但是多尔衮没有,如果他真的争了,可能八旗会四分五裂、元气大伤,最终根本没机会统一中原。并且多尔衮的根本身份其实是个军事家,大清入关的过程中,多尔衮的作用无需赘言。

至于最后被鞭尸,那只是小孩子的愤慨和政治的现实罢了,多尔衮都死了,他的羽翼自然不会为了一个死人去和皇帝对抗。


动漫小杰杰


多尔衮这个人,虽然只有38岁,但是一生很精彩。他是一个真正政治家和军事家。

八岁的多尔衮就参与国事讨论,16、17岁就打败袁崇焕,19岁就主掌吏部,24岁受封亲王,此后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成为了皇父摄政王。

而且吴三桂就是去请多尔衮帮忙打李自成,最终让多尔衮率部入关,而入关占领北京的时候,多尔衮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但是仅仅一年后,清军基本打败了其他势力,这个时候多尔衮却直接下令全国范围内剃发留辫。

至于多尔衮死后被鞭尸的原因,就是下面的内容了

多尔衮在做皇父摄政王期间,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并且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顺治二年(1645年),多尔衮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后,一切大礼诸如围猎、出师等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尔衮以为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铃印,十分不便。于是,即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从是年起,多尔衮所用仪仗的种类与皇帝等同,均为20种顺治五年(1648年)末,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这不是作死吗?多尔衮出行,大臣要跪送,嫌麻烦直接把皇帝玉玺搬到自己府中,之后更是都不和皇帝打招呼,直接处理政事,而且一律是圣旨。这不当皇帝,则是必作死,我估计他是真打算取而代之的,如果不是38岁的时候去打猎,坠马摔死了,不然必称皇。

这样的一个人,得罪的朝臣还少吗?死后一大波人站出来指着他大逆不道,最终就是掘坟鞭尸的下场了


倔强毛虫


多尔衮是清朝能够入关的关键人物,若是晚于李自成抵达山海关,即便吴三桂想投降也做不到!

多尔衮虽然独断朝政,那是因为顺治帝过于年幼,能够撑起混乱的局势,却要背负骂名实在不该,因此乾隆才会为其平反!

被掘坟鞭尸,我觉得更应该探讨的是顺治的能力,与他如此做的目的!

应该说,多尔衮虽然对顺治帝颇为蛮横,但于公其有功于清王朝定鼎,于私力排众议拥护其登基为帝,给与优厚的抚恤是有必要的!

但顺治帝显然更信任两黄旗将领,如托孤重臣鳌拜,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先剪除其羽翼,后对其追责!

顺治帝,既偏执又没有主见更没有大局观,在局势未稳便废黜蒙古皇后,为了董鄂妃逼死博木果波尔,


又清查多尔衮党羽,等同于自断臂膀!

正是因为多尔衮身亡,使得清朝的统一进度极大延后,也为三藩巩固权位创造机遇,所以顺治帝可以剥夺权位,但不应该迫害宗亲,即便汉族官员都看不下去!


多臻贵


此人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真正开国统治者,其在错综复杂局势下的决断指挥能力不亚于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统一中国的真实第一任统治者,其政治军事能力甚至超越前两位统治者,他有效利用了吴三桂与其他汉族降军,以不足二十余万满洲兵力征服人口过亿的中国领土,其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了忽必烈开国历史,忽必烈则在襄阳城下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兵力,清朝入主中原基本是望风而降,所向披靡。

但是其取得巨大功绩之后过于骄纵,逐渐丧失了入关时期的英明决断,例如发布剃发易服令导致江南地区降而复叛,清军进剿屠戮过度极为丧失民心,此外地位急剧膨胀导致酒色过渡而英年早逝,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天道好轮回。


军都弩


个人认为,顺治皇帝并非冲动之举,起码没有历史记载表明孝庄太后反对这种做法。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多尔衮作为强权者,虽然去世但身后仍有许多旧部附庸以及追随者。也就是所谓党羽,掘坟鞭尸是要表明皇帝的态度,严厉打压多尔衮的残余力量及党羽。

第二通过掘坟鞭尸的严酷手段做给朝中大臣以及各种利益集团们看,让大家随风就势改变政治依附,心向皇帝。

第三报当年辱母之仇,年幼时的顺治,多尔衮占有庄妃的事实历历在目。

第四通过雷霆手段掘坟鞭尸,借机重新整合八旗等级分配,把多尔衮掌握的正白旗镶白旗踢出上三旗,从而打击多尔衮身后高等级各旗的有生力量再次夺势的可能。

第五通过掘坟鞭尸为下一步朝政改革,新政实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一提的就是禁止了王公贝勒主宰朝廷各部的事务,禁止八旗自由圈地自重,开辟了汉臣上书的权限限制,等等。

适逢朝政不稳,政权更迭的关键时期,顺治皇帝此举更多的显示出皇帝的智慧,为了稳固皇权,加速实际控制,为稳定民心等不得不,拿风头和焦点开刀的迫切苦衷。

 

个人观点论述,一家之言,仅供交流和

娱乐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