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在孩子面前“哭穷”,孩子会形成自卑性格,从小就“抠门”

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哭穷,孩子就会形成自卑的性格。

“别人家的父母”总是家境殷实、彬彬有礼,但是“自己家的父母”却总是唠唠叨叨、爱捡便宜货,这大概是大多数孩子的烦恼。

川普在孩子金钱观的培养上,就做得非常好。当选美国总统以前,他是地产大亨,资产有数百亿美元,可是他既没有向孩子“哭穷”,也没有向孩子“炫富”。而是告诉他们:“你是我孩子,我会抚养你长大。但你要明白,我的钱是我的钱。你要钱,自己挣。”

这其实是很理智的教育态度,父母给孩子再多的财富,也不可能养孩子一生;但是如果能培养好孩子的情商和财商,孩子就能受益一生。

父母总在孩子面前“哭穷”,孩子会形成自卑性格,从小就“抠门”

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钱。

孩子不需要像个小管家一样知道父母有多少钱,但是可以让他知道家庭的大致经济状况。比如,“我们家不是土豪,但也不是贫困家庭,肯定可以负担起你的学费,但是却无力供你出国留学。”这样孩子会明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但需要父母奋斗,也需要自己努力。

但是“哭穷”呢?有些父母,明明家庭条件不错,却整天在孩子面前哭穷,似乎让孩子以为家里没钱很穷,什么东西都不敢买,花多少钱都感觉心疼,孩子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清心寡欲、勤学苦读。可实际上,父母“哭穷”这一招,不但滑稽可笑,而且还有很多弊端。

父母总在孩子面前“哭穷”,孩子会形成自卑性格,从小就“抠门”

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那他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我们当然理解,在孩子面前“哭穷”的父母,其实是想让孩子学会勤俭节约。但是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让孩子承受这个年龄段无法承受的生活压力,让孩子从小就被迫压抑自己正常的物质需求,这样的教育真的好吗?

从正常角度来看,孩子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本来就比较强,平时在学校里,如果看到其他小伙伴穿新衣服、看漫画书,心里肯定不舒服;要是班上同学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新玩具,偏偏自己没有,这时候孩子的心情,肯定是自卑甚至是屈辱的。孩子带着委屈和胆怯的心情,要求父母买新玩具;父母却开始不留情面地“哭穷”,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

父母总在孩子面前“哭穷”,孩子会形成自卑性格,从小就“抠门”

明明很渴望拥有,父母却一句没钱买,孩子的心里肯定会备受打击。

就这样,在“哭穷”式教育下,孩子从小就会变得很“抠门”,不懂得理财,也不懂得投资自己来提升自己的见识和能力,甚至为人处世也显得比较笨拙,在生活和职场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父母的唠叨和碎碎念,让孩子感觉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生活,这本身就是最糟糕的教育。在一个喜欢“哭穷”的家里,孩子其实很难体会到幸福,而只会感到内疚。有些孩子甚至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错误的,自己根本就是父母的累赘。

家庭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父母给孩子营造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爱孩子,想让孩子活得更好的父母,请不要让孩子生活在亏欠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