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修:紀念吳瑞先生逝世12週年

撰文 | 孫宗修(中國水稻研究所 研究員,中國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原主任)


今年2月10日是吳瑞先生逝世12週年。吳先生是生物技術研究領域的泰斗,同時又是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長輩,他生前引領我們課題組穩步前進,先生的音容笑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


我第一次見到吳先生是1985年9月,當時吳先生受洛克菲勒基金會之託來尚在籌建階段的中國水稻研究所進行訪問。於是,水稻所請吳先生在浙江省農科院的會議室做了“水稻基因分離及其特徵”的學術報告。


時至今日,我依稀記得我們用世界銀行貸款購買的半自動幻燈機為他放映幻燈片,先生用非常純正的普通話進行講演。由於當時的水稻所和農科院都沒有從事基因克隆相關的研究,因此,沒有人能夠提出相關的科學問題向先生請教。會後,朱祖祥所長代表水稻所正式聘請吳瑞先生為名譽研究員,於是他也成為水稻所聘請的第一位名譽研究員。


吳先生訪問期間我陪他遊覽西湖,在南山路上我對吳先生說,基因分離很重要,但是我們現在只做組織培養,還沒有條件也沒有能力開展基因方面的研究,應該怎麼辦呢?吳先生建議在深入開展組織培養研究的同時,學習分子生物學方面的基礎知識,關注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研究進展,一旦取得該領域的理論和技術突破時就可以參與進去。得益於吳先生的指點,我們逐步掌握了轉基因技術,並開展了相關研究。


孫宗修:紀念吳瑞先生逝世12週年

2001.11.2吳瑞先生為中國水稻研究所的題字


1986年受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我來到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植物系進修,進修結束前我先後到威斯康星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康奈爾大學以及杜邦公司等機構進行訪問。吳瑞先生在康奈爾大學向我介紹他們工作的情景仍記憶猶新,他還陪我觀看了基因槍實驗並介紹了基因槍工作的原理。實驗大樓裡中國留學生佔比很大,吳先生也資助了很多中國留學生,他詼諧地對我說“在這棟樓裡,中文與英文一樣通用”。


孫宗修:紀念吳瑞先生逝世12週年

2001.11.2吳瑞先生與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合影

吳先生一直很關心我們課題組,1992年7月我在美國衣阿華州舉行的第一屆國際作物科學大會上再次見到他時,他又問起我們的研究進展。我與吳先生真正建立合作關係應該始於2000年10月,是在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舉行的第四屆國際水稻遺傳學大會期間。在一次回賓館的路上,他問了我們課題組幾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在得知有一位博士生朱正歌將於2001畢業時,他詳細瞭解了這位同學的情況。


2001年他通過email 表示如果朱正歌願意到他實驗室做博士後,他將到杭州進行面試。2001年11月初吳先生再次來到杭州,在水稻所參觀了我們的實驗室並題字“農業的發展要從基礎研究開始”,他在水稻所做了題為“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Development of Salt- and Drought- Stress Tolerant Transgenic Plants” 的學術報告。


由於聽報告的多數是研究生,他在報告後的提問環節特許除了專業問題外還可以提任何其他問題。對於同學們踴躍提出的問題,他都耐心細緻地一一作答。記得有位同學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您招博士後不是在媒體發消息而是直接找老師推薦?”吳先生直截了當地說,如果在媒體上招聘,導師推薦信都說學生是最優秀的,這難以置信,所以他更加相信老師的直接推薦。報告結束後在生物工程樓會議室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一對一的面試。


事後朱正歌說,面試的內容除了報告博士學位論文的工作外,吳先生要她詳細講解AFLP(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實驗過程中各種技術細節,以考察是否由別人代勞的。2005年1月朱正歌博士到吳瑞先生實驗室,進行了近兩年年半的博士後工作,在此期間她不僅得到了很好的科學訓練,也從吳先生那裡更進一步學習了一個科學工作者和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品格。現在朱正歌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河北師範大學教學名師。


2002年9月在北京國際科技會展中心舉行了國際水稻大會。吳瑞先生出席了大會,並約我會後到他的房間。當時我們正在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洪孟民院士課題組提供的Ds質粒構建T-DNA插入的水稻突變體庫,當他仔細聽取我的彙報和工作中的困難後,主動提出他們有以水稻品種日本晴為受體的轉Ac的轉基因株系,願意與我們開展合作構建水稻的轉座群體。


我非常誠懇地建議他將種子寄給我們,由我們在水稻所配製水稻的Ac x Ds雜交群體並開展深入研究,成果共享。2003年秋吳先生如約寄來美國溫室裡收穫的若干相關水稻種子。由於種子太少,博士生欒維江精心播種,小心管理,多次分株擴大種植數量並做了雜交實驗。在雜交後代中我們終於找到了轉座引起的突變體。


研究結果整理成文,吳先生多次精心修改後投稿GENOME並很快被接受。2008年1月8日,我接到吳先生來信,他非常高興並希望我繼續合作並安排人員開展更深入的研究。那時投稿GENOME的論文需要支付1200美元的彩版費,據事先約定,水稻所和康奈爾大學要各承擔一半費用,我們幾經周折通過中國銀行將600美元電匯給吳瑞先生,由於忽略了外匯手續費,2008年1月15日先生來信告訴我他實際只收到575美元,他個人墊付25美元。意想不到的是,這竟是吳先生給我的最後一封來信,2008年2月10日吳瑞先生突發心臟病溘然長逝。


孫宗修:紀念吳瑞先生逝世12週年

2008.1.8吳瑞先生的來信


孫宗修:紀念吳瑞先生逝世12週年

2008.1.15吳瑞先生的來信

謹以此文緬懷為中國和世界生物學技術做出傑出貢獻並一直關注中國水稻研究所的吳瑞先生!


*致謝

顏紅嵐研究員和朱正歌欒維江教授為本文提供了大量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