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從出殼到出欄要打哪些疫苗,又分別什麼時候打?

橙鄉視覺


隨著農村規模養殖業的興起及環境便利,湧現出一批又一批養鴨專業戶。當然,這些養鴨專業戶中,當然有賺到盆滿砵滿的,但也不乏有虧得血本無歸的。究其原因,除了沒有掌握好關鍵的飼養管理技術上,還有重點就是沒有把握好鴨子從出殼到出欄的免疫流程,沒有為鴨子自身構築堅固的免疫力功能,從而讓鴨子隨病即感,鴨場鴨群擴病毒風險極大。那麼,養殖戶們在鴨子的出殼到出欄究竟應進行什麼免疫,又該在什麼生長期接種呢?



一、在鴨子剛出殼的第一天,必須完成按劑量鴨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種,具體操作為皮下注射。因為幼鴨易感染此病毒,而且只要感染,死亡率極高。而有母源抗體的在8日齡左右皮下按劑量接種。

二、在10天日齡左右的鴨子,必須按劑量進行首次鴨瘟弱毒疫苗的接種,進行肌肉注射。鴨瘟疫是由鴨瘟病毒引起,表現為厭食,飲欲增加,頭頸縮起,懶舍不走,頭頸部有明顯腫脹現象,主要感染30日齡以上的鴨子。而產蛋鴨則以開產蛋前按劑量免疫接種。


三、在鴨子出殼15天的日齡後,應按劑量為鴨子接種雙價禽流感滅活苗,進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而鴨子在55天日齡時進行二免,蛋鴨在110天進行三免。想必大家都並不陌生,對於禽流感的發生頻率及傷害程度,可畏是災難性來形容也並不為過。

四、在鴨子到了25天日齡時,接著就進行禽霍亂油乳滅活苗按劑量接種,以頸部皮下注射或飲水免疫均可,但我偏向於頸部皮下注射,原因大家都懂,因為確保群鴨受疫均勻,避免浪費。產蛋鴨110天進行二免。


當然,因各地區的鴨子受各階段生長因素及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同,所以採用接種的免疫苗及劑量也不盡相同,但目的只有一個,提高群鴨的抗病毒能力,提高出欄率,減少養殖風險減少損失。

[以上為本人的個人觀點,如您在拜讀後認為有不同的意見,請您在評論區留言,並積極參與討論!我是積極向上、熱情互助的三農領域創作者,特邀您關注@鄉民鋒哥,共同探討三農問題。]


鄉民鋒哥


肉鴨 鴨肝 大舌頭 脾壞死 流感 等

蛋鴨 鴨肝 大舌頭 脾壞死 流感 鴨瘟 黃病毒等

都是根據當地情況 選擇性注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