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历史电视剧神剧是什么,为什么?

梅益冬


我心目中最好的电视剧,是《走向共和》。

中国最好的历史剧导演,非张黎莫属。

目前网上公认的最好的五部历史类电视剧是《大秦帝国》、《大明王朝》、《雍正王朝》、《贞观长歌》和《走向共和》。其中,《大明王朝》和《走向共和》是张黎导演的。

即使是虚构成分较多的电视剧中,张黎导演《锦衣卫》《人间正道是沧桑》《少帅》等精品。

之所以专门拿出《走向共和》来说,主要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几乎是开创了世纪之初历史剧大潮的先河。

生活在2019年的我们,很难理解21世纪初历史话题有多么火爆。现在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优秀电视剧,都是诞生于2001年到2005年,2005年之后,几乎再也见不到优秀历史剧了。也许,是观众们口味更叼了,也许是中国的电视剧导演和演员江郎才尽了,也许是,娱乐圈认为的热门历史话题都已经拍完了。

最近几年的历史片,要么就是抗战神剧,要么就是玛丽苏古装剧,要么干脆就是各种虚构架空的改编剧。除了《琅琊榜》等少数精品,都是些什么玩意!

言归正传,《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好处有这些:

1,《走向共和》在历史剧云集的世纪之初,绝对能够傲视群芳。

《走向共和》讲述的是,甲午战争到张勋复辟期间12年的清末民国历史,这一段历史,对近代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很少人有勇气挑战。这部剧成功以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和孙中山四大主角给你讲述了完整的清朝灭亡民国兴起的历史。

在当时,二月河的康熙雍正乾隆三部电视剧打着历史正剧的旗号夹带私货,引发热潮,除了1997年的《雍正王朝》有点意思,另外两个几乎全是胡说八道。雍正王朝里面的邬斯道是最大败笔,好像一个人神机妙算就能改变历史一样。

2005年的《江山风雨情》,讲述了崇祯末年的悲情故事,王刚演的王承恩让人第一次认识到太监的良心。不过,给皇太极和范文程的洗白,太不要脸了。


2,《走向共和》中出现了太多经典台词,至今震撼人心。

载沣“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拒绝改革)

袁世凯“背叛一个人和背叛自己的政治道德是两回事,咱们搞的是政治,跟老百姓的道德那是两码事,那些个俗人的道德观念,何足论哉。在政治圈子里,就没有个人道德,团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咱们来说,就是国家利益。”(谈戊戌告密)

辜鸿铭“爱国主义是恶棍的最后避难所,换言之,假爱国主义之旗号,恶棍们就可肆素无忌惮了。”(谈东南互保)

李鸿章“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让若有了生杀之权,就嗜杀无忌,有了行政之权就作威作福,有了度支之权就为己敛财。甚至有一点小小的权力,比如说县衙的差役,收税的小吏,官员的随从,如果把权力都用的无所不用其极,那真的是国将不国啊”

这些台词,太多融入了制作团队对政治和历史的理解,太多话深刻到掏心窝子,太多话听了扎耳朵。


3,《走向共和》第一次让我们不再脸谱化认识历史人物。

慈禧,是一个卖国求荣的老妖婆吗?看完这部剧,你才知道他也许只是一个善于弄权乐于享受的老太太;

李鸿章,是一个贪污腐败的背锅侠吗?看完这部剧,你才知道他也许是本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最终被个人势力绑架,甚至凌驾在国家利益至上的权臣。

袁世凯,是一个热衷权力斗争的旧官僚独裁者吗?看完这部剧,你才知道他也许从投笔从戎以身许国的热血青年,变成一个推动改革进步的权臣,而称帝,也许只是受不了诱惑罢了。

康有为,是一个推动改革运动的孤胆英雄吗?看完这部剧,你才知道康有为的改革措施不切实际,反倒在海外的招摇撞骗很有成就,至于最后拥护张勋复辟,更是厚颜无耻。

比较败笔的是孙中山,这是整部剧中最脸谱化的人物。

4,《走向共和》巧妙处理了一些历史悬案,看起来更有味道。

近代最有名的悬案比如光绪之死案,衣带诏和谭嗣同诗句案,在这部剧中都有很好的展现。

讲到光绪之死时,让光绪高高兴兴听着登基的乐曲,忽然摔倒死掉,隆裕皇后、慈禧太后、李莲英甚至袁世凯,都有杀人嫌疑,但都不像。给人无尽的想象和猜测。

讲到谭嗣同诗句和衣带诏,一方面表现出康有为振振有词煞有介事的“忠臣良将”风范,一方面找人当众揭穿他。人们看到的历史,不知一面而是多面。

张振武之死,明确就是袁世凯的谋略,一方面除掉异己分子,一方面让黎元洪身败名裂。宋教仁之死,也是平静叙述死亡过程和各方反应,各方都是自说自话,没有把凶手的帽子直接扣在谁的头上。赵秉钧之死,稀里糊涂,也符合历史真实。

这大概时最巧妙还原历史真实的处理方式了,谁是谁非任你评价。

5,《走向共和》的众多演员,在相貌上神还原历史人物。

这个不必说了,网上对比资料特别多。

如果《走向共和》真的有缺点的话,那就是一些及其巧妙的戏说,被人误解为是真实的历史了。


历史知事


不朽的猴王,我心里的神剧,永远的86版《西游记》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也是我心中的神剧绝对当属86版《西游记》。我出生在86年的农村,没有赶上神剧首播时候的盛况,当然即使早出生几年也不可能赶上,因为那时的农村没有电,更不用体电视机了。现在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无法描述第一次看86版《西游记》的场景了,因为它被重播次数超过3000多次,每次追剧总是激情澎湃,看了很多次,我的第一次当然早已灰飞烟灭。 喜欢西游记,就是喜欢它的本身神话传说题材。傲来国花果山一块顽石,汲取天地精华,历经几百载,最终孕育出了明灵石猴王~齐天大圣。猴王历经苦难,拜须菩提为师后学的七十二变,成就通天本领。后玉帝玉帝招安不成,被猴王大闹天宫,最终还是如来佛祖见出面将大圣镇压于五指山下。历经风雨五百年,终被唐僧所救,师徒二人踏上了取经的路途。随着猪八戒、沙悟净的加入,师徒四人一路破除艰难,除掉各种妖怪,最终成功到达西天,完成取经任务。剧中把人神话,将现实中不敢与说你的题材内容幻化成神生的角色。不知道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是否内心就有一只猴王,假这只猴子来达到翻山倒海,扭转乾坤。

喜欢西游记,喜欢老一辈艺术家的无私奉献,满满的职业道德。86版《西游记》由杨洁老艺术家指导,由六小龄童、徐少华、马德华、闫怀礼等老艺术家主演,82年成立剧组,几乎走遍全国省市自治区,并到泰国取景拍摄,开创了电视剧国外拍摄的先河。《西游记》在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老少皆宜,轰动全国,六小龄童用他精湛的表演演绎的孙悟空,几乎成了观众心中的一个定式,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当年剧中的演员也都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偶像。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可以踏平无数坎坷的猴王之梦。

喜欢西游记,喜欢西游记得团队组成。看完西游记都知道唐僧无能确有领导力,猴王万能却到处惹事生非,猪八戒懒惰保守,沙悟净踏实肯干。我们无法穿越到过去,不知道《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否研究过团队精神,这个团队组合在现在社会中也是最坚固,最有创造力的组合。曾在一本国外著作上看到了类似西游记团队的例子,该书提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有四种人,分别是:猫头鹰、兔子、乌龟、松鼠。其中猫头鹰起着领导的作用,像唐僧;兔子是不拘一格的创新者,像孙猴子;乌龟是保守的反对者,像猪八戒;松鼠是注意细节的实干者,像沙僧。吴承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给我们组织好了这么一个团队,而现在只需要我们去发掘需要的人,铁三角的组合,无往不利,距离成功不会遥远。

《西游记》是国产电视剧的精品,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神剧”。这部电视剧给一代又一代人带去童年欢乐,最终沉淀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西游记》代表着那个生机勃勃、踏平坎坷的纯真年代。


光影似流年


《抗日奇侠》,这里人物各个都是高手,牛逼的狠,可以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手撕人,力大无比,比力王还凶残。打小日本都是很轻松,如踩蚂蚁感觉,特别是日本人那多机枪,都是打不着他们,不可能日本武士是水货,我笑惨!还有那些人体质强不得了,中子弹 还可以爬起来再杀几个鬼子,就连小日本都怕,杀不死哦!都怕啊!日本人说,子弹不行,我用刀撒,连砍几刀,还是干不翻这几位英雄。

一段情节中,一个女英雄好像被日本人调戏后,那个女英雄最后用连弩公把日本人射翻完,太牛逼!

到最后实在不行,还是有几位英雄献身。


IMAX028


武林外传我个人比较喜欢 在我们95后的童年时期 一部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电视剧 我记得那个时候这部电视剧每个台轮流播放我们当时吃饭的时候必看的电视剧情节搞笑而且不存在一点,就是你中间不看了追不上武林外传是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这点就是比较适合我们那样那种小孩,因为家长给看电视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我认为他是我们当年的一个神剧,我个人比较喜欢 相信和有许多和我有一样体会的人


阿汤的历史世界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看一条新华社的国际新闻:《泰国国家电视台将重播1994年版》!

94版三国演义长达84集,除了播出后引起全国万人空巷的效果之外,本片还走出海外,在日本、泰国多次播出,深受全球观众的喜爱。

《三国演义》杀青后,泰国就派人过来跟任大惠接洽。任大惠要价一集6000美元,泰方讨论了一会儿说:可以,任先生什么时候给片子?

日本来谈购片的时候说片子不错,但言外之意是太长了。任大惠说,不管你们最后删减成多少集,必须84集一块买。最终1.5万美元一集卖到日本,三年播两次。到了三年期的时候,日方又给任大惠打电话说,“任先生,我们想播第三遍。”问还要加多少版权费?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是演职人员的敬业程度,还是剧本道具的仔细程度几乎让后来者无法超越。


要说《三国演义》有多优秀,这个话题我们先得从中国电视史聊起。

电视和电视剧在中国的发展起源于1958年,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当时受制于经济和技术,只是少量人可以观看电视。

直到了改革开放后,电视走进千家万户,1981年,王扶林导演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开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之先河。随后电视和电视剧迎来了一波大发展。整个八十年代的电视荧屏可以说精品不断,83年的《霍元甲》,85年的《上海滩》、《济公》,86年的《西游记》,87年的《红楼梦》都引发集体准时准点观看电视剧的效应。

到了90年代,央视当时决定拍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是自建国以来中国自主拍摄的首部长篇剧集,在经过多位编剧的辛苦整理,最后花费两年时间准备的文学剧本依然长达84集。


而且《三国演义》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动用人力物力最多、投资最大的一部连续剧。以史为鉴就拿剧组中的几个逸事举例说明,为何这部影片是神作!

1、《三国演义》当时投资多达1.7亿元,如果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基本上在30亿上下,可以说是大手笔,大投资。而这些巨大的经费,基本上都被用到了电视剧本身。

在这1.7亿的经费中,剧组在涿州搭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摄影棚,每个棚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两棚共耗资约4000万元;剧组在无锡还建造了“三国城”共耗资2000万元;在涿州修建的汉城墙”、“街道”、“铜雀台”约耗资3000万元;在拍摄完三国后,涿州和无锡的两大影视基地此后仍在为各影视剧组服务。

而三国演义为了庞大的演员群体共制作服装1000余种、3万多套,耗资约500万元;道具近7万余件,耗资约700万元;

上面这些加起来就已经1亿多元了,剩下的7000万元直接投入电视剧的拍摄。

2、根据《三国演义》总制片人任大惠介绍,的平均酬金是150块钱一集,工作人员最高一档工资一集225块钱,鲍国安、唐国强、任大惠,王扶林以及各个导演、制片主任算第一档。制片人任大惠算了一笔账,7950万元大部分都是花在了服装、道具、置景上。

唐国强更是笑称:“我们人人都是二百五(每集片酬只有250元左右)。”为了拍片,许多人一二年没回家。一位新加坡导演曾考察过《三国演义》剧组,他感慨万千地说:“你们真正是在为中华民族拍戏!”

3、《三国演义》一共有5个剧组,光是包车就120辆。五个剧组还曾辗转包括河北、内蒙古、四川、宁夏、甘肃、青海、西藏、江苏、湖北、云南等在内的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取景。就为了真实的场景。

4、有6位专家分别为演员授课,内容包括三国的时代背景、汉代礼仪、汉代风俗、古代战争与阵法、古典名著的改编等。

5、剧组动用了规模空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动用群众演员一项就达到了40余万人次。

其中,1992年6月拍摄的“官渡之战”,便动用了解放军一个师的兵力,近2万人次的兵力和价值40万元的道具装备;

拍摄“火烧赤壁”时,剧组动用了9台摄像机和1架直升机,分别从水、陆、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动用船只72艘,大火烧掉50多车木柴,20多吨汽、柴油,一共用了2500个群众演员,“都是解放军战士,要求他们都穿黑色鞋子,不能朝天看,不能嬉戏打闹等。”

6、演员敬业。诸葛亮借东风拍摄于1994年初的隆冬时节,扮演诸葛亮的唐国强却必须披着单薄的道衣,光脚散发,飘然而行。两天的拍摄结束,他的双脚已经冻得又红又肿了。

在河北拍“关羽之死”时零下39度的严寒,连机器偶尔都冻得不转了,但是陆树铭身着战袍,在雪地里足足跪了20多分钟。剧组杀青时,陆树铭说:“三年啊,如今让我一下子放下这把青龙偃月刀,脱下这身关公服,真舍不得,多想再演一遍。”

饰演董卓的里坡老师本身1米8的大个子,体重80多公斤,但是导演还嫌他不够胖,于是三伏天还要给他带着沉重的头套,里外三层衣服外,还得在肚子上捂上一条大棉被。

鲍国安老师在扮演曹操前后,甚至都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

……

二十五年过去了,后来拍摄的多部三国相关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但是能在质量上超过94版《三国演义》的影片至今也没有看到,如今这部影片现在又要在泰国重播,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以史为鉴在写三国相关文章和问答的时候,也是首选94版三国电视剧作为配图,可以说这部电视剧中的人物完美符合读者对于小说《三国演义》的认知,在曹操、诸葛亮、关羽等核心人物形象上,至今没有看到有哪部影视剧的角色可以超越他们。

豆瓣上只有五万余人评价,而9.3的评价我认为还是低了,应该在9.5分以上才对,不知道各位读者认同否?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最近看《长安十二时辰》,越发觉得有些那部神剧的样子,虽无七八分相似,也有一二分的内核。倒是世事皆如棋局,万事万物都新,可偏就命运要翻云覆雨,权谋之术,也不过如此罢了。

超七万人看过的历史剧,获评9.7分的国产第一剧《大明王朝1566》可当神剧一词?

贪官与清官之说

《大明王朝1566》整个故事以“倒严”为主线,讲述的是嘉靖在位最后五年的故事,展示了嘉靖明朝一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故事的梗概似乎很好理解,也就是太极两端,奸臣严嵩(倪大红 饰)与清官海瑞(黄志忠 饰)之间的博弈,其中还穿插着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之戏。

贪官与清官的宿命之说,向来是古代朝廷最津津乐道的故事,在《大明王朝1566》中,讲得是如此的精细与让人着迷。

清官之流“海瑞”就像是一把利剑,勇敢而彻底地去揭露封建社会的荒唐与黑暗,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似乎有忠臣便有奸党,有清流便有浊流。贪官与清官,到底谁对百姓有用?还是要借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一段经典的辩论来剖析。

当日,和珅带着酒与纪晓岚在狱中一论,和珅先对纪晓岚说,

和:行行行,君忠我奸,君廉我贪,君善我恶,行了吧?天下清名被你占光,天下恶名被我占光,既然如斯,你我还不当饮上一杯吗?

而纪晓岚饮酒之后却反问和大人关于燕城府其大小官吏将赈灾粮食换成了麸料发放给灾民一事。

和珅以倍感欣慰来回答,解释说这一斤粮食可以换三斤麸料(牲畜吃的),这也就象征着,原来只能救一个人的食粮,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还连续发问

即将饿逝世的人,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牲畜!快饿逝世的时候,还管你什么麸糠呀,那是好东西!草根,树皮,土壤,均可以吃!你是一介书生,你只会坐在书斋里读读圣贤书、骂骂当朝者而已!你见过吃观音土活活胀逝世的人没有?你见过千里平原,所有树木的树皮都全体被啃光的情景吗?这换孩子吃呀,那就是锅里的一堆肉!

一时间,铁齿铜牙纪晓岚也哑口无言。

和珅知道,不管朝廷拨下多少赈灾食粮,永远也不够,这官字两个口,只先喂饱了上面那个口,才能去喂下面一个,所以他允许下面人贪,因为只有他们贪够了,喂饱了,才会有人卖命。

《大明王朝1566》在清官与贪官的叙述上不如这场辩论来的直白,而是将这个道理隐藏在整个剧情之中,虽整个故事以“倒严”为主线,其核心剧情,也就是“改稻为桑”的国策是如何施行,到最后又是如何失败的,这样的挫折虽然没能扳倒严党,但后加上“血经”一战,严党已苟延残喘。可严党的倒塌,并没有让国家变得富强,百姓变得富有,天下依旧民不聊生,国库依旧亏空,百官依旧如履薄冰。

贪官与清官,到底谁对百姓有用,实则无解,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沙。在我看来,揭示的也就是,海瑞口中的正道,理想社会,要想落到实处,还得仰仗别的人才可,而别的人断不可能如他一般,最后落的还是一地鸡毛的结局,他想要的体制改革,实际盘根错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大明王朝1566》最大的优点在于,将皇帝融进了清官与贪官的辩论赛之中,这是在其他历史剧中很少有的现象,权谋一术,虽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够把它描绘得淋漓尽致。

皇帝朱厚熜(陈宝国 饰)练道修玄二十载,不曾上朝,却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维持住朝堂稳定的原因就在于,“他的道”,剧中有一段经典的台词就是在阐述这样的道。

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

这也就是说,在他的心中,清官之流需要存在,贪官一派也需要存在。每个人所做的事情,都是又自己所处的位置所决定的,严嵩的位置,决定了其党羽密布,他的位置也决定了自己将成为皇帝的臂膀,成为皇室一族的隐形利益代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国库亏空的事,不可能从天子口中挖吃食,那就只能从百姓口中拿窝窝头。

但搜刮民脂民膏的事,当然不会是皇帝去做,清官就更不可能了,在这一层面上来说,皇帝与贪官是一脉相承,站在同一个利益场上的。但大多数的清官看不到这一层,海瑞也看不到,他们以为只要绊倒了严党,这个国家就可以好起来,殊不知,皇室利益与百姓利益才是导致所有一切的根源。


嘉靖并不是明朝皇帝一人,他的背后是隐喻了中国历史的千百帝王鬼影。封建制度的制度性肌理被描述得细致入微,在中国那么多历史剧里,只有它把封建皇权的原罪精致地描绘出来;在中国那么多写腐败的剧中,也只有它把病人的病因写得清清楚楚,实乃神剧也。


四月辣椒


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时---《长安十二时辰》自上线以来,讨论热度持续高涨,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线,故事线让人越看越上头。


在这么多的历史剧中,我觉得它绝对有实力称得上是神剧的,这部剧制作精良,它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剧中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梗,在这些有趣的历史梗中,你会体会到剧组的用心与细致。


先简单梳理一下这部剧的大背景

时间点: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

此时开元盛世结束,唐玄宗想无为而治,让政李林甫(剧中右相林九郎),退居幕后,宠幸杨玉环(剧中严太真)。

第一集报时“巳正”(9:00-10:59)注释是“大荒落”,“万物炽盛大出,豁然而落,古云大荒落”。万物进入极胜,然后突然间转弱的时间,影射大唐开始由盛转衰。

剧中隐藏的历史梗

1

李泌是靖安斯司丞,在穿着方面,他总是披着一件道袍,因为他还修过道。李泌历经四朝,对于归隐修道这一项目可是三进三出,颇为熟悉。


自幼聪明得他,深得唐玄宗赏识,让其进入翰林,为东宫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记恨,归隐名山修道去了;(第一次)


安史之乱时,唐肃宗即位灵武,召李泌参谋军事,被权宦李辅国诬陷,再次隐居衡岳修道;(第二次)


唐代宗即位后,召为翰林学士,却遭宰相元载排挤,又归隐修道去了。(第三次)


好惨一男的!!

但李泌是真正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人,被排挤不自怨自艾,心怀天下,何时需要他,他便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2

姚汝能是个兼职小说家,他平时会偷偷写点东西,然后在黑市上刊印。



在剧中有一集讲到姚汝能觉得张小敬这个人有意思,想把他写进小说里。历史上,姚汝能的书了真的出现了张小敬这个人物。


《安禄山事迹》,署名是华阴尉姚汝能

,书中讲述到天宝十年,杨国忠出行,突被一群军队围起来,杨国忠斥责他们是不是要学安禄山造反,军人们说:“你是逆贼,还说谁?”,骑士张小敬先把杨国忠射下马,然后割下他的头颅,割害他的尸体。

3

唐代爱豆许鹤子的出场堪比现在的偶像演唱会现场,而这人在历史上实为唐代著名宫廷歌手许和子,剧中许鹤子的装扮头饰也参照了唐朝彩绘女舞俑的形象去打造。


4

封大伦请元载帮忙办事时拿出的“郎官清”,是上品好酒,《唐国历补》里有写到:“酒则有……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剧中可看出酒的颜色是青绿色的,是唐代好酒的一种标志,白居易的诗文里面也曾写过“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宋皆有这一种酒。



5

唐代实行与“均田制”配合执行的“租庸调制”赋税制度。

“租”--用了国家的田,就得给国家上缴租金。

“庸”—如果不想服役的话,可以用“调”,既绢、者布等来抵,这样“以调代役”的做法叫做“庸”

均分田产,按人头缴纳田租,服徭役、缴纳布帛。这个制度在初行时因为均田和准确的人口登记,效果立竿见影,促进了大唐前期的繁荣昌盛。


到了中期,人口登记与实际不符,土地兼并也大量存在,田已经不均了,人死了田还在,税还要继续缴纳,亏空的税强加在继承的人的身上,因为税负过重,有些人就选择弃田逃走。


“我唐一半子民,都深受当前税制之苦,不得不脱田逃籍,游浪四方”剧中太子与李泌的这一番对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从一件衣服,一个行为,一壶酒,一句话等等细节就能从中探索出其中隐藏的历史渊源,可见制作团队对这部剧的用心,好剧值得更多的人去品味,真心推荐大家去看看。


郭儿


我心中的历史神剧是李幼斌版的《亮剑》,该剧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抗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

此剧可称之为抗日战争的经典,当时这部电视剧刚出来的时候我自己看了不下10遍。直到现在我有时间还会找出来回味一下。此剧除了后面的几集比较平庸之外,其它的都是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激动,恨不得自己也置身其中,加入抗日战争的队伍中,为抗日战争出一份力。后面虽然还出了几部只是更换了演只的《亮剑》,但个人感觉还不及李幼斌版的《亮剑》一半那么精彩,并竟经典不是那么好超越的。

李幼斌版的《亮剑》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李云龙,其就是典型有性格又有能力的人。而李幼斌的演技可以说是完美解议了李云龙的这个角色。

这个部电视剧中让我感受最深,最经典难忘的有两个剧情,其一就是李云龙的第一任老婆被鬼子抓去平安城,李云龙没有命令带兵攻打平安城的剧情。攻城时鬼子以其老婆要挟,要求停战十五分钟,而李云龙深知停战十五分钟会给部队造成多大伤亡,最后李云龙亲自下令开炮。最后城门破开了战争结结束了,但其老婆也死于炮弹中。所谓手心手背都肉,而且开炮的命令还是他自己下的,可想而知其内心是多么的痛苦。

其二是其警卫员和尚被土匪杀害,其没有亲自命令带兵攻黑云寨,杀了土匪为和尚报仇。虽然最后李云龙为和尚报仇了,但这一剧情想想就心痛,和尚这么好一个兵,没死于抗日战争中,而死于土匪手中,想想就觉得憋屈。


艺术生活阿兴


我心中的历史电视剧神剧是《三国演义》。

从中学起,我就喜欢读《三国演义》,被书中气势磅礴的战争、叱咤风云的人物、诡诈骄逸的权谋所深深震撼。后来,又看了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其中尤以张纪中版《新三国》为最。觉得不解渴,再读《三国志》,回头再看电视剧《新三国》,看出了更多不同的东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时期,天下纷争,英雄辈出,既是中国从皇权政治到士族政治的分水岭,又是从秦汉走向盛唐所必须经历的“阵痛期”。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股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时期,群雄并起,纵横开阖,刘关张桃园结义,义字为先;曹孟德挟天子威,一代枭雄;孙仲谋意气风发,江东称王,一时多少豪杰,横刀立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代,也为华夏民族留下众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更为华夏文明增添了多民族交融、多元发展的更多可能。

刘玄德、曹孟德、孙权、袁邵、袁术、刘表……一代代枭雄逐鹿中原,建立千古霸业;

诸葛亮、鲁肃、周瑜、荀彧、郭嘉、司马懿……一位位谋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关羽、张飞、赵子龙、黄盖、太史慈、张辽……一个个将军金戈铁马,驰骋万里沙场。

一个个英雄的传奇,不仅仅寄托着我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思想,也承载着权谋与诡辩、忠义与奸邪的传统价值观,更映射着每一个人心中的英雄梦、武侠梦。


暗盒子


要说国产历史电视神剧,当属82--88央视版的《西游记》、83山东卫视祝延平版的《武松》,94央视版《三国演义》、87央视版《红楼梦》,这几部剧可以说至今无人超越。

称得上是“神剧”的,我认为只少必须俱备如下二个条件:

1、影响力或话题性。这几部剧播出的时候,可谓万人空巷,这虽然与当时电视机、电视剧的普及有关,但同时期也有大量电视剧在播出,这几部剧特别突出,特别是其对后来电视剧的制作、观众的审美养成,及至国产电视剧、电影创作的整套规范动作,产生的影响力之大、之深、之久,是其它电视剧远远不及的。

近几年历史正剧少,多为也宫斗剧,实际上谈不上是历史剧,其中有少数剧播出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话题,影响的面看上去也很广,但都是一阵风,因为所谓话题,多是制作公司运作的结果,而不是观众自发形成的。如《琅琊榜》《甄嬛传》之类,走得是流量、娱乐的路子,价值观、主题浅薄,终究是昙花一现。这其中只有1998年的《还珠格格》影响力最大,但因其质量比不过上述几部剧,所以算不得神剧。

2、制作质量的经典性。影响电视剧质量的因素太多了,故事线、人物、道具、节奏、戏剧冲突、价值观等,无一不影响着电视剧制作的质量,这几部剧因为有小说作底子,故事线丰富、节奏安排合理,同时人物形象丰满,演员的演技朴实到位,场景有历史感(那时的道具虽简单、也没有多少现代高科技的东西,但显得真实,不虚华),配乐恰当好处,很多人物形象和音乐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后来拍的几版都只有模仿的份。

拿老版《三国演义》来说,整个制作体现出了那个时候的最高水平,整部剧构思独特,情节、节奏安排合理,剧中的人物刻画、台词、美术、歌词、音乐的创作以及对于历史氛围的营造都很统一,呈现出一种沧桑、雄健和悲壮的历史氛围,这种风格可以说与三国的时代是相符合的。你看老版三国,人物虽然说着文言+白话,但一点也不会让人别扭,你会觉得三国时代就是那个样子,而没有人为刻意制造出的痕迹。唐国强演的诸葛亮、鲍国安演的曹操均入木三分,堪称经典。你看83年山东卫视版的《武松》,你会觉得祝延平就是你心中的武松,他的形象、气质、武艺、故事,就是你心目中水浒好汉的样子,其中的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等打戏拍得最为真实,最为经典。其他如《西游记》中六小龄童扮的孙悟空、《红楼梦》中陈晓旭扮的林妹妹,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成为大家心中不可替代的典型形象。

近十几年制作质量较好的国产历史剧有《大明宫词》《大宋提刑官》《天下粮仓》《康熙王朝》《汉武大帝》《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大宅门 (2001)》 《大秦帝国之裂变 (2009) 》,这些剧的人物塑造得不错,历史感也营造得还可以,但放在较长的历史上看,影响力还是不够,所以算不得神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