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將致零售大洗牌:巨頭效應凸顯,線下數字化加速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您將收到更多快消品行業資訊、先進經營理念、落地管理方法,權威新模式解讀。

"新冠"疫情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逐漸明晰。對於零售行業來講,疫情勢必造成一些不利影響,但同時,又在生鮮電商、到家服務等方面催生大量新的機會。如何化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將成為大量零售企業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非常時期"變則通",在擁抱變革的同時,零售業將迎來一輪大洗牌。

中小平臺、垂直類電商加速洗牌,向電商巨頭集中

前不久,南京八卦洲蔬菜種植大戶王寶家的蘆蒿熟了,作為早春的應季蔬菜,往年都不愁賣,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中小蔬菜批發商前來收購。今年由於疫情原因物流不通,蔬菜批發商並沒有來。眼見綠油油的蔬菜在田裡一秒秒變老,焦急的王寶向家樂福尋求幫助。家樂福得知後第一時間採取系列行動,與王寶開展銷路對接,敲定了蘆蒿供銷合作計劃。

憑藉著遍佈全國的自營物流網絡和高效的配送能力,蘇寧物流克服諸多困難,當日就把王寶家的首批2噸蘆蒿全部收購運走。第二天,這批新鮮的蘆蒿出現在蘇寧各大平臺,很快銷售一空。

疫情將致零售大洗牌:巨頭效應凸顯,線下數字化加速

類似的實例還有很多。緊急時刻,家樂福解決了農戶的蔬菜銷路問題,同時也反襯出中小蔬菜批發商在應急處理、抗風險、物流方面的諸多不足。而像家樂福這樣的大型平臺,在幫助農民解決滯銷農產品銷路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在佔領農產品上游供應鏈。經此一"疫",很多像王寶這樣等不來蔬菜批發商的農戶,將把今後乃至明年的蔬菜優先向家樂福這樣的大型平臺直供。

事實上,家樂福、沃爾瑪、永輝、大潤發等大型連鎖超市,阿里、蘇寧、京東、拼多多這樣的大型電商平臺,一直在進行農產品直採佈局。這些巨頭掌握大量頂級銷售渠道,再繼續打通農產品供應鏈渠道,通過物流倉儲優勢,實現直採、直銷,從而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從模式上具有很大優勢。這次疫情,把這些巨頭們的直採佈局又向前推了一大步,對應的中小農產品供應鏈洗牌將不斷加速。

需要說明,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一定是能給更多人帶來好處,而不是將一些人"洗出去",把錢全讓自己賺了。零售巨頭們洗牌的同時,也在創造更多機會。會有更多的農戶、中小農產品採購商、農產品批發市場,向電商平臺靠攏,利用電商平臺的流量、物流等多方面優勢,賣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從而從根本上實現零售升級、效率提升,這才是洗牌的最終結果。

疫情之下,同樣面臨洗牌的,還有垂直電商。垂直電商從誕生之日起就多受爭議,垂直電商模式和綜合電商類似,賣的東西卻僅限單獨品類。如果能將這一單獨品類做出優勢、形成品牌,或許可行,可是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垂直電商並不多。

反而,垂直電商更多的缺點在疫情時刻暴露出來。首先是抗風險能力差,一些垂直電商只賣衣服、只賣酒,只賣奢侈品,還有隻倒騰球鞋的。疫情一來,這些領域很少有人關注,導致訂單斷崖式下跌,損失慘重。其次是資金薄弱,由於長期不盈利,很多垂直電商是靠輸血生存,資金鍊一斷,馬上面臨生存問題,時刻都有撲街的危險。再有就是整體能力不足,生鮮垂直電商是這次疫情新機會,但一些中小生鮮電商,面對激增的訂單,供應鏈跟不上,配送能力有限,依然難以實現盈利。

另一方面,阿里、蘇寧、京東等巨頭,憑藉平臺優勢,在垂直細分領域一直在做大做強,擴大市場佔有率。2019年底,呆蘿蔔、吉及鮮等多家中小生鮮電商平臺暴雷,為垂直電商洗牌敲響警鐘。疫情之下,這一進程將加速。在頭部市場,網易考拉2019年被阿里20億美金收購,或許這將是大量垂直電商未來將面臨的命運。

線下零售數字化轉型加速,大型平臺賦能催化

如果說這次疫情為哪些行業帶來機會的話,那生鮮電商一定算一個。春節期間,蘇寧到家業務同比增長近4倍;盒馬訂單量總體比平時增加近5成;京東生鮮的春節銷售額同比增長215%;餓了麼北京外賣買菜訂單量同比增長9倍;每日優鮮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

與此同時,已經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實體超市同樣銷量暴漲。春節期間,家樂福的到家訂單增長300%,蔬菜訂單量同比增長600%;永輝超市訂單超6倍增長;多點銷售總額同比增長232.2%……

疫情期間,為避免病毒傳播,更多人選擇到家服務採購日常生活物資,這再次讓零售行業看到了到家能力的重要性。家樂福等已經完成數字化轉型的大型超市抓住這次機會,實現"化危為機"。

數字化轉型還在提速。為增加配送能力,家樂福近期發佈了10000人的招聘計劃,全面提升揀貨配送能力。今後數字化必將發展成大型連鎖超市的標配,成為一大核心競爭力。

在便利店領域,數字化的優勢同樣明顯。春節期間,依託蘇寧小店的蘇寧菜場,訂單量達到了平常單量的三到五倍,銷售規模較去年同比增長超過50%。蘇寧小店中的商品除了可以到店購買,還可以選擇通過蘇寧小店APP下單,1小時內送貨到家,和傳統便利店對比構成了巨大優勢。

實現數字化轉型,對中小零售商來講很難獨立完成,不可能每個中小企業都要建立自己的線上平臺。此時,大型電商平臺的開放賦能至關重要。疫情以來,蘇寧已推出35條助農扶商措施,幫助線下農戶或中小企業通過入駐蘇寧平臺,進行供應鏈、運營、流量、場景、物流等多方面支持,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

疫情將致零售大洗牌:巨頭效應凸顯,線下數字化加速

疫情終會成為過去,帶來的零售變革不可逆轉

有些觀點認為中小平臺、垂直電商洗牌,線下零售數字化轉型等疫情來來的影響,都會只在疫情期間存在,疫情過後一切回到從前。

這種觀點存在一定道理,但回到從前是絕不可能了。首先,以上兩種現象不是疫情直接造成的,是零售市場本就存在的趨勢,疫情的來臨,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直採直銷、雙線融合等本就是更具效率和競爭力的零售模式,這是不隨疫情來去改變的。

最重要的是消費習慣的改變,當用戶適應了這些新的變革,並發現其中的好處,就很難再回到過去了,而這次疫情為用戶發現和適應這些新變革提供了大量機會。

最後,在這次疫情帶來的零售大洗牌中,一些本身效率差、競爭力不強的零售模式,將被市場淘汰。更多的擁抱數字化、主動變革的企業將獲得新的機會。阿里、蘇寧等作為中流砥柱的電商巨頭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開放賦能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