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都七中的語文分數低了,可能是未來壞了

如果成都七中的語文分數低了,可能是未來壞了

如果成都七中的語文分數低了,可能是未來壞了

無言升學新講堂第42講

每當和家長們聊學習上的話題,我感覺最複雜的還是語文,一千個家長眼裡有一千種學習方法,沒有重複的,但很少有人提到“標準答案”。

語文並不是個隨心所欲的科目,我見過平時語文成績很好,但高考時偏要在作文上發揮一下,結果比平時低了20來分的;也見過紮紮實實照著中心思想寫,超常發揮的。那些灑脫的滿分作文得主,都是幸運兒。

拿我自己來說,我高考語文成績很好,但小學、初中都不出彩。之所以高中語文有優勢,一是議論文好,二是古文讀得多。

議論文好,又在於讀書多,思路開拓。但思路太開拓也有麻煩,記得惹了麻煩的倒不是我本人,而是同氣連枝的一個同宿舍同學,畢竟重點中學的同宿舍高中同學更容易相互影響各自的看法。

有一次,課上講報告文學《我們打了一個大勝仗》,這哥們氣哼哼地站起來說:什麼大勝仗,明明是大災難。

我和別的同學都覺得好笑兼好玩,但語文老師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人,平時很和藹,這時候臉色逐漸變了,聲色俱厲地叱責這位惹禍的同學,最後把他叫辦公室去了。

結果如何,我記得倒是沒有懲罰,反正大家都當沒發生一樣。

但對我來說,有兩個直接的記憶永遠也抹不掉:

一、語文成績就是看標答,你自己覺得自己再有理也沒用。

二、我們的勝仗,真的都是勝仗嗎?

這就是語文世界的標準答案和我們內心世界以及現實世界的衝突。

恰如昨天成都七中網校高三年級開課,語文老師在開課致辭中寫道:說真話的人,我們應該為他們豎碑,不能把冬天唱成春的開始,有些人已經埋在了冬天,還有些人應該埋在冬天。

這是一篇體現人類意志的致辭,但很遺憾,目前來看,這並不是符合語文標準答案的教育。

讓我們回到《我們打了一個大勝仗》做個對比吧,這篇報告文學記載的是1981年四川大洪水的抗洪事蹟,這場洪災屬於百年不遇,在21世紀的這些年裡,每當四川省遇到連日暴雨的時候,網上總有文章習慣性地將其與1981年大洪水做比較。

據說1981年受災最重的金堂縣,水已經淹沒了2樓,人們躲到3樓避難。

如果成都七中的語文分數低了,可能是未來壞了

都江堰當年的水位也很高。

如果成都七中的語文分數低了,可能是未來壞了

那年,四川全省(含現在的重慶市)除甘孜、阿壩、涼山三州和渡口市外,洪水波及14個地、市,119個縣(市、區),3549個公社,15305個生產隊,城鄉受災人口1584萬人,淹沒房屋223.7萬間,倒塌、沖毀房屋139萬間,死亡888人,傷13010人,直接經濟損失20億元以上,按1:200換算成現在的貨幣價值約在4千億以上。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在網上查閱到一篇馬老對中學老師們諮詢他文章相關的語文問題的回覆,其中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大水災發生了,我到了抗洪救災的前線,那時我並沒有立意要寫一篇報告文學,也沒有立意要通過救災運動來歌頌什麼,說實在的,我還不知道有什麼值得我歌頌的呢。但是我在抗洪救災的實際生活中和抗洪救災慶功大會上,的確見到和聽到黨的領導幹部、解放軍、特別是那些普通的人民群眾,在這場鬥爭中,捨生忘死,大公無私的英勇鬥爭事實,無窮無盡的事實!我只記錄了一小部分,已經使我感動得不得了。”

從馬老所闡述的這些意義上,讓我們來談論文章的主題立意,會較少那些“明明大災害非要說成大勝利“的心理牴觸,但畢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只知道理想與紙面上的現實,即便聽大人們講真相,也僅僅是一知半解。

後來,不常見到此類標題,更多見到的是類似下文的論調——“《她最早上報疫情,“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這篇文章讓我們瞭解到醫院是怎麼發現新病毒的。這次湖北沒有儘早實施防疫措施,留下許多教訓,值得未來總結。我們也借這次公共衛生事件測試了我們的各方面能力,如動員能力,執行能力,配套能力,運輸能力,疏散能力,輿情控制能力,攻關能力等等。通過這次教訓,相信政府部門特別是醫療部門會完善防疫體系、制度和措施,讓壞事轉變成好事。”

壞事變好事,從現有邏輯上講得通,只是公眾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不管怎麼說,孩子們學語文,家長們還是要注意讓孩子們準確掌握標準答案,並且在生活實踐中,儘量去大膽嘗試運用試錯。

前幾年曾經發生過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人大附中一位學生將違章停車的車牌拍攝下來,當場遭到車主及親友們的言語攻擊,對方甚至說到:“讀書讀傻了吧。”

這個事件,便成為中學生們實踐的一個話題。

主流的觀點是既要自身講公德,遵紀守法,也要與不良行為做鬥爭,但有個前提是要講策略,要保護好自己。如果孩子不思考,生硬地去背這些主流觀點,無非是增加了新的學習負擔,活學活用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總之,大人們站著說話都不腰疼的時候,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一下想象力,讓思維變得更銳利,然後回到考試的考點上再適度收縮。

但現實總歸是現實,孩子們終歸是要離開大人們的翼護,獨自面對複雜的成人叢林。

好消息是,時至今日,疫情已經開始好轉。

如果成都七中的語文分數低了,可能是未來壞了

很明顯,此次病毒的第一波惡浪已經撲了過去,大家擔心的隨春節返京人流而可能帶來二次疫情,也在政府及群眾的警惕之中。

新型冠狀病毒,在湖北省以外的省市及國家地區,目前看也沒有太大意外。湖北省的情況複雜,有人為因素,不單純是病理現象。

現在即便尚不明確勝利日何時到來,但我們堅信勝利終將屬於我們,只是孩子們怎麼理解“勝利”的含義,各家就有各家的說法了。

然而這個“勝利”體現在語文試卷標準答案裡的樣子,就是我們這個世界未來的樣子。

我羨慕成都七中的學生,我們也堅信如此,我們需要哀悼,更需要懺悔,這必須是一個整體的行為,而不是某一個群體的目標。

至少,如果在今年或者未來的某一次高考中考到了關於這次疫情的所思所想,也許成都七中的學生作文並不符合標準答案,但請不要排斥他們的思路。

望深思,望高抬貴手。

無言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