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的油画相比中国的国画看起来很逼真?

手机用户55598206438


西方油画看起来比中国国画逼真,这是由西方油画和中国国画的特点决定的。

国画注重诗意表达,油画偏重客观呈现。分析如下:

一、 国画喜欢用线条,油画运用线条则不显著。  

在国画中,喜欢用线条作为界限。如,画一个曲尺形线就表示鼻头,而鼻头并无这条线,这条线是鼻子与脸的界限。在国画中线条有 “皴法”、 “衣褶”之说。中国书画同源,画画与写书法一样,挥洒自如,洒脱不羁,披露胸怀。油画就不这样,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界,并不靠描线来界定,更多地靠实物间的光影等来表现。

二、 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而西方油画极注重透视法。

透视法,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油画力求逼真,因此特别讲究透视法。油画中的街道、房屋、器物、山水、家具等,形体逼真,跟真物一样。国画不太欢喜画街道、房屋、器物、山水、家具等的立体之物,而欢喜画山山水水、树木、瀑布等等远物。即使画房屋、器皿等物,也不讲究透视法,而是表现其意境。国画与诗意一样,讲究意境,而油画则不然。


三、油画注重解剖学,国画则不讲解剖学。  

解剖学,即对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进行深入地研究,画油画要求必须先研究解剖学。就是艺术解剖学。油画注重写实,油画要求绘画人体时必须画得跟真人体一样。而国画则不讲究这个。国画中的人物,只要表现出人物的状态和特点就好,对人物各部位尺寸与比例则没有严格要求。
四、国画不重背景,油画重视背景。  

国画画梅花,画一支悬挂空中梅花,四周全是白纸即可,这在国画里叫留白;而油画呢,如果也画梅花,则一定要花梅花长在哪儿,梅花旁边的房屋、山山水水等物一定会交代得清清楚楚。 

 

由此可见,国画讲究趣味与意境,西方油画讲究写实和逼真。


老梅寻梦


“大象无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美学观念,意思是说,越是宏大和美好的形象,就越发缥缈和没有固定形象,我们推崇的是自然之美,而不是人为塑造的美。宇宙和天地很大,也很美,但它们没有固定形象,作为画家,也无法把它们刻画出来,所以,只能用含蓄的、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表现,剩下的部分,就由观者去想象了。人的想象有多大,心中宇宙就由多大。

写意中国画

从这个审美观念来入手,若说起中国画,人们第一反应就会想起水墨写意画,它是通过简洁凝练的笔法和墨法塑造出物象的大体轮廓,体现一种“似与不似”的形式美和含蓄美,因为这种审美特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符合大象无形的美学理念。如果水墨画画得过于饱满和逼真,就是丧失这些趣味。

工笔写实中国画

但不是所有中国画都很缥缈和简洁,中国画在宋代中期之前也是很写实的,画中除过没有光影关系和立体感之外,在逼真程度和结构准确性上,并不亚于西方写实油画。只不过,从宋代中期之后,“文人画”大力发展起来,文人画忽略形似,追求神韵、意境和笔情墨趣的表现,同时注重画外功夫的修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画从写实走向了写意。

写实油画

而油画在西方发展了600多年,至少有500年时间都在走着“写实”的路子,因为油画刚刚诞生时,在创作手法和理念上,都是照搬已经定型的雕塑的技法,用科学手段追求造型的逼真和准确,真实再现生活原型,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是其主要目的。油画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写实为宗,所以,在人们的意识里,油画看起来一直很逼真。

写意油画

但西方油画发展到19世纪末期,写实之路走过了漫长的500多年,该探索的技法,都被一个个画家尝试过了,已经无法创造出更好的写实方法,所以,西方油画家主动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把东方绘画的写意性吸收到油画创作中,最终实现了西方油画向现代性的转型。

不论是是中国画还是油画,都是根据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观念,在写实和写意之间不断转变。


鸿鹄迎罡


1.西方油画与中国画。油画重写实,国画重写意。

2.这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即生产力决定绘画的基础材料,颜料、纸、画布、笔什么的。

3.思想上的影响。或者说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是这样的,西方人的哲学、思想是那样的。

4.主要的经济环境。中国长期以来是典型的农业国家,种植业。西方游牧业为主。

5.社会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长,资本主义存在时间短或者说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发展时间长。

6.国家领导者或者说当政者的直接干预

7.文化认知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油画就是那样的,国画就是这样的。





翰墨千秋网


从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国画明显要比西方的油画诞生的要早的多,但不管怎么样,西方油画和中国的国画都是在各自的文化之下得以生存的,而且每个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都有所不一样,那么为什么西方的油画相比中国的国画看起来要显的很逼真呢?


稍微简单了解西方油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前,都还是属于“平面型”绘画,自然也不是很逼真,直到马萨乔发明了透视法以及达芬奇发明素描之后,西方油画才呈现出它的“空间感”,画面开始逼真起来,

当荷兰伟大画家伦勃朗创造了“伦勃朗式用光”之后,那强烈鲜明的“光影明暗对比、空间透视效果”让西方油画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写实”时代,从而油画的画面真正的形象逼真起来了,这包括了任何流派的油画,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或许有人会认为“印象派”画作依旧不够逼真啊,其实这样的认为是错误的,因为画作的逼真不是简单的只是人物形象的清晰,就好比每个人的外貌都各不相同,有骨骼有血肉有丰富的情绪就是完整的人,西方油画的“色彩线条”被艺术家们得到了很极致的处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的画面之所以无法形象逼真,那是因为国画是用书法的形式来创作,体现的都是“线条的效果”,这就是“以书法入画”,“字”肯定不如“画”让人更直观,“写意”的意义便是“雾里看花”,又由于国画的创作工具“笔墨纸砚”的缘故,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没办法强烈,正所谓“色彩丰富了,形就成了”,在绘画艺术中,也只有西方油画的色彩比较丰富。


诗夜城主


我前几年去美国时,参观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后来又去了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我在欣赏那些著名画家的作品时有个发现,就是里面有很多人物画像。而且画像里的人基本上都有名有姓。这个在国画里很难看到。而且这些画像确实非常逼真。

为什么西方油画会比国画逼真,我觉得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追求不同。西方油画追求写实,中国国画追求写意。在照相机发明之前,画画最大的作用就是留下影像。西方人通过光学仪器,把人像投影到一块画布上,对着影子进行画画,从而将人物画得栩栩如生。西方培养了很多宫廷画师,为达官显贵们画画。而国画、水墨画,一支毛笔,一瓶墨水,就可以画出一片天地,写出一行行文字。字画相得益彰。那又是一种境界。我个人喜欢在写写毛笔字之余,也画一些山水画。这种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颜料和纸张,就可以画出一片江山的感觉真好。

二是颜料不同。油画的颜料一般取材矿物质和植物,油性调和,有很好的覆盖性和着色力,而且相对国画来说色彩特别多,表现力强,立体感也强。可能和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关。不过国画材料发展也很快,但个人觉得其用水调和的模式,在附着力等物理特性方面还是要弱一些。

三是文化不同。中国人讲究的是含蓄之美,所以我们很少看到国画中对于人体的赤裸裸的展示。我们不讲究过分逼真,有时候适量的掩饰反而更美。记得一位大师说过,画人画景时,十分逼真反而不是最好的作品。八分写实,二分写意或许是最好的表现方式。(原谅我哦,具体内容记不得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西方人讲究直截了当的表达。所以,西方油画追求逼真的风格,也可以理解了。


上述浅见,希望大家多多拍砖,留言批评指正哦。


苏雷读书


为什么西方的油画看起来比中国的国画逼真?这个问题探讨了几十年了。很多的结论都是说中国画追求的是写意,是意境,是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画虽然画得不是很逼真,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人还是人,却从不肯承认是我们的绘画技不如人。

不错,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绘画的确早于西方很多年。2000年前的汉代我们的绘画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汉元帝时因为宫廷画师毛延寿将王昭君画丑而导致昭君出塞毛延寿获罪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其他不论,但至少可以说明,我们当时的绘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至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仕女图》等已经使人物绘画写实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随后,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中国画在写实上几乎没有任何发展,而西方,从十五世纪油画产生,写实便成为一个发展的主流。西方一直在探讨绘画艺术的主旨即为真实形象的反映客观真实的物体本象,中国国画却早已丢失了原来写实绘画的传统,更一味追求笔墨技法,追求线条,追求意境,其结果是中国画与“写实”越来越远了。



应该承认,我们的绘画无论从文化底蕴从表现手法从笔墨技巧最早都处于领先水平,但从宋代以后,在西方绘画理念发生重大变化写实表现形式成为主流以后,我们的绘画理念仍停留在过去一千多年的写意上。



理念的落后导致绘画材料、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落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国画看上去不如西方油画逼真的根本原因。


灯影书画


西方油画善于写实,中国国画工于写意。由于油画与国画的创作材料和工具的差异,故而两者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截然不同。油画是将油画颜料通过画笔或调色刀‘’涂抹‘’于画布或木板上;国画则是用画笔将水墨丹青‘’挥洒‘’于宣纸。故而西方油画显得凝重,中国国画则给人飘逸灵秀之感。中国国画也有工笔彩墨和工笔白描,这种画风具有一种精致的审美效果。









东骧神骏


1中国现在的油画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西方油画历史比我们长久

2国家不一样,政治体制历史背景不一样。西方是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早,且经历改革包括宗教改革,文化改革,如文艺复兴运动等,还有工业革命,工人被剥削严重,阶级矛盾,中国中央集权发展到社会主义,古代小农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中国历史悠久,但是资本主义萌芽晚。

3思想不一样,西方人拥有宗教信仰,包括崇尚自由与人文,热爱表达。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且思想解放的相对慢。情感上便保守,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中国人的思想也在改变,也影响着中国现代油画,

4中国国画是国粹注重写意,意境。当然当代也有超现实的画家比如冷军等……他的画也不错。西方油画,注重第一感受直观地绘画出所看到的东西。

5教育方式和氛围不一样,西方抓专才。中国人德智体美都要会。学艺术的学生在实践写生较少。


不艺样


我感觉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画和油画没有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画和油画都是世界艺术中的奇葩,在表达侧重点上各有优势,各有神采和韵味。

总体来说,油画强调写实,油彩是其画面构成的主要元素,注重“技”的层面表达,“技”可以看做是技术、技法、表现手段等。他们强调绘画要再现真实生活,在绘画中,画家把一系列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运用在画面的构成上。

在人物画中,西方人都是先挑选出标致而漂亮的模特,然后参照模特画出来。身体各部位的结构比例,跟真人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对细节处理精益求精。

这就给观者造成一个印象,油画很逼真,无论是造型还是质感,都跟真人一模一样。

中国画主要以水墨为主,在表达上以写意为主,在用笔上,借助书法线条来撑起画面轮廓,然后再在画面里构建“墨分五彩”的内涵。

中国画注重一个“写”字,写,是中国画的核心。简单来说,中国画主要把意思表达到就可以了,剩下的观者根据画面意境再创造。

用“写”的方法,依靠笔力的轻重缓急,可以生发出“焦浓重淡清”五种色阶,这五色之墨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跟中国人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是一致的。

像什么知白守黑,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等等,既是技法的呈现,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呈现,也是画面节奏的呈现。

比起油画,中国画的技法很丰富,里边包含的学问也更多。比起油画仅仅是单纯的绘画而言,中国画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全方位体现。

但是,中国画也有惟妙惟肖,看起来很逼真的人物画,比如,工笔画。

工笔画依靠严格的“十八描”来构图,是古人深刻体验生活后,总结出来的一套适用于国画的造型手段,不但能体现出神韵美,更能体现出人物的造型美。

而油画中,自从100多年前,东西方文化广泛交流后,油画中也吸收了不少中国画的画法,尤其国画中的写意性和概括性让西方画家相当吃惊。

像马奈、梵高、蒙克、毕加索等油画大师,都对造型和结构不是那么热衷,给油画中融入写意性,促成了他们的成功。尤其毕加索,晚年在张大千和齐白石的影响下,竟然学起了中国画,画得还像那么回事。

所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太了解西方油画和中国的国画。了解了以后,应该就不会拿这个说问题了!


明阳话春秋


西方油画为什么看起来很逼真?这跟西方的文明发展有关系。西方文明断断续续的没有一直延续,直到文艺复兴时,他们开始注重绘画艺术,于是各种先进材料应运而生;但因为以往的历史没能延续,故他们只注重眼前的人事物,所以他们一味地只顾眼前,所以他们写实逼真。

而中国文明有历史记载的上下五千年,所以中国国画表达的更多的是宏伟壮观大气凛然气象万千的博大精深的艺术!也因为中国在世界之林唯一的一个在文明历史长河中没有中断过,所以诞生了中国画无暇顾及精细逼真的写意画,还不是写意画可以横跨上下五千年嘛!

你还别说,现代年轻画家的工笔写实国画,比西方油画还逼真!这不是吹牛,是真的!因为年轻人在笔墨上下不来功夫,但是可以借助西方现代文明的便车——照相技术,来完善充实自己的绘画艺术。

我听说西方油画家们也在研究国画艺术,同样他们在表达国画那种姿态万千的意蕴时,同样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根本不会!这就是说,西方油画精细逼真,中国画意蕴生动,各有所长,互为借鉴,场面极为壮观!但归根结底,还是国画更胜一筹,因为我们国画要配有诗文、篆刻、书法三大技能,更精细,更符合哲学思想道理!而西方油画没有。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这才是大道理!但这些要建立在洞明世界一切艺术的发展方向上来说!知彼知己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