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哪些信號一出現,證明糖尿病併發症要來了?

鑑字浮畫


眼睛的表現往往在感覺和視物上,一般糖尿病眼病輕度症狀:乾澀、流淚、眼腫眼紅,眼底出血,視力減退、看事物模糊,有黑影漂浮等。所以當出現這樣的表現的時候,糖友們就要主要是不是出現了糖尿病眼病,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糖尿病眼病的嚴重症狀: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屈光改變、青光眼、葡萄膜炎、眼肌麻痺、視神經病變、飛蚊症等。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糖友一定要進行治療。

糖尿病眼病是不可逆的,一旦失明就很難恢復,所以糖友出現以上的眼部問題,一定要及時治療,越早治療恢復的可能性越大。


糖尿病養生大講糖


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是發生糖尿病併發症。如果未及時控制病情,就會累及心、腦、腎、眼、足、神經等器官, 糖尿病併發症遍及全身,從頭到腳,從內臟到皮膚。因為血糖超範圍波動,會傷害全身所有的細胞,包括血管細胞、神經細胞、皮膚細胞等等。誘發各種不同類型的併發症,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

7個信號一出現,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要來了,發現1個都要及時自查

1、視力模糊

視力模糊除了與睡眠不足或者用眼過度有關,也有可能警示著糖尿病視網膜出現了病變。而一旦出現,說明糖尿病併發症已經很嚴重了。

2、小便泡沫變多

出現尿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標誌,如果腎小球硬化會常伴有蛋白尿現象;而如果腎臟功能出現病變,也就很容易出現小便泡沫增多。

3、四肢乏力,噁心

糖尿病患者體內葡萄糖運轉受阻礙,代謝產物堆積,導致出現四肢乏力的糖尿病併發症早期症狀。此外,血糖控制不佳也會引發酮症酸中毒,會導致糖友出現噁心、嘔吐等糖尿病併發症的早期症狀。

4、皮膚乾燥、瘙癢

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全身皮膚或者外陰瘙癢,這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皮膚病變。輕者,可能只是皮膚瘙癢或皮膚乾燥,缺乏水分;重者,甚至出現皮膚潰瘍及壞疽。

5、胸悶

糖尿病也會併發心血管疾病,當血液循環不暢,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就會導致出現胸悶的症狀。

6、手足部發涼、皮膚蒼白

手足部發涼、皮膚蒼白提示著機體缺血。這是由於動脈狹窄或堵塞所導致,輕度的糖尿病併發症會造成流向雙腳的血液減少,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可能會引發足部壞疽。

7、手足以及腰腹部長水皰

糖尿病併發症早期出現的水皰與平時燙傷相似,常常在手、腳以及腰腹部出現,這與血糖升高引起血液滲透壓升高以及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關。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關鍵在於控血糖,想要控制好血糖,這4步缺一不可

1、改變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飲食,保持營養均衡,進餐定時定量。適量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膩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鹽,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小於6克;戒菸、限酒,保持體重在一定範圍。

2、中醫食療降血糖

糖尿病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用中醫食療調整是最好的降糖方式之一,常用降糖中藥食材有桑葉、決明子、野菊花、蕎麥、枸杞子、槐米等,單獨或者搭配發酵來吃都可以有效的保衛胰島,降低血糖,提高身體免疫。

蕎麥桑葉益生菌發酵液,就屬於中草藥發酵一類的產品,這類產品相對於傳統的熬煮、泡飲等方式,發酵可以更好地稀釋出食物中的有效物質,且發酵過程中可以保留藥用活性,使營養及有效因子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多種食材配合發酵,又可以綜合調節自身代謝平衡、緩解各種併發症,是食療輔助降血糖、防治糖尿病併發症的理想食品。

3、適當的運動

運動好處多,適當運動對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合併症有較好的作用,運動方式可應採取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不要做短時間需要爆發力的運動,如賽跑、舉重等。

4、加強併發症監測

目的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併症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傷殘和死亡率。每年至少應去醫院複診2-4次,如果採用胰島素治療或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更多次的複診。每年至少做一次系統體檢,篩查眼病、神經病變、腎病或其他併發症;同時每年還應看2次口腔科醫生。


漫天畫飛雪


其實糖尿病併發症比糖尿病本身要可怕,因為糖尿病會損傷人的血管,造成 血管病變,而血管又分佈在人體的全身各處,所以全身各處都有可能出現糖尿病併發症,不同併發症有著不同的症狀。

1、腦部併發症

腦補的併發症主要有腦卒中和老年性痴呆,其中腦卒中表現為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吐字不清、猝然暈倒、智力障礙和半身不遂,老年性痴呆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逐漸下降。

2、眼部併發症

糖尿病眼部併發症主要有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和視神經病變。其中視網膜病變主要表現為視物模糊、玻璃體積血甚至失明;青光眼表現為眼脹、畏光、頭痛、視力下降或者鼻根部酸脹;白內障表現為視力進行性減退,眩光感、近視度數增加;視神經病變表現為視力急劇下降、眼球轉動疼痛、視盤水腫嚴重以及視網膜出血。

3、心血管併發症

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主要有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肌梗死表現為壓榨性胸痛、出汗和恐懼;冠心病主要表現為發作性心絞痛伴有發熱出汗和驚恐噁心。

4、肝部併發症

糖尿病還會得脂肪肝,主要因為患者體內葡萄糖與脂肪酸吸收受阻,導致脂肪酸和葡萄糖在肝內轉發為脂肪存積,形成了脂肪肝。

5、胃部併發症

糖尿病胃部的併發症主要是胃腸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6、腎部併發症

糖尿病腎部併發症主要為糖腎病,主要表現為蛋白尿、腹水、食慾減退。

7、手部併發症

手部併發症主要為手部皮膚髮厚、發硬、發亮,類似硬皮病。

8、皮膚病發症

糖尿病皮膚併發症主要為皮膚瘙癢潮紅、黑棘病和糖尿病大皰。黑棘病主要表現為脖頸處皮膚顏色加深、乳頭狀或者天鵝絨樣增生。大皰主要表現為自發性、無痛性的水泡或者血泡。


張玉大夫


1、視力下降、視線模糊

視力突然下降,看東西模糊不清,猶如眼前被蒙了一片水霧,這是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發生眼部病變時,最為常見的症狀,也是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早期就醫的主要原因。

這是由於高血糖引起眼部晶狀體滲透壓出現變化從醫引起其屈光度的改變所致。這個症狀常常出現於早期,屬於功能性的變化,只要經過就醫,控制血糖穩定,視力一般恢復較快。

2、視物變形

視物變形的出現一般預示著黃斑出現了病變,黃斑是正常的眼底結構,存在於眼底視網膜,起到幫助成像、精細視覺的作用,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視物變形,會出現直的東西看起來是彎的,色彩減退等症狀,就需要警惕黃斑病變的發生。糖尿病患者中約有10%都會出現黃斑病變。

3、視網膜出血

視網膜出血在外觀上表現常常是圓形的暗紅色斑點、大小不一,進一步可能會出現白色或黃色的斑點,這預示著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出現缺血壞死,不及時進行處理可能會發展嚴重。

4、眼前出現黑影

視物中看東西有黑點或黑影是因為玻璃體因持續性高血糖而受到損傷,出現變性、渾濁等變化。

5、眼睛痛、癢、畏光

畏光症狀的出現常預示著青光眼的發生,這種青光眼是由於高血糖誘發的眼部微血管新生所導致的,屬於難治性的青光眼,主要症狀是眼部出現疼痛感、怕光,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出現這個症狀時一定需要及時就醫、儘早處理避免病情發生惡化。

6、眼睛分泌物增多,有炎症

常常表現於早晨起床眼睛分泌物多,眼睛充血紅腫,有異物感,眼痛,畏光等問題,這多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結膜炎、角膜炎的表現。

以上~


39養生必知道


糖尿病眼病被稱為“心靈之窗”的甜蜜殺手,嚴重可併發眼內壓升高,出現各種眼睛疾病,最後導致失明。

糖尿病眼病作為糖尿病的併發症,有著“非常艱難治療、心理負擔高、經濟負擔高、致殘率高”的特點,讓糖尿病患者不得不躲避。

所以及早發現糖尿病眼病的早期表現才是關鍵所在,那麼糖尿病眼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案例①:

江陰小夥張某,因10天內兩眼先後出現嚴重視物模糊、眼前黑影浮動,慕名到某醫院眼科就診,被診斷“雙眼玻璃體積血”後建議到糖尿病眼病聯合門診,查空腹血糖值竟達18.5mmol/L,經仔細詢問病史,原來張某三年前便出現多食、易飢餓而體重卻逐漸減輕約10斤的症狀。

案例②:

另一位小夥居某,是一位公司職員,患糖尿病已10年,平常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近一年來兩眼看東西有些模糊,開始未在意,一週前左眼視力突然明顯下降並伴大片黑影浮動,聽說糖尿病會影響眼睛,便去某醫院糖尿病眼病聯合門診就診,經檢查發現患者併發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導致左眼玻璃體積血。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已達到10%左右。

由於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症狀不明顯,很多患者並未及時得到診斷,亦有很多患者診斷後未及時規範治療,並且糖尿病眼病作為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因早期常常沒有視力改變,不易引起廣大糖尿病患者的重視。

所以,定期進行眼科檢查是早期發現糖尿病眼病的重要手段。

一旦確診糖尿病眼病,應儘早規範治療,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治療通常可以挽救患者的視力。


忘了吃藥


關於糖尿病眼病,你知道哪些?

很多糖友都是在控糖的道路上顯得 尤為積極,但卻缺乏對眼部併發症的瞭解和認識,常常拖到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才慌忙就診,延誤寶貴的治療時機。對於糖尿病眼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失明的危險,因此以下幾種糖尿病眼病,糖友不得不預防。

1、糖尿病性白內障

眼球內的晶狀體隨著人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混濁,從而造成視力不清甚至失明,這就是白內障。年紀較大的糖尿病患者,會加重和加快其晶狀體混濁的程度和速度,從而發生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內障。

2、糖尿病性屈光改變

由於血糖的增高,會引起房水滲透壓的減低,使患者突然發生近視,經過治療後,病人的血糖顯著降低時,又可出現遠視。近視和遠視又常常伴有散光,這都是由於病人眼部的屈光改變所造成的。待血糖得到滿意的控制後,常可恢復到原來的屈光水平。但此病的發病特點是發生快,恢復慢。

3、糖尿病性虹膜睫狀炎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可發生眼痛、眼紅、怕光流淚、視物模糊等急性虹膜睫狀炎的症狀。

4、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之一。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微血管病變的主要表現。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檢查,防止糖尿病眼病的發生,做好以下幾點預防。

1、查好眼底。不單要查視力,還要查眼底,當患者視力下降時,視網膜病變多是碗底,因此,查視力不一定能夠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常無典型症狀,因此糖尿病診斷確立後應在眼科醫生處進行定期隨診。

2、降糖的同時重視降血脂。血壓增高和血脂異常等合併症對眼部病變也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控制血糖和控制血壓是預防眼病的兩個核心。

3、眼病晚期不放棄治療。目前,科技的發展與完善,通過激光治療或玻璃體切割手術,不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患者仍可恢復一定視力,別輕易放棄治療機會。


依安諾海參肽


視力下降,出現黑影,視野缺損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眼睛併發症,致盲率極高;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約1/3會有視網膜病變。由於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糖友們對疾病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誤區。

戰勝糖網病,血糖、眼睛都要管

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中,不乏一些老糖友,有的超過一二十年的病史,對血糖的控制經驗豐富,血糖一直控制得比較平穩。也正是因為血糖控制得不錯,他們就認為不會發生併發症了;而等到突然出現視物模糊的症狀才來就診,此時已經發生比較嚴重的視網膜病變了。糖網病會隨著糖尿病病程地增長,發病率逐漸升高。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0~15年,約有26%患者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5~20年上升至43%,20年以上者發生率可達100%。

另外有一些患者,由於視網膜病變比較嚴重,非常重視和配合眼科的治療,但病情總是反反覆覆,始終未得到有效控制。仔細詢問下來,原來他們注意力全都放在眼科治療上,卻忽視了對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不好,高血糖對微血管的損害持續存在,如果同時還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那麼對視力的損傷就更嚴重了。

這兩類患者,或是重視血糖控制而疏忽了眼睛,或是急於治眼卻忘記了血糖,結果都對糖網病的防控不利。要贏得防治糖網病的這場戰役勝利,就必需採用雙管齊下的戰略,既要控糖又要治眼。

對策:嚴控“三高”,對眼睛防治並用

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別關注“三高”——就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監控。治療糖尿病這個元兇的同時,不要忽略了糖尿病的幫兇高血壓和高血脂,三者往往相伴出現,共同加速糖網病的發生和發展。因此通過有效的內科治療,嚴格管控“三高”,可為糖網病有效治療奠定良好基礎。

一旦發現糖網病症狀,則要採取“治”的策略。眼科醫師會根據病變的程度給予對應的治療方案,包括密切觀察、局部光凝、全視網膜光凝、眼內注射藥物、玻璃體手術等。

糖網病雖然可以致盲,但卻是可防可控的。我們通過控制血糖和眼科定期檢查,兼顧血壓和血脂,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大大降低糖網病的危害。


幾木幾木


人的眼睛是有角膜、虹膜、晶體以及視網膜等結構組成,由高血糖導致的眼部病變統稱為糖尿病眼病,主要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波動性屈光不正、糖尿病所導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睫狀炎等。

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為糖尿病患者中嚴重的眼部併發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致盲性眼底疾病。糖尿病眼病是由於長期高旭唐對血管和視神經的損害造成的。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早期可能並沒有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視力減退、屈光改變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新生血管性增殖膜、視網膜脫離等,最終導致失明。

糖尿病性白內障一般發展迅速,眼球的晶狀體逐漸出現混濁,同時伴有視力下降。

青光眼,是由於眼內壓過高引起的視神經損傷,青光眼患者的視力是從周圍視野開始的。

糖尿病眼病的發生率高,對視力影響嚴重,在病變早期可能沒有不適症狀,糖尿病患者預防眼病發生,需要定期查眼底,對於剛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之初就要進行眼底檢查,如果沒有發現,之後每年複查一次,以便能夠及時發現病變,及時治療,在日常也要做好糖尿病眼病的預防工作,通過飲食、運動、降糖藥物、血糖監測等方式積極控制血糖,並日常做好眼睛保護工作,如每天做眼保健操、注意不要用眼過度等。


糖尿病之友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它的併發症,比如心、腦、腎、神經系統的損害,如果對人體產生持續危害,就會導致人體健康受損甚至縮短壽命。往往這種併發症就像是冰山的下面一樣,危害非常大,但是又不容易覺察到。血液中的糖高了,會損害血管壁,也就是哪裡有血管,就會造成哪裡損傷,比如:腎臟受損、視力模糊、心臟供血不足等。

糖尿病併發症及早期症狀有哪些?

1、糖尿病大血管病變主要包括冠心病、腦卒中和周圍血管疾病。這部分你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可能會出現頭痛,心慌,出冷汗等。

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如果你覺得視力下降,應該檢查眼底。

3、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終末腎病的主要原因,其危險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病程、血脂、血壓等。對危險因素的防控是主要預防措施。初期症狀不明顯,可能會有水腫,檢查會發現蛋白尿,這是時候你就需要進一步檢查腎功能的各項指標。

4、糖尿病神經病變,早期會出現感覺障礙,就是你的肢體對痛、熱的感覺比之前出現感覺的減退,這個時候你需要做電生理檢查。


健康浩聲音


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主要有心、腦、腎、眼、周圍神經、足等部位的病變。

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很複雜,主要是高血糖和其他因素長期作用下,引發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經病變。

比如血管,從血管內皮細胞受損開始,到血管壁變厚硬化變脆、斑塊從小變大到血管堵塞,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長一段是沒有任何症狀的,等到有症狀了,哪怕是很輕微的症狀,血管的損害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早就有併發症了。

糖尿病併發症的信號也是多種多樣

1)心血管病變:胸悶、心慌、心前區痛……

2)腦血管病變:一過性黑蒙、一過性意識喪失、短暫性肢體無力、語言不利、耳鳴、突發耳聾、突發視力障礙……

3)下肢血管、神經病變:雙足感覺異常,有螞蟻行走的感覺,麻木刺痛,燒灼、雙足襪套感、感覺減退、間歇性跛行(走路或鍛鍊是小腿肌肉痛、休息後好轉)、腿腳部皮膚溫度顏色異常……

4)腎臟病變: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損害的早期徵像,這時的尿液用肉眼看不出任何變化

5)眼部病變:視力下降、視物變形、黑影飛動、眼前閃光感、白內障……

當出現這些症狀,不是證明併發症要來了,而是已經來了,並且很難逆轉了。

所以,要預防、預防、預防!

1. 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保持理想體重。

2. 已有糖尿病

1)配合醫生積極、正確管理

2)合理膳食:吃全穀物、少吃精白米白麵、多吃新鮮蔬菜、適量吃水果,對控制各項指標、抗氧化保護血管有益

3)堅持規律運動、保持理想體重

4)關注血壓、血脂並確保達標

5)定期複查,包括眼底、心臟、腎臟及神經系統、足部檢查等

要讓自己各項檢查達標,才可能遠離併發症

1)空腹血糖 4.4--7 mmol/L

2)非空腹 <10mmol/L

3)糖化血紅蛋白(HbA1c) < 7%(3個月查一次)

4)總膽固醇 <4.5mmol/L

5)血脂LDL <2.6 mmol/L(未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血脂LDL <1.8 mmol/L(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6)血壓 <130/80mmHg

7)BMI(體重指數)<24kg/ m²7)

8)尿微量白蛋白(3個月查1次)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本頭條號“歐陽冬雲慢病管理”...您會在我的“悟空問答”“微頭條”獲得更多健康知識...我將從醫學和營養學的角度關注整體健康的早期維護、疾病的早期預防,願朋友們擁有更優質的健康!感謝您的閱讀、評論、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