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这时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早已是千疮百孔,国家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尤其是在介入阿富汗战争后苏联发现这个深居内陆的弹丸小国成为消耗苏联国力的无底洞,与此同时美国正野心勃勃试图以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一场更为激烈的军备竞赛中。苏联的国力已难以再继续支撑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争霸斗争,国家已然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然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不仅没能起到挽救苏联国运的作用,反而更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在改革过程中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几个加盟共和国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与中央的离心倾向。1991年感觉自己Hold不住的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与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妥协的方式维持苏联的统一:当年8月戈尔巴乔夫同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哈萨克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弄出了一个新的联盟条约——《主权国家联盟条约》。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这个条约维持苏联的统一,而各加盟共和国则获得了更大的自治权限。这看起来似乎是双赢,戈尔巴乔夫也以为自己可以松口气了,于是他心情舒畅地去克里米亚休假,计划着8月20日回家后正式在条约上签字,结果就在8月19日苏联爆发了“819”政变。政变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失去实权并被属下软禁起来。此后野心勃勃的叶利钦出来平息政变,随后叶利钦一手主导了肢解苏联的活动。不过当时的戈尔巴乔夫仍是苏联领导人,苏联的按钮也仍掌握在他手中。只要戈尔巴乔夫一天不承认苏联解体和解除苏共,那么叶利钦的地位就显得有些尴尬。

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

1991年12月23日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小时的会谈。叶利钦在这次会谈中所表达的主旨就是要戈尔巴乔夫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发射2.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等等。戈尔巴乔夫还需要把一批珍贵的档案材料移交叶利钦。同时叶利钦保证戈尔巴乔夫辞职后享有包括国家别墅、汽车、警卫人员在内的优厚待遇。24日戈尔巴乔夫同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举行了告别会。25日戈尔巴乔夫签署了他的最后一道总统令: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将武装部队和“核按钮”的控制权移交给叶利钦。当晚19点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面对摄像机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原则性考虑。”“我坚决主张各族人民的独立自主,主张共和国拥有主权;同时主张保留联盟国家,保持国家的完整性。但事态却是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的,肢解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对此我是不能同意的。”“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戈尔巴乔夫表情严肃,但他以乐观的预言结束了演说:“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迟早会结出硕果,我们的人民将生活在繁荣昌盛和民主的社会中。”19时20分戈尔巴乔夫把“核按钮”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

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以履行苏联终止存在的法律手续。不足百人的会场十分冷清,主席台上只有共和国院主席阿利姆扎诺夫一人就座。惯用的电子表决器也不用开动,连到会人数的登记也未进行。大会代表以表决方式通过一项宣言。宣言说:“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确认,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的主体即将停止其存在。”至此作为当时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苏联不复存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从来只见新人笑,哪曾听闻旧人哭?作为前苏联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也随着苏联的解体退出了国际舆论舞台的中心,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于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以及后来继任的俄罗斯领导人普京、梅德韦杰夫等人,那么退出公众视野的戈尔巴乔夫究竟干啥去了呢?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二强国的领导人在很多印象中就永远定格与1991年那个寒冷冬夜中的落寞背影,那么在此之后呢?事实上1991年那个寒冷冬夜中走出克里姆林宫的戈尔巴乔夫刚刚60岁,这个年龄作为政治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然而他的身份已经不再允许有更多指望,可他这个年龄如果要从事其他工作又显得太大了,所以退休其实已成为他唯一的选择。独联体国家曾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关于他退休后的待遇问题并最终决定:戈尔巴乔夫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4000卢布退休金,保留度假别墅和专车,此外还有一个17人的警卫队负责他的个人安全。关于这点叶利钦在1991年12月23日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谈中也向其承诺保证过。

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

4000卢布在当时是个不错的数字,但我们知道后来在叶利钦时代由于休克疗法的失败导致了恶性通胀。在俄罗斯经历恶性通胀的时期几乎所有俄罗斯人的存款都大幅缩水,甚至连俄罗斯引以为傲的军事工业也因缺乏资金而不得不自废武功,以致于苏联时代庞大的航母舰队最终只有库兹涅佐夫号这一艘被保留下来。在这一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的财富也迅速缩水,发展到后来4000卢布就只相当于2美元,基本连生活都成了问题,而戈尔巴乔夫早年积攒的八万美元存款也因银行倒闭而荡然无存。连生活都成为问题的戈尔巴乔夫只能利用自己作为曾经的苏联领导人这一身份再次包装营销自己:1992年1月戈尔巴乔夫着手筹建“戈尔巴乔夫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理论研究基金会”,驻地为原莫斯科财政学院的一幢楼房。从1993年开始蛰伏了两年的戈尔巴乔夫开始准备重回政坛:这年5月24日戈尔巴乔夫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尽管这只是一个国际协会组织的荣誉性职位,并没任何政治权力可言,不过这的确对提升戈尔巴乔夫的公众知名度是有好处,这标志着一度隐居蛰伏的戈尔巴乔夫开始试图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到了1996年俄罗斯大选期间戈尔巴乔夫认为自己迎来了重出江湖的时机。当时叶利钦因为休克疗法的失败而在国内饱受诟病,而他的主要对手久加诺夫又是不怎么讨喜的苏共代表,民众对这两位候选人的印象都不佳。这就给了戈尔巴乔夫以强大的信心,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俄罗斯人普遍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个懦夫和叛徒,完全不听他一腔热血的改革计划。戈尔巴乔夫不仅在各地巡讲时会遭到攻击,连去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的纪念碑献花也被人骂,弄得自己很没面子。后来戈尔巴乔夫又组建了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希望拉拢一批怀念过去的中间派为自己造势,结果又因为和联合创始人们争吵而被踢出管理团队。

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

就这样几经折腾后戈尔巴乔夫对俄罗斯政坛算是彻底死心了,但这时一条意想不到的出路出现在了绝望的戈尔巴乔夫面前。戈尔巴乔夫尽管在国内不受欢迎,但由于他在任期间注意与西方国家的沟通,所以在西方世界名声大震。在政治生命基本宣告终结以后戈尔巴乔夫受到了西方的邀请,于是他开始尝试用走穴的方式赚钱。戈尔巴乔夫最先涉足的是影视行业:早在1992年他就在一部讲述东德儿童教育的片子里成功扮演自己。在这部纪实性质的纪录片之后他又出演了德国电影《咫尺天涯》,这次他还是演他自己。想来戈尔巴乔夫同志可以很自豪地对那些小鲜肉们说:“我不需要替身,因为我从来都是演我自己”。在国外演员从政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政治人物退休后去做演员的还是比较罕见的,尤其是这种自己演自己的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此一例。不过由于这时戈尔巴乔夫对重返政坛还抱有一线希望,所以他并没将主要精力用在影视行业,直到1996年戈尔巴乔夫重返政坛的行动遭遇重大挫折后他的接片量突然飙升:1992年至1996年期间戈尔巴乔夫几乎是一年接拍一部片子,然而在1996年他却一下接拍了五部片子。当然他也不光是拍电影,各种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上他也是常客,据不完全统计:戈尔巴乔夫参加的节目有讲述捷克斯洛伐克解体的《新世界或自由,平等,博爱》,有描写铁娘子的《撒切尔:唐宁街岁月》,有为美国阴谋论电视台拍的伪纪录片《克格勃谋杀肯尼迪》,有品评当代俄罗斯政治的脱口秀等等,他甚至尝试过为动画片配音。戈尔巴乔夫所参加的这些电视电影节目所涉及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意大利语甚至还有日语,尽管节目覆盖的国家范围如此之广,观众的兴趣点和口味也大相径庭,但无论制作方提什么样的要求,戈尔巴乔夫总是能以不变应万变——扮演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

1997年戈尔巴乔夫接到了来自必胜客的通告:邀请他参与拍摄最新的必胜客广告片。于是他带着外孙女一起上镜为必胜客商业代言:片中的戈尔巴乔夫和小孙女一起走进了一家必胜客并亲切地给了孩子一片披萨饼。看起来戈尔巴乔夫在离开政坛后得以享受天伦之乐,然而1999年他的妻子莱莎因白血病去世,悲痛欲绝的戈尔巴乔夫面对镜头,痛哭不止。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专程探望了戈尔巴乔夫夫妇并将莱莎接到德国继续治病。施罗德在与戈尔巴乔夫分别时紧紧相拥,当时施罗德双眼含泪。戈尔巴乔夫在影视广告领域陆续取得一系列成就后又燃起了重返政坛的希望之火,于是他在1999年9月开始筹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并于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该党领袖。2001年戈尔巴乔夫获得一份当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新工作,同年他还作为合作伙伴出任《权力秘密》节目的主持人及首席编辑。2004年5月俄罗斯社民党内部发出坚持要同亲政府的统一俄罗斯党达成政治协议的呼声,然而戈尔巴乔夫坚决反对这一举措。在当年5月22日举行的一次党内会议上戈尔巴乔夫因与党内人士在党派发展方向上有争议而辞去了该党领导人职务。2007年4月戈尔巴乔夫的老对手叶利钦因心脏病恶化去世,戈尔巴乔夫出席了叶利钦的葬礼。戈尔巴乔夫作为政治人物在与叶利钦的角力中无疑是失败者,然而老人家和政治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老人家的成功就是看谁活得久。显然在这点上戈尔巴乔夫成为了胜利者。同年8月戈尔巴乔夫为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皮包的广告代言:这时已有丰富演艺经验的戈尔巴乔夫基本熟悉了这个行业的玩法,于是他推出了自导自演的LV平面广告。画面中的他身边放着LV的手提包,坐车经过象征着冷战的柏林墙,引发人们对一个时代落幕的感慨。2007年10月20日戈尔巴乔夫成立俄罗斯政党社会民主联盟并担任党魁。

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

不过相比之下戈尔巴乔夫最喜欢做的事可能还是著书立说:他在离开政坛后先后写出《20世纪的精神教训》、《尚未结束的历史:戈尔巴乔夫访谈录》 、《离开克里姆林》等作品。巧合的是著书立说也是戈尔巴乔夫的老对手叶利钦晚年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戈尔巴乔夫还广泛出席各种主张绿色环保、世界和平的演说,从而在欧美国家争取到了不少朋友,也提高了戈尔巴乔夫的社会影响力。据西方媒体报道: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出席一场演说的出场费一度高达2万美元-10万美元不等,即便是经济危机时期也没少于1万美元。戈尔巴乔夫的作品中最畅销的《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一书为他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收入。早在苏联尚未解体前的1990年戈尔巴乔夫就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由于戈尔巴乔夫任上柏林墙得以拆除,所以德国人对他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2005年6月德国统一委员会给他颁发“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2008年9月18日戈尔巴乔夫在美国受颁自由勋章。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国内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也逐渐由完全的负面评价转变为负面评价与正面评价并存:2012年5月3日戈尔巴乔夫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俄罗斯最高荣誉圣安德烈勋章。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自己也对当年的所作所为多了一些反思,终于在2016年在一次新书发布会上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对苏联解体负有责任。现任俄罗斯总统一方面批评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肯定戈尔巴乔夫在国家转折关头勇于改革的最初动机。戈尔巴乔夫过生日的时候普京还送上了自己的祝福。普京其实并不反感这位身段灵活的老前辈,对他的各种政治活动也不加干涉。虽然普京曾批评戈尔巴乔夫“把权力扔到了地上”,但他也知道老前辈对俄罗斯的利益还是很上心的:戈尔巴乔夫不仅在国际社会多次批评美国和北约向东推进,还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旗帜鲜明地支持俄军。由他作为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一座桥梁对普京来说也并无坏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