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村长,我要生了----疫情下的普通人(五)

大年初五,村长老牛刚检查完所属的3个村屯的防疫情况,屁股还没坐稳,电话就急促的响了起来:“村长,我要生了,怎么办那?”老牛手拿电话,一时蒙在那里,是啊,咋办?这里地处黑龙江偏远山区,到县城60公里,最近的乡卫生院也有15公里,村卫生所是个男医生,平时也就能打打针,开点感冒药,从没接过生啊,最要命的是连续两天下大雪,道路不通。又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村村封路。

打电话的是村民大梅子,他丈夫一直在武汉打工,大年三十从武汉返乡过年,因疫情现在正在县城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家里只有大梅子和婆婆两个人,现实情况下就只能向村长求助了。

这个小村子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对每家的情况老牛可是了如指掌,之前听说大梅子还有一个月能生,也就没有把这儿当回事,今天接到电话,可真把老牛难住了,眼下这个偏僻的小村里他这个一村之长,可是大家的主心骨啊。思谋了片刻,老牛起身奔向了村委会,临走向老伴交代了一句:“你先到大梅子哪儿看看,让她别着急,我去想办法。”


「故事」村长,我要生了----疫情下的普通人(五)

来到村委会,老牛打开村里的广播,别看这东西用了好些年了,关键时刻可全靠它发布消息。:“大家注意了,注意了,有个着急的事跟大伙说说,大梅子要生了,他家老爷们没在家,得马上送医院,大伙都跟着想想着儿。赵三秒,赵三秒听到广播开着你的车到大梅子家门口,听到没?还有啊来两个棒小伙,也到大梅子家,出门别忘了带上口罩听着没”

对了,还有通行证,老牛突然想起来,现在村村封路,没有通行证可是寸步难行。抓起电话,老牛打通了乡政府值班电话,别说,虽然是过年期间,因为防范疫情,乡政府还真有人值班。说明了情况,乡政府值班干部说,马上找人开通行证,过来取就行。

来到大梅子家门口,老牛看到赵三秒的车已经在哪儿了,赵三秒三十出头,是这个小村唯一一个有车的人,平时就以自己的小面包车出租为生。“村长,你看这天都快黑了,昨天刚下完雪,也走不了啊。”赵三秒为难的说。“走不了咋整啊,她男人在隔离点,你又不是不知道,走,进屋再说。”


「故事」村长,我要生了----疫情下的普通人(五)

来到屋里,只见大梅子靠在床上,拉着村长老婆的手,泪眼旺旺的“村长,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算着 还没到预产期,看样子要早产了,咋办那,村长你帮我想想办法,救救孩子吧。”

他娘的,早产。牛村长急的心里直骂娘。“赵三秒,你车上能坐几个人?”“七个”“你去再找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不行的时候好推车。“大梅子,你和婆婆赶紧收拾东西,咱们连夜出发,孩子早产,乡卫生院肯定不行,咱们到乡里拿上通行证,直奔县医院。”

老牛趁大伙准备东西的时候,赶紧回到村委会,想到一些事,不说说真不放心。“大家注意了,注意了,我要连夜去县医院,有几个事跟大伙叨咕,叨咕。就是明天村口轮到谁站岗,谁都不能空岗,不能放生人进村,再说一遍,没事都在自己家呆着,不行扎堆唠嗑,更不行聚堆打牌,别老想着病毒离你远着那,就不当回事,听着没。”

回到大梅子家,大伙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村长老伴拿来一包吃的:“晚上你还没吃饭呢,车上吃吧。”

东北的冬天天黑的特别早,下午五点 ,外边已经大黑了,虽然已经到了立春的节气,晚上的室外温度仍然低至零下二十多度。小面包车在崎岖的乡村公路上艰难的行进着。小车不时的在雪后的路面上打滑,有时又陷在雪里不能动,两个小伙子就下车把车推出雪窝。

车内,大梅子一阵紧似一阵疼的呻吟着,几个人的心也跟着悬着,“大梅子,你要挺住啊,到了医院孩子就安全了,挺住啊”梅子婆婆不停的安慰着。

六十公里的路程,他们差不多走了一夜,在天快亮的时候,终于到了县医院,办完手续,大梅子直接进了产房,大伙悬着的心也暂时松懈下来,再看老牛,裹着件军大衣,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睡着了。

几个年轻人,看着睡着的老牛,心里充满敬佩的想着:“村长这芝麻官,还真不好当‘

太阳出来了,一缕初生的阳光照在几个人疲惫的脸上,这时产房传来一声新生儿的哭声,一会护士抱着婴儿出来了:”恭喜你们,母子平安,孩子虽然是早产,但各项机能都很好,在保温箱住上几天就没事了。”

平安,孩子就叫平安吧,愿我们都平安!

「故事」村长,我要生了----疫情下的普通人(五)

注:疫情之下 ,有多少像老牛这样的芝麻官,默默无闻的奋战在抗疫基层,谨以此文献给我们广大农村的基层工作者 你们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