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行走徽州(63)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司馬狂/文

大脈塢這個地名,很早之前就曾聽聞過。但究竟是怎麼知曉的,心裡一直暗自嘀咕。直到敲下鍵盤開始書寫本文的時候,才驀然憶起,那是因為在萬年橋頭那裡等回老家的班車,時不時能見到去往大脈塢的班車。之前,只是好奇這個地名,至於其究竟在何方,還真沒有認真研究過。直至國慶節,自縣城騎車去綿潭,路過此間,這才搞清楚大脈塢的具體位置。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如今的大脈塢,作為一個村民小組,歸屬到綿潭行政村中。而歷史上的大脈塢,在民國時候是與自城一塊算作恆大保的。再往前延展,大脈塢的潘姓是明朝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前後來的大脈塢,彼時潘姓先祖潘清隨母改嫁而到了漳潭,後娶漳嶺山朱氏為妻,夫婦二人遷居大脈塢,為大脈塢李氏打長工。幾百年來,潘姓綿延發家,逐漸成為大脈塢的主姓,如今在當地還留存有“老鼠拱倉”的民間傳說。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而在潘清到大脈塢之前,這裡便已經有人居住,按照目前的資料至少可以斷定漳嶺山的李氏便在此間有基業。而大脈塢的地名至少源自元朝,那時候的統制者在鄉村建立了“鄉、都、圖”的三級管理機構。再繼續往下,蒙古人又設置有“社”。基本以廿五戶為一社,不論姓氏,歸屬一社。社有社屋,以祭祀土地、五穀等神。大脈塢的得名正是源自當時社屋的社額名,至於後來衍化出的“大麥塢”,想來更多是鄉人們的訛傳。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一座綿福橋,橫亙新安江支流上,天塹變通途,往來皆便利。不知,當年此橋不通時,前往綿潭可有渡船來回擺渡?繼續往裡,則能見到一座頗為神奇的橋。單拱石橋,越溪而建,這邊卻綿延著有數十個橋墩,依次排列,延續著石拱橋。這不用多猜,也能知曉,定然是汛期漲水,水勢滔滔,如今圖片中能見到的良田頃刻間化為河道。鄉人慾過河,唯有建造此橋。據綿潭村鄉賢汪衛東老師說,繼續前行百餘米,復有一橋,名曰“姚家橋”。只可惜當時去的匆忙,雖至橋上,還同一位老人攀談了一會,卻忘了給橋拍照。姚家橋必然是姚姓所造,大脈塢的姚姓,乃是自九砂遷徙而來。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建國初期,興修新安江水電站,大脈塢地勢正好處於水位線以下。於是,大脈塢人響應政府號召,紛紛外遷。這其中,前些年因為研究《金瓶梅》,並直言西溪南便是西門慶故里的“苟洞”潘志義,便是大脈塢移民去西溪南的。諸多的大脈塢人移民過去後,完全不適應當地以種稻為主業的農業經營模式,思土之情,日漸蔓延開來。到了1961年,這樣的情愫再也不能抑制,於是在隊長潘觀貴的帶領下,部分大脈塢人又重返故里,再度把大脈塢的村名延續了下來。1987年出版的《歙縣地名錄》記載著,大脈塢共計31戶,128人。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依山傍水的大脈塢,臨江處亦有幾戶人家,但大多數村民選擇將院落蓋在避開道路喧囂的山坳裡面。硬化好的水泥路,隨著溪水的走勢而蜿蜒向前,傳統徽派建築與新式的建築,和諧相處地佇立在道路一邊。你只管自由行走,沒有惡犬擋路,沒有恪守鄉土,突逢闖入者的異樣眼神。若不是我趕著上前,特地向老人家詢問村子的情況,或許他們壓根都不知道,我這個外人曾來此叨擾。這份恬淡,非歷經歲月洗滌,不能獲得……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徽州如同大脈塢這般的村莊還有很多,大多數的村落都是一個模樣,但又絕不是完全的一樣。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特色,無論是姓氏,還是村名,或是方言,亦或者是留守著的村民。行走在徽州的鄉野間,感受著我最是熟悉不過的鄉土氣息,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才是令我著迷的生活。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歙縣大脈塢: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水庫移民外遷後又返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