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有过这种感受,你跟孩子讲到口干舌燥,孩子也还是似懂非懂,即使说他记住了,回头也会把你讲的道理忘光。现在教育孩子不能体罚,不能冷暴力,而说教又不管用,简直把家长们逼到了绝境。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为什么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就是不听呢?

  •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 一般情况下,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概3-5分钟,4岁最多达到10分钟,5-6岁达到15分钟,而且这还是一个最优环境下的理论值。所以,如果你对6岁以下的孩子说教,前几句他还能听得进去,到后来,就会觉得烦躁,即使你的话“有道理”,也会变成“没道理”。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 孩子犯错之后心理正处于一个逆反期,“听不懂”我们的文字描述
  • 孩子犯错这个事情,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其实是一个家长给的定义。因为他们做的错事,他们并不知道也不认为这是个错误,而是家长赋予了这件事“错误”的定义。所以当他犯错之后,他的心理正处于一个“被否定”的逆反期,这个时候他们是听不懂也听不进去我们的文字描述——也就是“讲道理”的。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 我们把讲道理的重点放在了情绪的释放上
  • 大多数父母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是不是都是气冲冲的?或者是呵斥的语气,无论如何也很难是微笑的,平和的。即使最开始是平和的,随着你说了很多,孩子还是有听没有懂的状态,你的怒气值也会飙升。这个时候孩子更清楚地接收到的是你的情绪释放出来的信号,而不是你的语言。他们会感受到这个状态下的惊恐,并不能清楚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所以你的道理也就白讲了。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四个讲道理的秘诀,分享给各位家长,让你的说教不再是孩子的“耳旁风”

    1、向孩子传达积极的情绪

    当孩子做了一件错事时,有的时候他是能意识到这是个错误的,他自己就已经很惶恐了,这个时候,其实你稍加引导,他就能意识到下次不能这样做,无需大段的道理。而如果他没意识到这是个错误,那么我们要向孩子传达的是,发生了这件事,我们会得到一个消极的结果,如果下次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会得到很积极的结果。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例如,当孩子打翻了一杯牛奶,我们往往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其实我们只要跟孩子说:“你看,美味的牛奶没有了,如果你能小心一点,我们现在已经喝到了好喝的牛奶,很快就可以吃完早餐去玩了。下次小心些好不好?”下次,他可能就会注意不再打翻牛奶。毕竟我们只是想让孩子避免错误的结果,而不是热衷于对孩子说教,所以只要达到最终的结果就好了。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2、把“你要……”转化成“我想……”

    作为大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一直在命令你“你要……”“你不能……”,我们也会有被控制的不爽,孩子也是一样的。不妨把语气转化一下,从命令孩子变成希望孩子帮助我们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孩子会更乐于帮助你,而不会感觉被控制。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例如,明明九点了,孩子就是不上床睡觉,你一直催促“快睡觉了”“你怎么还不睡觉”,孩子肯定是越来越精神,一直折腾到你和他都精疲力尽才会睡觉。如果我们说:“宝宝,妈妈想和你一起读一本睡前故事。”孩子可能就会很快准备好躺在床上,因为他觉得你需要他,他愿意满足你的这个愿望。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3、选对场合讲道理

    古人有云:“当面教子,背后教妻”,说要在孩子犯错时当着别人的面教导他,这句话我是不认同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当着别人的面被教训,他一定会觉得很丢脸,那么他只会记住这个丢脸,而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跟孩子讲道理,要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他面对一个绝对信任的人会更愿意坦露自己的内心。而且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往往比让他明白一个小道理更重要

    4、未雨绸缪,事前备案远比事后找补更容易让人接受

    我们工作的时候会有这种感受,如果上司明确跟你提出了一个要求,而你没有做到,你自己就会很羞愧。反之,这个事情上司并没有提出要求,你没有那样做,他却批评了你,你往往会有些逆反。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的。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都可以顺便跟孩子讲一个小道理,哪怕只是一个小的行为规范,多和孩子说几次,他可能就记住了,不要等到错误发生之后,指望讲一次他就能把道理记到心里。有时候和孩子说什么道理,就是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说,有机会就说,他才可能会记住。也不要说什么“说了那么多次,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呢?”这种话,我们毕竟是为了让孩子知理懂理,而不是为了说教而说教。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掌握这4个跟孩子讲道理的秘诀,孩子会更愿意听你的“道理”,只要他真正愿意去倾听的时候,你的说教才不会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有的时候,我们干巴巴的说教,很难让孩子形成印象,不妨借助一些绘本工具,让孩子自己去阅读,去读懂这里面包含的道理。我的孩子今年6岁,我给他买了很多的绘本,其中她最喜欢的一套绘本是一套《情绪培养与性格管理》的中英文双语绘本。其中的《妈妈我能行》让她爱上了自理能力的养成,《我能保护自己》让她时刻记得安全第一。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这套绘本使用一些小动物的场景故事,来告诉孩子遇到不同的问题应该怎样应对。书的内页纸张精美,画面色彩鲜艳,孩子很喜欢看。这套绘本适合3-10岁的孩子看,小孩子的喜好都是相似的,相信你的孩子也会很喜欢。

    分享4个跟孩子沟通的“秘诀”,让家长的说教不再是“耳旁风”

    需要的家长可以点击下面的图片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