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幫孩子修改作文?

抗疫情,寫日記 /520親子記錄營

週二的時候,語文課程是學習兒童詩的創作,家庭作業就是以當前的疫情為主題,創作一首兒童詩。

該不該幫孩子修改作文?

Jackie同學上午上完課就沒理了,我們提醒了幾次,他總是說,好難呀,不知道怎麼寫。反正下午還有時間,先拖著吧。

到了下午4點多,老師在班級群提醒,今天很多同學的詩都要打回重新,理由是他們的詩有太多別人的影子。言下之意就是說同學們不能照抄老師給的例子,而是要自行創作。我們把這一消息傳達給Jackie,他有點緊張了。不過他還是不急不慢地和弟弟在客廳玩耍。

“現在都五點吧,6點之前必須交作業,你還不去寫?” 爸媽齊上陣催作業了。

“再玩一會吧,我心裡面在想呢。”Jackie仍然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

“需要輔導嗎?”

“不用!”

我和爸爸相互使了個眼色,隨他吧,詩歌創作,講真也有點難度。

不一會兒,Jackie奔到房間,關上門,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

我去房間拍照時,看寫的角度還不錯,就是部分句子有些不通。特意問他,“需要媽媽幫你修改嗎?”

“哎呀,你就別修改了,趕緊拍照吧!” 說完就繼續和弟弟玩去了。

該不該幫孩子修改作文?

提交作業後,看到其他同學的詩,也有挺多不錯的。特別是賴同學的,交了兩篇,不論是立意還是句子的錘鍊,都寫的很不錯。Jackie湊過來一起看,第一反應是“這個一看就是爸爸媽媽指導過的。

“你這是嫉妒別人寫的好嗎?以前的作文我還不是指導過你。” 雖然我嘴上這麼說,但我的感覺和Jackie也不謀而合。一些句子的諧音還有用法,確實看得出有大人指導的痕跡。

我可沒輔導!”Jackie被我說中了心思,很不屑。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心裡特別渴望得到我的肯定和認可。再說,文學和藝術是最沒有標準答案的,一千個人還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呢,有閃光點就好。

“那確實,沒有輔導就特別棒。而且媽媽覺得你寫得特別好,你的角度很新,句子比較靈動。”

“什麼叫靈動?”

“靈動的意思就是說你的詩讀起來有小孩子的天真和孩子氣。”聽完媽媽的誇獎,小傢伙心裡平衡多了,開心的繼續玩去了。

當天晚上,果然賴同學的兒童詩被老師推為優秀作品置頂展覽,Jackie同學的作品也得到了表揚,不過意思不通的那一句被老師劃線了。

該不該幫孩子修改作文?

就在昨天,老師發私信過來說,Jackie的詩不錯,需要發一張孩子的生活照,以便製作這次三年級孩子們的兒童詩美篇。得到了老師的肯定,Jackie心裡樂開了花,美滋滋的。

“老媽,沒有輔導我也上榜了,這次我很棒吧!”

“那當然啦!我兒子本來就優秀!”

該不該幫孩子修改作文?


育兒覆盤:孩子的作文,該不該輔導呢?答:能不輔導儘量不輔導!

1,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孩子

兒童詩的事件結束,我不由得想起一二年級的時候,100多字的作文都要輔導,寫不出來還哭,有時候甚至是我說他寫才能完成,作文成了老師佈置給我的任務。一度我特別的煩惱和焦慮,後來和其他家長交流,家長們都持不同意見,有的說作文本來就不簡單,肯定要輔導一下的;有的說,得讓孩子養成獨立習慣,就應該讓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寫。當時的我覺得都有道理,但是還是覺得得適當輔導。

自從孩子進入三年級,好像寫作文方面有所提升,我的原則是:孩子不來找我要求輔導,我就讓他自己寫,最多幫他看一遍。

在寫作文方面,我們要幫忙要輔導的恰恰是在作文之外,堅持閱讀,學會觀察生活,學會關注內心的感受。

孩子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不僅寫作文,其他的能不插手堅決不插手。

該不該幫孩子修改作文?


2,不完美的孩子比完美作業更重要

有一些家長包括以前的自己,總是幫孩子檢查作業,讓孩子及時改正,這樣交給老師的作業基本上都是正確的,完美的。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幫孩子交完美作業家長到底是為了向老師證明自己教育有方,還是棒老師代勞呢?

其實,在學習的權威方面,孩子更信任老師,讓他們犯錯才是進步的開始。如果每次的作業都是完美無缺,那孩子也很難看到自己的問題了。

現在,我接受我那經常犯錯的孩子,因為這樣的不完美才是真實可愛的。讓他們學會面對真實的自己,比展現完美的作業要重要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