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根據一份針對幼兒園家長的調查數據顯示,67%的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受到欺負,這些家長普遍覺得自己的孩子比較懦弱,在幼兒園中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他們甚至還擔心懦弱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軟蛋,在生活工作各方面都難以順利。孩子越是“懦弱”,家長就越焦慮和擔憂,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孩子“懦弱”的表現有哪些?

過於順從

孩子對家長和老師的要求過於順從,只會“低頭聽話,嘴裡答應”。對於他人的觀點,孩子就算反對,也不敢說出來,只會默默接受。

沉默寡言

孩子在家裡和學校裡都不怎麼說話,即使不得已要回答問題時,說話聲音也很小,眼神一直躲避,不敢直視說話的人,顯得非常沒有底氣。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害怕集體活動

每當別的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時,“懦弱”的孩子就不敢參與,只會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每次聽到有集體活動,孩子就會想盡辦法躲著不去參加。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孩子“懦弱”的原因是什麼?

父母的溺愛

現在很多父母過於寵愛孩子,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包辦妥帖,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遇不到什麼挫折。當這樣的孩子離開父母身邊,獨自面對問題時,就會不知所措,隱藏在內心的懦弱就表現了出來:不敢做這件事情,不敢與那個人打交道。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父母的“恐嚇”教育

父母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嚇唬孩子,比如“不好好吃飯的話,把你抓去給老虎吃了”,“不寫作業的話,警察叔叔會把你抓走的”等等,這樣的話雖然可以讓孩子聽話,但是卻在無形之中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這種心理陰影會在孩子行為處事的時候,時不時“嚇唬”孩子,使孩子變得“懦弱”。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父母過高的要求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過分,孩子只是默默接受,不敢反駁。長此以來,會使孩子變得逆來順受,在面對其他事情的時候,第一想到的態度也是忍受。這樣,“懦弱”就在孩子心裡紮根了。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父母該怎樣對待“懦弱”的孩子?

1、不要過度保護孩子,適當給他創造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父母不能對孩子過於寵愛,不能把孩子的事情都代替包辦,要留給孩子自己處理事情的機會,增強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比如讓孩子去樓下超市買簡單的東西,讓孩子去送一個小物件給鄰居,這些都可以鍛鍊孩子的勇氣。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2、不要過分約束孩子,給孩子一些自由成長的空間

父母一定不能對孩子提出很多過分的要求,也不要太多的約束孩子的行為,給孩子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例如,讓孩子自己選擇一種喜歡的特長去學習,而不是指定孩子學習某一種特長;給孩子獨處的空間,而不是一味地在旁監督。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3、鼓勵孩子不要怕失敗,教給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

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表現出失望的情緒,甚至指責處罰孩子,也不能裝作不在意,對孩子沒做好的事情隻字不提。最好的方法是,告訴孩子失敗的這個客觀事實,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勵他樂觀地面對挫折。這樣孩子便會正視自己的失敗,丟掉“懦弱”,鼓起勇氣再次嘗試。


被欺負也不反抗,養成孩子“懦弱”性格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了解

佳佳給大家推薦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通過十個主題的故事從不同角度講述關於:保護自己、克服恐懼、誠實守信、團結有愛、我能行等方面的故事。引導孩子擁有情緒管理的能力自信、樂觀的性格

另一套《陽光寶貝翻翻樂大卡》是一套“全能”啟蒙口袋書,內容包括好行為故事、好習慣故事、晚安故事、媽媽講故事、三字經、唐詩、弟子規、動物認知、英文字母、拼音等10個部分,家長就可以通過好行為、好習慣等故事來引導寶寶用自信強大的內心為人處世。

繪本鏈接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