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什麼叫貨幣的時間價值?也就是說,今天的一百塊錢,不等於明天的一百塊錢。貨幣在不同的時間點我,是不可以直接拿來做比較的。

比如我現在從你這兒借100塊錢,一年後再還你100塊錢,表面上講,都是100塊錢,但其實明年我還的100塊錢,可能就不如今天的100塊錢值錢。因為我今天可以用這100塊錢消費,看場電影,或者吃飯,帶來馬上能夠享受到的效用。

但是我借給了你,就不得不推遲到一年以後才能享受效用,等你還我這100塊錢的時候,我的效用就降低了,因為我的效用被推遲了。這時候你就需要給我補償,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利息。假如說利息是5%,你明年就要還給我105塊錢。這就是貨幣的時間價值。

做投資決策,首先就要理解貨幣的時間價值,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框架,怎麼在不同的時間段裡,比較貨幣的價值。

你還要理解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貼現——把未來的錢貼成現值。

比如我們說好利率是5%,明年105元相當於今天的100元。假如有人說明年給你105元,利率是5%,這就相當於今天要給我100元。這兩個選擇是有差別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投資決策。什麼是好的投資?

好的投資是指能增加企業價值、增加股東利益的投資。所以,評價投資好和壞,必須要有一個基準線,或者說有一個底線,做投資決策時,很重要的就是要有底線思維。

投資方法

做投資有4種常見的方法,

第一種叫“淨現值法”。它的邏輯很簡單,比如現在要做一個投資,我把未來會出現的現金做一個預測,比如我今天需要投資1000萬,明年開始有現金流入,第一年回來500萬,第二年1000萬,第三年項目結束了。

今天需要1000萬做投資,意思是,我們今年的現值是1000萬。明年、後年、大後年會有現金流入,這時候,就要看清楚貨幣的時間價值了,不能把300萬、500萬和1000萬加在一起,簡單地認為未來能夠收回1800萬,不能這樣想。

我們需要做的是,把這些錢貼成現值,比如3年以後1000萬相當於今天多少錢,貼成現值後再加在一起,是我們所有現金的流入,再減去今天現金流出1000萬,最後算出的,就是淨現值。


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淨現值的底線是什麼?

是零。淨現值大於零的項目,就是好的項目;淨現值小於零的,就是壞項目。這就是淨現值法的底線。

第二個是“內部收益率法”。這個詞很拗口,其實很簡單,就是看做投資能給我帶來多大的回報。

還是拿剛才的例子來說,今年要投入1000萬,明年、後年、大後年分別收入300萬、500萬和1000萬,我們來算投資回報率。假設我們拍腦袋,算出一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是15%,這叫內部收益率。內部收益率的底線是什麼?是所謂的機會成本或融資成本。

融資成本的意思是什麼呢?

你要做投資,需要用自己的錢或者去借錢,不管什麼方式,都是有成本的。你的融資成本假如是12%的話,拿它跟你的內部收益率對比。假如內部收益率大於融資成本,就是好的項目,可以投資;如果內部收益率小於融資成本,那就是壞的投資。

內部收益率的底線是我們的融資成本。

第三種方法就是“投資回收期法”,它指的是,一筆投資多長時間能回本。投資回收期法很簡單粗暴,有很大缺陷,因為它忽略了貨幣的時間價值。但是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會看到,還是有很多企業使用內部收益率法或者回收期法。

當然,這幾種投資方法各有利弊,但我要提醒你,無論什麼時候,最科學的方法還是淨現值法,它是投資方法的金科玉律。


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併購重組

掌握了投資方法以後,下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看企業做怎樣的投資決策。

投資決策有很多種,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也很常見的投資決策,就是併購重組。

我們知道,企業的增長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內生式的增長,不斷做好的投資,擴大再生產,做研發,有新的產品,然後慢慢長大。

還有一種叫做外延式的增長,就是通過兼併來實現企業的跨越式增長。

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一個很重要的渠道就是通過不斷買買買,迅速把自己的企業規模做大,所以,兼併重組或收購是企業最重要的增長方式之一。

為什麼要做兼併收購?最重要的原因是,兼併收購能帶來協同效應,說白了就是一加一大於二,一個企業買了另外一個企業,放在一起製造出的協同效應,比兩個企業分別創造出的效應更大。

我們也確實看到很多企業通過收購創造了協同效應。

怎麼判斷一筆兼併收購是不是好的投資?

還是用前面說過的金科玉律,也就是淨現值法來做衡量。不過,併購重組裡的淨現值法比較複雜,因為企業在買標的資產、標的公司時,支付手段不一樣,計算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兼併公司一般怎麼買呢?

通常有兩種方法:一個是用現金買,這個比較土豪,真金白銀給你,企業的所有權歸我了。像阿里當年就把90多億美金直接扔給餓了麼,現金收購,這是非常簡單粗暴的方法。

第二種是換股,不給你現金,把我自己的股票按照一定的比例,比如1:1來換股。比如你原來是標的公司股東,有100萬股,我要收購你的股份,我就用自己的100萬股跟你按照1:1來換。

那麼,現金和股票收購的區別是什麼呢?區別很大。因為現金收購很簡單粗暴,直接給你現金,咱們就拜拜了,你的股權公司股權、所有權歸我,咱倆以後再沒有任何關係了。

但如果我用自己的股票來跟換股,你就變成我這個公司的股東了。

我公司的所有權可能會被稀釋,同時,如果你是一個很大的標的公司,你的股份佔據了很大一部分,那你甚至可能在董事會里擁有席位和發言權。總之,收購之後,未來我還得跟標的公司的股東打交道。

這是現金收購和股票收購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區別,你可以到《公司金融》的課程裡去學習。

兼併收購的第二個問題是,你用自己的錢買還是加槓桿買?如果有足夠的現金,那沒什麼可說的,直接用真金白銀;但是,如果我們有那麼多錢,那就可以加槓桿來收購。

比如可以到銀行借款,或者發行債券,還有比如說通過發行垃圾債券加槓桿收購。美國上世紀80、90年代興起過加槓桿收購的風潮,我在課上講過,當時最經典的案例,就是美國一家PE公司叫KKR,收購一家做菸草和食品的公司納貝斯克。

槓桿的收益會放大你的收益,如果收購成功,你可以用很少的錢撬起巨大的槓桿,但是如果收購失敗,不好意思,像2007年黑石用槓桿收購希爾頓連鎖酒店,剛收購完就趕上全球金融危機,股價暴跌,它整個就清零了。

當然有各種各樣的玩法,今天時間有限就不多說了。總之不管什麼玩法,你是加槓桿還是自己的錢,不管是現金還是股票,最後判斷這是不是一個好的收購,都是要用淨現值法來衡量。


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企業分紅

好了,如果企業找到了錢,也做了好的投資決策,賬上有富餘的錢了,接下來怎麼辦?這就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鼓勵政策,就是分紅。

如果你炒股就會發現,上市公司常常發股息。常規的股息,美國中國都是一年發四次,這個通常是現金股息。

還有一種股息叫股票回購,也就是不發現金了,通過回購你的股票來進行分紅;另外還有一種實物分紅,也不發現金,企業用自己的服務或者產品來分紅。

比如美國有一家上市公司,是做殯葬行業的。它的實物分紅,就是它的股東可以便宜燒,打八折,這也是在用它自己的服務為股東提供分紅。

國內的南方食品,2014年給公司持股100股以上的股東,分紅一盒黑芝麻糊;還有仁和醫藥,給持1000股以上的股東,分兩盒安全套,這些都相當於拿自己的產品分紅。

當然,這些分紅方式並不是最常見的,最主流的還是現金分紅。


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還有一種股票分紅方式叫高送轉,意思是什麼呢?

就是我不用現金分紅,也不用實物分紅,我給你贈送額外的股票。假如說你今天有一萬股這家公司的股票,我再送你10%,第二天你手裡就變成了11000股;還有一種操作方法叫股票拆分,也就是一拆二,原來一萬股,第二天拆開變成兩萬股。

前些年國內很多企業炒作這個高送轉,一發高送轉的公告,股價馬上往上漲。這其實不符合邏輯,因為本質上講,高送轉沒有任何現金流出,也就是說,你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收益。

有一個比喻說得特別好,高送轉就是把一張100塊錢的鈔票,變成了兩張50塊錢的鈔票。

企業為什麼拆分股票?

很簡單,就是要把股價降下來,提高流動性,這樣就能有更多的投資者去投資你的股票。

舉個例子,比如茅臺前些日子的股價超過兩千塊了,你得花十幾萬才能買一手它的股票。

這麼高的價格,一般投資者很難買得起。但如果你拆分股票,把股價降下來,很多人就能買得起了,這就可以擴大股東的數量——提高流動性,這是很多公司進行高送轉的初衷。

公司發現金股息的這一天,我們會看到股價上升還是下降?很多人回答會上升。

其實相反,股價在分紅的這天會下降。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你用現金分紅的話,相當於賬上的一大筆現金離開了公司,公司的價值一定會下降。當公司在外面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變,股價當然是下降的。

我們再來說說股票回購。股票回購有很多種優勢,一是比較靈活,二是向市場傳遞了一個很好的信號。

為什麼呢?你想想,企業什麼時候會回購自己的股票?一定是企業的股票被低估的時候。

比如一家公司的股票賣15元,但公司內部人員從掌握的信息判斷,自己的股票其實值20元,這意味著股價被低估了,企業就有動力把股票買回來。所以,企業通過回購股票,向市場上傳遞了一個很好的信號。

反過來想,什麼時候企業會向市場傳遞不好的信號?

就是當企業發行新股的時候。你想,只有當股價被高估的時候,公司才會用20元的價格賣出只值15元的股票。從美國的股市可以看到,一個公司要發行新股的時候,股價馬上會跌下來,說明這個邏輯是對的。

要注意的是,我們國內的情況不太一樣,因為中國的股市不完全是市場化的,有很多行政干預的力量,所以我們會看到中國企業發行新股的時候,股價會上升而不是下降,這就和中國特殊的國情相關。


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股息政策又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定理——“MM第二定理”。

“MM”是兩位非常偉大的經濟學學家、諾獎獲得者的姓名縮寫。那麼這個“MM第二定理”說了什麼呢?

它說的是,在“完美”的市場行情下,公司的股息政策,和企業的價值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企業的價值,和你怎麼分錢無關。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學邏輯和直覺。

代理問題

到目前為止,我們說的都是“完美的世界”這個前提,假設沒有稅、沒有信息不對稱,沒有代理問題,大家各司其職‘高管能夠努力工作,最大化企業利益;公司的內部人員和外部投資者之間,信息也都是透明的。

但現實生活中,這是不可能的,各種摩擦一定會存在。那麼,公司治理就是告訴我們,怎麼通過頂層設計來緩解這些摩擦,幫我們最大化企業的價值。

現實中的公司主要有兩大摩擦,一個是信息不對稱,一個是代理問題。

信息不對稱的邏輯是,企業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對企業真實價值的瞭解,是不對稱的。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最常見的有兩種方法:發射信號、機制設計。

什麼叫發射信號?

IPO就是典型例子,企業內部人員知道企業的真實價值,而外部人員不知道,怎麼辦?

如果企業召開投資者招待會,說我是好公司,勸說大家買我的股票,有用嗎?

沒用,因為壞公司也可以這麼做。


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所以,真正有用的信號,就像清華大學的理念“行勝於言”一樣,你得拿出行動來。

要注意,要發射一個可信的信號,很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對於好公司來說,發射信號的成本,要比差公司來得更低,這樣的信號才可信。

再拿IPO來說,公司故意把股價定得比較低,留一大筆錢在桌子上,任由打新成功的投資者把它們拿走,這就是一個好公司傳遞出來的信號。差的公司不敢這樣做,因為沒有實力。

你想,這是不是比你開投資者招待會,以人格擔保自己是好公司要有用得多?

生活中具體例子太多了,比如很多名煙、名酒為什麼那麼貴?

茅臺就真的比二鍋頭好喝那麼多嗎?

可能會好喝一點吧,但二鍋頭賣幾十元,茅臺賣幾千元,為什麼?就是因為茅臺傳遞了一個信號——我送給你這麼貴的酒,代表我願意和你交朋友,我願意和你合作,我認為你是很好的人。

再比如“以身相許”,在中國古代,如果一個女生說願意以身相許,那就傳遞了我特別願意跟你在一起的信號。

還有,你會看到一些餐館的廚房是透明的,這就是商家傳遞的一個信號——我的廚房非常乾淨,我敢把自己暴露在消費者的面前,所以你可以對我放心。這些都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方法。

機制設計

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另一種方法是機制設計。信號理論是由信息掌握更多的一方,來主動發射信號,而機制設計理論是由信息較少的一方來發起行動,設計一套契約,來誘導信息掌握較多的人展示出真實的信息。

大家可能聽過所羅門王的故事——所羅門王是一位英明的以色列君主,有一次兩個少婦抱著嬰兒來打官司,這兩個人都聲稱是嬰兒的母親,各執一詞。

所羅門王是信息少的一方,兩個少婦是信息多的一方,她們知道誰是真正的母親。

於是,所羅門王設計了一個機制,說你們吵來吵去,我也不知道真相。這樣,你們把孩子從中間切了,各自拿走一半。一個少婦很高興說好,趕緊一刀兩半,省得吵架;另一個少婦很悲痛地說,千萬不要切,這孩子不是我的。

通過這個機制,所羅門王就判斷出來,第二個少婦才是孩子的母親,因為沒有一個母親願意把自己的孩子從中間一刀兩半。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價格歧視,也就是說同樣的服務和產品,對不同的消費者提出不一樣的價格。

比如說,我這裡有一瓶水,這瓶水賣給你,你可能願意花三塊錢;假設另一個人剛從沙漠裡回來,三天三夜沒喝水,他可能會願意花十萬塊錢。

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普通人還是特別需要水的人,我的信息不對稱,所以我就要設計一套機制,讓你自發地告訴我,你到底是願意花三塊錢,還是十萬塊錢買這瓶水。

這就是所謂的價格歧視,背後的原理就是機制設計。

最典型的價格歧視就是坐飛機,其實頭等艙、商務艙和經濟艙提供的服務是一模一樣的,就是把你從北京運到紐約或者上海,但是他為什麼設計不同的艙位呢?

而且飛機完全可以設計得稍微寬敞一點、舒服一點,把120度的仰角弄成150度,可為什麼航空公司不願意這麼做?

邏輯很簡單,就是通過“折磨”經濟能力弱的人,來嚇唬經濟能力更好的人,讓你不去坐經濟艙,去坐商務艙或者頭等艙。通過這樣的機制設計,讓不同的人按他真實的消費能力來購買艙位,商家從中獲取最大的消費者剩餘。


投資決策,很多企業怎麼能夠在短期內做大?


公司治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解決代理問題

引用一句話,就是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裡德曼他說的一句話:沒有人像會花自己的錢一樣,精打細算地花別人的錢;沒有人像使用自己的資源一樣,小心謹慎使用別人的資源。

這句話洞察人性,非常深刻。

我記得我有一個朋友,原來是在一個大型跨國企業做高管,他原來發的朋友圈都是頭等艙、住總統套,令人羨慕。前幾年他辭職創業了,結果你看他的朋友圈,坐的都是廉價航空,住的都是快捷酒店。這就是因為原來花的是別人的錢,現在創業花自己的錢,這就是典型的代理問題。

企業僱傭經理人,就是希望他能更好管理企業,最大化股東的利益,但高管也是人,他會有私利,想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他就會有動力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股東之前,這就會造成代理問題。

所以公司治理研究的就是設計這樣一套機制,來幫助我們解決代理問題。

監督與激勵

緩解代理問題的機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監督,一種是激勵。獨立董事是很重要的監督機制,很多企業會僱傭具有相應知識,但跟公司沒什麼關係的人擔任獨立董事,比如大學教授、獨立的會計師,都是很好的候選人。

獨立董事是從美國開始推行的制度。在中國,獨立董事的監督機制不太有效,很多獨立董事,既不獨立,也不“懂事”,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

還有一個重要的監督角色就是大股東,包括機構投資者,他們持有公司大量的股份,也能夠起到監督公司高管層的作用。

除了監督以外,第二個重要的機制就是激勵。比如說獎金,或者股權激勵,都是常用的激勵機制。

什麼是股權激勵呢?就是給公司高管股票,相當於把高管和企業的業績做了一個捆綁,企業業績好,股票漲了,高管的個人財富就會提高,公司高管當然就有動力來努力工作,提高企業價值,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代理問題。

當然,激勵機制還有很多玩法,比如期權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