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或許是為了滿足人們獵奇的需要,又或者是提出有別於傳統的新奇論點非常有成就感,總而言之自從堯舜禹禪讓以來都不乏陰謀論的存在,而且在現代人當中也非常有市場。三國時期大概是中國歷史上人氣最高的時期之一了,其中也有很多很有趣味的陰謀論的論點。下面小編就說一說其中的一個:關羽的覆敗是劉備、諸葛亮、孫權以及曹操共同作用的結果。換句話說關羽是被劉備和諸葛亮間接害死的。這個觀點確實很有意思,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劉備、諸葛亮殺關羽論點的來源

其實現在種種陰謀論看上去驚世駭俗,如同石猴出世一般來的突然,但究其本質,早有淵源。之前歷代的史學家早已對各個歷史事件進行反覆辨析,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來回反轉;一些非常驚奇的論點也早已存在,雖然在思路拓展上有可取之處,但並沒有足夠的史料支持,失之武斷。因此很難被主流所接受。結果時隔多年後又被人重新拾起,起到驚爆眼球的作用。劉備、諸葛亮合謀除掉關羽的觀點就可以視為一個典型。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小編曾經在幾年前就在網絡上看到劉備、諸葛亮合謀除掉關羽的觀點,不過那篇文章並未提及這種觀點的來源,似是作者自己研究出來的,小編看完之後也是感覺比較滑稽和不可思議。不過最近小編又看到類似觀點,而且找到了比較早的提出者——“太炎先生”章炳麟(小編不知道有沒有更早的)。章太炎先生是著名的學者,小編私以為不能再像之前那種輕視的態度來對待這個陰謀論的觀點。這也是小編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算是對這個陰謀論進行一個相對全面的闡釋。具體在章太炎所著《訄書》第三十六章《正葛》。

《訄書·正葛》:“故不惜以荊州之全土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非媢之也。”

後來史學家方詩銘又對章太炎的觀點進行了支持和補充。方詩銘先生認為,關羽和劉備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劉備以糜芳和傅士仁對關羽進行監視,從而也導致關羽與二人之間的巨大沖突。並且方詩銘先生還引用《三國志·蜀書·廖立傳》中的內容作為論據。廖立曾經受到諸葛亮的排擠,在諸葛亮出征前向丞相掾李邵、蔣琬抱怨,其中提到了關羽的覆敗。諸葛亮則以“誹謗先帝”的罪名廢掉廖立。方詩銘先生認為這是劉備刻意害死關羽的證據,否則諸葛亮不應用“誹謗先帝”的罪名。具體在方詩銘所著《三國人物散論》第六十五章《劉備與關羽》。

《三國人物散論·劉備與關羽》:“據《三國志·蜀志·廖立傳》,廖立被廢其罪名主要為“誹謗先帝”,即誹謗劉備……由此可知,關羽對劉備的不滿已經到了何等程度……劉備任麋芳為南郡太守鎮守江陵,士仁為將軍屯駐公安……即是為了監視關羽。”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三國志·蜀志·廖立傳》:“立計曰:‘……後至漢中,使關侯身死無孑遺……’……亮表立曰:‘長水校尉廖立……誹謗先帝。’”

當然今人對劉備、諸葛亮害死關羽的觀點又進行了若干補充,比如關羽一心向漢,劉備野心膨脹等論點。但這個陰謀論的主要框架還是章太炎和方詩銘提出的東西。如果網絡上存在這種陰謀論的文章,並且沒有提及章太炎和方詩銘,基本可以認為是以前人之論點,博今人之眼目。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劉備、諸葛亮除關羽的理由

這種觀點中,劉備和諸葛亮除掉關羽的一個最基本的理由,就是關羽經營荊州多年,已經成尾大不掉之勢,難以卒制。而且關羽並沒有明顯過錯,劉備不好對關羽處理,所以借孫權和曹操之手。從地理環境上來看,益州群山環抱,與荊州的交通主要有兩條,一是沿長江走峽口、魚復到江州,進入成都平原;二是沿沔水走“東三郡”(即房陵、上庸、西城三郡),進入漢中平原。而劉備手中的荊州尚未有襄陽,後者的路線並不暢通(孟達攻打房陵也是在秭歸出發的),所以說劉備與關羽的交通非常單一。關羽如果反叛劉備,將峽口堵塞,劉備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詳情可以參考劉備和陸遜之間的“夷陵之戰”。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關羽在荊州經營多年,根深蒂固,權柄重大,與益州的聯繫又微弱。而且關羽對劉備也變得越發的不滿。其主要體現於他對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對眾人的封賞的態度。因為“定軍山之戰”的大功,黃忠被封為後將軍,與前將軍關羽同一個地位。在通知關羽之前,諸葛亮就已經意料到會引起關羽的不滿,事實也正是如此。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關羽對劉備是有自己的脾氣的,並非對劉備十分尊敬。

《三國志·蜀書·黃忠傳》:“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三國志·蜀書·費詩傳》:“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劉備和諸葛亮擔心關羽叛亂,分裂蜀漢,自己又對此無能為力,於是放任驕縱的關羽與孫權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借吳人之手除掉關羽。雖然國土淪喪,但避免了內鬥的危機。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支持這種觀點的論據

這個觀點的思路很清奇,那麼支持這種觀點的論據在哪裡呢?根據章太炎以及方詩銘的觀點,論據主要有三個方面。

關羽覆敗無人支援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關羽進攻襄陽,如果成功的話,將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就如上述所說,拿下襄陽就會與漢中平原聯繫到一起,也能威脅到宛城、洛陽,真正完成《隆中對》中的前提條件。但是這次戰役成為關羽的獨角戲,從關羽出兵北伐到兵敗臨沮,益州方面沒有出動一兵一卒,就好像放任關羽不管一樣。這是一個很可疑的現象,也是劉備、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的觀點的基礎。

諸葛亮是法家人物

章太炎認為,諸葛亮是法家人物,法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保證權力集中在君主的手中,鞏固君主的統治。我們看法家中的一些主張,比如弱天下之民、操殺生之柄,就能印證這一點(這裡說句題外話,很多人認為儒家是愚民的維護封建統治的學派,其實法家表現得更為極端,歷代統治者基本上也是用外儒內法的手段)。劉備顯然對關羽無法做到完全的控制,這不符合身為法家代表人物的諸葛亮的期望。而要想懲治關羽,也找不到太好的辦法和名目,所以諸葛亮採用借刀殺人的辦法。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另外章太炎認為,諸葛亮好吟《梁甫吟》的行為,是對晏子的權術的推崇。《梁甫吟》中主要說的是“二桃殺三士”一事,晏子用一個陰謀除掉了三個桀驁不馴的勇士(用兩個桃子讓三個人去分)。而諸葛亮除關羽也是他實施權謀之術的表現了。

關羽與其他人的矛盾

這個在上述以及提到過了。關羽和劉備的矛盾(因為和黃忠同位而不受封);和劉備有聯姻關係的糜芳的矛盾;以及和孫權的矛盾長期得不到改善。關羽在荊州似乎是一種孤立的存在。由於上面都說過了,這裡就不贅述了。


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害死關羽?這個陰謀論從何而來?

小結

這就是小編整理的章太炎和方詩銘提出的劉備、諸葛亮殺關羽的觀點,並不代表小編的個人觀點。這種說法在思想上很有創新,在邏輯上也沒有太大的硬傷,似乎能夠說得通。但其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和值得商榷的地方。小編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對這個觀點發表一些淺見,試圖證明此觀點驚奇有餘,而依據不足。

參考文獻:《三國志》、《訄書》、《三國人物散論》、《晏子春秋》、《中國歷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