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此次疫情於四月末結束,請問你的經濟損失有多大?

張文鈞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武漢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的經濟收益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尤其像旅遊業,餐飲業,保險業等都受到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以及市場衝擊。

那麼,大環境下,各行各業受到了相關的衝擊,我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個人收入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詳細地談一談:疫情期間,在較大的下行壓力下,我們每個人的經濟收益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對於不同階層、不同城市、不同職業、不同工作崗位的個人來說,我們每個人受到的經濟損失是各不相同的。

我相信很多人有可能損失了一兩個月的工資,也有可能在這次疫情之後自己所開的小店或是公司面臨著倒閉。

所以,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收入群體,在這次疫情中,每個人的境遇以及每個人所從事的行業以及所從事行業的職位以及社會分工的不同,而產生經濟損失的大小程度不同。

接下來,我就分以下幾種情況來向我們大家談一談: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到底在此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疫情中,損失了多少的財富?

其一,對於一二線城市的人群,經濟損失最大。

我們大家都知道:北上廣深,是我國經濟水平較高的地區,那麼,如果你是這些地區或者說其他沿海地區或者說其他個省的省會城市的一員,那麼,如果你是一位公司裡面的普通工作人員。

那麼,你有可能損失的是三到四個月的基本工資,如果你是公司裡面的高層領導或是董事長的話,甚至說你是小工廠裡面的老闆。

那麼,你的損失可能會大一些,具體大多少?

我想有損失十萬元左右也有百萬左右的,也有千萬左右的,反正損失的金額可能不亞於其三四年的經營利用。

所以,不同城市,不同人群,不同社會階層分工的每一個人,大家的收益率都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

其二,不同行業的不同員工的工資衝擊程度不同。

因為我剛剛也講到了:像今年的旅遊業餐飲業在此疫情中經濟損失較大。

就連著名的餐飲行業的海底撈都發布公告說:公司在疫情期間已經虧損了將近10多億。

那麼,平攤到每一位員工身上,普通員工可能經濟損失有五六千元,多的有一萬多塊錢,那麼,對於海底撈的高層領導或者店長,他們的經濟損失可能達到了10萬或者更多。

所以,不同行業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衝擊程度不同,而這些衝擊程度的大小也對應著員工個人經濟損失的大小,而有些行業衝擊力很小。

如:國企、央企`事業性單位員工的工資還是照常發,並且有補貼。

那麼,在這裡,我們也看到了身為國家人員的自豪與驕傲,至少別人在疫情中受到較大經濟損失時,而這些人依然還在享受正常的工資待遇,是較為榮幸的。

所以,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會階層所導致的經濟損失的大小,我們無法考量。

總結

當然,我個人覺得在此次武漢疫情中影響,我們個人經濟損失的因素還有很多,以上二點主要是我的個人看法。

當然,損失的我們不可能在追回。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生活條件下,我們更多的能夠感受得到的是:作為普通人或者說做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我們在平時還是手頭要節源一些現金流。

就像疫情期間,有人銀行卡上存款過萬元的資金或者過百萬元的資金甚至更多,但是,有什麼用呢?

所以,生活中,我們要注重節源現金流,自己身邊儘量的保留一萬到二萬元的現金流,以防不測。

今年的疫情期間,名村封路,封高速,封機廠,封賓館,可以說什麼都封。

那麼,這些能夠為我們提供基本生活用品的服務型場所都封閉了,我們該到哪裡去買菜?我們該到哪裡去買衣服?我們該到哪裡去消費呢?

所以,通過此次武漢疫情,我個人覺得給我們普通人或者說普通工薪階層最大的啟示是:損失的錢已經無法挽回,而未來我們應該怎麼樣的管好自己手中的錢才是重中之重,而管好自己手中錢的同時,我們還要節源現金流,並且在身邊儲備一定的現款,以防不測之用。


國華財經


爸媽在蘇州開了一家社區超市,規模不大,大概一百多個平方,主要經營生活日常用品。疫情期間,小區實行了管制,關閉了靠近地鐵站那邊的一扇小門,往常大部分小區住戶是從這邊進出,畢竟上下班坐地鐵方便。而我們家的超市靠近正大門,右手邊第一家門店。正大門可以通車,對面就是商業街,閒暇時候逛街,我們這邊是必經之路。

因為今年爸媽沒有回家,所以超市是正常營業的,即便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沒有被要求關店,畢竟超市經營日常生活物資,關係民眾生計。受疫情影響,又恰逢農曆新年,街上很多商鋪歇業了,物流也不通,所以小區住戶圖方便都來我們家購買生活物資。方便麵、大米、水、消毒液等都遭哄搶,很多物資供不應求。還好爸媽年前有準備,倉庫進了一批貨,但還是有很多商品缺貨。供貨商是指望不上了,我們只好自己去附近的批發市場找貨源,能拿多少就拿多少,這裡價格會貴一些,但總比店裡沒有東西賣好。

總體來講,疫情期間,店裡每天的營業額比往常翻了2倍,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春節期間營業額本來就會比平常高,再就是受疫情的影響。

所以很慚愧,我們家是屬於從疫情中收益的群體,但也確實蠻辛苦,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店裡每天進進出出那麼多人,不僅有小區內的住戶,街上的人也會進來買東西,我們不清楚每個人的情況,所以只能盡力保護好自己。

顯然,我們家的情況不屬於題主問題範疇,但我還想補充一下我姑姑家的情況,他們損失蠻大的。姑姑在南昌開了一家餐飲店,面積多大不太清楚,只知道每月租金八千,僱了一個炒菜的大廚,每月工資五千,兩個配菜員,每人每月工資三千。姑姑一家三口既做服務員,又管配送,還要每天去菜市場買菜。疫情期間姑姑家的餐飲店被強制關店了。如果從一月底算起,到四月底疫情結束,整整三個月,她們家的租金成本是兩萬四千元,如果加上人工成本,就是五萬七千元。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過年期間本來是餐飲店賺錢的好時候,如果每月本來能淨賺兩萬塊,三個月淨賺六萬塊,現在卻淨虧損近六萬,所以姑姑家在疫情期間總損失應該在十二萬左右。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兩個小案例,也是真實發生的。謝謝。



財報達人


我這還可以,我有8套房,其中自己家住就2套,父母和我一套,剩下的全部出租,其中一套門面房,我自己做五金個體的,因為是自己的房子所以,沒什麼開支,手上存款200多萬吧,因為我的五金店是好幾層,所以吃住都在一頓樓,屬於半開狀態,有人要就賣東西,沒人要就休息,對面就是菜店,也方便,什麼都不缺,只希望疫情快點過去


普通人zxc


暫時我個人沒收入,孩子開學我才能復工。老公上班,好在平常我倆都存錢,理財利息就有最少四千五。平常不亂花錢,除了日常開銷也沒什麼消費,即使我沒收人還是能存下幾千,周圍已經因為還不上貸款壓的喘不過氣來。別再過假精緻的生活了,別再被商家洗腦,普通人就老實掙錢攢錢。


姣姣juice


對我來說具體損失不可估量,我有十六間門面房,九套出租房,雖然不用什麼房貸,可租戶們都關門了或者回不來,都在跟我商量租金問題,讓我減免,你說我頭大不大,別問我怎麼搞的這些房子,我月薪兩千多,因為借了網貸支付寶,天天借酒澆愁,以上那些東西都是吹出來的,[捂臉]


一天到晚飛來飛去的魚


損失22萬!不過問題不大大不了從頭再來!沒有饑荒就是沒有存款了唄!有人在就有錢況且生意一直穩定只不過疫情期間特殊時期!做生意十一年大起大落經歷的太多了!所以面對這些問題看淡了平常心吧!有什麼大不了的!



小馬123503953


我是農村人!因經常外出務工,所以也是農民工!從年前元月14號在外省返回家裡到今天,已經足足48天了!2月份就不說了!從3月份算起,如果疫情4月底結束的話,就按5月份開始復工上班,那三月和四月這兩個月時間,最保守估算,應該損失一萬元人民幣!這是最低標準!但具體到啥時間才能外出務工賺錢,目前還是未知數……[捂臉][捂臉][捂臉]


一帆風順220115145


我是個企業上班族,到現在企業還沒有全面復工,讓在家裡等通知。我每月還有將近4000元的房貸要還,雖然待在家裡也要吃喝還有水電費、物業費等一些費用的支出,算算也得需要一萬多元才能度過難關。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都能走在大街上,公園裡看春暖花開,人流湧動,一切都恢復正常。


憶雪7788


我是做職業教育的,截止今天三月二號我能看到損失4萬左右(不包含基本工資)。更恐怖的我跟媳婦是同行,工資都不發,我們發1500。我倆基本工資一起12000。現在簡直沒法整。也商量好了,其中一個人辭職,直接轉行。


奇趣蒐羅宋老豆


我們是開培訓學校的。這一次疫情,今年寒假班大半已經全軍覆沒了,還要波及2020年上學期及暑假,今年可謂損失慘重呀!首先房租:商鋪一年20萬,如果到4月底才開學的話,最少損失3萬。教師的工資:目前8位全職老師,每位 底薪4000,損失十萬(只算三個月)。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學費損失可就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