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疫情期間,明星們的捐款成了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有的說不能“道德綁架”,有的說捐太少了。明星捐多捐少或者不捐已經成了定論。別的咱不說,韓紅已經成了老百姓心中的榜樣。

除了明星,就是各大企業的老闆,爭論最多的就是著名地產商,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

潘石屹的0捐款成了大家聲討的對象,隨後其兒子潘瑞說了一句話:

“口罩都發不明白,還想碰我的錢?你逗我呢?”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潘瑞的話,沒有平息網友的聲討,而是“火上澆油”。

對於潘石屹對此次疫情捐款問題,也沒有必要討論了,這是個人問題。最讓人不解的不是這次,而是對美國的態度上。

我們先看一段精彩的對話:

金星:“咱們國家好多大學,為什麼不捐呢?怎麼會捐給美國人呢?

潘石屹:“這個錢不是捐給哈佛大學,是捐給在哈佛大學上學的中國貧困學生的。”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金星:“能到哈佛上大學的,都沒有貧困的。按照他們的智商,他們可以申請到獎學金的。你還資助他們幹什麼呢?”

潘石屹:“這是你對中國上哈佛大學的學生不夠了解。其實,他們好多學生,家裡面是很貧困的。”

金星:“沒有,中國能考進哈佛大學的這些孩子,估計在各個方面都是尖子生,人尖子的尖子,考進美國哈佛大學的,按照他們的智商,按照他們的比例,他們在美國哈佛大學申請全額或半獎學金,很容易的,因為中國的孩子在學習上要比美國人好多了。”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潘石屹:“現在中國不是有錢了嗎?為什麼中國孩子自己的學費還要讓別人去給付呢?

說到這個問題,金星表示贊同,但是,她同樣用犀利的智商扭轉了對話。

金星說:“有錢人只幫有錢人,中國的基礎教育搞不好,能上哈佛的只是鳳毛麟角,就那麼幾個人。底下這幫人,您不管一管嗎?”

臺下一片掌聲,金星接著說:“您給哈佛的那些錢,能救了多少學生?能把中國的基礎教育搞好,那您就功德無量。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潘石屹以前也做過十幾年的基礎教育,從兒童美德工程到了美麗中國的項目,也建了不少的學校。潘石屹說:近幾年,他們沒有投入硬件的基礎建設了,因為ZF做得都不錯。

但是,學校建好了,卻沒有老師願意去教孩子。

金星直言不諱:“您可以拿出一筆基金,高薪聘請到邊遠上課的老師們。”

潘石屹:“我們自己能力有限。”

金星:“您的影響力是夠的。比如SOHO基金會在全中國招聘教師就去邊遠地區教學,工資要比你在上海教學工資要高,你看有沒有人去。”

臺下又是一片掌聲。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金星問:“您給哈佛大學捐款多少年?”

潘石屹:“它是長期、無限的。”

金星:“那您再設一個扶貧(教育)基金。”

潘石屹表情很無奈,為了顧全大局,嘴上說著好、好。

金星向來是直言不諱的人,敢上她的節目的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其實,看過金星節目的都知道,她也不是隨意為難別人,畢竟這是節目,是要播出的。對於這次的對話,有些網友很贊同金星的觀點,也有很多網友表示討厭,說她是“道德綁架”。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道不道德的咱們先不說,他們對話的一個重要問題值得思考。潘石屹說:你不瞭解,在美國上哈佛的中國學生,他們中也有貧窮的。金星說:能上哈佛的都是有錢人。

對於金星的話還是表示贊同的。

能夠上美國哈佛大學的,的確是尖子生中的尖子,這不僅是成績的問題,還有家庭條件的問題。

在《葉問4》裡有一個環節,葉問給自己的兒子在美國找學校,外籍人士要想在美國上學校必須有名人推薦信,如若沒有,也可以上,那就是交錢,所謂的“校董費”,當時校長提出的條件是一萬美金。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葉問的兒子只是想上一個普通的中學都這麼難,也許你會說那個年代太封建了,美國現在是民主制了。

美國真的民主嗎?

耶魯、劍橋、哈佛,這些都是美國名校。像哈佛大學每年都會給新生們一項調查。

主要調查學生們的SAT分數和宗教觀點,以及他們對校園和zhengzhi事務的看法。

2020年,大約1700名學生裡,有853名學生參與了調查,結果顯示:哈佛更偏向白人和富二代。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從人種上來看,在2021級哈佛新生中,白人佔52.1%,亞裔佔23.8%,而非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或拉丁裔加起來只有21.6%的比例。

從調查的結果顯示:新生的種族和父母的收入有關。其中42%的白人,22%非洲裔,35%亞裔,他們的家庭收入都超過了25萬美元。

根據“ The Richest”的報道,哈佛大學一年的花費平均是65609美元,約46萬人民幣。包括學費、住宿、伙食。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像這幾個名牌大學,對每個種族都歡迎,只要你有錢,更歡迎。說的好聽是民主,實際上,無論你有多大能力,即使你已經進入耶魯或者哈佛大學學習,你也還是一個平民。因為在耶魯和哈佛大學裡面有貴族學生俱樂部,那些俱樂部你是無論如何也進不去的。不要尋找任何路徑,白費力氣,除非你能證明你的爸爸是什麼大人物,否則你就休想。

從種種的表現,無不透漏著一個信息,能上這些名校的家裡條件確實可以。那麼潘石屹口中的中國貧困生有嗎?有,也有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的,不過少的可憐。像潘石屹這樣的富豪,資助一兩個學生,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成立了一個基金,專門捐款資助哈佛大學的中國貧困生,而且是無限期的,這個就容易讓人多想。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金星有句話說的對,有錢人只幫有錢人,底下的人怎麼辦?中國的基礎教育的確很重要,讓每一個地方的孩子都能接受高等教育是個很好的目標,但沒有好老師願意去山區,這個又是個問題。

金星那句話,個人也覺得有點道德綁架,讓潘石屹再成立個扶貧基金。潘石屹雖然有錢,但他沒有這個義務,他只是個生意人。

金星能說出這段話,可能也是急了,應該是表達了我們普通老百姓的聲音:您向美國學校無限期捐款,還不如為中國搞好基礎教育。

潘石屹:我捐款的是哈佛“中國貧困生”,金星:哈佛沒有貧困生

中國的教育,現在越來越正規化,從幼兒園開始,體、美、勞都比過去要多樣化,素質教育也比過去要高。但是,中國還是個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山區、偏遠地區的師資力量還是欠缺,金星的建議是對的,人都想過好的生活,不給開高工資,誰願意去?

作為企業家或者明星,如果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夠幫助或者扶持這些祖國的花朵,何嘗不是件積德行善的事呢?

對於金星和潘石屹的觀點,您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