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是種什麼體驗?

心心family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話自小就常聽老人說,現人已老,經歷了大半人生,已深有感觸體驗。三冬是一年最冷時,但好話一句足可以暖熱人心,可知好話對人起的積極鼓舞作用的重要性;六月是一年最炎熱時候,但惡言惡語一句就足以使感覺六月飛雪般寒冷。由此可知惡言惡語對人的破壞傷害力有多大了。明白此理後,為人處世,就應學會多講好言吉語,少說不說惡語壞話。



言語為人之心聲,反映人意見人品。說話是要有技巧的,也體現人的個性,品德和智慧。言語有力量,會助人也會毀人。人生不但要重於行,更要慎於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就足以說明言語對人影響之大。多少人因一句暖心話改變一生而美好,多少人因一句惡語害人而毀了自己幸福一生。凡上了年歲之人,有閱歷之人都會有深深的體驗感觸。我的父親就因為一句不滿某領導作派的惡言而含冤入獄,讓僅有三歲的我,從此就陷入苦難之中。


語言有很大的建設力及破壞力。語言對人的心理情緒影響巨大,語言的暗示誘導作用是難以估量的。可以使人歡樂惹人愁,可以讓人感到興奮,又令人悲哀,可以暖人也可以冷人,可以助人也可以害人,可以使人羨慕,又使嫉妒生仇,總之,言語對人的影響也分兩面,一面好,一面壞,一面善,一面惡。

充滿友愛和善鼓勵支持的語言,會給人積極向上的暗示,感覺溫暖無比,自信心倍增,勁頭十足,覺得一切都那麼美好。充滿譏諷,詆譭,挖苦,惡毒的語言,會給人悲觀消極失望嫉恨,使人振作不起來,不自信而多疑,內心悲憤而痛苦,令人總做錯事。所以做人要慎言重行。說話多說好話,儘量避免口出惡言。



樹德漢碩


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語言的力量

同樣的事不同的人說出來,效果天差地別,為什麼呢?

記得剛工作的時候,工作上遇到問題,很著急。請教旁邊的大姐,大姐頭也不抬的說:“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我覺得很尷尬,旁邊的哥們湊過來說:“大姐人挺好的,別介意,你自己先想想辦法,不會問我” 說實話,當時感動的都要哭了!不是因為前者的話而委屈,而是後者的話感動…

經常聽到有人說,我這人直不會說話。對,說的很對,只是這個直,不一定是直爽,可能是沒經過大腦,沒有考慮到說話的對象,沒有考慮到說話的環境,和對方的感受,結果可想而知…我從來不相信一個為他人著想的人會說多麼難聽的話,也不相信自私的人能說出什麼好聽的話。

所以說,說之前最好是想一下你為什麼要說,想要起到什麼作用,不然最好閉嘴。

好話,不只是好聽,更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和善意,反之,難聽的話,其實人人會說,但是我們必須要尊重別人,在恰當的時候說恰當的話,不然我們就白長腦袋了。



這情景似曾相識


記得90年代初,我在廣州火車站街頭,這天熱的不行都穿的短袖子。有一次對面來了三個女孩子,體態各異美醜有別,我為了在另外幾個朋友面前,表現嘴特能說,於是隨便找了個理由把她們攔了下來,先跟最漂亮的的那一個嗒白聊起來:″你真是漂亮,你是哪裡人吶?我這麼久沒見過有比你漂亮的女孩子″,這個女孩子笑的腰都快彎下了,說:′′我是哪裡的你管不著,你又不認識我,我又不認識你″,第二個女孩子我又附帶的誇了她兩句:″你也不錯咧,是在向她看齊嗎?看你倆美的,比陽光還炫耀",又是咯咯的笑。第三個女孩也跟著笑,我說:″你笑個什麼?難道你美嗎?美與你相干嘛?",那兩個女孩還是在笑,可這個女孩已經淚如雨泉了。這是我一生說的最缺德的話,為了取樂,嚴重的傷了別人的自尊心,令我懺悔不已。惡語傷人真的是一點好處沒有,到現在我還真的是為了這句話噁心自己了。

80年代,在我們文化館附近街頭,有倆個賣燒餅的父子。我的幾個狐朋狗友,每天下了班,沒事就在街頭轉轉,冷的時候在他們那裡取暖,他們是我老家的人。有一天做燒餅的父親,沒事我聊天,他一句話點醒了夢中人,說:′′大侄子,你每天這樣轉著玩兒有意思嗎?跟你一般大我的兒子真的是沒辦法,才在這裡討生活,而你佔的這麼好的單位,不思進取,天天遊手好閒的,難道你不想混個一官半職嗎?你有前途啦,好孬以後還可以給你老鄉幫點忙呢″, 話說的不輕不重,但是我如醍醐灌頂,一下子明白了老鄉的好意,擊到了我的痛處,也溫暖了我的心,回家晝夜反思,是啊,年輕輕的這樣混,以後誰瞧得起呀?兩年後我就考取了當時的五類大學,電大,至今對他感激不已。

現在終於明白,不管你會不會說話,最好是不要去傷人,你嘴巴快活,別人傷的可是心裡。永遠善意對待別人,誰會拒絕一個充滿善良的人呢?


方友和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沒有錯。

我的文化低,初中以後便不再上學了。去建築工地當了一名小工,當時那時的工資是每天八元錢,我不甘心,那時的技術員每月是500,我想學,當時的一名工友鼓勵我說:“你還正年輕,應當多學一門技術,不要像我這樣都快50了,還在工地當名小工。"我當時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學。

我找到了我的師傅。我記得當時師傅跟我說:“行,但是工地上不養閒人,你的工資可能會少些。"我點點頭同意了。

20多年過去了,我現在的月工資一萬左右。沒有,當時那位工友的鼓勵,也許我現在什麼都不是。有時候鼓勵人的一句話,會讓人記一輩子吧!


順利平安16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是種什麼體驗

也就是說一句入耳順心的話說出來,讓人頓感心裡暖哄哄的,既使是冬天最寒冷的天氣。反之,會讓人意外覺得在如此炎熱的夏季咋會猛然間打個冷顫,這足以證明同樣場景之下,善言惡語所體現出來的結果竟是天壤之別,殺傷力大到你想象不到。

記得女兒小時候上學貪玩,平時作業應付了事,以至於連續幾次考試都是剛過及格分數線,當我看到成績單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數落,你真是不可救藥了,象你這樣的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真是豬腦子,我的臉都被你丟盡了,一番狂轟濫炸之後摔門而去。

我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就是因為女兒學習不好,開家長會都不願去,因為我怕老師那雙異樣的眼光。

其實我平時對女兒也沒那麼狠,只是恨鐵不成鋼,對她期望太高了,難道應了那句“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後來聽老婆說,數落女兒後,她呆在原地至少30分鐘發呆,猛然間哇的一聲大哭,哭的好痛,老婆說話的同時,我分明發現我的眼睛溼潤了,說句心裡話,哪有父親不疼女兒的,說的再狠也是一時氣話,也是從那件事後,我才逐漸意識到女兒已長大,我惡毒的語言已嚴重傷了她幼小的心靈,是到了該清醒的時候了,我也經常在電視,報刊上看到一些專家的呼籲,對待孩子就要象對待朋友一樣,要耐心,講道理,堅決不能用家暴式的惡語,多少出息的孩子從小都是在大人的誇獎和鼓勵中成長起來的。

知錯就改,以後我也試著對女兒多誇獎,多鼓勵,這次沒考好沒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行,爸爸對你有信心,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態度的轉變也迎來了女兒一次比一次考的好的喜訊,期末還給我拿了個第二名,把我樂得嘴都笑歪了…

以上就是我現實的驗證,希望能給您以幫助,謝謝大家了,再見!


小崔的每一天


有很多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句話,可以救人於水火,也可以推人入地獄。所以,說話是門藝術,也是門技術。我曾經和朋友發信息閒聊時,就被朋友無意間的一句玩笑話傷到,信息的這頭,她的一句調侃讓我瞬間心酸淚目,我當即告訴她那句話太傷人,她雖道歉,卻不知傷我至深,我至今對那件事仍耿耿於懷,然而她可能早就遺忘了。不是我心胸狹窄,而是有些話的殺傷力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說錯話不是隨口道下歉表明自己沒有惡意就能撫平聽者的心,更何況如果是惡言惡語,一定是傷人至深的。


大嬸好福氣


如果不是實在氣極了,誰願意惡語,傷人傷己,我住的小區,一樓是個大廳,好多文藝愛好者,不分時間,在大廳內吹拉彈唱,把家裡的窗戶門都關嚴了,吵的都受不了,物業的管理人員來制止,剛一離開又開始了,反覆勸說無濟於事,讓你忍無可忍,別說惡語,我直想罵大街去,這些狗男女,光顧自己快活,影響別人的正常生活,真他媽的一點人心眼都沒有。


棟棟33060820









夏蟲不知有冰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是一種什麼體驗?這種體驗,除了不懂事的孩子,我估計人人都有體驗過吧!

當你被誤解時,有人為你說句公道話,立馬會有熱淚盈眶的感覺,一股暖流穿心而過,哪怕是寒冷的冬天都覺得暖暖的。如果不僅沒人幫你,還有人惡語相向,立馬感覺如墜冰窟,寒冷異常,哪怕是夏天,也冷得瑟瑟發抖。其實這句話形容的入木三分,不難理解,也多有體會。

我媽是一個能幹又強勢的人,因為沒文化,罵人特別難聽,我在這樣的冷戰和打罵中長大。後來上學能住校就住校,能離她多遠就離多遠。有次返校,母親幫我弄菜帶到學校裡去吃,我飯盒沒拿穩,掉鍋裡了。母親這次沒罵我,反而問是不是燙,我立馬熱淚盈眶,覺得母親還是愛我的,只是沒文化,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雖然現在我也很孝順,隨時陪母親逛街買衣服聊天,能多陪她就多陪她,但是在我內心深處,始終覺得有種疏離感,可見惡語傷人有多重,多深,多寒!




婉若輕紗72變


愚公夜話:😨😨通常是用來指那些讓人聽起來不怎麼舒服的話,能夠輕易地戳傷人的自尊心。特別是當說這些話的人是你的父母、領導、師長的時候,很可能使一個年輕人喪失鬥志、自暴自棄。

最傷人的話,其實並不是吵架或者被罵了。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說話人的情緒和結論性的鑑定。

做諮詢幾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幾乎每一個初中輟學的男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說話尖酸刻薄的女教師。很多孩子的逃學並不是因為不喜歡學習,而是因為不喜歡某個教師。你對我不好,我就不給你好好學。一些父母也經常跟孩子說這樣的話。“反正我是告訴你了,以後你怎麼樣,不能怪我。”,反而激起了對著幹的勇氣。作為父母和老師,說話一定要就事論事,沒完成作業咱就說沒完成作業的事兒,不要給孩子上綱上線。簡單的問題一旦政治化,雙方就成了敵對關係。

如果你自己創業,或者是某個單位的小領導,講話更需要注意。除非必要,批評某種現象的時候,最好不要點名。讓你的員工有愧疚感,反而工作中更加拼命。

話又說回來。每個人都應該提高自己的逆商,在受到委屈的時候能夠做到一笑了之,不要不停地去解釋什麼,最多聲明一句就可以了。以後想辦法用行動證明就最好。生活中的逆境誰都會遇到,埋怨不起任何作用。作為人家的下屬或者員工,要用行動多做證明題,而不是喜歡用嘴巴做名詞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