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怎麼看待馮保私自向嘉靖皇帝報祥雪的行為?

行者——鬼腳七


一句話概括:一個奴才,為了上位,不顧死活,越級討好主子。

這場雪,可不是一般的祥瑞,而是大明朝上下期盼已久的一場雪。對於這場雪的分量,馮保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不惜冒險,越級上報,討好嘉靖皇帝。

此前,大明朝已經整個冬天沒有下雨下雪了。這表示,來年將是大旱,莊家收成會大受影響。而有人藉此發難,說,這是上天在警示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因此被架在了火上烤。

但這場大雪降下來了,救了嘉靖。可想而知,不管誰給他報告這個喜訊,都會讓他龍心大悅。其結果,就是獲得他的升遷重用。

但是,馮保犯了一個最大的忌諱:越級。

奴才也是分等級的。不是誰都有資格討好最高主子的。要討好皇帝,只能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這些大奴才,其他小奴才,只能討好比自己高一級的奴才。

因此,馮保受到了掌印太監呂芳的懲罰。馮保為了保命,不得不跪在雪地裡,直至把自己凍僵。

呂芳懲罰他,也是沒辦法。作為所有太監的“老祖宗”,呂芳要一碗水端平,要顧及其他秉筆太監的想法,比如陳洪就嘲諷馮保:我還以為皇上一高興,就讓你進了司禮監呢。

呂芳既懲罰了馮保,同時也教誨了馮保。他讓馮保學習文臣的三思,思危、思退、思變,又讓馮保學習武將的“置於死地而後生”。

基於此,呂芳把馮保送到了裕王府當差。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成就了馮保。

但當時的呂芳,也是有一些私心的。因為他一直與嚴嵩站在一邊,早就得罪了裕王。把馮保送進裕王府,並非為了安插一個眼線,而是為了長遠打算,讓馮保獲得裕王父子的信賴,以後裕王父子繼位後,馮保獲得重用,也可以保護一下呂芳。

此後事情的進展,幾乎沒有逃出呂芳的預計。呂芳是個老狐狸啊。


趣談國史


馮保私自想嘉靖報祥瑞的這種行為,用他乾爹呂芳的話來說就是:

“要找死,也不是這個找法呀!”

馮保那個時候地位其實已經很高的,畢竟他是呂芳最器重的三個兒子之一,年紀輕輕就成了東廠提督。對於大明的十萬太監來說,馮保現在的地位,很多人一輩子也達不到。只要安安穩穩的幹下去,馮保是很有可能進司禮監的。

可是人就是這樣貪得無厭、“有了妻、便想妾;有了妾,便想偷”。馮保並不滿足,一心想爬得更高。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原本就無可厚非。可問題在於馮保非常著急的要爬上去。人一著急,便會失去理智,甚至是忘記了危險,幹出一些難以挽回的事情來。

從他廷杖周雲逸,就能夠看出這個時候的馮保已經有點喪心病狂了。同時,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便是這個時候太幼稚了,對朝局幾乎是一無所知。

馮保原本只是個掌刑的人,周雲逸該不該打死是應該由嘉靖做決定的。以嘉靖的性格,在這種風口浪尖之上,肯定不會公開下命令打死的。但是嘉靖到底怎麼想,估計只有司禮監的呂芳清楚。可以說周雲逸這件事情,即使嘉靖真的想打死周雲逸,呂芳估計也不想這麼幹。畢竟一旦打死了周雲逸,那便是得罪了裕王這些人。有朝一日,裕王繼承大統,呂芳便難逃一死了。所以此時的呂芳根本就沒有給馮保命令,讓他打死周雲逸。可見馮保完全是私自揣摩聖意,打死了周雲逸。

在打死周雲逸之前,馮保還幹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他想法設法從周雲逸口中知道背後的主使。周雲逸的後臺必定是裕王、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等人。因為大明的朝堂之上,明爭暗鬥的兩股勢力自然是路人皆知。一旦周雲逸挺不住了,真的在馮保的威逼利誘之下說出來了。那麼,此時的朝局便立刻無法收拾了。不光裕王、甚至嘉靖都是下不了臺的。從這一點,便能夠看出馮保還是缺乏歷練,不懂朝局,只是一味的不擇手段往上爬。

這便是為什麼後來馮保會壓住宮裡面的人,自己私自一個人去給嘉靖報祥瑞。 馮保搶著去做,無非是希望嘉靖聽到了這個好消息,龍顏大悅,從而自己得到提拔。但是仔細思考這件事情,不要說古代了,即使現代,哪個人敢揹著自己的直屬領導,偷偷向大老闆賣乖,那也是不能讓人忍受的。因為這樣的事情,是輪不到馮保去做的。馮保搶著去做,是壞了規矩的。不光他得罪了呂芳,更是得罪了宮裡的其他的人。因為像他這樣著急往上爬,明顯會讓其他的太監嫉妒。

這便是為什麼呂芳要當眾懲罰馮保,讓他跪在雪地裡,因為馮保這件事情已經得罪很多太監了。呂芳不有所表示,是難以服眾的。但是從內心來說,呂芳肯定是不願意這樣做的,所以最後呂芳私下裡放掉了馮保。


歷史是什麼


《大明王朝1566》可以說是最近幾年歷史劇的巔峰之作,也是公認的燒腦神劇。劇中人物每個拎出來都堪稱人精,權謀手段運用之高令人咂舌。有人感嘆:自己在這劇裡活不過一集!這部劇裡精彩的鬥爭非常多,而馮寶搶報瑞雪就是其中非場精彩的一場。這件事要從司禮監的鬥爭說起!

司禮監是皇帝的秘書機構,本來朝廷有了事,都是由內閣大臣提出解決辦法,再由皇帝最後拍板具體怎麼做。但是嘉靖皇帝是個奇葩中的戰鬥機,他讀《道德經》讀著讀著就覺得自己悟透了天下大道“無為而無不為”的精髓。於是他在太監裡選拔一批人幹皇帝乾的事,這樣一來決策失誤了就可以撇開干係(神腦洞,這大明可是你朱家的啊),把責任推到內閣和司禮監的頭上。

這樣一來,司禮監的權力就大的驚人,所以太監們都想在裡面分一杯羹。可是僧多肉少,司禮監只有一個大太監(掌印太監呂芳),四個小太監(秉筆太監陳洪等),所以鬥爭非常激烈。馮寶當然也想進司禮監,可惜他資歷不夠。嘉靖皇帝一直在祈雪,雪終於來的時候馮寶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這才發生了馮寶搶報瑞雪。可是這不是馮寶的職責,而是司禮監太監的職責,所以他徹底把司禮監得罪了。呂芳還好,陳洪等人是徹底要搞死他。

馮寶為了讓司禮監原諒自己,跪到雪地裡差點凍死。呂芳心善,為了保馮寶讓他去裕王府。可是馮寶剛剛殺了裕王的人周雲逸,這不是讓馮寶送死嗎?

其實這是一部險棋,裕王早晚有一天要當皇帝,只有獲得了裕王的原諒才有出路,不然早晚還是個死。而讓馮寶去裕王府其實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同時也可以安撫陳洪等人,不然這些人也不會饒了馮寶。所以馮寶終於明白了呂芳的苦心。

這樣一路捋下來,你就發現這件事和嘉靖關係不大,他關心的是下不下雪,至於馮寶,這官太小了,太根本不在意!


慕良論史


道行不深的小妖怪,在一群老妖怪面前作死,更在一個前年老妖面前無所遁形,馮寶在這件事上是徹徹底底的栽了個大跟頭。

電視劇開頭的這一幕充分反應出了,大明朝裡裡外外的矛盾,通過馮寶這個小人物的舉動,體現了大明王朝各個階層的矛盾。

天不下雪,欽天監的官員藉此上表,最後被急於表現的馮寶給活活打死了,這裡面有上面的意思,也有馮寶急於表現自己的一面。天下大旱,連嘉靖皇帝也祈求降雨,在這個時候,下一場大雪那可真是天大的祥瑞。

急於上位的馮寶,藉著報祥瑞的機會,想接近皇上,結果嘉靖心裡跟明鏡似的,根本就看穿了馮寶的心思,連面都沒見。

結果回到司禮監,那幾個老傢伙更是和記恨馮寶越過他們,去直接向嘉靖報祥瑞。馮寶那點道行,還想糊弄過去,結果這幫老狐狸,哪個不是人精。最後馮寶也只能一直跪在雪地裡,請求原諒。

馮寶私自報祥瑞可以說是非常愚蠢的,同僚不喜歡,上司不喜歡,嘉靖也不喜歡,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辦了一件大錯事。


昭烈名臣


《大明王朝》第一集中的第一個劇情,就是馮保報祥瑞。這第一個劇情中就顯示出了宦官系統中複雜的矛盾,也顯示出了馮保的不成熟與呂芳的老謀深算。

馮保的行為,犯了官場的大忌諱——越級上報。

在官場和職場中,有兩個大忌諱:越級上報和越級指揮。

這兩種行為都會導致很壞的後果,直接後果就是上層領導和基層領導直接聯繫,導致中層領導被架空。

越級指揮,通常是指上層領導直接給基層領導下命令。這方面的典型就是希特勒,希特勒在蘇德戰爭最激烈的時候,經常越過方面軍軍長甚至師長,直接給前線的團長打電話。

但遠在柏林的希特勒,對戰場局勢的判斷不會比前線的師長軍長們更準確。希特勒的命令經常讓基層軍官感覺無法適從,他的越權指揮也無法改變戰爭的局勢。

但越權指揮,中層無法反抗高層。越權上報,基層幹部會死的要多快有多快。

現代管理制度之所以明確設置彙報級,就是防止事權不統一。基層領導向高層領導彙報,等於直接宣佈自己不服從中層領導的管理,也等於間接向高層表示中層領導能力不足。

所以,聰明的高層一般不會搭理基層的越級上報,正如嘉靖沒有理會馮保的報祥瑞。


所以,馮保作為司禮監管理下的人員,居然直接去跟皇帝接觸,這等於是挑戰了司禮監整體的權威。呂芳就是再想保他,也必須做姿態給司禮監眾人看,因為馮保太壞規矩了。

有意思的是,劇中的呂芳等人,是明確問了馮保嘉靖帝的反應之後才開始處置他的。這充分體現了呂芳的老辣——他沒有一上來就開罪馮保,萬一馮保真的因為這件事得到了嘉靖的寵愛,處分他豈不是錯了?當確定嘉靖帝沒有理會馮保之後,呂芳才開始處分他。

在這次處理中,呂芳的政治智慧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聽說馮保給嘉靖帝報喜之後,陳洪立刻表達了不滿。面對著司禮監二號人物的公開表態,呂芳必須做出行動了。

而馮保在報喜之前,已經惹了一個大禍。

在第一集的開頭,就是馮保作為東廠太監,負責對周雲逸的行刑,並把周雲逸打死。

後來,嘉靖帝敲打了呂芳,說周雲逸被打死他很痛心,讓他處理馮保。但在此之前,馮保已經被呂芳發配了。

呂芳對馮保的處理,有哪些聰明之處呢?

1:當著眾人處理馮保,在司禮監幾個大太監面前,呂芳讓馮保跪在那裡,並沒有發落。掌印太監不發話,其他幾個大太監也不好說話。

2:提前處理馮保,向嘉靖帝做了姿態。呂芳給了馮保一個不輕不重的處理——發配裕王府當奴婢。免了馮保的官職,卻沒有斷送馮保的前程。如果等嘉靖帝發話以後再做這樣的處理,顯然是不夠重的。

3:馮保打死了周雲逸,得罪了裕王一派。呂芳把馮保派給裕王之後,有兩個後果。

一,馮保得罪了裕王,呂芳把馮保交給裕王,表明了態度,不想得罪裕王。

二,如果裕王殺死了馮保,等於是呂芳賣給裕王一個人情,沒有把裕王得罪透。而如果裕王留著馮保,則證明裕王有意跟呂芳保持聯繫,呂芳可以藉此提升跟裕王的關係。

這就是多方壓寶,馮保在這方面遠不如呂芳。他還盯著一個行將就木的嘉靖帝死命討好,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後路。

但嘉靖帝作為最高統治者,最討厭的就是手下人有二心。嘉靖帝發現裕王跟呂芳聯繫之後,立刻命令陳洪帶走了馮保。呂芳的壓寶行為,終究是沒有成功。


小約翰


《大明王朝1566》不愧是國產劇的最高峰,在中國的國產劇中,《大明王朝1566》評分最高,其次再是《走向共和》,包括後來的《北平無戰事》《琅琊榜》等,都是山影集團的。

關於馮保向嘉靖皇帝報祥瑞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他為什麼要向嘉靖皇帝報祥瑞,這是因為太監的權力是僅僅依附於皇權的。在明朝的權力結構中,皇帝穩穩掌握最高權力,司禮監和內閣則分享決策權,此之為內廷和外朝。所以太監要想平步青雲,離不開皇帝的提攜。

二是太監的內部結構,所謂二十四監,掌印太監呂芳最大,然後是四個秉筆太監,包括陳洪。馮保雖然是呂芳的乾兒子,但是求功心切,犯了官場大忌。所以呂芳不得不懲罰他,不然以後沒了規矩,也不能服眾。對於呂芳來說,威脅最大的還是他的副手陳洪,實際上從最後劇情的發展看來,當呂芳不是那麼聽話的時候,嘉靖有一段時間以陳洪取而代之。呂芳高明就高明在這裡,既懲罰了壞規矩的人,還保護了自己的乾兒子,還在太子那邊埋下一個暗樁。這和秦始皇派扶蘇到蒙恬軍中有異曲同工之妙,和珅不懂這一點,所以下場不好。


青年史學家


兩件事都是說明馮寶急功心切,一是打死周雲逸,二是越級報祥瑞。馮寶作為一個提督太監也算是一箇中層太監了,但在呂芳,陳洪等老太監面前顯得稚嫩不少。看呂方對這件事的處理,身體的懲罰,在雪地裡凍著,差點沒凍死。接著是心靈的懲罰,也可是說是教導,做官三思,思危,思退,思變。緊接著是精神的懲罰,裕王誕子,要派太監去侍候世子爺。大家知道,馮寶打死周雲逸還沒多長時間的,周雲逸是太子黨的人,到裕王府能有好果子吃嗎。所以一系列的懲罰倒是也成就了馮寶以後夾著尾巴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性格,也聽懂了呂芳的為官三思的道理,安安心心侍候世子爺,以至於後來呂芳臨走都要把乾兒子們託付給馮寶。最終到萬曆年間終於官至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子。



帶你去看海nini


如果說馮保上次下狠手打死欽天官周雲逸是討好嘉靖皇帝,急於上位,成為秉筆太監,從而進入太監的核心權力圈,還算份內的事,別人不好說啥(周雲逸是欽天監,沒有進諫的職權,為啥跑去進諫嘉靖皇帝,後被馮保活活打死打死,想知道請查看我的《周雲逸事件怎麼看待?》)。那這次馮保私自向嘉靖皇帝報祥雪的行為屬於越級上報,是官場和職場的大忌,不會有好結果的。

這是為啥?

首先,你直接越級上報,間接架空你的直屬領導,作為你的直屬領導當然不願意看到!

其次,越級上報的事是好事,這就屬於邀功行為,你把好事都邀去了,說不定還被提拔了,你上面領導卻沒有啥功勞可得,還直接威脅到直屬領導的地位,這上面領導當然不會允許的。同僚之間更不用說了,大家明白。

再說,每一級領導都想及時得到自己管理區的各方面信息,處理後再反映給上級部門。如果發生了越級彙報,高層直接過問,而自己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時候會很被動,也給自己上層領導一種無能的印象,影響自己的發展。

看後面的劇情,大家也能看到他這樣做的後果。

作為他的直屬領導,司禮監掌印太監(宮裡所有太監之首)呂芳,隨後也得到了下雪的喜訊,準備和司禮監其他秉筆太監去給嘉靖報喜,但還沒出門,就有人打小報告,說馮保不讓人給他直接彙報,而是去嘉靖皇帝那邀功了。同時,秉筆太監陳洪就煽風點火。呂方雖然是馮保的乾爹,很信任馮保,也對他有意見了。你看他們的對話:


你馮保作為東廠提督太監,又是我的親信,卻不先告訴我,自己私自提前去向皇帝彙報邀功,你是不是想取代我們,這明顯就是自己找死吧。於是,馮保被罰在雪地裡跪了一夜,差點沒被凍死了,才得到呂方的原諒。


而嘉靖皇帝得到愣頭青馮保的彙報的態度也是值得回味的,沒有給馮保什麼賞賜,甚至連面都沒見。這也說明作為一把手的嘉靖也不喜歡這種行為。只能活該馮保自己在宮裡呆了這麼多年,一點長進都沒有,但還好被呂方原諒,最後給他找了個好地方(已經得罪同僚,呆在宮裡沒有好果子吃),去裕王府當差,最後成為萬曆皇帝的大伴(類似保姆),當上了掌印太監,也算有後福吧。


行者——鬼腳七


僅僅就劇情來討論這個事,可以比喻一下現代職場。


公司老闆親自在負責一個項目,或解決一個問題,經過多次努力,都還沒有結果。終於有一天,這個好消息來了。馮保當時只是個行政部的主管,沒有資格直接向嘉靖帝彙報。但是他被興奮衝昏了頭腦,直接敲開了董事長辦公室的門,向老闆彙報這個喜事。對於老闆嘉靖帝來講,消息是最重要的,誰來彙報都可以忽略。但是對於董事長辦公室的一般人來講,恨恨的油然而生。辦公室主任呂芳,雖然是馮主管的乾爹,但是也非常不爽。這小子翅膀硬了,要踩在乾爹頭上單飛了。於是也諷刺了乾兒子一番。其他幾位,尤其是陳洪副主任更是恨的牙根癢癢,也正好是個機會,最好能除掉這個馮保,畢竟他是呂芳主任的人,對於自己未來是個隱患。


這個問題的走向,馮保主管是沒有能力把控的,全在呂芳主任的態度。畢竟老謀深算,思考問題比別人更多三步。讓馮保在雪裡長跪,最後沒有弄死他,而是調動到裕王府分公司去當差。但剛好馮保殺了裕王的人,也是羊入虎口。但呂芳高明就在於,用當下堵未來。畢竟裕王是要繼位的,如果這個時候不能原諒馮保,未來還是殺了他。這一點對呂芳也是留下後路,畢竟比較之後,乾兒子馮保更安全一下,而陳洪狼子野心。

看歷史劇,情節未必是真歷史,但故事不是假職場!


幾葦渡


一、

馮保揣摩嘉靖帝的聖意,最後決定打死周雲逸,結果半個月後天降瑞雪,嘉靖帝目的達到,自然要幹掉替他幹髒活的馮保。那麼馮保是如何完成自我救贖的?

有網友留言,既然馮保打死周雲逸是死,不打死周雲逸也是死,那麼他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自救?

馮保的定位就是替嘉靖帝做髒活的,那麼對於要被廷杖的周雲逸來講,嘉靖帝讓他死,他確實得死,但是嘉靖帝並沒有說怎麼死。

所以,對於馮保來講,決不能正大光明的在午門打死周雲逸,如果嘉靖帝想正大光明打死周雲逸的話,自然不會下達廷杖二十的命令。

周雲逸不管怎麼說,出發點都是好的,是忠臣沒錯,嘉靖帝要是明著殺了他,就會落下枉殺忠臣的罵名!

那麼馮保是什麼身份?

東廠提督,東廠是幹什麼的?

東廠就是執行監督大臣,以及秘密處理大臣的機構,嘉靖帝把這個差事教給他,就是為了找一個替罪羊。日後萬一證明嘉靖帝打死周雲逸打錯了,那麼罪名就全部扣到馮保頭上,誰讓你理解錯了聖意?

而馮保要想全身而退,那麼就不能正大光明打死周雲逸,他只需要按照程序打周雲逸二十廷杖,最好還示意行刑者輕一點,讓其他人都聽到或看到更好。等周雲逸回家了,再找個機會偷偷幹掉他,那時候的東廠沒少幹這事。

既然是髒活,自然不能明著幹,只能偷偷地幹,這才是正確的應對之道。

這樣在嘉靖帝面前,馮保也交了差,在外人看來,馮保也手下留情了,等於是兩頭都不得罪。

二、

繼續回到劇情,周雲逸被打死之後,嘉靖帝為了表明自己是一個好皇帝,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祈雪,並下了罪己詔。

但是如果十五天之後沒有下雪怎麼辦?

這個罪過當然不能讓嘉靖帝來背,那麼讓誰來背?

於是眾臣們紛紛表態:

“天不降雪,罪在內閣,罪在司禮監,罪在臣工……”

最後一天馬上就到了,雪還是沒下,嘉靖帝估計也心煩意亂了,那麼這個鍋最後落到誰身上,誰心裡都沒底,氣氛異常壓抑。

可惜偏偏這時候雪下來了,雪下來,馮保還很高興,豈不知,雪一旦下來,就證明周雲逸是正確的,皇帝是正確的,那麼他離死就不遠了。

可能他仍然嫌自己死得不夠早,他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要搶著給嘉靖帝報祥瑞,並且讓所有的太監都閉嘴。

“在我向皇上報祥瑞之前,你們誰要再敢胡咧咧,我立馬把他往死裡打。”

他也不想想,天降大雪跟你馮保有半毛錢關係嗎?難道是你馮保的功勞?

天降大雪當然是自然現象,但是如果按照人為因素來講的話,那必然也是嘉靖帝的功勞,他可是祈雪十五天啊。

當然,天下不下雪嘉靖帝其實並沒有那麼關心,他關心的是自己的聖明,是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只要下雪了,就全是他的功勞,百姓還會稱讚他是明君!

三、

不光馮保知道下雪了,馮保的乾爹,也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也知道下雪了,人家看問題透徹的多:

“皇上,有德呀!”

馮保就犯了越級上報的錯,越級上報的話,除非非常緊迫的事情,不然的話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果然,有個小太監就去司禮監告他的狀了,司禮監五個大太監都在那裡,看看馮保乾爹呂芳是怎麼救乾兒子的:

聽了彙報,陳洪先怒了:

“好嘛,搶著報了這個喜,皇上一高興,不準就讓他馮保取代咱們幾個了。”

呂芳是勸說了一下的,讓大家等一等,一會兒馮保也會來給我們彙報的。

見到了馮保,呂芳並沒有發火,其他太監也沒有發火,因為他們還不確定嘉靖帝跟他說了什麼,可是當他們知道嘉靖帝連他面都沒見,只是敲了一下銅罄後,呂芳搶先說話了:

“我還以為皇上一高興就賞你進了司禮監呢。”

這時候陳洪也跟了一句:

“是呀,我們這些人也是該挪挪位置了。”

馮保果然也是呂芳手把手教出來的,立馬明白了自己的處境,馬上下跪左右開弓,狠狠地打起自己的臉來,而這五位太監,走了……

隨後,呂芳為了彌補乾兒子的錯,讓遇到的所有太監和宮女大聲報祥瑞,一方面讓這些對馮保有意見的太監們舒口氣,另一方面更彰顯嘉靖帝的聖德:

“看馮保把這些孩子嚇得……讓大家夥兒都起來,報祥瑞,聲音越大越好。”

四、

財政大會上嚴世藩舉周雲逸的例子打擊高拱和張居正:

“回皇上,高拱和張居正剛才的言論和臘月二十九周雲逸的言論如出一轍……”

這下嘉靖帝就不得不表態了,如果仍然認為周雲逸有罪,那麼高拱和張居正就有點難辦。所以,嘉靖帝此時就變了,開始講周雲逸大的方面沒什麼錯:

“呂芳,東廠的人你也該管管了,查一下,臘月二十九打死周雲逸是誰掌的刑?”

馮保替嘉靖帝做髒活,現在要被除掉,呂芳如果除掉馮保,保不齊哪天嘉靖帝又後悔,豈不是呂芳也成了第二個馮保?

隨後呂芳就借裕王妃生下皇孫的事,要派二十個太監過去,只要馮保不再在嘉靖帝身邊出沒,自然也就算管了。反正嘉靖帝絕不會隨便說出必須得殺了某某的話,馮保看不透,呂芳可是精明的很,即使猜到了嘉靖帝的心思,也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等回到司禮監的時候,馮保已經跪成了雪人。

前面呂芳一暗示,乾兒子馮保立馬就明白自己做錯了,為了表達自己做錯的決心,只能冰凍在了這裡,一動不敢動。

其他四大太監見到馮保這樣子,也就沒辦法再說什麼,於是呂芳支走了所有人,只留下兩個當值太監,等把馮保救到屋子裡後,這兩個太監也支走了,於是屋裡只剩下馮保和呂芳了:

“跟了我這麼多年,天天教著,牛教三遍也會撇繩了,瞧你那囂張氣,為了急著往上爬,二十九打死了周雲逸,今天又搶著去報祥瑞,我不計較你,宮裡這麼多人不記恨?還有周雲逸那麼多同僚,還有裕王!要找死,也不是你這個找法。”

五、

馮保也要求生:

“孩兒知錯了,孩兒往後改。”

於是呂芳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了:

“明天起,你就到裕王府上去當差。”

就這樣,這個東廠提督的職務就地免職,利用嘉靖帝同意派二十個太監到裕王府的事,成功的把馮保派往了裕王身邊。

這讓我想起《雍正王朝》的一個劇情,佟國維夜晚見隆科多,讓他去炒老四胤禛的冷灶,自己燒老八胤禩的熱灶。這就是押寶啊,裕王是嘉靖帝唯一的皇子,未來肯定他即位。

馮保只是想到了嘉靖帝,卻沒有想到未來怎麼辦?

顯然他乾爹已經替他想好了,馮保到裕王府必須用實際行動證明,周雲逸並不是馮保打死的,只有這樣,才能緊緊靠在裕王身邊。

這次乾爹救乾兒子,多年後就是乾兒子救乾爹了,正可謂是太監的自我救贖之路:

“如果真有裕王入主大內的那一天,乾爹這條老命還要靠你!”

乾爹能做到這個份上,也是非常了不起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