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他叫李財藝,家住雲南巧家縣,患有先天性腦癱。母親不堪壓力離家出走,父親是個在西藏服役八年的老兵,卻被自己的疾病拖垮,淪落成一名乞討者。

7年的照顧和陪伴,讓父子二人形影不離,他們手扶推車沿街乞討,用腳步丈量了昆明的大街小巷。

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家住巧家縣大寨鎮的李德明,從小有個夢想,那就是能夠穿上軍裝扛起搶,成為一名軍人。成年後的他於1999年應徵入伍,被分配到西藏武警總隊第一支隊新兵訓練營服役,經過三個月的特殊訓練,他表現出色,得到了戰友及領導的認可。

隨後,李德明有機會到西藏武警總隊醫院進修,一年後又被調至武警西藏總隊駐格爾木辦事處機關,格爾木辦事處二中隊炸藥倉庫。

2003年,全國爆發非典,李德明自發要求加入抗擊非典參與救援的工作。後來又在反恐行動中表現突出,被部隊授予反恐軍事行動警銜一級士官衛生員班長的榮譽。

2004年12月,李德明前往西藏總隊醫院內科傳染病科學習,2007年獲得畢業大專畢業證後升二級士官班長衛生員。從1999年進入部隊訓練到退伍,李德明在部隊奉獻了八年的青春。有人曾問他“李德明,你光知道當兵,不著急娶媳婦嗎?”李德明卻說:“一個老兵心中,應該是先有國家,才有自己的小家。”

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2011年,李德明與妻子劉興玲結婚。李德明掙錢養家,懷孕的劉興玲則在家裡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次上山勞時作發生意外,導致腹中的胎兒早產,得知消息的李德明急忙將妻子送往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興遠醫院。

劉興玲產下一名男嬰,因寶寶28周早產,導致腦部缺氧,低體重兒,還伴有重症肺炎,重症黃疸和四肢僵直的症狀。當時,主治的醫生詢問李德明是否要放棄搶救這個孩子,李德明卻一再表示堅持搶救。因為地方醫院條件有限,醫生建議他們轉院治療。就這樣,寶寶帶著氧氣連夜轉院至昆明市兒童醫院。

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經過9天的搶救,孩子的命終於保住了,但仍需要住在重症監護室維持治療。這可愁壞了李德明,他東拼西湊了7萬塊錢送到醫院,每天都守在病房外焦急的等待寶寶的消息。

在得知孩子是早產且多病時,母親劉興玲就已經動了離開的想法。起初她只是表示不太想管孩子的事情,後來乾脆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

待兒子情況好些,李德明為他取名“李財藝”,但因為他和妻子沒有領結婚證所以孩子一直沒辦法上戶口,為了小藝上戶口的事,李德明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戶籍處。母親的離開讓小藝早早的斷了母乳,家裡剩下的錢不夠維持孩子喝牛奶,小藝出生兩個月後就開始和李德明一樣吃普通的食物。

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小藝2歲多的時候被確診為腦癱痙攣型,為了能讓兒子得到更好的治療,李德明帶著小藝輾轉各地求醫,昆明兒童醫院、昆華醫院、成都華西醫院,哪裡都跑過了。

沒錢治病,李德明只能帶著小藝在街頭以乞討為生。下大雨的時候,父子倆蜷縮在屋簷下,用撿來的紙盒勉強擋住濺落身上的雨水。

待小藝快6歲了戶口的問題終於得以解決,李德明摸摸兒子的小腦袋說:“等你以後好了,就可以唸書了。”李德明帶著小藝一邊乞討一邊求醫的生活持續了幾年。

孩子的生活不能自理,李德明又當爹又當媽的照顧著兒子的生活。大街小巷都有他們的足跡,父子倆用腳步丈量了昆明的長寬。在乞討的途中也認識了很多愛心人士,他們被這個父親的執著所感動。

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乞討來的錢不夠為小藝持續做康復,李德明只能斷斷續續的為孩子康復治療。當地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得知李德明家裡的遭遇,答應免費為小藝做康復治療,醫院裡的每個醫生和護士對待小藝和李德明都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樣。雖然現在小藝仍然無法走路,只能勉強站立,但李德明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孩子終有康復的一天。

李德明帶著小藝來到雲南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的時候,身上只有乞討來的650塊錢。當時,整個醫院的醫護人員都為他們父子捐款,有些患者家屬也參與其中。運氣好的時候,李德明能找到一些零工,好心的僱主們還會多給一些錢。

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最無助的時候,李德明甚至想過到寺廟出家,但寺廟沒辦法收容父子倆。有一次他和小藝在街頭乞討,碰到了幾個熱心的路人,他們為父子倆送來熱氣騰騰的包子,因為冬天天氣太冷,還有賣衣服的老闆為小藝送來衣服,有個不知名的好心人,花了兩百多塊錢為眼睛不好的小藝特地配了一副眼鏡。

李德明有一個小本子,上面滿滿當當記錄了這些年幫助過他們的好心人。一塊錢都記得清清楚楚,好心人捐來的錢他每一分都用於給兒子的治療,自己從不捨得花這些錢。“別人都說我不容易,但只有我知道,孩子是社會上的好心人養大的,我替孩子謝謝你們!”李德明說。

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2019年 4月19日,已經快8歲的小藝跟著李德明回到老家。當地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知道了李德明父子倆的故事,為他們送來了慰問的大米和食用油,暫時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問題。但孩子的治療問題依舊是李德明的心病。

從小藝治病開始到現在,家裡陸陸續續花掉了30多萬,除了李德明退伍的補助外,許多都是借的,還有好心人捐的善款。據醫生估計,小藝的後期康復治療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還需要20萬左右的康復費用。

妻子拋棄家庭,援藏老兵為救腦癱兒子沿街乞討7年


就在李德明為小藝的醫藥費發愁時,輕鬆籌駐昆明志願者尹仁亮幫助他們發起了輕鬆籌大病求助。面對鏡頭,李德明和小藝向社會上幫助他們的好心人表達了感謝。

生活不易,許多坎坷從來不由得自己選擇,身為一個父親,李德明對兒子的付出令人感動。堅持為孩子治病已經成為他心中的執念,無論前路多麼困難,他都不曾想過退縮。

截至到目前,李財藝的籌款仍在進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