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他一起冲锋追敌35公里。后来一个是第一元帅,一个是第一大将

一说第一元帅和第一大将,军迷们自然就知道是指朱德元帅和粟裕大将。

粟裕最早是在八一南昌起义当天认识朱德的。起义失败后,粟裕便一直跟随朱德转战,直至1928年4月,朱毛红军会师于井冈山。之后,粟裕便一直跟着毛泽东、朱德参加战斗和学习打仗。

他跟他一起冲锋追敌35公里。后来一个是第一元帅,一个是第一大将

那是在井冈山第二次反“进剿”作战时,当时粟裕任连长,带领着他这个连跟随朱德向江西遂川一带运动。突然他们遇到了江西国民党军第三十一军一部。朱德当即下令部队投入战斗。由于该部敌人是地方部队,战斗力不算强,刚和红军一接触,没交战一会就慌忙后撤。

朱德立即下令部队快速追击,一面领着部队跑步猛追,一面不停地督促大家:“快追,快追!”。“粟裕带领全连跟着朱德军长连续追了35公里”。(《粟裕传》第一版,第52页)

粟裕和红军战士天天练爬山、练跑步,体力好、耐力强,最终追得敌人一个个气喘吁吁,溃不成军。令粟裕和红军战士们称奇的是,已是四十多岁的朱德军长竟然也有如此好的体力耐力,带领大家连续追击敌人这么远的距离,真是令人由衷地敬佩。

最终,这次战斗凭借红军英勇顽强和迅猛追击战术,大获全胜,共俘敌营长以下官兵300多人,缴枪250多支。

粟裕是个善于动脑子打仗之人,也是个善于总结之人,在军事上悟性极高。他把这次跟随朱德迅猛追击敌人总结为歼灭战的一种战术。后来,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经常运用这种迅猛追击战术,并且在每次战役战斗结束讲评时,经常提到部队追击问题。比如,淮海战役追击杜聿明集团,原本上华野追击部队晚一天时间,但粟裕要求部队连续追击、快速追击、不顾一切追击,硬是在第四天将杜聿明集团追上围住。郎广战役同样也是如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粟裕就是这样,跟随毛泽东和朱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一仗进一步。虽身在军队最基层和战斗在第一线,学军事的注意力却放在高层次战略决策和战法问题上,努力在实战中学习毛泽东、朱德指挥战争的精髓。

多年后,粟裕在回忆这段战斗历程时深有感触地说:“我跟随毛泽东、朱德同志学习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去寻找,我学到的这条道理,使我终身受益”。(《粟裕战争回忆录》第一版,第50页)

他跟他一起冲锋追敌35公里。后来一个是第一元帅,一个是第一大将

主要参考文献:《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传》》《粟裕年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