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朝,後面中國的結局會是什麼樣?

StrickEurkea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並不妨礙我們展開聯想,推演一番。

要想推演,我們就必然要先了解太平天國的社會背景和太平天國到底號召什麼?他們究竟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和社會?

其次,我們循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軌跡,來看看他是否會依照他追崇的理想建國。

首先,我們看當時的社會背景

  1. 五口通商使得外國商品大量湧進中國,這個結果就是讓已經脆弱的農村經濟結構,受到嚴重的破壞。此時鴉片也已經普及成為大眾消費,所產生的影響比經濟受到的破壞更加嚴重,那就是國民體質下降到無力抵抗外來力量。

  2. 清朝政府並沒有從鴉片戰爭中吸取教訓,所有人依然毫無腦子的沉浸在天朝輝煌中。清朝統治 者根本就不願意面對破產的農村經濟和小商業作坊,只想做一隻鴕鳥般的把腦袋藏在屁股下面
  3. 在這種保守的毫無進取心的清朝政府管理下,民間被逼迫反抗的力量必然產生,這個無需任何爭議。假如不是太平天國運動,那也必將有著類似規模的反抗組織出現。事實上和太平天國並存的國內反抗組織也確實存在,比如北方的捻軍。

4. 鴉片戰爭後,清朝統治者弱智的表現和不堪一擊的軍事力量,讓大眾很快就認清楚了這個大清 朝只是一隻紙老虎,很容易戳上一個洞洞,甚至可以一把火直接燒掉。

5. 於是太平天國此時出現似乎已經順理成章。鴉片戰爭8年後的1850年,基督教徒洪秀全領導著他的教眾在廣西省終於爆發反抗。我們要注意一點,是“基督教徒”洪秀全,而非中國佔據傳統地位的“儒釋道”之中任何一家。這一點,值得我們細細思考。

要想推算如題所述的結局,必先要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號召

洪秀全的背景出身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建國過程,在這裡就不詳述了,結局大家都知道。但要想知道,如果太平天國取得完全勝利,一鼓作氣推翻清朝後,中國的社會將會有什麼樣的改變?那就必須先了解太平天國運動所號召的是什麼,他們究竟是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我們就不妨列出太平天國建國的主要號召:

  1. 首先,把滿洲人逐出中國。

這一點,做為滿人的清朝統治者打建國開始就處於劣勢。即便因為強大的自卑感促使他們對漢人的優勢心理做出強力的打擊,但依然無法摧毀漢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因為中華文化有著幾億人做基礎。更為關鍵的是,這文化的締造者不是滿人。

事實上,滿人入關後便已經一廂情願的將自己完全融入了這個中華文化當中,他們自身從來沒有覺得自己不屬於中國。但在所有其它的中國人心中,滿人依然屬於外蠻。

所以,“把滿人逐出中國”合情合理的就成為當時所有中國反抗運動的口號之一。

2. 取消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讓天下“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

太平天國號召必須廢棄一些讓人痛心疾首的生活方式,比如:禁止婦女纏足、禁止吸食鴉片、禁止崇拜祖先、禁止娼妓、禁止男子娶妾、禁止人口買賣、禁止飲酒、禁止賭博、禁止迷信巫師巫婆、割掉辮子、進行土地改革,創建新的土地制度,全部土地收歸國有,依照人口平均授田,創立新曆法,廢止陰曆,改用陽曆。

以上這些改變,如果得以實施,必將使中國跨越到一個新的境界。

3. 建立一個基督教的社會。

既然洪秀全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兄弟,那麼當太平天國建國後,當然就要建立成為一個以基督教為主流的社會。雖然洪秀全的這個基督教教義已經被他改的面目全非,但不可否認的是,西方的那些基督教國家,依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表示認可。

這也是在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前一階段,受到西方國家支持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1853年,法國大使就慕名前往天京晉見洪秀全,當時他對太平天國治理下的社會秩序讚賞有加。

當然,在《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國家態度上做了個180º的轉變。這也是洪秀全缺少國際政治意識,不懂得藉助西方力量的結果。當然這個怪不得他,整個中國當時也找不出一個人來。這裡我們先不談這個。

上述三項作為太平天國最主要的建國思想,太平天國如果真的推翻清朝,整個中國社會將呈現出一個以宗教社會為主的,大部分人平等互利的文明社會。

可惜,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先不談太平天國推翻整個清王朝,單是從太平天國在天京(現南京)建國後的表現,我們就已經完全明白,以上那些震天響的口號,全是騙人的幌子。

迅速奢靡腐朽的太平天國無法取得推翻清王朝的勝利,更無法建立成他們所吹崇的社會

1853年,太平天國在天京建國不久,洪秀全派出兩支北伐軍隊,清王朝大為震動。這兩支軍隊一開始勢如破竹,但費解的是這兩支出徵的軍隊卻完全失去了太平天國的支援,就像兩支孤軍,得不到任何補給供應。

其實一點也不奇怪,此時的太平天國內部,已經失去了當初的那股創業精神。各個領導階層相互傾軋,忙著爭權奪利,結果兩支軍隊的其中一支在直隸省覆沒,另一隻軍隊在山東省潰散。北伐失敗,意味著推翻清王朝已經不再可能。

而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卻已經奢靡到令人髮指,這位天父的兒子是絕對的“黃金控”,所有用具全部用黃金打造,包括夜壺和浴盆。

他之前倡導禁止男人娶妾,但此時的洪秀全有著1168個老婆,和他日夜狂歡在他的天王府中。

我們可以列出三個主要原因,說明太平天國無法成功:

1. 清王朝終於明白滿洲軍隊的無能,改用漢人的民兵。而曾國藩的口號更得人心,那就是“維護名教”。要改變老祖宗定下的生活方式,在一般民眾看來就是離經叛道,太平天國在口號上輸了一招,代表著他們在群眾基礎上輸了一招。

2. 如同我們前面所述,當時的社會已經無法不顧及到國際力量。太平天國開了個好頭,攀上了基督教的親戚,但他們不懂得利用外國的援助。而清王朝和湘軍卻已經開始覺悟到這一點,於是一開始支持太平天國的西方力量,轉身幫助清王朝。

3. 太平天國短時間內就踏上腐敗的道路。從廣西起兵到天京定都,只不過短短四年,領導階層成功上位實在太迅速,完全適應不了新的形勢和新的誘惑。定都天京後不久,他們就立刻開始腐敗,很快就習慣於他們曾經所反對的墮落生活。為了權力,開國元勳們大部分死於自行殘殺。


在這種原因下,太平天國終於崩潰,從建立政權到滅亡只短短十四年。

照理說,太平天國所推崇的社會改變,至少應該能使中國躍進一百年。但自從洪秀全蜷縮在天京的那個天王府後,就已經擺明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口號只是騙人的幌子而已。

這是洪秀全的階級侷限性所表現出來的“暴發戶”心態,同時也是太平天國整體的階級侷限性所註定的失敗。

如果清王朝被太平天國推翻,恐怕民眾的日子更加恐怖。而中國社會非但不能取得進步,反而會愈發保守墮落下去。


叄牛不讀書


這個問題應該改為:倘若太平天國推翻了清帝國,後面中國怎麼發展?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儘管這個分析將會令人腦洞大開,但絕非毫無邏輯。

首先,太平天國運動發生於1851-1864年間。其範圍波及幾乎南中國全部省份,其兵威在鼎盛之際甚至直達直隸。在此期間,太平軍建立了政權,頒佈了意在建設無人不保暖、無處不均勻的《天朝田畝制度》,在後期還立洪仁玕為幹王,主持內政,通過了一些重視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決定。頗有一些新意。不過後來太平軍內訌,高層彼此攻擊,最終敗於曾國藩之手,十餘年的革命運動成了一場悲壯的歷史悲劇。

假如太平軍勝利了,推翻了清帝國,會怎樣?這首先意味著,清帝國用來真大太平軍的那些勢力都失敗了,這些勢力都是誰呢?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是後來整個大清用於維護穩定的支柱性的軍事力量湘軍、淮軍等漢族武裝。假如太平軍勝了,這些勢力肯定是敗了,那麼,這些勢力會不會投降太平軍?不會的。因為太平軍的意識形態是拜上帝教,在曾國藩等人看來是赤裸裸的對中化道德文章的徹底顛覆。怎麼辦?很可能會抵抗到底。不僅是對一種新政治勢力的抵抗,更是對一種外來文化的頑固抵抗。那麼,中國會怎樣發展?熟悉歷史的讀者大概會浮現出明亡後大德高賢隱沒山林從事反清活動的印象。沒錯,假如太平軍勝了,清帝國亡了,在中華腹地,必有一大批士人學子、地主武裝,對太平天國政權展開曠日持久的抗爭。然則天平天國會不會像清帝國初期接受漢文化那樣放棄拜上帝教,重回中華正統文化上來?恐怕夠嗆。因為拜上帝教是他們用以組織行事的基本依靠。由此,天平天國將在最發達的地區陷入文化衝突之中。而結合當時的世界形勢,這種衝突不僅不可能快速得到解決,反而會令中國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從而提前進入20世紀初期軍閥割據的時代。

其二,假如太平軍勝利了,它內部的權力鬥爭會不會避免?根據歷史來看,它要勝利,就必需要團結,因此,肯定是先維持了團結,然後才能戰勝清帝國。但是清帝國滅亡之後呢?太平軍不是一直有著先進思想武裝的部隊,太平軍的領導層也並沒有統一的政治思想認識,甚至在如何建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種根本性問題上,也是大相徑庭。這意味著,太平天國的分裂是必然的。即便在戰爭年代出於戰爭的壓力維持了團結,其分裂也會在戰爭結束之後迅速到來。結果會怎樣?必然是要比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那個更大規模的內戰、純屬於太平天國內部的混亂的內戰。其波及範圍只會更廣,因而受牽連的人更會更多。

其三,太平軍會不會克獲清帝國全境,領有外蒙古、新疆、西藏和東北?可能性幾乎為零。太平軍兵源多來自南方,尤其是廣西、兩湖、安徽等華南地區。其兵種以步兵為主,同時有較大規模的水兵,可以說,極其適宜在南中國作戰,然而並不天然適宜在廣袤的沙漠和高原上馳騁。即便發動如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左宗棠平定新疆的遠征,太平軍也缺乏如同左宗棠那樣的後勤保障,因此,起碼新疆不會被太平軍領有。而蒙古,兼含內外蒙古和東北,因為在地形上與東北連為一體,同時,東北作為滿清的龍興之地,尚未湧入大量的漢人進行開發,從傳統中國士人的看法來說,這些地方,連同西藏,很難被太平軍的高層視為理所應當囊括於中的中國領土。因此,假如太平軍推翻了清帝國,很可能,上述這些地方都將不復為中國所有。中亞的浩瀚國必將崛起,吞併新疆,成為英帝國在亞洲腹地的忠誠楔子;西藏必然會在英帝國的扶持下變成一個獨立王國;內外蒙古呢,則將可能成為沙俄,包括後來的蘇聯的忠誠盟友。甚至滿清,也有可能從北京退居東北,臣服於沙俄。或者在後來日本的威脅下,與日本結盟,甚至臣服於日本。

當然也有一種大開腦洞的可能,那就是滿清退居東北後,放棄既有的僵化的政治治理模式,積極與國際社會接觸,君臣勵精圖治,率先實施維新改革,把東北三省建成了一個率先實現早期工業化的小強國,於是並朝鮮,佔蒙古,重新入關,再奪天下。這樣的話,很可能是滿清的維新改革與同期日本的明治維新同步進行,但滿清的改革因為已經戰敗的緣故,包袱相對更少,因而成就可能更大。而隨著滿清改革的成功,入關恢復清帝國就成為不二之選。這時候,日本改革的活力也已經激發,經海洋向東亞大陸進軍就成為必選之一。於是,在東亞地區,就會出現清日兩強對決,都想瓜分太平天國的局面。至於誰負誰勝,那就要看誰的改革更為徹底,誰的戰力更為強大,誰的國際支持更為顯赫了。不過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隨著滿清退入關外,很難說在那個時候已經頗有獨立思想的優秀的非滿裔智識和精英會自然而然地追隨。而缺了非滿裔精英的支撐,尤其是來自兩廣、江浙、兩湖地區的漢人智識和精英,僅靠已經過了二百年寄生生活的八旗子弟,這個退居東三省的滿清政權,是根本不大可能重新崛起的,就像退出大都的元帝國再也沒有恢復帝國氣象一樣。

但是,不管這些局面如何發展,中國腹地中的革命潮頭都是無可避免的,太平軍的勝利有可能會讓中國實施更為主動的開放政策,從而加速消除守舊文化在新一代年輕人身上覆興的可能性,更加輕易地接受外來事物,尤其是與宗教和宗教改革有關的歐洲新事物。而這些新事物又將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用以改造太平天國社會的有力武器,進而激起太平天國內部更為深刻的新舊矛盾。這些內部矛盾,連同外部國際競爭壓力,一道將中國這塊大地上的革命浪潮推向極致。經過若干年甚至是十幾年、幾十年的革命運動,整個東亞最終還是可能要回到革命統一一切的軌道上來。


稷離


我是無月,感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假如,當年太平天國打下南京之後,沒有止步不前,而是殺過長江,浩浩蕩蕩攻進北京城,將滿清趕出了關外,中國會變的什麼樣?

全民信奉拜上帝教

這是毫無疑問的。

太平天國起義是藉著宗教的外衣,號召信徒們發起的。

如果太平天國統一了全國,那麼全國上下都會強制信奉拜上帝教。

這個拜上帝教是洪秀全找著基督教的模板山寨出來的,所以本身這個教派就有點亂七八糟。

中國人的信仰一直都不深,所以要讓全國老百姓都跟著去信拜上帝教,問題不大。

但是原有的那些寺廟、道觀就慘了。

太平軍會上門將這些寺廟、道觀搗毀,將所有的和尚、道士殺掉,寺廟、道觀的資產全部充公。

與西藏、新疆、蒙古徹底分裂

太平軍的拜上帝教與有著悠久信仰傳統的西藏。蒙古等民族完全無法融合。

一旦太平軍打下北京城,頒下全國信奉拜上帝教的法令,西藏等地一定不會願意配合而選擇獨立,我相信當時的太平天國一定沒有餘力去這些地方平叛,因為路途遙遠,且地形複雜。

於是,中國的版圖就會大幅縮水。

神化洪秀全

洪秀全肯定是要被神化了,他一定會以神職來統治俗世。

其實洪秀全在南京就這麼做了。

然後洪秀全會在全國上下采選美女送進宮去。

一直有傳聞說,太平軍的作風非常混亂,如果真的是那樣,那真的是禍亂全國了。

與滿清有關的人,都會被殺掉

但凡和清妖能扯上一點關係的,都會被殺掉。

清朝官員、士兵,為滿清朝廷服務的商人、民夫,只要和清妖有關係,太平軍一律都會殺掉。

其實太平軍對老百姓並不友善,從太平軍起事以來,除了殺清妖,就是抓壯丁,所以儘管晚清政府已經很腐朽,但是湖北、安徽仍然會有那麼多人選擇加入湘軍、淮軍來反抗太平軍,因為太平軍同樣不得民心。

暫時想到了這些,歡迎朋友們評論補充。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小時候歷史書對太平天國是讚揚的。定義為農民起義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一直認為洪秀全是個大英雄還一度迴避看太平天國電視劇覺得太失落和可惜。長大後才明白多虧有曾國蕃不然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政治,宗教會蕩然無存。畢竟拜上帝教不是中國本土文化和宗教太平天國是漢族地主拋棄的,他給漢人沒有帶來任何好處,思想比滿清還落後天真。當時中國己經嚴重落後西方世界,要國家富強起來,推翻滿清並沒有多大的作用,關鍵是要思想改變。五十萬太平軍末推翻清朝,三千人的武昌新軍卻能使清室退位,思想肯實比武力好用。

太平天國,以基督教做為人們的信仰,主張仁愛。建國主張為向西方學習,興辦鐵路,建立現代學校,支持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太平天國很早將進入工業強國之中,可惜,洪秀全能力不足!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由漢人政權代替清朝,中國會少受很多欺負,因為漢人的反抗精神要比滿族強,這一點看清朝後期的漢族將領崛起的表現就知道。但是領土面積很難有現在這麼大,連恢復明朝後期的疆域都難!

太平天國滅掉滿清會在洪秀全那幫驕奢淫逸,窩裡斗的傢伙領導下變成另一個更加腐朽落後的滿清。那幫人永遠沒有那個能力帶領中國轉型,也根本不可能推翻滿清,西方列強是看明白了的,不然不會支持滿清。太平天國起義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廣府人和客家人幾千年的互相傷害。說實話我為什麼一直支持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因為廣府人越來越多的獠化分離動作。廣府人呢們不要忘了,你們的老祖宗是正統的老秦人,老楚人,老四川人。趙坨是河北人!

大清整個王朝前期還是很好的,皇帝們大多數都很優秀,而且挺勤政愛民,向雍正康熙,乾隆等等,在整個清朝期間收復了臺灣和新疆並擴展了地盤,而太平天國的洪秀全,雖然取得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但是他們的口號和政治觀點不行,是你神話論的拜上帝會起家,而且他們開始就內矛盾重重,相互排擠和撕殺,過早的腐化墮落,如果他們真的要推倒清朝,我看他們比清朝更糟糕,無法與清朝相提並論。

洪秀全死後,他兒子當皇帝,什麼都不懂。這個時候掌權應該是又大概可能兩個人,石達開和李秀成,他們不會沿著太平天國的,老思想老路走下去的,會徹底改變這一切,會徹底革新。所以說你的觀點我不太同意。你要問我為什麼會知道?李秀成被捕的時候曾經說出了太平天國的一些弱點。也就是說他的思想比較長遠的先進。

其實太平天國真的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而且其一開始就存在的問題就是無解的。沒有穩固的後方根據地支持,口號喊的再響,新到一地也只能通過劫掠來進行資源補充,這樣等於打一路得罪一路。光破壞,不建設是不能長久的。從始至終太平天國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制度方面的建設,所謂的永安建制,不過是幾個頭子排排坐,一個像樣的制度也沒有,全憑人治,誰級別大誰說了算。起義開始的時候一幫農民還對他們抱有幻想,可後來發現趕走了壓榨百姓的惡紳,這幫太平軍將領比惡紳還狠。最要命的,從金田起義開始,洪秀全和楊秀清的能力差距就表現出來了,楊秀清無論從組織能力還是戰爭水平都比洪秀全高,這為後來的內鬥大分裂埋下了伏筆。

按理說改朝換代往往會成為一些世家大族押寶的好機會,太平軍一開始打的順風順水是與其背後有人支持分不開的,可他們一系列不爭氣的表現最終讓身後押寶他們的勢力失望透頂。可以說太平軍一早就失去了推翻滿清改朝換代的可能。之所以太平天國還能維持十多年,那是因為他們還有存在的必要,等清軍的機動部隊全部被消耗光,漢族士紳完全奪取南方的基層掌控力後,太平軍才算完成了使命。而這個時候,清廷已經無力再對南方實施有效統治,漢人大規模充任總督這種實權職位就是從太平天國前後開始的。

太平天國,註定是一場夢。


歷史深度揭秘


當年洪秀全為了徹底推翻少數民族對漢人統治了數百年之久的清朝!由一教書匠人經過數十載經心策劃謀劃!終於在廣東省叫《金田村》的那個地方!爆發了大清朝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運動,史稱:太平天國運動!這隻旗號為天平天國的農民起義大軍,在天王領袖:洪秀全!翼王將領:石達開!親王將領:陳秀成!所帥領的農民起義軍從金田村誓師起義!反清復明!起義軍所到之處無堅不崔!無功不破!無所不勝!最終各路起義大軍雲集金沙江邊!準備過大渡河上的鐵索橋時!——[注]鐵索橋也就是當年紅軍長征強渡的瀘錠橋。——就在這生死存亡之時!天賜洪福!翼王石達開老婆為石達開生了個兒子!此時起義的農民大軍已危在旦夕!石達開卻高興的不易樂呼,忽忙下今全軍停止前進,用兩個時辰的時間來慶賀自己,老天有眼,洪福通天!喜得貴子!就在全軍上下!普天同慶之時!清軍的各路人馬!左三層,右三層!團團包圍!水洩不通!其中有曾國番的湘旗軍!李鴻璋的淮旗軍!配和清軍的八旗子弟!此舉直接導制了太平天國後期!作為太平天國唯一的一線希望!唯一的一隻部隊全軍覆沒!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失敗而告終!不難看出!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大清帝國!仍然是封建帝制的延續!因為封建,帝制,皇帝!天子!君臣思想,在那個特定的時期,仍然是根深帝固的。



軒轅軒家紅


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朝,它未必會比清朝做得好一點。

太平天國是一個相當矛盾的政權,它一方面倡導學習西方,走向近代化;另一方面又強調國民要信仰洪秀全,企圖打造一個集神權、皇權於一體的封建專制王朝。

天朝嚴肅地,咫尺凜天威。生殺由天子,諸官莫得逞——《天父詩·朝廷》

1、神權和皇權的統一

太平天國施行的是“主”(天王)和“軍師”共同管理國家的模式,其中主是太平天國的君主,但“臨朝而不理政”。在太平天國內部,國家最高權力掌握在“軍師”手中。

天王洪秀全和軍師楊秀清之間,又存在著一種極為特殊的“宗教”關聯——楊秀清擁有代天父傳話的權力。

按照拜上帝教的規定來談,楊秀清“代天父”傳話時,他地位是高於或同洪秀全平起平坐。

這種二王共治的特殊的政權模式,是太平天國內亂的根源,它的存在為天京事變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2、太平天國內部的家暴主義

太平天國內部有背洪秀全語錄的傳統,洪秀全特地將自己的理念編成了“天父詩”,讓子民們認真學習自己的思想:

《天父詩·說教》: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嬸錯無哥錯。
《天父詩·十七》: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起眼看丈夫,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躁氣不純靜,五該打。

很難想象,一個倡導家暴的社會,會是怎樣的畫面。

3、太平天國的治國理念在當時其實很超前

太平天國提出了六條很有建樹的治國理論:

一、平均分配土地,使耕者有其田;

二、每年收成的時候,百姓們只留下一家人的基本口糧,然後將自己其餘的財產收歸國庫,以備兵荒;

三、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

四、主張發展工商業和近代運輸業;

五、主張對外開放,吸引外國人來華傳播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

六、提倡建立法治社會,“此立法善而施法廣,積時久而持法嚴,代有賢智以相維持,民自固結而不可解,天下永垂不朽矣。”

太平天國的很多治國理念,在當時,都有點超前的感覺。

但有些理念本身就和太平天國這種政教一體的政權相沖突,這就使得太平天國在實施這些理念的過程中,必須小心翼翼,不然,稍有不慎,“民主和科學”的近代化思想便會動搖太平天國的統治基礎。

人生所有的選擇,其實從一開始便標好了“代價”。

太平天國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它站在新時代的浪尖上,卻披著舊時代的外衣。

最終,太平天國以一種頗為悲壯的結局收尾,但它提出的那些關於如何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理念,卻為後人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參考。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太平天國是清朝後期發生的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運動,時間長達13年之久,席捲大半個中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如果太平天國取得勝利,奪取了大清王朝的政權,那麼中國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呢?讓筆者初步分析設想一下。

本人是不看好太平天國的。作為一個農民政權,雖然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經濟、軍事管理體制,但沒找到符合中國農民階級實際的理論綱領和政治制度。理論綱領是以西方的基督教教義為主體,不切合中國實際,而且不倫不類,不得人心;雖然制定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等政治綱領,提出了“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飯同食,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原則,但基本上是空想主義,根本沒有付諸實施,更沒經過實踐的檢驗;政治制度上,實施政教合一,權力系統混亂,神權與皇權矛盾交叉,天王洪秀全是君主,但東王和西王又都可以以天父、天兄附體的形式來制衡天王,為後來“天京事變”的內訌分裂埋下隱患。

同時作為新興政權,沒有新氣象、新作為,內部上層腐敗嚴重,迷信盛行,思想腐朽。所以,如果太平天國取得了國家的政權,一定比大清王朝更糟糕,一定會是中國老百姓的災難。

國家一定會四分五裂

太平天國如果推翻了滿清政府的統治,也很難從根本上消滅滿清的軍事力量,最大的可能就是滿清力量重新退回關外,與內外蒙古形成一個政權存在。如果滿清政府被推翻,而中原太平天國的力量又不可能到達西藏和新疆地區,這兩個地方也很可能會宣佈獨立,新增兩個獨立的政權。

再來分析中原地區。太平天國推崇的是洋教,堅決反對和打倒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的佛教和孔孟之道,特別是反對孔孟的儒家,必將遭到中原廣大士大夫階級和廣大地主階級的強烈反對,即使他們的勢力一時處於下風,但反抗的鬥爭絕不會輕易停止,一定會形成長期的割據和混亂的局面。

同時,太平天國由於自身的制度設計缺陷,一旦取得軍事鬥爭的勝利,也一定會發生內部分裂。太平天國的本身也一定會分裂為好幾個割據政權。如此來看,中原大地,也將四分五裂。

國家很可能會淪為外國的殖民地

天平太國運動發生的時間,已經是十九世紀的中後期,西方國家經過工業技術革命,近鄰日本也經過民治維新,快速發展壯大,帝國主義通過堅船利炮,已經打到了中國的家門口。

清朝政府雖然腐敗無能,在與帝國主義抗爭的道路上,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並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外交條約。但是,當時的中國,還是以一個整體國家的形式存在,雖然不強,但仍然體量很大,任何一個帝國主義國家,想要一口吞下去,都得撐死不可。所以,雖然處處受辱捱打,但至少沒有亡國滅族,也沒有像東南亞國家那樣,完全成為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

但是如果是太平天國取得勝利,而中國又分裂成許多的割據政權,則很可能會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帝國主義國家徹底瓜分,大統一的中國還會不會再出現,都很難說,至少後人在統一自強的道路上,要付出成倍的代價、流更多的鮮血,才能實現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複習。

洋務運動很可能不會發生

太平天國如果勝利了,那麼以曾國藩和李鴻章為首的湘軍和淮軍集團就一定會失敗。若如此,則中國近代歷史上轟轟烈烈的謀求救國強國的洋務運動,就不可能再會發生。中國就會失去一次向西方強國學習的機會,中國的資本主義也會失去一次發展鍛鍊的機會。那麼,後來的資本主義革命還會不會發生,也會是一個大問號。

總之,如果太平天國勝利奪取了政權,對中國,對中國人民,都很可難不是什麼好事,或許還會是災難的到來。


晨風曉月趣歷史


太平天國拿什麼推翻清朝?洋人是支持清朝的啊,李秀成說“江浙之誤事失利,實屬洋鬼之能。“洪仁玕說“我朝禍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敵軍,則吾人斷可長久支持”。

如果沒有洋人,李秀成拿下上海等地,清朝的財源就被斷了,沒有錢也就不會再有後來淮軍的發展。隨後,英法軍隊,洋槍隊,還有英法重型野戰炮部隊,在輪船協助下,一路與清軍一起前進,在江浙戰場,重創了李秀成主力軍團。

雖然,李秀成部在太倉打死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在嘉定逼的英國陸軍提督士迪佛棄城而逃,並且活捉常勝軍副統領法爾思德,華爾本人也大敗而逃,被圍困在松江城內,直到曾國荃部進犯天京,李秀成被迫回援,華爾才逃脫一死。但是隨後,在乍浦,平湖,蘇州,崑山,太倉,吳江…..太平軍損失慘重,李秀成精銳部隊幾乎全部損失。

當時,清朝因為西部大暴動,西南苗族,瑤族,杜文秀造反,北部捻軍起義,廣東福建會黨造反,再加上太平天國起義,當時在國內各路造反大軍,足有200-300多萬人。清軍早就是筋疲力盡。顧此失彼,曾國藩說:賊稱曾某之兵,守則有餘,戰則不足,此實忠酋確有所見之言,既群賊亦確有所見。

清朝可以控制的地方最多三分之一,財源主要靠英國從各個通商口岸收款,再把真金白銀送到北京。

而且,清軍購買西洋火炮,建立水師控制了長江。每年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獲得數百石糧食,保障軍隊供應,而洪秀全自己都在吃草。

清軍實際上到了最後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大部分軍隊,包括曾國藩直系湘軍普遍欠餉4-16個月。最後因為,欠餉太多,只能大裁軍。


深度軍事


在說這個問題前,我要先闡明一個道理,那就是太平天國絕對不會成功。

你要相信歷史淘汰率,太平天國最終在茫茫歷史長河中灰飛煙滅,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所謂天下,有德者居之,不是一句妄談。太平天國的覆滅如是,清王朝後來的覆滅亦如是。

靠著基本驢唇不對馬嘴的教義,還有一個可以判定為邪教的“拜上帝教”,蠱惑無辜,揭竿而起。更為致命的是,農民階級的先天侷限性。太平天國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爭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許多太平軍將士參加革命都是出於生活所迫,希望改變貧窮落後的經濟地位。用太平天國名將李秀成的話說,當時太平軍將領號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飯”。這和舊式農民起義者的動機是一致的。許多太平軍將士在參加革命隊伍時,就是抱著當將軍、當丞相、當夫人的目的來的。

至於洪秀全這枚起義者,究竟是英雄還是變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們懂得,所以太平天國是絕對不會成功的,被歷史淘汰是定數。

其次,雖然歷史不容假設,但是如果其成功了,中國會怎樣?試著討論一下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不能避免封建社會傳統起義模式的窠臼,歷史上再高明的農民領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國家的軌道行事。洪秀全本來是要建立一個新朝代新國家,但在永安封王時連一個合適的名稱也找不到,只好“姑從凡間歪例”,把左輔、右弼、前導、後護各軍師都封王,稱為王爺,並相應地制訂《太平禮制》來規定各級官員的尊卑和特權。洪秀全還在《天父詩》中公開宣揚封建道德中的三綱五常,說什麼“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臣錯無主錯”。可以預見,由於歷史和階級的侷限,太平天國的政權形式一經沿著封建政權的軌道走下去。

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權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如果太平天國統一中國,神權左右皇權導致核心矛盾會進一步顯現出來。歷代農民起義常有披著宗教外衣,即以神的意志和形式來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如張角以太平道為號召,朱元璋信奉白蓮教等等。但當這些宗教組織演化成農民起義,特別是建立了農民政權,或農民起義領袖稱王稱帝之後,一般都放棄宗教組織,專心進行奪取政權或發展革命勢力的鬥爭,如朱元璋稱帝之後,立即取締白蓮教,禁止其活動。而洪秀全則在建都南京之後,仍然依賴拜上帝教,教權就成了爭權奪利的工具。而且還有否定孔子、否定儒學、顛覆中國文化傳統的一系列作為,註定這個政權會在沿著歷史軌道前行的路上陷入越來越大的迷惘。

內部政權奪利,天京事變後,由於原先的天兄代言人蕭朝貴在長沙犧牲,天父代言人楊秀清又在事變中被韋昌輝所殺。所謂天父、天兄人格化本來就是個騙局,楊秀清被殺更是騙局的暴露,太平天國出現了空前的信仰危機。如果太平天國統一了天下,嚴重的信仰危機仍然不可避免,可能會導致分散主義滋生,使太平天國一步一步走向低谷,難有回天之力,最可怕的是,中國仍然會陷入四分五裂,各種勢力割據為王的混亂狀態。

雖然它主張對外開放、發展本國商業和對外貿易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舊式農民戰爭的侷限,但是其前提是基於西方一廂情願的以為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信仰與西方一致,而一旦發現洪秀全所謂的拜上帝教同天主教根本不是一回事兒的時候,西方對其好感蕩然無存。且西方迫切需要打開中國市場,瓜分中國的核心利益不會因為中國誰上臺而發生變化,將來面對衝突的時候,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是否還能對西方抱有開放心態,就另當別論了。

總之,如果太平天國如果真的取代了清朝,這種核心本質上仍舊按照舊有模式組建的政權,可能在應對西方列強的入侵時的能力還不如清政府,其信仰危機帶來的隱患甚至可能過早的將中國推向更大的分裂和混亂,一盤散沙沒有強權政府約束的中國,在面對西方入侵時更沒有還手之力,中國可能真的成為完全的殖民地,而連半殖民半封建都不可得。


歷史也好玩


如果太平天國推翻滿清王朝,後面的局勢也是很好推算,可以肯定的是結局不會比滿清更好。

當時中國的社會環境沒有變化,而世界形式正出現幾千年未有之變局,當時的中國現代思想和民族主義還沒有形成,太平天國還是致力於改朝換代,而滿清還是致力於鎮壓農民起義的怪圈(也是打了幾十年才改革開化)。

太平天國前期是有機會和實力推翻滿清的,實際上當時也這麼做了,咱們把時間退回1853年當時起義軍剛剛佔領了南京開始北伐,滿清當局當時一片混亂,八旗軍已腐朽不能戰,滿清當時最有實力的軍隊是僧格林沁的蒙古旗兵,如果後續太平天國以舉國之力北伐是完全可能推翻滿清的,但後續局勢怎麼演變呢,我來推測如下

1.滿清退回長城以北東北和蒙古, 洪秀全定都北京,但是南方形式不穩,曾國藩已在南方開始辦理團練,雖然說牆倒眾人推,滿清建國二百多年還是有一定的號召力,開始發佈天下勤王令,而南方各省督府在滿清退回東北後肯定是各懷鬼胎但也是有一定實力的,而洪秀全繼續南征北伐,但這時太平天國即使不在分裂,實力也必然下降。

2.這時洪秀全實力雖然最大,但是也統一不了南方十八省,南方各省必然還會有別的強人出現,例如曾國藩,左宗棠,或者南方各督府,但此時還不會出現華盛頓或者孫中山似人物,頂多出現朱元璋(團練或者別的農民軍)或者李淵(地方政府投機人物)似的人物,目的無非都是想當皇帝(皇帝誘惑力太大了)

但是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這時的世界早已經不是二百年前的世界了,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大英帝國旗幟遍插世界,美國已完成擴張,俄羅斯正在克里米亞和英國、奧匈大戰,回過頭來必定咬向北清,以俄國的個性必定佔領整個黑龍江區域,外蒙區域也不保(只剩吉林內蒙遼寧),而洪秀全是沒有能力佔領東北和蒙古的,可以說洪秀全的上百萬軍隊也只能在國內逞逞強,在俄國眼裡就是個毛。

國內南方內鬥中會有一定的進步例如使用火槍,但也僅此而已,當時的中國國內是沒有工業的,在內鬥中只能求助於當時的英法等大國(注意現在英法是大國美俄也不行),英法會看情況給與一定火器,但一定不會把中國武裝成大國。

所以當時會出現這樣兩種情況,俄羅斯割佔蒙古和北清大部分,為什麼不會全部吞併呢,因為英法不會允許俄國在遠東過於強大,會先支持北清抵抗沙俄(克里米亞有先例)同時抵抗洪秀全,最好的情況是英國會看在都是信基督的情況下(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是基督改編)幫助洪秀全收復東北蒙古,洪秀全會成為一個北方大國,但中國南方會變成英法半殖民地,絕對不會歸洪秀全(洪秀全的國情不適合統治全國,只能統治一部分),中國南部會因英法支持出現強人統一秦嶺淮河以南部分,最後也可能統一長城以南中國,不會變成日本似強國,也不會成為印度一樣的殖民地,頂多會成為像土耳其一樣的半強國。因為中國這時候的內鬥會錯過最重要的工業革命(雖然滿清也沒有),當時的中國也沒有這個思想[流淚]在亂世中大家覺得能當一個好皇帝就不錯了[酷拽],落到現在頂多就剩下一個南方十八省,還有可能成為歐洲列國,或者成為一個聯邦國家[淚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