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不知道大家最近宅在家

是不是感觉有点憋得慌?

也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到

最近网上流行的“很可”“太可”

等流行话(表示超喜欢,很厉害)

一位武警部队的优秀教员

他啊,真的很“可”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咱们的主人公是来自

武警广西总队训练基地

他就是士官、教员丁可

初见丁班长,浓眉大眼

可是说是亲切感十足了

而他背后的故事可了不得

丁班长是武警部队优秀教员

而他更曾先后荣获三等功1次

嘉奖8次,优秀士兵1次…

荣誉背后都有啥故事

来,走进看看去


人如其名,可严可爱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班长,这个动作能否把重心放低一点…”

入伍之初,丁可就对训练充满兴趣。只要和训练有关的事,他都想刨根究底,也总想着和战友比个高低。

为提升自己的训练成绩,平日里,丁可除了勤学苦练外,更注重研究动作、细节。

课间休息时,你总能见到他拿着小本子去向班长请教,训练教案也是被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才刚下队后不久,他就因为动作标准、理论掌握熟练,而被身边的战友称为“小小教员”。

而更大的突破,则得从丁可转改士官后,第一次参加总队教练员集训说起。那一次,他对“教练员”有了全新全面的认知。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那一次集训,丁可见到了最好的教学法讲解,最全的教学手段演示,而他的内心也燃起了旺盛的斗志,

要把教练员工作做到极致。

一番刻苦学习后,他回到了支队,开始了真正的“教练员”之旅。相比其他的教练员,丁可平时对示范兵要求高,对自己要求更严格。

一次战术课目训练,由于大部分官兵基础较好,动作难度也低,大家就开始有些偷懒。丁可见状后,向示范兵发起了挑战:“我演示一遍动作,你们的动作比我好,今天就休息,不用练了!”

那一次,示范兵被丁可比下去了,其他挑战的战友也一个个认输服气。大家一口气,就比试到了晚上。

“丁教员训练要求高,首先是他自己当了标杆。我们练起来也有劲头!”在示范兵杨杰看来,教练员丁可就是自己的“偶像”。


志向高远,可拼可搏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前面说到改变丁可的那次教练员集训。

到底什么改变了他呢?这还得从集训第一天说起。

丁可刚到队,就发现其他战友的动作比自己的标准。参加座谈研讨,他的发言泛泛其谈,连自己说着说着都不禁红了脸:到底是脑中没货,讲不出所以然啊!

而让丁可震动的,还有大队长的一番话:“动作标准、理论熟练可以做示范兵,可是,想当教练动作好远远不够!”

“教学不就是示范动作么,到底还要些啥?”丁可的困惑,很快就得到了回应。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在军事理论、教学法等诸多课上,丁可发现,自己离优秀教练员差太远了。

“会动作,只是知其然,懂军事才是知其所以然,当教练员可不能自己迷糊!”丁可还把课上的一句话抄在本子上——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教练员就是要自己搞明白,才能教别人。为了快速掌握教学组训的专业知识,丁可抓住一切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请教他人、示范示教,光是笔记就密密麻麻写满了3大本。

3个月集训,在高强度的理论与实践中,丁可实现了从“示范兵”到“教练员”的转变,并在结业考核中获得第5名的好成绩,并由此获得了参加武警部队优秀教练员比武的机会。


蹄疾步稳,可钻可研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2016年武警部队优秀教练员比武开拔,丁可如愿参赛。

比赛中,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被评为武警部队优秀教员。此后,他便开始参与总队各类集训的示范示教任务。

“丁教员,现在无人机和AR技术很完善,为什么不运用到战术科目中呀?”一次集训,正在授课的丁可,听到一名参训学员的提问,当时他就被“问住了”。

“以前我们光注重创新组训方法和思路却没有把科技运用到现在的训练中!”

训练必须要与科技结合,深受触动的丁可,开始查阅各类资料。请教相关专业岗位人员改进和创新训练器材6件,重新编写训练教案7本。

这位武警部队优秀教员,很“可”!

前不久,丁可接到通知要参加总队参谋业务集训。

隔行如隔山,虽然是教练员队伍的一把好手,但对于参谋业务可是一窍不通。

“优秀参谋不少,但是参谋业务的教员还没几个,也许集训结束后我能成为参谋业务教员呢。”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他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丁高参”。

“他每天都会熬夜学习到很晚,一杯浓茶也是不离手,已经四期了还这么拼,很佩服他。”说起丁可,参训学员倪晓升这样评价。

谈及下步打算,丁可告诉小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参谋业务教员,争取当武警部队标兵教员,为更多的战友示范教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