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50岁后,胃癌进入到“爆发期”,不想胃癌应注意哪些事?又该如何预防?

爱养生的晓晓


我国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 42.6%和 45.0%,在全球 183个国家中位于发病率第 5 位、死亡率第 6 位。

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我国每年胃癌预估新发病例67.9 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高居第2位,简单地说,世界上所有的胃癌病人中,有一小半都是中国人。

临床来看,胃癌发病高峰在65到70岁,但近年来已经出现明显的发病年轻化趋势,所以才会说50岁后,胃癌进入到“爆发期”。

胃癌早期症状与胃炎相似,别忽视!

1、恶心、呕吐

胃癌的早期症状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严重者可能伴随贲门部肿瘤,并且开始可出现进食不顺。由于恶心、呕吐会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胃癌进一步发展可因幽门梗阻而出现呕吐。

2、腹痛

首先要注意上腹的疼痛不适,80%胃癌患者发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的症状。

开始仅仅是感到上腹部不适或有膨胀、沉重感,隐隐作痛,常被患者误认为是胃炎或溃疡病,治疗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但大多数病人疼痛程度会持续加重,由类似溃疡病的饥饿疼或餐后疼,也叫节律性疼痛,变成持续无规律性的疼痛。

3、进食不适

食欲减退、消瘦乏力,1/3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信号。

食欲减退且不伴胃部疼痛者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现,若与胃疼症状同时出现并排除肝炎时,尤应引起重视。

4、便血

便血也需注意,胃癌也常出现便血的症状,这是由病变破坏了胃粘膜下或肌层的小血管所致。

做一项检查区分胃炎与胃癌

胃镜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已被人们熟知和接受,胃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因为早期胃癌仅有胃镜下胃粘膜的改变,在CT或者彩超上几乎难以分辨,只有在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肿瘤直径大于1cm),形成较大肿块或者形成淋巴结转移后在CT才能看得到。

胃内的病变一般最多、最先发生于胃粘膜,且胃镜检查能发现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因此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的首选。

现在利用染色技术、NBI成像技术,已经逐步在各级医院开展,这些技术辅助我们通过肉眼在内镜下检出尽可能早期的癌灶,可谓不怕医生发现不了,就怕不去做。

50岁后,胃癌进入到“爆发期”,不想胃癌应注意哪些事?

1、边走边吃、边看边吃

胃在消化时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时人在运动或进行其他活动,都会“抢夺”一部分供给肠胃的血液,导致消化不良。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胃部。吃饭要专心,细嚼慢咽,这样进餐胃才喜欢。

2、长期一个人吃饭

独自吃饭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单身的朋友,最好找个伴一块进餐;即便一个人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这是保护胃功能的重要步骤。

3、空腹吃太酸涩的水果

空腹时,吃柿子、菠萝等含强酸或鞣酸的水果,容易致胃液与酸合成结石。

4、常喝汽水、咖啡

汽水本身对胃的伤害不大,但过多或过凉会刺激胃部;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一定要谨慎。

5、常吃剩饭或过期食品

剩饭加热后会产生细菌,过期甚至霉变的食品更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6、常吃加工肉制品

香肠等为延长保质期,多会加入过多防腐剂,增加致癌风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制品含大量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极易形成致癌物,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日本人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胃护胃,预防胃癌呢?

1、良好的饮食习惯

低盐饮食,不吃或少吃熏制、腌制、烧烤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大蒜、洋葱、菌菇类、番茄、椰菜花,这五种食物对胃癌的预防都有很好的作用。

2、多吃养胃食物

预防胃癌平时可以多做一些养胃的食谱,也可以上网找寻其他养胃的食谱。相信只要行动起来,就能预防胃癌的出现。

芜菁:是一种富含有机活性碱的植物。富含钙、铁、锌、钾等有益健康的碱性矿物元素及有机生物碱,具有开胃消食、下气宽中、温补脾胃之功效,对治疗寒积腹痛、食欲不振、食积不化等效果显著。

还可以以芜菁为主料,搭配山药、猴头菇、小米、燕麦等炒制后打磨成芜菁杂粮粉食用,这些食材都是药食同源的,常吃可以改善胃部脆弱的状况,达到养胃暖胃,对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有一定改善的效果。

此外其中含有丰富的皂甙类黄酮、多糖以及维生素pp、粗纤维等10余种微量元素,能保护人体上皮细胞的结构完整,抑制癌细胞生长,所以对胃癌还是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3、戒烟酒

现在很多人胃部癌变的出现和长时间抽烟,喝酒有关,受到烟草有害物质的刺激,胃部粘膜会受损明显。而酒精的刺激性也比较大,长时间的大量喝酒同样也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因此,想要预防胃癌,就应该坚持正确的养生原则,最好做到烟酒不沾,这样胃部功能才能提高。

4、保持充足睡眠

癌细胞是在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而夜间又是细胞增殖的最旺盛时期。睡眠不好,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就更难控制细胞发生变异而形成癌症。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溃疡、腺瘤及息肉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如果发现有这些疾病及时治疗。


养生小百事通


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不良生活习惯

2、负面情绪

3、遗传及环境

4、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罪魁祸首

一般来说,除了生活上需要注意,比如拒绝高盐食物、剩菜剩饭、规律饮食,不熬夜、保持乐观心情、戒烟酒等,还要注意检查:

一般建议,在40岁前一定要做两项检查——

第一,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绝大部分胃癌与它相关,及时根除能最大程度上预防胃癌;

第二,胃镜检查,是目前发现早期胃癌和胃癌前病变最为有效的方法,能发现1-2毫米的微小癌,癌前疾病更不在话下;

第三,对于一般胃病,比如胃炎、溃疡、息肉等要积极治疗和复查,不能硬抗。

最后,告诉大家,消化道肿瘤前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即使有,也和一般的消化不良等很相似。

而胃镜是最为有效的检查方法,而且无可替代!


胃肠病科普


50岁后,步入“疾病爆发期”。

此外,胃癌高发,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

数据显示,全球新发胃癌,约一半发生在我国。

胃癌的高发,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暴饮暴食,三餐不定,会损害胃粘膜,久而久之,易诱发胃癌。

另一方面,饮食不洁,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78%的胃癌都有它有关。

胃癌发病隐匿,往往不易察觉,导致许多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

不想得胃癌,远离三物

01:远离酒饮

饮酒,会使胃癌危险性提高82%,其中,白酒危害最为明显。

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刺激到胃粘膜,促使粘膜细胞发生改变,引发胃炎。

此外,还会导致体内胃酸减少,让细菌有了可趁之机,加速繁殖,促进了致癌物亚硝胺类的合成,从而引发胃癌。

酒饮本身就是致癌物,并且,酒精是致癌物溶剂,会促进致癌物的吸收,加大患癌的可能。

02:远离腌制品

有研究表明,经常吃腌制品的人,其患胃癌的风险会增加4-5倍。

高盐,可直接损伤胃黏膜,而腌制品中含有硝酸盐,会在胃内产生强致癌物亚硝胺,强致癌物亚硝胺+损伤的胃黏膜=增加胃癌几率。

03:远离幽门螺杆菌

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导致胃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

超过九成的胃癌患者体内都有它,不仅和胃癌发病率明显相关,而且还特别容易传染!

幽门螺杆菌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是唯一被确认与癌症有关的细菌,约78%的胃癌和它有关。

“饭后”出现4个异常,及时查胃,别拖延

1、持续打嗝

吃饱了,打个嗝,十分常见。

但是,连续打嗝,时间持续长,甚至会持续几个小时。

此时,要警惕胃部“癌变”,影响到附近的迷走神经或膈肌,导致不断的打嗝。

2、异常腹胀

吃的很好,却异常饱,腹胀严重,此时,需警惕。

很多消化不良,或者胃炎,会出现这类情况。

但是,早起胃癌,也会出现这类情况,最好去查查,切莫忽视。

3、饭后胃痛

如果,经常饭后胃痛、闷胀,尤其是老年人,尽早去检查,不要隐忍。

胃癌早期,常常会出现腹部不适之症,其中,就包括饭后闷胀、疼痛等。

4、饭后腹泻

经常在饭后腹泻,并且,大便夜色也改变,要警惕胃癌。

当腹部产生癌变时,也会导致消化道病变,出现消化不良,引发腹泻等情况。

腹泻,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不是近是胃癌,肠癌者也容易出现此类情况。

预防胃癌,做好这几点:

1、少喝酒,常饮茶

寒冷的冬季,想要暖身,不用喝酒,喝点热茶水,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用热茶代替酒饮,不仅不会损害胃部健康,还可以暖胃养胃。

草药茶水,在调理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温和持久。

蒲公丁根红茶,泡水喝,可暖胃止痛,杀菌消炎。

蒲公丁,是“药食两用”的草药植物,入胃经,可保护胃部健康。

据现代研究发现,蒲公丁,具有“广谱抑菌”的作用,还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是一种抗炎良药,尤其对胃炎之炎更加有效。

此外,研究还发现,蒲公丁对胃溃疡具有治疗作用,能明显的减轻胃溃疡的发生几率,并且,蒲公丁还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对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蒲公丁性质微寒,用红茶发酵工艺,炒制成茶,可大大降低寒性,对于养胃止痛,杀灭幽门螺杆菌,促进胃粘膜修复,是不错的选择。

2、不赖床,吃早餐

早起的被窝,总是那么让人留恋,哪怕只是多呆一分钟,也会感到十分满足。

尤其是冬季,早上比较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不起,硬挺到“不得不起”时,迅速穿衣、洗漱,出门上班。

赖床,会打乱胃肠功能规律,长此以往,胃肠黏膜就会遭到损害,易诱发胃炎、溃疡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而不吃早餐,更是不利于胃部健康。

早上起床后,胃中有大量胃酸,若是缺乏食物中和,强酸环境之下,易伤害胃粘膜,进而对胃造成伤害。

所以,想要养好胃,那就不要赖床,早点起来,吃点丰盛的早餐,不仅有利于胃部健康,对人体健康,易十分有益。

3、少吃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使人食欲变好,但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少吃辛辣之物。

尤其是辣椒,吃得过多,易扰乱食道,刺激食道的内壁,吃完后,会有种令人讨厌的心痛,增加胃的负担。

所以,胃不好的人,要远离辣椒等太辣的食物。

4、

常揉腹,促进消化吸收

生活中,一不小心吃多了,就会导致消化不良。

经常按揉腹部,有益促进消化,健脾和胃。

此外,也可以一边散步,一边摩腹,是中医传统的运动养生法。

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

每分钟40至60步,每次5至10分钟。

此法,适合慢性胃肠疾病的人。

5、细嚼慢咽,不贪多

暴饮暴食,是十分伤胃的行为。

想要胃部健康,要注意细嚼慢咽,不可贪快,也不可贪多。

一旦吃得过快,食物没有充分咀嚼,会加重胃部负担,甚至损害胃粘膜。

细嚼慢咽,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吃饭的时长,至少保证20分钟,每口饭,咀嚼30次以上为宜。

此外,饭吃七八分饱,是最佳的状态,切不可吃的过撑。

一旦,吃得过多,不但会导致消化不良,还容易导致肥胖。

肥胖,是众多慢性疾病的诱因之一。

因此,保护胃部,助力身体健康,一定不要吃撑,切莫贪嘴。


小马嘚啵嘚


在我国所有的恶性肿瘤疾病中,胃癌长期占据首席位置。

不仅仅如此,在第12界胃癌大会中,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胃癌患者有一半集中在中国。

医学上认为胃癌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上,也可以说,50岁后,胃癌进入到了“爆发期”。

胃癌一直在“挑人”,有4类人要格外注意!

1. 胃部病变者

胃癌多是由慢性胃部病变一步步转化而来的,数据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恶变胃癌的几率为10%,患者需要1-2年做一次胃镜。慢性胃溃疡的癌变率虽然只有3%,但如果胃息肉直径大于2cm也要小心癌变。


2. 饮食习惯不好

饮食不规律,吃饭太快,爱吃烫食,爱吃腌制、熏制食品,高盐饮食、少食新鲜蔬菜等,都是导致胃癌的高危因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平时喜好烟酒的人,患胃癌的几率会明显增加。研究发现,烟雾中的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胃癌的诱因之一;酒精则会刺激胃黏膜,让黏膜细胞生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胃癌。如果烟酒均沾,危害则更大。

3. 生活习惯不好

近年来,35岁以下年轻人患胃癌的数量节节攀升,熬夜就是罪魁祸首。熬夜引起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再吃个夜宵还让肠胃得不到休息,加重胃液分泌负担,长此以往胃黏膜溃疡在所难免。


而且,不良的情绪对胃癌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调查发现,将近一成的胃癌病人在患病前曾遭受过负面生活事件的打击。

4. 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胃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很高,而且有家族聚集的现象出现。对于胃癌是否遗传这个问题,目前普遍认为,虽然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不如结、直肠癌中那么重要,但胃癌的家族史仍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因为胃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2~3倍。

那么胃癌出现一般有什么症状呢?

1. 上腹部不适,胃部隐痛,腹胀

2. 频繁食欲不振,呕吐、打嗝

3. 出现便血或者黑便

4.没精神、乏困

因此以上人群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应该引起十足的重视。另外,生活中做好一定的预防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4类“高危人群”该如何预防胃癌的发生呢?

预防胃癌,做好4件事,胃部健康不癌变!

1. 饮食规律


做到不暴饮暴食,饮食搭配上要注意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平衡,做到三餐分配合理,定时定量。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其中,早餐尤为重要,应包括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及蔬菜水果四大部分。

2. 常吃碱性

胃粘膜受损的人多吃碱性可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生长在新疆柯坪的芜菁是自然界中少见的一种富含有机活性碱的植物,食用后可以在胃内壁中生成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粘液层,可有效缓解胃酸过多对胃壁的破坏。而且芜菁含有的亚油酸、多糖、皂甙、类黄酮等物质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防癌抗癌。


《大医典》中有一个沿用至今的养胃食疗方——芜菁杂粮粉,将芜菁、猴头菇、山药、小米、黑芝麻、南瓜子、芡实等多种药食同源的养胃保护胃黏膜的食材打磨得到的。可用于健脾益胃,调理胃部虚弱症状,改善慢性胃炎,适用于各种胃炎、胃溃疡等病症调理。相比于药物,这种食疗并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长期食用。

3.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并且饭后适当走动,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而且对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很好的帮助。


4. 定期检查

很多人有胃病不重视,认为胃病是小病。但是,胃癌的发病有四个阶段: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所以,患有胃病的人一定要及时重视,按时服用胃药,并且做胃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胃癌。


十点养生在线


谢悟空:胃是人健康的第一关,有好的胃肠可把粗粮淡饭加工成优质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吸收供各器官新陈代谢来维持健康的生命成活我的认知是想有好的胃必须规律科学生活,50岁的男女都进入更年期了,也就是免疫力开始下降,胃也一样这部生化工厂长期冷热不均或垃圾食品特别是烧烤油炸碳酸饮料,麻辣炀方便面添加剂超标的食材象火一样对胃不公平,把胃浅表的粘膜伤害对食物加工不利,由胃酸多到幽门螺杆菌超标用不了三五个月口臭来了,胃炎胃溃疡到胃癌一条龙,想健康拒绝垃圾食品及烟酒多果蔬多口感酸的食材(山楂,石榴,柠檬)等,多粗粮,多运动,春冬加些黄芪山楂泡水,多根茎食材远离添加剂食品,吃些香樵及破壁食材如海带煮熟破壁打浆(加点麻芝十三香豆酱)胃是养出来的,我自信胃肠病与我无关,报告完毕欢迎批评











手机用户洋羊健生倡导


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癌症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也是发生发展最为复杂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人到了50岁后,身体机能不断走下坡路,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下降,导致胃癌进入“爆发期”。与其他类型的癌症一样,胃癌也是一类极为复杂的疾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先天的,也包括后天的。

50岁后,胃癌进入到“爆发期”,不想胃癌应注意哪些事?又该如何预防?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胃癌的发生。那么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和环境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在研究证明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比如说如果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或者是父母,家里面有得胃癌的,那么胃癌的发病率就会比一般人要高两到三倍。

再就是我们饮的水或者是土壤中含有过多的亚硝酸盐,或者是微量元素的比例失调,或者是水和土壤被化学污染了,那么就可以间接的导致胃癌的发生。饮食中经常食用变霉的食物,比如说变霉的小米、变质的花生、花生米,或者是咸菜,或者是熏制、腌制的食物经常吃的话也会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

另外一个危险的因素是幽门螺旋杆菌。那么现在的研究证明,胃癌的发生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者是胃溃疡的患者,如果做胃镜查到幽门螺旋杆菌是阳性的,那么就要积极治疗,如果不积极治疗的话,就有可能加速由胃炎或者是胃溃疡转化成胃癌的可能性。

50岁后,如何预防胃癌的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不一定会引起症状,但有些人的胃内壁会发生慢性炎症并出现溃疡,日积月累后,可能会发生癌变成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致癌因素,增加人们发生胃癌的风险,对于胃溃疡患者,医生可能会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现感染后要进行治疗。

2. 健康的饮食

确保每餐摄入足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这可能会降低胃癌的患病风险。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可以经常食用鱼类、家禽或者豆类,而不是加工肉类或红肉;可以食用全麦面包、谷物等,而不是细粮。

3. 减少食用烟熏食品

在冰箱出现之前,人们常常采用烟熏、盐渍和腌制等方法保存食物。大量的盐和防腐剂可能会损伤胃内壁,促进胃癌的发生,因此,应限制食用烟熏和腌制的食品,包括咸肉和鱼等。

4. 戒烟

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不断损伤身体组织和器官,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包括胃癌。所以想要预防胃癌,需要戒烟。

5. 运动

运动的好处较多,经常运动可以增加身体代谢水平,减少身体炎症,增加身体抵抗力。每周至少运动5天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

6. 控制体重

超重、肥胖患者更容易患癌,如果不确定体重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咨询医生,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胃癌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黄志艳大夫


50岁后,胃癌进入到“爆发期”,其实岂止是胃癌,很多癌症在50岁后都进入发病高峰期,因为癌症的发病不是急性的,从接触致癌物致基因突变或所谓的自发突变开始,细胞发生癌变,至癌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到临床可检查出来的癌细胞团(癌症结节肿块),多数要经历很多年,比如, 一个人从二十岁开始吸烟,他得肺癌的高峰年龄在二三十年以后,也就是差不多五十岁左右了。而胃癌当然也差不多,胃癌的发生很多是跟饮食因素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断摧残胃,胃粘膜受到“破坏”,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化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胃癌……这也是需要很多年的,不是说我最近胡吃海喝了,然后就得胃癌了,没有这么快。所以,多数癌症都是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想对较少。当然,有的癌症是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主要是急性白血病,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各种母细胞肿瘤(比如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不想得胃癌应注意哪些事?又该如何预防?前面说过,胃癌的发生很多是跟饮食因素有关的,另外,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也很有关。所以,想要降低胃癌的风险(没有所谓的绝对预防,所谓预防,就是降低风险,而不是保证百分百不得癌症),一方面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二是要注意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