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16個新職業

2020年2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佈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新職業。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髮展,新興技術的應用和人們需求的提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為反映職業發展變化,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國建立了發佈新職業制度。新職業的發佈,對於引領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增強對新職業從業人員的社會認同度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批公佈的新職業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職業分類專家,嚴格按照標準和程序從大量新職業徵集建議中評估論證,並通過網絡媒體等向社會公示,廣泛徵求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意見後確定,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領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生產製造和建築領域的技術革新催生出新職業。在製造業領域,由於技術革新,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取得了長足發展,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隨之出現,相關從業人員增長較快。在建築領域,出臺《綠色建築行動方案》,裝配式建築技術廣泛使用,裝配式建築施工員數量大幅增加。伴隨高鐵、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鐵路綜合維修工、無人機裝調檢修工和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等新職業應運而生。

二是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孕育出新職業。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撐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斷湧現。在物流行業,以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為目標,對整合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供應鏈管理從業人員的需求逐步增加。隨著大量連鎖經營模式的出現,有別於傳統店長的連鎖經營管理從業人員也逐步增多。近年各類電商的迅猛發展,專職外賣、生鮮、藥品、代購等網約配送員大量湧現。伴隨著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孕育了人工智能訓練師、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和全媒體運營師等新興職業。

三是健康照護服務的大量需求派生出新職業。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健康檢測、康復照護等需求更加專業化、精細化,且量大面廣,健康照護師的出現將為眾多消費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為老年人、殘疾人、傷病人等功能障礙者提供康復輔助器具及無障礙改造的諮詢、適配、使用指導等專業服務人員遠遠不足,康復輔助技術服務行業的發展勢在必行。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逐步放開,對新生兒的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將對優生優育發揮積極作用。很多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在醫治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通過外在的設施設備幫助病患渡過困難期尤為重要,專職的呼吸治療師已經成長為一個迫切需要的職業。

新職業的徵集公佈將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將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職業發展、實現夢想的機會。相關部門將加快技能類新職業的職業技能標準開發,引導相關產業發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打造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從業人員隊伍,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同志就發佈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16個新職業答記者問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16個新職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同志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什麼是新職業,如何界定,新職業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新職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未收錄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和技能要求的職業。新職業信息主要包括:職業名稱、職業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等內容。

二、我國建立新職業發佈制度,有什麼意義?

新職業發佈制度,是在系統總結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勞動者就業創業和職業教育培訓等實踐工作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建立科學規範的職業分類體系的重要途徑,是建立動態調整的職業分類機制的有效措施。1999年,我國頒佈了首部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共收錄了1838個職業。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新職業也隨之不斷湧現並發展起來,亟待在國家層面上予以認可、規範,新職業發佈制度應運而生。2004年,我國首次發佈新職業,至2009年共發佈了十二批次120多個新職業。2010年國家啟動了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2015年完成修訂並頒佈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為適應新的發展需要,需要繼續推進新職業發佈工作。

發佈新職業的意義,主要有:第一,有利於促進就業創業。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孕育新業態、產生新職業,國家對這些新職業進行徵集、規範,並加以公佈,可以提升新職業社會認同度、公信力,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雙向選擇需要,從而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第二,有利於引領職業教育培訓改革。國家發佈新職業,開發相應職業技能標準,可以為設置職業教育專業和培訓項目、確定教學培訓內容和開發新教材新課程提供依據和參照,從而實現人才培養和市場對接、與社會需求同步。第三,有利於產業發展。徵集並公佈新職業,不斷完善我國職業分類和職業標準體系,可以為相應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吸引社會投入,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三、新職業是如何認定的?

新職業是按照向社會公開徵集、組織專家評估論證、公開徵求意見等程序遴選出來的。

這一批新職業認定工作啟動後,共有64家機構提交了139份新職業建議書,較上一批徵集新職業情況相比,申報機構增加了1.5倍、建議書增加了2.4倍。經專家評估論證、公開徵求意見等程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16個新職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領域,分別是: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

四、如何做好下一步新職業發佈和應用工作?

下一步,在新職業發佈和應用方面,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新職業發佈制度。及時向社會發布新職業,動態調整職業分類,健全職業分類體系。二是健全職業技能標準體系。對已有標準修訂完善,加大對急需緊缺職業和新職業的標準開發力度。三是全面推動培養評價工作。適應市場需求,引導人才培養培訓與新職業及相應標準開發緊密對接,提高勞動者的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和職業發展。

新職業,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新職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未收錄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和技能要求的職業。為與時俱進反映職業變化,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建立了新職業發佈制度,2018年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新職業。經專家評估論證、公開徵求意見等程序,去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了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首批13個新職業,取得較好社會效益。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呼吸治療師、網約配送員、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第二批16個新職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量新職業從業人員發揮職業特長,奮勇拼搏,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

參與生命救治和健康維護 這批發布的“呼吸治療師”較為典型。“呼吸治療師”的工作十分特殊,主要是根據病理和生理特點,為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各類呼吸支持治療和氣道管理等臨床操作技術,這些技術也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生命支持手段。目前,大量“呼吸治療師”深入一線參與到救治防控工作中,日夜奮戰,高效地協助醫生給患者特別是危重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呼吸治療,制定合適、優質的治療方案,提升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危重患者院內、院外轉運過程中,“呼吸治療師”維持呼吸機等設備的正常工作,觀察患者生命體徵,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呼吸治療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完成一線救治工作的同時,還為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其他非呼吸治療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現場短期而有成效的呼吸治療培訓。在病患者的康復過程中,還有大量“健康照護師”也在積極為病患者提供健康照護和生活照料,為其提供清潔衛生、合理飲食等服務,協助病患按時服藥、治療,對改善患者身體狀況和加速患者康復起著重要作用。

服務疫情防控生產生活 加強定點醫院、集中隔離點等基礎設施建設是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解決人員隔離的重要舉措。這些醫院或是重新建設,或是利用現有空間改造而成。如採取傳統建築方式,在短時間內難以完成建設任務。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承建單位採用了模塊化、裝配式建築技術,及時完成了這些醫院的建設,極大地縮短了建設時間。在此期間,大量“裝配式建築施工員”在構件安裝、進度控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為了避免接觸感染,一些智能機器人投入使用,為患者送藥送餐,進行遠程看護、測溫巡查等工作,有效減少人員交叉感染、提升病區隔離管控水平,“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訓練師”等工作人員在智能產品的研究、開發、人機交互設計中付出了大量努力。一些社區創新啟用無人機在高空進行廣播播報,宣傳防控知識,勸導人員不要聚集,有效助力社區工作者基層防疫,無人機的正常工作和運轉離不開“無人機駕駛員”“無人機裝調檢修工”的支持。在確診病患密切接觸者和感染線索尋找,以及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等工作中,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無人機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些背後均有“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工作者的身影。

適應居家辦公生活需要 疫情防控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居家辦公成為一種常見的工作方式。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居家辦公也將成為重要的工作方式。很多從事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工作都可以實現在線辦公,如“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等一些新職業就非常適合居家辦公。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居家辦公提供可能,為居家辦公學習生活提供技術支持的人員,如“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相關從業人員也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此外,為保障居家辦公學習生活需要,“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等新職業從業人員在物資配送、生活用品送達等方面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