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智慧解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千百年來,《莊子》中的一句話一直被人們引用至今:“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句話被用來比喻處在同一困難處境裡,相互用微薄力量相互幫助,換取短暫生存,不如勇敢放棄這份執著,以全新的自我去迎接那份無限可能的未來。

面對與我們患難與共的兄弟朋友們,又有幾個能夠真正灑脫的做到轉身相忘呢?南懷瑾先生說:“相忘於江湖,常常被很多人引用,但是在江湖裡,我們什麼才能相忘呢?我們所有人都是離開了水的魚,都是靠一口口水來滋養生命的,只有真正得道的人,才是江湖裡的魚。”

生活中,什樣才能稱得上南懷瑾先生口中的得道之人,讓我們可以相忘於江湖?

南懷瑾智慧解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一、學會活靈活變通,放棄無意義的執著

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告訴我們“很多事情到了窘困窮盡的時候就應該有所變動,變動之後才會使事務的發展暢通,暢通之後才能長久發展下去。”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如果過於冥頑不化,執著於無意義的事情,最終只會增加自己的負擔,最終走向失敗或者消亡。

三國時期,陳宮是呂布手下的第一謀士,智謀過人,對於呂布可謂忠心耿耿。然而呂布卻有勇無謀、愛恨不分,喜歡別人奉承。

當年呂布憑藉自己強悍的戰鬥力奪下徐州後,中了離間計,誤判劉備和曹操準備聯手奪取徐州。那時候呂布身邊被兩個小人陳登父子接近,他們對呂布的性格瞭如指掌,知道呂布愛恨不分,喜歡聽好話,於是極力討好,博得呂布歡心和信任。而呂布謀士陳宮早就一眼看穿陳登父子的居心不良,知道他們有所圖謀,於是請求呂布把他們逐出徐州。但是呂布早已聽慣陳登父子恭維的話,不聽陳宮勸告,反而加碼對他們父子予以重用。事情果然不出陳宮所料,在呂布再一次率軍攻打劉備時,陳登父子先後叛變,以至號稱勇猛無敵的呂布最後敗逃下邳。

在曹軍進攻下邳之時,呂布內心十分恐慌,打算投降,陳宮對他進行苦口婆心的勸說,認為曹軍遠征,後勤沒有保障,支撐不了很久,如若打持久戰,曹軍支撐不了多久。如果呂布率領精銳步兵、騎兵堅守城外,他率領餘下士兵靈活作戰,用不到一個月,等曹軍後勤跟不上必能破敵反擊。

呂布當時同意的陳宮的建議,但是回家聽了他夫人的意見後,沒有采納陳宮的建議。最後呂布由於多次不聽勸告,兵敗下邳,陳宮康概赴死,一代英傑就此隕落。

陳宮選擇了呂布之後不知變通,一味的堅持無意義的執著,在一次次失敗的歷練中,他早已看出呂布難成大事,但依然選擇與他患難與共,相濡以沫,最後不惜一死來證明自己的忠心。在如今看來,這種不採取靈活變通,堅持無意義的執著簡直就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在生活中,當我們身處困境,感覺自己快堅持不住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變通,不能總是一味地毫無意義的去執著己見。當我們無法應對時,絕不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只要靈活變通,學會換位思考、靈活點,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做人要學會放棄毫無意義的執著,要過生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要學會變通,變通才是永恆的生存法則,如果你學不會,就永遠不可能做到相忘於江湖。


南懷瑾智慧解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二、學會轉身,給自己更加廣闊的天地

棄暗投明自古以來都被稱讚為明智之舉,擺脫所謂的小恩小惠,果斷選擇自己的伯樂,才能算得上南懷瑾先生口中的得道之人。

相比於頑冥不化,不懂變通的陳宮,韓信可以說是一個識時務,懂變通的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韓信果斷的離開了項羽,投奔了劉邦,最後成就了一番事業。

韓信歸於項羽後,不甘做一名無名小卒,曾經多次給項羽獻計,渴望項羽能夠伯樂識馬,得到重用。然而項羽高傲自大,一次次的否決韓信的提議,只讓他做一名執戟郎中。韓信摸透了項羽的性格,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希望,於是在劉邦入蜀後,離楚歸漢。

相傳有這麼一個故事,項羽在非常無助的情況下曾派人遊說韓信,想讓韓信與他聯手對付劉邦,許諾事成之後給他三分天下。韓信果斷謝絕了項羽的遊說,並請人帶話項羽。我在項王手下多年,封官不過郎中,我說的話沒有人聽,我的計謀沒有人用,所以我才選擇離開的。如今漢王劉邦封我為將,聽從我的計謀,讓我手握兵權,漢王如此的信任我,我相信背叛他一定不會有好結果,我至死不叛漢,請替我謝過項王。

韓信由無名小卒到郎中,有郎中到後來的位居齊王,全是因為他在關鍵時刻的一個轉身,他與項羽相忘於江湖,給了自己更廣闊的天地。

生活就該通過學會變通,放棄那些毫無意義的執著,學會轉身,給自己更加廣闊的天地,讓自己變成南懷瑾先生口中的得道之人,毫無顧慮的相忘於江湖,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難道不是嗎?

南懷瑾智慧解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