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同名不同姓,上學第二天就哭著回家,隨母姓弊端立現

關於寶寶的名字,不少家長是還沒等寶寶出生,就老早做起了打算,就怕名字沒取好。但是有不少名字的弊端一開始並不會顯現,可能要到孩子上學或者是辦理相關證件時才會引起諸多麻煩。

雙胞胎同名不同姓,上學第二天就哭著回家,隨母姓弊端立現

雙胞胎同名不同姓,家長心中的好名字卻讓上學第二天就哭著回家

家裡的堂哥幾年前喜得一對雙胞胎,全家人都樂開了花。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基本都是隨父親姓,現在有了兩個孩子,夫妻倆決定一個隨父親姓,一個隨母親姓,既有個性又彰顯了男方對女方的重視。加上兩個孩子幾乎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倆人就決定讓兩個孩子共用一個名,反正姓氏不同,兩個孩子的名字還是不一樣的。

夫妻倆對自己取的名字十分滿意,但誰知道孩子上了幼兒園,問題就來了。

幼兒園的孩子們看見兩個孩子長得一模一樣先是好奇,又知道兩個人的名字不一樣後就更感有趣了,說隨母親姓的老二是“撿來的”,說兩個孩子“只是碰巧長得一樣,名字也比較像,但其實不是一家人”。結果上學才第二天,兩個孩子回家時就哭成了淚人,尤其是老二,一直追問為什麼自己隨媽媽姓,是不是真的是撿回來的。

雙胞胎同名不同姓,上學第二天就哭著回家,隨母姓弊端立現

不得不說,現在的年輕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字這件事情上是越來越“任性”了,但名字不僅會影響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會伴隨孩子一生,孩子的名字最好是要能經得住時間和場合考驗的。

▊取名字不是遊戲,家長踩了這些坑,孩子可能埋怨一生

✔生僻字,難寫的字

不少家長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最先考慮到的可能就是重名問題,有些家長為了避免重名,真是絞盡腦汁,用生僻字,難寫的字作為孩子的名字,還有的家長從生辰八字等角度考慮,把一些金屬用字或者含義完全不搭的字,難寫的字用到孩子名字中去。

比如斈、贇、灝等字,既難認又難寫,一定會給孩子帶來不少麻煩。小到寫自己名字難,大到影響交際和證件辦理,家長們千萬別單純了為了避免重名而不考慮所用漢字的真實含義和名字實際功用的發揮。

雙胞胎同名不同姓,上學第二天就哭著回家,隨母姓弊端立現

✔跟風的名字

前面說到重名的問題,其實現在還有一種新型重名。像昊然、浩然、皓然,紫宸、子辰、梓晨,子軒、紫萱和子璇等偶像風,小說風的名字在新一代的孩子中已經成為了重名的重災區。僅以“張zixuan”為例,在重慶以這個音為名的人就已經有好幾千人。另外還有和名人重名的名字等都容易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不便。

✔容易由於諧音引起誤會的字

還有一些家長給孩子取名就像是在取上網賬號的暱稱一樣,像尚方寶劍、劉小靈童、田甜向上這樣有意而為之的諧音梗現在已經不算少見了。還有一些沒有注意到姓氏而無意造成的諧音,比如“依婉”聽起來很美,可搭配範姓聽起來就像是“飯一碗”,“逸之”這個名字很有意境,可搭配朱、牛、劉和楊等姓氏時可就不太行了。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字時不僅要考慮到字的選取,還要考慮與姓氏的搭配問題。

雙胞胎同名不同姓,上學第二天就哭著回家,隨母姓弊端立現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以外,像女寶男名,男寶女名這樣的情況也應該儘量避免。傳統觀念裡有“人如其名”這一說法,名字沒取好,不僅容易破壞第一印象不說,還容易導致孩子遭受嘲笑,影響自信心和性格,影響孩子一生大小事務的辦理,給孩子取名不僅要家長開心,也要孩子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