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護物資儲備不足?看美國醫療物資戰略儲備的實踐與經驗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突發,短時間內新冠肺炎患者劇增,對醫療機構特別是三級公立醫院傳染病專科診斷、收治能力提出重大考驗。從各種媒體渠道消息看,考慮到一線防治醫療物資短時間內可能發生的緊缺問題,國家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已經通過調用儲備、組織應急生產等方式籌措相關醫療物資,但是,由於病人數量劇增超過醫療機構負荷能力、因疫情造成的突發交通管制、部分機構在應急處置物資配發中經驗不足等等問題,造成相當部分醫療機構仍然存在醫療防治物資短缺的現象。

國家領導人在研究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工作相關會議中明確指出:這次疫情暴露出重點衛生防疫物資(如防護服等)儲備嚴重不足,在其他儲備方面還可能存在類似問題,要系統梳理國家儲備體系短板,科學調整儲備的品類、規模、結構,提升儲備效能。要優化關鍵物資生產能力佈局,在關鍵物資保障方面要注重優化產能的區域佈局,做到關鍵時刻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

本期推文,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的災害救援應急醫療物資國家戰略儲備的實踐與經驗,以期為今後優化國家醫療物資儲備工作提供借鑑參考。

一、美國國家戰略儲備(SNS)的基本情況

1999 年,為應對本土遭遇大規模恐怖襲擊和大範圍自然災害的發生,美國國會要求其人類衛生事務部(Human & Health Service,HHS)建立國家藥品儲備(National Pharmaceutical Stockpile, NPS)計劃,旨在彌補各州及地方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的醫療衛生物資供應不足。“9·11”事件後,為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恐怖襲擊、流感爆發、地震、工業事故等,特別是化生恐怖襲擊問題,美國於2002年出臺《國土安全法案》,要求國土安全部具體負責國家藥品儲備計劃。

2003 年3 月1 日起,國家藥品儲備計劃變為由美國土安全部和人類衛生事務部共同主管的“國家戰略儲備”(Strategic National Stockpile, SNS)計劃。2004 年7 月,美國啟動“生物盾牌計劃”,國家戰略儲備計劃主要由美國人類衛生事務部及其下屬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監管和領導。國家戰略儲備成立之後的幾年裡,為“ 9·11 事件”、“炭疽事件”、Katrina 颶風、流感大流行等成功的提供了緊急醫療物資支援,得到了美國政府和民眾的一致認可。

(一)美國SNS的儲備設立的程序與管理要求

人類與衛生事務部和CDC 通過綜合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人員、核化生專家和其他醫療專家的建議,結合美國公眾的醫療弱點、現有的生化威脅、醫用物資的可獲得性、藥品發放使用的難易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來確定國家戰略儲備所應儲備的物資,併力求在數量上可以同時滿足數個大城市的緊急需求。為了便於向全國各地迅速發放緊急醫療物資,國家戰略物資主要儲備在美國各地多個戰略儲備庫中,為確保其所儲備的醫療物資得到及時更新,以免超出物資貯藏期限,國家戰略儲備管理機構對所有儲備物資每年都進行季節性的質量檢查和庫存清點,同時還對庫存環境、安全、保養等項目進行檢查。

(二)美國SNS的儲備範圍

國家戰略儲備所儲備的物資主要包括抗生素、化學解毒劑、抗毒素、疫苗、個人防護裝備、生命支持醫療設備、靜脈給藥設備、呼吸維持設備、其他便攜式醫療設備和手術用品等,這些物資免費向公眾發放,而在災害事件處理完畢之後,所有剩餘物資均要收回。

  • 為應對放射性事故或核襲擊,國家戰略儲備計劃儲備有相應的特殊製劑,如螯合劑促排靈(Ca DTPA) 、新促排靈( Zn DTPA) 、普魯士藍、碘化鉀、白細胞生長因子/細胞活化素等。
  • 考慮到一旦發生化學性恐怖襲擊時,國家戰略儲備緊急物資可能難以及時送到眾多的受害者手中,2004 年美國CDC 制定了一項名為“化學包計劃”的補充計劃,多個足以治療1 000 名神經性化學毒劑受害者的解毒劑儲備將分佈於各州和主要大城市中。
  • 在應對生物安全威脅方面,國家戰略儲備目的之一是能夠為25%的美國民眾提供充足抗病毒藥物。2006 年10 月,美國VaxGen 公司正式推出炭疽疫苗後,根據其與美國政府簽訂的總額達8.7 億美元的合約,將為國家戰略儲備提供7 500 萬支炭疽疫苗,可以滿足2 500 萬人的需要。為預防H5N1 型禽流感在人與人之間的可能性傳播,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在2007年4月核準了國際上首支人用H5N1型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生產,但未將此疫苗上市,而是暫時納入國家戰略儲備集中控管,現儲備有約600 萬人用量的H5N1 疫苗,計劃將儲備至2 000 萬人的用量。2007 年,美國政府向Acambis 公司購買了第一個被美國FDA 批准的生物預防性天花疫苗—ACAM2000,購買量達1.925 億劑,以供美國國家戰略儲備。
新冠肺炎防護物資儲備不足?看美國醫療物資戰略儲備的實踐與經驗


(三)儲備物資調用、配發、使用程序

調用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需要一系列程序,決定是否調用需要有確鑿證據顯示有某種因素將嚴重危害公眾的健康,可能(或確信)有生物、化學或全國性突發事件發生,且又出現醫療物資嚴重不足時,事件發生地的州長或指定代理人可直接向CDC 或衛生和社會福利部申請國家戰略儲備物資支援,衛生和社會福利部、CDC 和國土安全部將迅速對其申請進行評估並做出是否調撥的決定。

一旦發生類似“9·11”的重大突發事件,聯邦政府可以在接到正式的援助申請之前直接調撥國家戰略儲備物資。按規定,各州和地方政府都制定有接收、儲存、發放國家戰略儲備物資的有效操作計劃。各地均設有多處國家戰略儲備物資發放點,這些發放點都設在大型公共場所,方便需要醫療物資者就近領取使用。公眾可以通過電視、收音機、報紙、網絡等途徑瞭解到獲取所需醫療用品的地點和方式。

與應急醫療物資一同抵達的還有國家戰略儲備管理機構派出的應急技術顧問小組,該小組主要有五到七名藥劑師、應急事務官員和後勤專家組成,他們將協同州或地方官員開展國家戰略儲備物資的接收、分配、發放、使用、補充和回收工作。在必要時,可以徵募一些志願者幫助地方衛生部門參與國家戰略儲備物資的宣傳、發放、使用等輔助性工作。

(四)儲備物資供應方式

在獲批動用後,國家戰略儲備所提供的物資將立即通過最快的陸運或空運方式運抵美國本土之內的任何事發地點,其提供醫療物資的方式有兩種:

  • 一種叫做12 h 緊急物資(12- hour push package),即突發事件發生後的早期且對事因和類型尚不完全明確的情況下,經HHS、CDC 和國土安全部的三方官員批准後,需要將較為通用的醫療物資在12 h 之內運抵事發地點,該類物資主要包括:抗生素、疫苗、解毒劑、抗毒素、生命支持藥物、靜脈注射和呼吸維持設備以及其他一些醫療用品和設備,有近10%的國家戰略儲備屬於此類物資。
  • 另一種叫做供貨商管理庫存物資(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 ,這類物資在啟運之前由那些之前確定的主供貨商存儲,該類物資應對的致病因素包括天花、炭疽、肉毒毒素、病毒性出血熱、鼠疫、神經性化學戰劑等,經批准之後首批物資需要在24~36 h內送達事發地點,可以有針對性地滿足事因已經或基本明確的突發事件的需要,如果災情評估結果顯示除“push package”之外還需要其他物資供應,州和地方相關機構可以直接申請VMI 援助或是兩者結合的支援。
新冠肺炎防護物資儲備不足?看美國醫療物資戰略儲備的實踐與經驗

(五)儲備物資的經費保障

在國家戰略儲備成立之初的兩年中,每年都有5 000 多萬美元的項目經費。在2001 年的“9·11 事件”和隨後的“炭疽事件”中,國家戰略儲備成功地為紐約和佛羅里達提供了緊急醫療物資援助,有力地證明了其作為災害應急儲備的巨大作用,因此,國會隨後就向其追加了5.93 億美元補充資金,此後隨著國家戰略儲備計劃所擔負任務的增加,其所得經費也逐年迅速增加,2007 財年預算為4.91 億美元,實際達到5.93 億美元,2008 財年預算投入5.81億美元, 比2007 財年預算淨增8995 萬美元。

(六)儲備物資發放的演練

美國CDC 和國家戰略儲備計劃工作人員同HHS、國防部、各地突發事件應急協調機構、各地衛生部和突發事件管理處、大城市醫療應急系統所屬城市、退伍軍人事務局積極合作,開展國家戰略儲備計劃教育、演練,旨在加強全美各級相關機構在申請、接收、配發國家戰略儲備物資的應急能力。


新冠肺炎防護物資儲備不足?看美國醫療物資戰略儲備的實踐與經驗

(六)軍隊如何使用國家戰略儲備

美軍軍事醫療系統與人類衛生事務部努力合作,以確保國家戰略儲備能夠為國防部系統內的相關人員提供更佳醫療保障。為避免軍隊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出現醫療物資短缺問題,並能向在軍事部署區工作和生活的人員(現役人員、文職人員、家屬以及其他符合條件者)提供必需的國家戰略儲備支援,美國國防部與衛生和社會福利部於2005 年簽署了一份聯合協議,明確了軍隊在申請、發送、存儲、配發國家戰略儲備物資中的操作規程。根據該聯合協議,作為解決軍隊中重大挑戰性醫療問題的途徑之一。軍隊中負責醫療物資設備事務的官員、國防部醫療計劃制定者、國防部後勤專家等要積極與駐地州和地方政府制定合作計劃,以免在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出現接收、存儲、配發國家戰略儲備物資中斷和延誤問題,在必要時通過協調軍事力量,為所在地區的國家戰略儲備物資儲備、調用、配發提供安全保障和後勤支援。


新冠肺炎防護物資儲備不足?看美國醫療物資戰略儲備的實踐與經驗

二、美國SNS的主要特點梳理

(一)國家高度重視,經費投入充足

美國政府非常重視災害救援應急醫療物資國家戰略儲備建設,協調軍地各個相關機構參與儲備物資的存儲、調撥、配發、演習等流程,並根據實際需求,逐年增加資金投入力度,保證國家戰略儲備擁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如有必要,政府還可以增撥專項經費。

(二)儲備範圍廣、品種齊全、數量充足

國家戰略儲備所提供的物資包括各種診療藥材、製劑、設備儀器,從小劑量診療藥品到大型診療儀器設備一應俱全,儲備類型範圍廣譜、品種齊全、數量充足,並根據需要隨時增補儲備物資範圍和數量,可以為各種災害救援提供充足有效的應急醫療物資保障。

(三)調用流程標準,配發機制完善

國家和地方相關政府機構對國家戰略儲備物資的存儲範圍、採購渠道、存放維護、申請調撥、運輸保障、配發使用、回收利用、動員演習等環節均制定有完善的法律法規、應急預案和保障計劃。實踐證明,國家戰略儲備操作機制完善,能夠迅速、高效地完成各項災害救援應急醫療物資保障任務。

(四)基於現實與可能需求,實物與研發技術儲備相得益彰

國家戰略儲備根據美國現實需求,確定醫療物資儲備種類和數量,並隨時增補;同時根據各種潛在需求和物資儲備的不足,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生產廠商開展合作,提供科研經費和採購訂單,研究開發新產品,特別是那些生物和化學制劑,如新型天花和流感疫苗、炭疽熱治療藥物等。

(五)軍民融合,實現儲備物資利用一體高效

根據美國防部和HHS的聯合協議,國家戰略儲備實行軍民一體化保障,作為國家戰略儲備計劃的參與者和受益者,美軍在醫療物資的科研開發、採購存儲、運送配發、動員演習等環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但避免了重複投資、資源浪費,而且提高了美軍衛勤力量處理突發災害事件的應急保障能力。


新冠肺炎防護物資儲備不足?看美國醫療物資戰略儲備的實踐與經驗

三、幾點啟示

在瞭解了美國國家戰略儲備(醫療物資)的基本運作方式及特點後,結合本次新冠疫情醫療物資供應保障中暴露的問題,提出幾點不成熟的建議如下:一是完善醫藥儲備法律法規體系。建議在突發事件處置、傳染病法等法律法規(或者更高層次的法律)中,明確國家及省市各級醫療物資儲備的地位與作用(包括職能與定位),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及有關單位(包括企業)開展儲備工作的義務與權責,為科學開展儲備工作奠定法律基礎,併為及時、足量的獲取經費保障提供法律依據;二是進一步調整與優化各級儲備體系。從我國地域特點及突發事件發生既往規律角度出發,評估設立分級儲備體系,並明確各級儲備之間的職能與關係;三是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儲備管理制度。建立儲備調用、供應、分配、使用、核算、輪換更新等工作制度的標準操作流程,提高各項工作的執行效力;四是科學研究研究儲備具體品量與合理的方式、方法。根據需求特點,科學制定各級儲備品量(與儲備的職能定位密切相關),系統分析實物、技術、生產能力、經費、代儲等不同儲備方式的比例;

五是積極開展儲備力量建設。在基礎設施投入及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形成制度,將預案編制及應急演習納入日常能力建設,並給予經費保障。


參考文獻:1. 於雙平,姜曉舜,王松俊. 美國的災害救援應急醫療物資國家戰略儲備[J].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2008,3(4):228-2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