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俘獲朱祁鎮,為何要將妹妹嫁給他?英宗又為何拒絕?

宣德二年,朱祁鎮出生,他的母親孫氏母憑子貴成為皇后。朱祁鎮生來頭就比一般孩子大,看起來十分聰明的樣子,他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他的老爹朱瞻基將他抱在懷裡,問他:"你以後當了皇帝,能讓天下太平嗎?"朱祁鎮信心滿滿,說:"能!"朱瞻基又問他:"如果有妨礙國家太平的敵人出現,你敢親領六師征討嗎?"朱祁鎮說:"敢!"

也先俘獲朱祁鎮,為何要將妹妹嫁給他?英宗又為何拒絕?

事實證明,朱祁鎮是真敢!但這一場親征,帶來的卻是天下的"不太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朱祁鎮聽信心腹宦官王振的謬言,將親征當作兒戲,領著五十萬大軍,慘敗於瓦剌區區幾萬兵馬之手。他被殺人如麻的瓦剌人俘虜之後,在屈辱之中度過7年還能被平安釋放。朱祁鎮看起來幼稚無腦,也先到底是看上他什麼,願意留他一條命,甚至就後來將妹妹嫁給朱祁鎮,希望幫助朱祁鎮復位呢?

朱祁鎮被俘虜之時剛剛23歲,他手無縛雞之力,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但朱祁鎮被俘虜之後泰然自若,沒有露出貪生怕死的神情,和也先的人熟悉了之後,人們又發現他是一個非常親和的皇帝,這讓朱祁鎮在也先部中贏得了一個好人緣。

史料之中記載,朱祁鎮和看管他的瓦剌士兵之間關係良好,這些人和朱祁鎮待久了之後都將朱祁鎮視為朋友。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爾特別敬重朱祁鎮,每次朱祁鎮遇到生命威脅的時候,他都會幫朱祁鎮說話,能在關鍵時刻保他一命。伯顏帖木爾甚至多次提出要將朱祁鎮釋放,還和他保證以後一定會幫他爭取皇位。沒想到看起來一無是處的小皇帝,竟然能以人格魅力在敵軍之中保住自己一條性命。

也先俘獲朱祁鎮,為何要將妹妹嫁給他?英宗又為何拒絕?

而敵方的首領也先,在面對人畜無害的朱祁鎮時,也在思量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也先的父親脫歡統治了蒙古的東部地區,也先繼承父親首領之位後,又先後征服了女真及朝鮮。也先剛開始的目標並不是明朝,他對外稱自己是"大元的忠臣",要恢復大元皇帝的天下,但也先家族並非黃金家族出身,從他祖父開始,就一直在覬覦"黃金家族"的位置。脫歡費盡心思統一蒙古之後,想要自稱可汗,卻沒人服他,最後共立黃金家族的脫脫不花上位。後來東西汗廷長久對立,明朝誰都不幫,而是在裡面攪渾水,坐收漁翁之利。也先明白只要明朝在,他就不能徹底剷平脫脫不花,所以他剛開始的目的是將明朝搞的顧此失彼,與此同時和脫脫不花進行決戰,讓自己家族代替"黃金家族"。

也先俘獲朱祁鎮,為何要將妹妹嫁給他?英宗又為何拒絕?

1447年,也先提出了南征,求"大元一統天下",脫脫不花和知院阿剌對他的想法清楚的很,但礙於也先的勢力,勉強應承下來,一直消極迎戰。只是也先萬萬沒有想到,明朝的軍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五十萬大軍啊!竟然就這樣被一舉殲滅。朱祁鎮是意外收穫,至於那些財寶、軍糧、兵馬……也是也先的意外驚喜。

脫脫不花一看朱祁鎮被俘虜了,馬上興奮起來,他帶著軍隊從遼東趕來和也先匯合,希望可以一舉拿下北京,讓大元"還於舊都"。也先卻猶豫了,他抓來的人,憑什麼給脫脫不花佔了便宜呢?脫脫不花和也先產生分歧,知院阿剌部損兵折將,更是不想趟這渾水,開始消極怠工。三人這一鬧,就錯過了攻打北京的最好時機,等也先反應過來,一個人跑到北京綁著著英宗要挾已經晚了,于謙那邊已經佈防完備了,也先損兵數萬,不得不帶著英宗撤回。

時局變得太快,時機稍縱即逝。經歷了北京保衛戰之後,也先手下大將大多主張和明朝講和,當時瓦剌下層百姓也因為積年征戰民生凋敝。也先立刻轉變策略,他想要將英宗送回去,只要英宗和朱祁鈺兩個人掐起來,明朝內部損兵折將,對他不會有威脅。也先思量再三,對英宗提出了將妹妹嫁給他的意願。也先此舉無非是想以後朱祁鎮回去做了皇帝,他可以得到貢市和賞賜,將來他想要和脫脫不花爭奪,也指望朱祁鎮能夠站在他這邊。

也先本想著朱祁鎮命在自己手上,而且自己一直對朱祁鎮優待有加,朱祁鎮應該不會拒絕。但也先料想錯了,明朝朝廷和朱祁鎮對他的提議並不贊同。

也先俘獲朱祁鎮,為何要將妹妹嫁給他?英宗又為何拒絕?

北京那邊,朱祁鈺和于謙反對和親的態度強硬,不願在此事上和瓦剌多作交涉。于謙一直強調對瓦剌人隨時警惕,不得聽信哄誘之言。而朱祁鈺除了受到于謙強硬民族政策的影響之外,也害怕英宗在和親之後回來奪位。朱祁鈺對朱祁鎮歸來的牴觸是非常明顯的,他一直想要完全斷絕和瓦剌之間的聯繫,任由朱祁鎮自生自滅。而朝中眾臣反覆上奏希望能夠和瓦剌言和,將太上皇迎回北京,朱祁鈺迫於輿論壓力才派遣了低品階的官員前往瓦剌議和。

而朱祁鎮這邊對於也先和親的提議是怎麼想的呢?明英宗知道50萬大軍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毀於一朝,他不僅僅是這個國家的恥辱,也是整個大明朝的恥辱。明英宗在瓦剌多年一直不卑不亢,就是給自己留最後一點自尊,不想自己在史書之中成為一無是處的千古罪人。

所以在瓦剌,朱祁鎮的很多言行都和從前大相徑庭,他保護自己隨從,殺掉喜寧,收攏人心,說明朱祁鎮已經漸漸成熟,在瓦剌不斷反思自我。英宗在瓦剌期間如此珍視自己的名譽,所以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接受也先提出來的和親要求。更何況,英宗在明知朝中眾人反對和親的情況之下,私自同意也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他這般給自己抹黑,回到北京更是遙遙無期

也先俘獲朱祁鎮,為何要將妹妹嫁給他?英宗又為何拒絕?

朱祁鎮迎娶瓦剌女子並且生子的史料,多見於野史之中。歷史上的他並沒有明媒正娶過也先的妹妹。而也先希望看到的朱祁鈺和朱祁鎮的大戰果然還是爆發了,只不過那時候也先已經早走一步,再也看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