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媽媽越懶,家庭越幸福”?

天堂海2017


一直想當一個“懶媽媽”可是從來沒有“懶”過,可能是因為孩子從小到大都是我自己帶,他做什麼我都給安排好。小時候幾點喝奶,幾點吃輔食,幾點睡覺都是固定的時間,基本不會有特別大的改變。長大了也是事無鉅細的照顧,以至於現在他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的晚一些,我自己也非常累。

不單是孩子,家裡的事情只要是我能做的,我就不會讓別人來做,我總想著有讓別人去做的功夫,我自己就做完了,最重要的是別人幹活我看不上,這是個非常不好的毛病。

我也知道“懶媽媽”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有情商,能增強他的自信心,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對於夫妻感情也有很大的幫助,能讓先生覺得你需要他。所以現在我也在慢慢的“懶惰”因為自己什麼都管實在是太累了,而且我不能跟著孩子一輩子,他上大學難道我也跟著去麼?他工作、戀愛、結婚我也跟著麼?所以我要學會放手,相信孩子!


夏小沫summer


我很喜歡這句話“媽媽越懶,家庭越幸福”,因為我是一個懶人,但是目前還沒有達到預期中的幸福。我來說說我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裡的懶應該包括行為懶、語言懶、表現欲懶。


行為懶

行為懶指的是做事要慢半拍,這點對孩子尤為重要。我們都知道懶媽能養出勤快的孩子,道理就是從這來的。慢半拍給孩子時間自己做,自己去練習,而不是媽媽代勞。

行為懶也可以讓老公更多的參與到家庭生活中,有更多的全家一起活動的時間。


語言懶

語言懶指的是媽媽要留給老公和孩子時間去思考,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大家的決定,應該多聽取家人的意見。這樣家庭才會更和諧,生活才會更幸福。

切記不要自以為是,事事認為自己是對的。


表現欲懶

表現欲懶是指媽媽應該多給老公和孩子機會去表現,去參與到家庭生活中去。

很多媽媽都會覺得自己生活很辛苦,沒人幫忙。實際上卻是自己過分要強,不懂得求助,一味死扛。最後,不止傷了自己,還傷了家人。

所以,讓自己的表現欲懶一點,適當的示弱,也是可以讓家庭生活幸福一點的。

小結

“媽媽越懶,家庭越幸福”說的是一種大智慧,一種懂得尊重、放手和合作的智慧。只有我們自己懂得了這些,才能做到懶得恰到好處!


An媽育兒記


因為懶媽媽心不懶。

01

於姐是個勞模。在單位勤勤懇懇,在家裡任勞任怨。尤其是對孩子,那可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據說,於姐回家,不看電視、不玩手機,就全程盯著孩子寫作業。不僅如此,她陪孩子背書,幫孩子歸納錯題。甚至於書包整理都是她一手包辦。

有一次,於姐接孩子電話。遠遠地我們就聽見:“你是怎麼給我裝書包的?!我的卷子你為什麼不給我帶,馬上要考試了,你趕緊給我送過來!”吼完電話就斷了。於姐趕忙向領導請假,打的回家給孩子拿卷子送卷子。 於姐的眉頭始終緊鎖:“你們說說,我天天忙得像個陀螺,忙孩子,忙老公,忙得連自己都沒有了,為什麼他們不領情?”

02

李姐的孩子今年也上初中,和於姐的孩子一般大。可是李姐的狀態卻和於姐截然不同。

她每天都神采奕奕,談吐優雅得體,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據悉,李姐孩子學習名列前茅,老公不僅主動分擔家務,還燒得一手好菜。 於姐忍不住向李姐取經:“你家孩子不用你管嗎?” “管啊。一直我管。” “那你陪讀嗎?” “不陪。我窩在沙發上看書,或者瑜伽、聽歌,各做各的事。” “你不檢查作業?不簽字?不整理書包?” “我只簽字,剩下的她自己會做。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我才懶得幫她做。”

03

現在你是否有點明白了?懶媽媽是有技巧的。

首先要端正態度。不論是家庭瑣事,還是孩子學習,都要讓他們由要我幹變成我要幹。媽媽不是超人,而是一朵嬌花。在家裡要學會示弱、撒嬌、偷懶,引導老公孩子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是把自己忙得像陀螺,丟了自己。

其次要培養習慣。習慣的養成要21天。媽媽們要捨得放手,哪怕剛開始讓你不太滿意,甚至看不慣。你可以看書,聽歌、鍛鍊來轉移注意力,並在他們完工後誠心讚美。人吶,總是越誇越好。放手既能充實自己,又能讓老公孩子充滿幹勁。何樂而不為。

第三,要營造氛圍。家是休息的港灣。如果你每天嘮叨抱怨,讓家裡負能量爆棚。不僅影響自己心情,還會讓家人們更加煩躁。心情是會傳染的。放輕鬆。往家裡插幾朵鮮花,放點輕音樂,家人一起喝喝茶聊聊小確幸,讓家裡充滿溫馨,幸福自然會來敲門。

最後,願所有的媽媽拋開包袱,偷偷懶;放鬆心絃,揚起唇;疼愛自己,遇幸福!


有書共讀


作業寫沒寫?有沒有好好吃飯?有多少媽媽一大早就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因為要做早飯,叫娃起床,匆忙的吃幾口飯,送娃上學前還要檢查書包裡東西有沒有帶全。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要做飯,洗碗,洗衣,拖地,遛狗,喂貓,給孩子洗洗涮涮,檢查作業……

你覺得這樣的生活雖然有時會覺得累,但是用愛呵護著這個家讓人很充實。可是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所做的這一切,卻換不來家人的理解,大家都覺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

勤快節儉的媽媽們看清現實吧,有的時候太勤快了,倒不如機智地“偷點懶”,為自己考慮考慮,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懶”媽媽總能養出優秀自律的孩子

最近有一條視頻在媽媽界非常的火:一個小男孩自己縫書包,嘴裡還唸唸有詞,你縫的一天就壞了,誰找你這媳婦不得攤事……

沒想到評論區一片呼聲,大家紛紛表示,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很多這樣的例子,當媽比較懶,兒女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勤快,自理能力也很強。

這讓小編想起了一位朋友,在家簡直被“寵”上天,兩個孩子現在都上小學,特別自律,每天上學書包都是自己前一晚整理好,內衣襪子都是自己洗,出去玩也都是自己帶好自己的東西,都不需要大人操心,讓我們羨慕的不得了,紛紛向她取經,問其原委竟然是因為“懶”,有些事情自己不做,孩子們就會幫忙做了。

“懶”媽媽一定會養出勤快孩子嗎?

曾經在餐廳見過一位媽媽,身材胖胖的,看起來似乎很少運動。飯間,她讓孩子去拿點番茄醬過來,他兒子直接懟到:“你自己怎麼不去。”她白了兒子一眼:“懶死你!”兒子也不示弱:“那也沒你懶。”

面對朋友只好訕訕一笑地說:“這孩子太懶了。”結果小傢伙一點不示弱:“隨你唄。”

顯然,這位懶媽媽並沒有因為自己“懶”就培養出一個勤快自立的孩子,相反,孩子繼承了她的“懶”,兩個人誰也不願勤快一點。

怎麼“懶”是關鍵

太“勤快”的媽媽養出懶孩子,太“懶”的媽媽養出更懶的孩子,這樣說下來,這世界上是不是就沒有好媽媽了?這裡說的“懶”,當然不是真的懶。其實小編最想說的是,在該懶的時候懶,該勤快的時候勤快。

1、“懶媽媽”要學會討要獎勵

在過節日的時候,告訴他,你也很希望有人關心,而不只是一味的給他過節日;在陪他過週末的時候,告訴他,你也希望有一個自己的週末……

不要在孩子面前掩飾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你為他的付出,這樣他會從內心感受到媽媽也很辛苦,媽媽為了自己付出很多,進而培養孩子的幸福感知能力。

2、善於誇獎的“懶媽媽”

孩子做很多事沒經驗,來得慢,可能還會出狀況,於是媽媽就上來三下五除二解決了,長此以往,孩子不用做,也懶的做,就顯得笨手笨腳的。

難得做一下,自然是做不好的,媽媽看到,不免又數落嘮叨,對做事才有點興致的,頓時失去自信了。

讓孩子自己找到“我真能幹”的感覺,還要多鼓勵,多表揚。

3、適時的向孩子撒嬌

媽媽也是個小公主,在菜市場買菜後,告訴他,菜真的很沉,需要他的幫助;過馬路的時候,告訴他你會害怕湍急的車流,讓他牽著你的手帶你一起過;在拖地洗衣的時候,告訴他你很累,需要他幫忙一起做家務...

這樣當孩子幫助你之後,會覺得很有自豪感,很大的培養了孩子的信心、耐心和細心。

4、做個智慧型的“懶”媽媽

①注重自我成長,知道自己和孩子的成長同樣重要。

②瞭解孩子的發展規律,知道孩子在各個階段大致具備哪些能力。

③信任孩子,懂得放手。在孩子具備相應能力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即使做錯了也給與鼓勵和陪伴,允許孩子多次嘗試。

不要總是這樣,一心只問兒女暖不暖,卻從不在乎自己疼不疼。你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卻往往學不會感恩。

所以,請做一個“懶”媽媽,學會適當的放手,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才會在學習和做事上更加獨立、勤快,長大之後會比同齡人優秀百倍!


妙妙喵星球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媽媽越懶,家庭越幸福”這句話是一個倒置的思想,因為如果媽媽懶肯定是擁有一個可以讓其懶惰的環境,比如家庭收入可觀不必操心,家庭和睦,丈夫孩子都沒有什麼可讓自己擔心的,所以才可以放心的繼續的懶惰下去,畢竟家庭是已經很幸福了,只是以前不自知而已。

另外,如果說這句話不是倒置那麼就是一種偽命題,仔細想想,倘若自己擁有的環境已經很讓自己操心了,那麼不管媽媽多懶想必家庭也不會幸福,例如家裡生活費都不夠買奶粉,經常亂糟糟的,那麼你想懶下去也不會允許,肯定家人就會把你從床上拽起來了。

最後,我們還可以換一種角度思考,也就是如果想成為一個懶惰的女人,一定要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以及適合慵懶的舒適環境。因此,我們還是要努力,先做好家裡的一份子,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好老婆和媽媽的角色,然後讓家庭朝著期待的方向邁進,等到幸福的時刻來臨,那麼便可以放心的一直庸懶下去了,這樣也不會有人責怪,也不會影響到家庭和孩子。當然,還有一種“懶”代表著對孩子的獨立,這一點媽媽們可以早一點實施喲,就是不必所有事情都幫助寶寶想好,可以給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間,從小教會他們獨立,讓他們自己洗衣服,洗碗,疊被子等等,雖然看起來好像是媽媽變懶了,但是這種也是邁向幸福的一種方式喲。


孕媽學堂


媽媽越懶,家庭越幸福。

濛濛結婚已經8年了,有個6歲的兒子。在老公眼裡,她是能把生活過得滋潤也會把工作都做好的好老婆,在孩子眼裡她是能陪自己玩,也特別愛自己的媽媽,但是在婆婆眼裡她是不折不扣的懶兒媳婦。

有時濛濛身體不舒服,或者在做著什麼事,會指使著老公去幫忙做什麼。但是這個指使撒嬌的意味比較重,老公幫忙做完以後也會說謝謝,或者給一個感謝的吻,讓老公覺得自己去做了這件事情以後是得到愛人認可的,沒人不喜歡誇,做起來就會格外輕鬆,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濛濛覺得一家人要互相照顧,而不是把這個責任單放在女人身上。在婆婆眼裡這是第一個懶,家務活是女人的事,竟然讓老公來做。

兒子一週歲的時候,濛濛就開始讓他自己吃飯了,雖然吃得哪裡都是,婆婆也有點看不過,說要親自餵飯。但是濛濛說了:這是鍛鍊好習慣的開始,很多東西不能一直讓大人代勞的。再者就是讓兒子自己決定自己穿什麼,玩什麼,看什麼,只要方向正確,都不去幹涉,自己也輕鬆自在。但是濛濛看到兒子不愛吃飯,就會想著法子做新鮮的給他吃,週末也可以有個小放縱,比如跟兒子一起動手自制糕點,做三明治之類的。也會帶著兒子出去玩,看下不一樣的世界。在婆婆眼裡這是第二懶,不喜歡伺候孩子喜歡享受喜歡玩。

雖然婆婆覺得濛濛懶,也很多事情都看不慣。不過老人家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在她指使老公做事時會覺得小兩口和睦恩愛,自己兒子願意就好。在她帶著孩子淨玩些自己不懂的事情時,也表示理解。再說,濛濛作為兒媳婦對自己在別的方面也很好,逢年過節給禮物,嘴巴又特別甜,兒子不在家該做的家務活也會做,只是兒子回來了就比較依賴他,女人那點小心思誰不懂呢?所以自己盡能力去幫助這個家庭做好。

總的來說,這個家庭還是一直很和睦相處的,濛濛和老公恩愛,孩子聽話有自己的個性,婆婆理解家庭的相處方式,不會挑撥離間。可以算得上是幸福美滿。

想想媽媽


我覺得用“懶”字有點不合適,題主表達的意思應該是媽媽不強勢,家庭才會幸福~

現實中,很多女人總會說為這個家操碎了心,結果反而生活越過越差,甚至有的夫妻已經走到了離婚的邊緣,並且一抱怨起男人來沒完沒了,豈不知這真的是犯了婚姻大忌,一個隻手遮天家庭,不分男女,都不會過得幸福~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是女人的天性,雖然現在是新時代,大家都在講女性解放,但是那是指從事的職業和工作,在家庭中,妻子和母親應該是女人的第一角色定位,有些事情本就不是你該操心的事情,只要家裡的男人不瘋不傻,你就不要管太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如果一味的用自己的思維去約束別人做事,什麼事都要管,做的好了就強調自己的能力,做的不好就把責任推給男人,甚至罵他窩囊,如此強勢,這樣的家庭怎麼可能幸福~

既然組建了家庭,那就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古有成語“牝雞司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回到問題,女人不能強勢更不能懶,強勢的女人拆家,懶的女人敗家,試想每天家裡亂的跟豬窩一樣,吃飯全靠點外賣,整天躺著啥也不幹,誰還願意為這個家付出,誰還願意回家,估計連孩子都會嫌棄,這樣的家庭能不敗嗎~

我的母親雖然不識字,但非常勤勞,家裡幾十年如一日,始終收拾的乾乾淨淨,雖然每天下地幹活,但衣服最多兩天一換洗,每天操持家務,燒的一手好菜,我的父親在外幹活,大事都是他拿主意,雖然家裡條件一般,但日子過得踏實舒心,我想我這一輩子像他們這樣安靜而幸福的過完一生就知足了~



溪雲丶初起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是這種懶,是形式上的懶,還是心思上的懶?還是行動和心思同時懶?

只做個行為上和思維上都很懶的媽媽,是很容易的!

不做飯,不做家務,不陪孩子,不管老公……做起來多簡單粗暴!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努力!

但是,能實現“家庭幸福”的懶,可不是一般意義的懶!

這種“懶”是需要花心思的!

你若理解不了這其中的差異,那麼即使你再懶,也無法獲得幸福。

舉兩個不同的例子,就一目瞭然了!

(一)勤快而不幸福的周姐

周姐非常愛乾淨,每天用在收拾房間,洗洗涮涮上的時間,要好幾個小時。家裡也是異常的整潔明亮,讓人好生羨慕。

但是,她的家人卻都不喜歡她,甚至厭煩她太愛乾淨,沒事閒的天天打掃衛生!

婚前老公還喜歡她的乾淨整潔,可是結婚沒多久,老公便越來越不願意回家了。

為什麼?

她太勤勞了!

太過勤勞的人,都是非常心細的人,心細的人看到的問題就多,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那就有些糟糕了!

  • 老公把衣服放在沙發上,她一邊收拾一邊唸叨著太亂了;

  • 老公洗完腳,她又到衛生間去擦地,嫌水弄在外面了;

  • 老公吃完飯,想要摟著她說說話,左等右等就是等不來在廚房收拾的她。

這老哥溫存得不到,還總是被周姐唸叨甚至嫌棄,他在家裡沒有愉快的感受,自然就越來越不願意回家了。

同理,孩子也是。

孩子還沒有爸爸那麼自律,玩完的玩具到處放,吃飯總是不小心掉下飯粒、菜湯之類的,……所以免不了被媽媽天天數落,不注意衛生之類的話。

周姐又非常操心,給孩子做盡可能多的她能幫忙做的事情,孩子們一邊覺得媽媽唸叨得很煩,一邊又依賴媽媽得包辦。

久而久之,夫妻關係越來越不好,親子關係也有些差。

周姐很委屈,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你們卻如此對待我?

哎!

(二)王姐人懶,心不懶!

王姐沒有潔癖,但家裡也挺整潔的。

在結婚之後,王姐很會花心思主動邀請老公加入做家務活的行列。

她和她老公都工作,晚上下班回到家時,王姐會非常坦誠且有些撒嬌地對老公說:“老公,今天我工作有點累,不想自己做飯,咱們兩個一起做吧,我喜歡你陪著我。”

老公一聽,自然很開心很有價值感地陪著她一起做飯了。

偶爾也會讓老公自己做,然後吃飯的時候使勁兒誇,誇得老公每次都是成就感滿滿!意見如此愉快的事情,老公自然願意經常去做了。

同理,老公對老婆也是這個道理。

其實,經營婚姻或者營造家庭氛圍,懶不懶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

  • 是否能體會老公的感受與需求;

  • 是否會有效的溝通;

  • 懂不懂說話的藝術。

等到孩子大了,王姐把這個話變個方式說給了孩子聽。

“寶貝,媽媽今天時間有些緊張,下午還要去忙個XX事情,自己一個人做不完這些家務,媽媽非常需要你的幫助!你願意幫媽媽一起打掃房間嗎?”

孩子們都會非常願意的!

如果有的孩子不願意,那麼,大多有這樣三個原因:

  • 一部分是因為小的時候沒有培養出來,天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長大後自然更不想付出了,就會各種逃避做家務活兒;

  • 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小的時候很喜歡幹,可是爸媽總是嫌孩子乾的不好,被打擊地再也不想做家務了。

  • 還有因為孩子的媽媽是個超人,什麼都親力親為,誰幹她都不放心,都覺得沒有自己做得好。於是,家裡人就慢慢習慣了她一個人做,時間久了,即使她覺得很辛苦,也沒有誰會心疼她,因為家人都習慣了被照顧。

(三)不管是否勤快,心思才是最重要的!

勤快本身不是錯!

家庭不幸福,甩鍋到“勤快”上,“勤快”會感覺有些委屈。

勤快的女人中,有很多都有著幸福的家庭關係。

因為勤快的益處非常多!

  • 可以給家人帶來溫馨整潔的環境,

  • 可以給孩子健康的生活環境,

  • 也能讓老公每天衣著得體,倍有面子!

可是,為什麼有些勤快的女人,換來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呢?

因為她沒有合理的平衡!

她們不但讓“勤快”佔了太多的時間,而且因為“衛生”問題嚴重影響了夫妻關係和親子時光!

比如周姐。

當老公回到家想和她說說話,浪漫一下,周姐若能放下手中的活兒,陪陪老公,夫妻關係就不會越來越差;

或者,如果周姐看不下去吃完飯不洗碗,不收拾廚房心裡實在難受,也可以主動邀請老公到廚房陪著自己一起幹活,這樣既可以聊聊天,還能早些收拾完,早些擁有二人世界的浪漫!

再比如孩子吃飯。

如果周姐能接納孩子吃飯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掉到地上總是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放平心態,吃飯的時候不去嘮叨孩子,吃完飯還能邀請孩子和她一起打掃衛生,那麼既讓自己輕鬆了一些,又擁有了親子時光,更關鍵的是還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這樣花心思的“懶”是多麼藝術!

成為一個有藝術的懶媽媽,也是我的目標。希望我們都能適當放鬆一些,引導老公和孩子多承擔一些家庭的責任,既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價值感,也能在這種互動中增進感情。

何樂而不為呢?!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一派胡言。這個問題叫我相信頭條的奇談怪論越來越多了!出格了。很顛覆母親的形象!除非把這個懶做出格的註解。

我的家在一千多戶的大宿舍裡都是最乾淨利落的,就是因為母親乾淨,動作麻利,一陣風似的就能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條,利利索索的。我實在無法想象一個懶媽媽怎麼對家對孩子產生有益的教導。

或把懶勉強解釋為寬鬆。讓孩子和豬一樣的自在,沒事壓力和約束。除此,這懶還能怎樣演繹呢?

苟同不了。在我懶直接等於髒,亂!我的想象力被限制了。從病理上說,人懶一定是臟腑有了毛病。有氣無力的才會懶。要是天生的懶,那得和品行掛鉤,得加上好吃。

當然,一個生病的好媽媽的懶,會激勵孩子早懂事,幫她做飯做家務,我的想象力到此為止。

在我這是一派胡言!這是豬圈式的和諧幸福,不羨慕!

假如懶真的能製造出幸福的話!


秋歌988


我覺得這話有一定道理,但“懶”這件事也是有度的,不能太過分,不然不僅換不來老公、孩子的愛,還有可能反過來被嫌棄。

適度的“懶”對媽媽而言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情緒不會過於焦慮和緊張。這樣的話,不僅對自己身體有好處,還能在孩子面前維持自己情緒的平和和穩定。對於孩子的情緒管控,也非常有好處,畢竟有一個好的榜樣在自己生活中。

“懶媽媽”在生活中經常會需要爸爸這個助手,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自己不那麼累還能讓爸爸更多地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關係的和諧。而且,由於有了爸爸的支援,媽媽收穫的愛也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