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有什麼症狀?

許金榮99199


胰腺癌早期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一般去醫院做檢查時已經達到了晚期,這樣會增加治療的難度,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健康,胰腺癌晚期會有哪些明顯的症狀呢

  胰腺癌晚期的症狀都有哪些?

  1、腹部會出現疼痛感

  大部分胰腺癌會出現上腹部明顯的疼痛感,疼痛感並不規律,剛開始會出現輕微的疼痛,然後慢慢的加重,甚至吃完飯之後會出現飽脹疼痛感。如果剛開始就出現腰背部的劇痛,說明已經達到了中晚期,隨著病情的發展,胰腺會慢慢的增大,壓迫到了胰腺管,上腹部會出現間接性的疼痛。

  2、明顯的黃疸

  胰腺癌患者也會出現明顯的黃疸,小便發黃、眼白部位發黃和大便就如同陶瓷一般,這是因為膽總管下端受到侵犯以及壓迫所引起的,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皮膚瘙癢。

  3、會出現消化道相關的症狀

  胰腺癌患者會出現食慾不振、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的症狀,因此排出來的大便呈現黑色。把胰腺受到梗阻時就會影響到胰腺的分泌,影響了其食慾,從而引發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現為便血或者出血。

  4、身體會出現消瘦以及全身無力的症狀

  不管是什麼癌症在初期也會出現全身無力以及身體不明原因的消瘦,尤其胰腺癌表現的非常突出。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的高燒,關節出現紅腫以及疼痛。

  5、腹部包塊

  胰腺主要是在後腹部,並不容易被手所摸到,如果用手能明顯摸到腫塊時,說明癌細胞已經擴展到一定程度了,已經達到了中晚期,此時應該及時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要及時改變不良的飲食結構,避免高蛋白質以及高脂肪飲食,不然會增加患上胰腺癌的風險。要戒掉菸酒,香菸裡面的亞硝酸胺,屬於強烈的致癌物質,進入到血液裡面會被肝臟所激活,然後排入到膽汁裡面逆流到胰腺管,吸菸會直接提高血脂的濃度,間接的增加患上胰腺癌的風險。


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來說,應該定期的去醫院做檢查。避免接觸一些化學藥物,化學藥物會通過胰液體或者血液循環導致胰腺癌的產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有太多的心理負擔,保證充足的睡眠。

目前根本的治療原則仍然是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結合放化療、免疫療法等綜合治療。

手術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術方式包括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擴大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全胰腺切除術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術後五年生存率也低。

對梗阻性黃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選擇膽囊或膽管空腸吻合術,以減輕黃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可在內鏡下放置支架,緩解梗阻。

對於不適合做根治性手術的病例,常常需要解除梗阻性黃疸,一般採用膽囊空腸吻合術,無條件者可做外瘻(膽囊造瘻或膽管外引流)減黃手術,多數病人能夠短期內減輕症狀,改善全身狀態,一般生存時間在六個月左右。

胰腺癌由於惡性程度高,手術切除率低,預後不良。儘管手術仍然是首要的治療方法,但由於胰腺癌常常發現較晚,而喪失根治的機會,因此需要對胰腺癌進行綜合治療。迄今同大多數腫瘤一樣,還沒有一種高效和可完全應用的綜合治療方案。現在的綜合治療仍然是以外科治療為主,放療、化療為輔,並在探討結合免疫和分子等生物治療的新方法。

4、免疫療法

近年來,研究腫瘤治療的方案也越來越多,其中免疫治療是繼手術和化療之後又一重要的抗腫瘤手段,而且在胰腺癌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效果,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什麼是免疫治療呢?

看一下患者服用抗癌藥物與使用免疫療法治療的生存曲線對比,數據由日本仙台診所提供,不容抄襲轉載。

日本仙台診所


有必要進行康萊定NK細胞免疫療法的人群

(1)有需要治療控制或緩解病情的腫瘤患者;

(2)需要促進體力恢復、改善身體狀態並需要得到病情治療的腫瘤患者;

(3)減輕抗癌治療的痛苦、治療殘餘癌,以及想要預防癌症轉移的患者;

(4)預防腫瘤復發,以及需要免疫細胞療法聯合治療的人群;

(5)療法有助於提升身體免疫力 , 適宜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

(6)在治療癌症方面,日本仙台診所的癌症治療平均花費大概在25萬—30萬之間。這也是為什麼出國看病已經興起多年,服務人群仍然小眾,至少都是中產以上家庭,但也沒有網上訛傳的那麼“天價”。


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的一種治療手段,也就是通過激發和增強腫瘤患者的免疫能力,達到殺滅腫瘤細胞進而控制腫瘤的發展。目前已出現多種免疫治療策略,包括非特異性免疫治療、腫瘤疫苗、過繼性免疫細胞療法以及單克隆抗體治療,而目前胰腺癌的免疫治療主要集中在以下 5 個方面:檢查點抑制劑、疫苗、過繼 T 細胞、單克隆抗體和細胞因子等。


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的一種治療手段。治療胰腺癌,目前已出現多種免疫治療策略,包括特異及非特異性免疫治療、腫瘤疫苗、過繼性免疫細胞療法以及腫瘤因子治療等。其中特異性免疫治療及腫瘤疫苗在胰腺癌的治療中最為成熟。

樹突狀細胞疫苗

仙台診所擅長的樹突狀細胞疫苗屬於癌症免疫療法,是特異性癌免疫療法的一種,它是通過使用自體免疫細胞精確作用於癌細胞的“癌症免疫療法”。樹突狀細胞疫苗不會影響到正常細胞,只作用於特異性癌細胞。並且,使用自體免疫細胞製作的疫苗,無需擔心產生以往抗癌藥的所出現的副作用,在治療的同時也能維持生活質量。


1、人工抗原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

適用於:因有過手術或病情造成自體癌組織難以獲取人群。

診所使用的人工抗原為在多種實體瘤及血液瘤中均有高表達“WT1肽”,有效提升樹突狀細胞對癌細胞的攻擊能力。適用於的癌症有舌頭癌、喉頭癌、咽喉癌、食道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膽管癌、膽囊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大腸癌。


②對癌細胞的攻擊能力強,治療效果佳。

注:需與白細胞HLA配型,通過血液檢查進行確定。

2、自體組織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

通過手術取出患者體內的新鮮癌組織作為標誌物的免疫療法,所需癌組織大小約1cm*1cm。

①定製化治療,副作用更小,有效提升攻擊癌組織能力;

②不會產生耐藥性;

③防止癌症復發。


3、局部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

直接對癌症部位注射大量的樹突狀細胞的免疫療法。進入癌細胞中的樹突狀細胞會吸收該處的癌細胞,並將癌標誌物傳達給淋巴球,巡查人體情況並攻擊癌細胞。

適用於病症:

①能觸摸到的癌症:頭頸部癌、乳腺癌、惡性淋巴腫瘤;

②可用內視鏡直接注射的癌症:食道癌、胃癌。

①對注射部位癌細胞有更為有效的控制效果;

②隨著局部,對人體大範圍的癌細胞也有治療與控制效果。


從患者血液中抽取NK細胞並增殖以增強攻擊力後,再以點滴形式回輸到體內的治療方法。

①與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抗癌力。

②副作用小,有效防止癌細胞復發與轉移,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幾乎所有的癌細胞中都存在細胞癌化,是由於癌抑制基因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抑制癌細胞產生。因此,基因治療是通過將癌抑制基因導入癌化的細胞中,促使癌細胞自然死亡。

①產生的副作用較小,較輕

②不會影響到正常的細胞

③能增強抗癌藥或放療的效果

④適用於癌前期病變症狀

⑤不會產生耐藥性

活性化淋巴球療法指的是激活?增殖從患者血液中取出的淋巴球,以點滴方式回輸體內,攻擊癌細胞的治療方法。

①高度活性化,培養速度快。

③起到廣譜型抗腫瘤的作用。

日本仙台診所近9年案例顯示,接受免疫細胞治療的患者中有80~90%處於癌症晚期(存活期判定為3個月),治癒率為24%,病情緩解率為68%。通過回訪聯繫接受過免疫細胞治療的患者,發現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與緩解,能夠健康生活1~8年甚至更久。


方法有很多,建議患者可以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方法進行治療,這樣才會有好的效果出現,當然生活中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要多吃新鮮水果和新鮮蔬菜,忌長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高鹽食品,這樣會增加胰腺負擔,注意適當的日常運動!希望大家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就不容易得病哦!

以上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你有更多腫瘤相關問題需要諮詢的話,可以通過後臺私信聯繫到我,這邊會為你提供我最大能力的幫助。你的留言、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支持!謝謝!

健康大夫


胰腺位於體腔深部,胰腺癌早期的時候大多症狀不明顯。

一、疼痛。疼痛是可能是胰腺癌最早出現的症狀,可以是中腹劍突下疼痛,也可以是單獨的左上腹或右上腹部痛,部分患者可以表現為臍周痛,早期為較輕微的隱痛或不適感,與飲食無關,隨著病情進展,疼痛症狀可逐漸加重,呈持續性。

二、黃疸。胰管的末端開口與膽總管匯合,當胰頭部位的腫瘤壓迫膽總管時,可以因膽汁排出受阻,出現黃疸,表現為鞏膜黃染,小便發黃,皮膚黃染等。出現黃疸症狀時,有50%以上的患者已經失去了根治手術的機會。

三、消化道症狀。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脂肪瀉。

四、全身症症狀。患者可以出現為消瘦、乏力,常在早期的時候就會出現,有些患者可以在其他症狀還沒有出現前,首先表現為進行性消瘦。

胰腺在體腔內的位置較深,周圍結構複雜,尤其是胰頭部位,被十二指腸包繞,比鄰大血管,與膽管共同開口於十二指腸乳頭等,所以,很多胰腺癌出現明顯症狀時,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


深藍醫生


胰腺癌是惡性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因為其治療效果差而被稱為“癌中之王”。胰腺癌的症狀主要與腫瘤位置、大小和對胰腺外組織的侵犯和轉移有關。

早期症狀

胰腺癌早期多無明顯的症狀,少數患者由於腫瘤堵塞胰管導致胰液無法正常進入腸道、胰管壓力增加,患者可出現疼痛和消化不良的表現。

疼痛的位置位於上腹部,多為間斷髮作的隱痛,疼痛程度較輕,容易誤診為胃腸炎或消化不良而被忽視。

消化不良可表現為腹脹、脂肪不耐受等,缺乏特異性。

中晚期症狀

隨著腫瘤增大,可引起胰腺被膜張力增加或侵犯周圍組織或器官引起明顯的症狀。

1、腹痛

腹痛是中晚期胰腺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大約50%以上的患者以疼痛為首發表現,這個時期疼痛位置比較明確,以上腹部和腰背部為主,多為持續性疼痛,疼痛程度與病程相關。晚期患者可表現為典型的頑固性腰背部疼痛,捲曲位可使疼痛程度減輕。

2、腹脹

腫瘤阻塞胰管引起消化不良可導致腹脹。晚期患者因腹腔轉移引起腸道功能紊亂和大量腹水可導致嚴重腹脹。

3、黃疸

患者可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大便顏色變淺、尿色加深,多見於胰頭或溝突部的腫瘤阻塞膽管的患者。晚期胰腺癌肝臟多發轉移導致肝功能衰竭也可出現黃疸。

4、消化道表現

患者可出現食慾減退、腹脹、脂肪不耐受等消化功能受影響的表現。主要與腫瘤導致胰液和膽汁不能正常進入腸道和膽管梗阻繼發的肝功能受損有關。

5、皮膚瘙癢

胰頭癌阻塞膽管引起黃疸的患者,因膽鹽和膽汁酸入血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可出現難以控制的皮膚瘙癢。

6、慢性消耗表現

患者因腫瘤消耗、進食減少和消化功能受損,可出現體重減輕、貧血等慢性消耗表現。

7、血糖波動和糖尿病

胰腺癌患者可出現明顯的高血糖,既往有糖尿病的患者可出現血糖控制難度明顯增加。


肝膽胰外科高鵬驥醫生


胰腺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發病隱秘,早期症狀不明顯。一但出現症狀,病情多在短期內急轉直下,一般可在6~9個月內死亡。



胰腺癌有什麼症狀?

  1. 疼痛,上腹部疼痛是胰腺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超過80%有腹痛,胰頭癌較胰體癌和胰尾癌疼痛明顯。胰頭癌腹痛部位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部,胰尾癌多發生左上腹痛。腹痛的程度不一,多數為持續性鈍痛,常伴有腰背部疼痛。胰頭癌在進食後疼痛加重;胰體尾癌仰臥時疼痛加重,腰部向前彎曲時減輕。
  2. 黃疸,黃疸可以是胰頭癌病人最先出現的症狀。因胰頭癌易壓迫總膽管,故早期即出現黃疽。胰體癌和胰尾癌早期無黃疸,晚期癌腫累及到胰頭及肝膽系統也可以出現黃疸。當黃疸出現後即進行性加重,一般無緩解,同出現皮膚膚瘙癢、糞便呈白陶土色。


  3. 體重減輕,大部分病人可明顯消瘦。消瘦原因可能為腫瘤引起的全身性消耗,也可能由於疼痛、食飲下降等多種原因造成
  4. 其它症狀,多數病人感軟弱乏力,其中少數有發冷、發熱、憂鬱、失眠等。腫瘤累及胃、十二指腸可引起嘔血或黑糞。腫侵犯其他器官,也可以引起相應症狀。

胰腺癌患者常發生黃疸,病初黃疸一般較輕,以後逐漸加重,由淺黃、深黃、暗黃最後成為黃綠色。約半數患者膽囊腫大,在右上腹可捫到腫大的膽囊。膽囊無壓痛,可移動。肝臟可有不同程度腫大,表面光滑,邊緣整齊。如發現肝臟有包塊或結節者,提示有肝內轉移。胰腺癌雖在腹後壁,若腫癌逐漸增大,在上腹部也可捫到包塊。大多位置較深,不能移動,可有壓痛。腫瘤轉移到腹膜可出現腹水,偶爾腹水呈血性。


胰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剛出現以上症狀時,多數已屬於晚期。


長腿醫生


您好!您說的症狀符合中醫治療“胰腺癌”的範疇,您可以參照下面的內容進行調理、治療。

歡迎關注我,為您提供優質的健康答案。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發展較快的消化道腫瘤。胰腺癌在初期無明顯症狀,不易得到及時確診,早期診斷比較困難。由於胰腺的解剖位置及豐富的淋巴與靜脈迴流,胰腺癌極易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和發生遠處轉移。所以胰腺癌確診時大都屬晚期,生存時間短,療效差。在世界範圍內,近年來其發病率有明顯增高趨勢。原發性胰腺癌佔所有腫瘤的1%~2%,以頭部最為常見,約佔67.9%,體、尾部次之,約佔26.3%。發病者以40~60歲最為多見,男女比例為2 ∶1~3 ∶1。

胰腺癌屬於中醫學“伏梁”的範疇。《難經·五十六難》篇謂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傷寒論》裡的“結胸”、“脅痛”、“腹痛”之類疾病,都可能包括胰腺癌的病變。《聖濟總錄》記載:“積氣在腹中……牢固推之不移,有癥也……按之其狀如杯盤牢結,久不已,令人瘦而腹大……至死不治。”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胰腺癌的病因在於外受六淫之邪,飲食不節,內因情志不調,肝鬱氣結,脾胃溼熱,燻蒸肝膽,氣滯血瘀,形成積聚。氣機不暢,脾溼困鬱是本病首要病因,正氣虛弱,臟腑失調是發病的內在條件。脾胃乃人體“後天之本”,為水谷運化,陰陽升降之樞紐;脾胃受損而運化失調,升降不和,以致溼濁內生,邪毒留滯,積而成癌,正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此可見,胰腺癌的病機乃氣機不暢,氣化不利,脾溼困鬱,鬱久化熱,溼熱蘊結,日久成毒,溼熱毒三者交阻,溼濁內生,邪毒留滯,積而成癌。治療應根據疾病不同階段或攻,或補,或攻補兼施。

【發病機制】

1.化學致癌物

化學致癌物質對胰腺有致癌作用,如吸菸者胰腺癌發病率比不吸菸者高2.5倍,且發病年齡早10年。

2.胰腺炎症

某些胰腺的炎症易致胰腺癌,如糖代謝紊亂者中胰腺癌發病率高,有人統計胰腺癌在一般人群中佔惡性腫瘤的3.6%~4.0%,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則佔惡性腫瘤的5.6%。

【病理表現】 胰腺癌可以由胰管、腺泡或胰島發生。來自胰管上皮的胰腺癌主要發生在胰頭部,來自腺泡的常見於胰體和胰尾部。胰腺癌的組織病理學可分為導管細胞癌(約佔80%以上)、腺泡細胞癌及少見類型(多型性腺癌、纖毛細胞腺癌、黏液表皮樣癌、鱗狀細胞癌、乳頭狀囊腺癌、胰島細胞癌、末分化癌等)。

【臨床表現】

1.症狀

胰腺癌的發展較快,病程較短。一般從有症狀到就診的平均症狀期為6個月。從出現症狀到死亡平均7.1個月。主要症狀如下。

(1)腹痛:為最常見的始發症狀,約40%~70%的患者首現此症。常見的腹痛形式有三種:①上腹部隱痛或鈍痛向下部牽引,呈間歇性或持續性。多於飯後1~2小時加重,數小時後減輕或緩解,常因進食後疼痛而自限飲食。疼痛一般在上腹中部,胰頭癌偏於右上腹,胰體尾癌可偏於左上腹。②陣發性上腹部劇痛,向背部、肩胛部、全腹及前胸處放射。多於飲酒或肥膩飲食後發作。可能是由阻塞所致的膽道、胰管強烈收縮而引起。③右季肋部疼痛向腰背部放射,有時腰背痛更為顯著;但常在坐起前躬、屈曲下肢時減輕,仰臥平躺疼痛加劇。夜間較重,甚至影響睡眠、飲食與精神。

(2)黃疸:約75%以上的患者就診時已有黃疸。胰頭部癌81%~98%出現黃疸,體尾部癌38%可有黃疸。如少數胰頭癌向上或向下內方向發展,可不出現黃疸。體尾癌有黃疸多為晚期。黃疸常為持續性進行性加重。但也有個別患者持續性下降,但降不到正常值。患者常伴有皮膚瘙癢,小便呈濃茶色,大便呈灰白色。

(3)消瘦:由於頑固性腹痛影響進食,胰腺分泌受阻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使患者在短期內明顯消瘦,體重每月降低4~5kg,甚至8kg以上。並出現乏力、貧血等症狀。

(4)疲勞:疲倦乏力較壺腹部癌多見,可助區別。

(5)消化道症狀:約10%的患者早期有食慾不振,而80%的患者在病程進展中出現食慾不振,約60%的患者有噁心、嘔吐,46%的患者發生腹瀉,50%的患者有便秘,10%的患者有胃腸道出血,晚期體尾癌可蔓延至賁門食管周圍淋巴結,壓迫食管引起吞嚥困難。

(6)發冷發熱:胰腺癌的發熱多為持續性,或間斷性低熱,少數患者可有發冷、寒戰、高熱,與壺腹癌相似,常為膽道感染所致。

2.體徵

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肝和膽囊腫大及胰腺腫塊(胰頭癌8.6%在右上腹或臍上偏右可觸及腫塊;胰體尾癌52%在左上腹或中上腹可觸及包塊)。由於胰腺位置較深,腫塊小時通常不易觸及,腫瘤壓迫脾動脈或其他較大動脈時在局部可聽到短暫的收縮性雜音,約20%可有腹水。腫瘤壓迫脾靜脈使脾臟充血和腫大。

【臨床分期】

1.TNM分期(UICC,1987年)

T 原發腫瘤

Tx 原發腫瘤不明。

T0 無原發腫瘤證據。

T1 原發腫瘤未超出胰腺。

T1a 腫瘤≤2cm。

T1b 腫瘤>2cm。

T2 腫瘤侵犯十二指腸、膽道或胰腺周圍組織。

T3 腫瘤侵犯胃、脾、結腸、大血管。

N 局部淋巴結轉移

Nx 不能判斷局部淋巴結的轉移情況。

N0 局部淋巴結無轉移。

N1 有局部淋巴結轉移。

M 遠處轉移

Mx 不能判斷是否有遠處轉移。

M0 無遠處轉移。

M1 有遠處轉移。

2.TNM臨床分期

Ⅰ期 T1N0M0,T1NxM0,TxN0M0,TxNxM0。

Ⅱ期 T2N0M0,T2NxM0,T3N0M0,T3NxM0。

Ⅲa期 任何T,N1,M0。

Ⅲb期 T3N2M0,T4N1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診斷】 本病的早期診斷困難,對年齡在40歲以上,厭食消化不良,明顯消瘦,無痛性進行性黃疸,持續性或陣發性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捫及包塊者應考慮胰腺癌,而作以下檢查:

1.血常規

30%的患者可有輕、中、重度貧血,血紅蛋白多在10g/L以下,最低可達3g/L。

2.大便檢查

若凝血機制障礙,胃腸道出血則大便呈棕褐色或黑色,約50%的患者潛血試驗陽性或強陽性。

3.血生化檢查

胰管阻塞早期,血清澱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可升高,如有腹水時,腹水澱粉酶也增高,晚期胰腺組織纖維化分泌減少,可不再增高;如胰島被腫瘤破壞,則血糖升高,糖耐量減低。癌胚抗原(CEA,正常值<2.5μg/ml)、胰癌胚抗原(POA,正常值0~4U/100ml)、胰腺相關抗原(PCAA,正常值0.1~22.5μg/ml)、胰腺特異抗原(PaA,正常值<21.5μg/ml)、消化道腫瘤相關抗原(CA19-9)增高時對診斷胰腺癌有參考價值。CA19-9是診斷胰腺癌的腫瘤標記物,敏感性達81%,特異性達91%~95%。肝功能不正常多見於胰頭癌,常由阻塞性黃疸所引起,γ-GT、SGPT、AKP均可增高,特別是γ-GT增高有一定意義,膽紅素也可持續增高。

4.胰腺外分泌功能檢查

放十二指腸導管於十二指腸後,用試餐法或靜脈內注射促胰腺素和促胰酶素刺激胰腺分泌。在一定時間內吸出十二指腸液測定胰液分泌量(測蛋白酶、糜蛋白酶分泌容量,碳酸氫根量)。胰腺癌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減低。

5.B超檢查

B超檢查能發現2cm以上的腫瘤,診斷胰頭癌準確率達94%,體尾癌為70%。胰腺癌的直接影像可見到低迴聲的腫瘤,間接所見往往成為發現小胰癌的線索,如擴張的胰管、膽管等。除主胰管外,還要仔細觀察胰管的分支。有些小胰癌可首先引起胰管分支的侷限性擴張,如鉤突部胰管擴張。超聲內鏡因超聲探頭僅隔胃、十二指腸壁對胰腺體尾和頭部掃描,不受胃腸道氣體干擾。所以,可清晰地描出胰內結構,發現早期病變。

6.X線檢查

(1)胃腸鋇餐:可顯示胃竇至十二指腸的各種改變。如壓跡、腸壁僵硬、腸腔狹窄、十二指腸環增大或降段呈反“3”字徵等。

(2)內窺鏡膽胰管造影:能觀察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的改變。造影可顯示膽總管擴張和狹窄及胰管的梗阻或變形等。

(3)經皮穿刺膽管造影:主要用於黃疸患者。可顯示膽總管下段改變,並可插管引流膽汁以減輕黃疸。

(4)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可顯示腫瘤造成的血管彎曲、移位、中斷或缺損區等。

7.同位素檢查

用75Se-蛋氨酸作胰腺掃描,腫瘤為稀疏(冷)區。用67Ga胰腺掃描,腫瘤為密集區。

8.CT檢查

CT檢查能發現1cm以上的腫瘤,診斷準確率達91.4%。CT掃描可以顯示胰腺腫塊的正確位置、大小及其與周圍血管的關係,但<2cm的胰腺腫塊約1/3不能發現影像學改變,除費用昂貴的因素外,CT掃描應該列為目前診斷胰腺癌的主要方法。胰腺癌的CT圖像為:①胰腺腫塊呈普遍性或侷限性腫塊,腫塊中心可有不規則的輪廓模糊的低密度區,若低密度區較大,可為腫瘤壞死或液化表現;②腫瘤侵入或壓迫膽管或胰管時可使其擴張;③腫塊可侵及胰脂肪層及包繞腸繫膜上血管或下腔靜脈。

9.核磁共振

MRI可顯示胰腺輪廓異常,根據T1加權像的信號高低,可以判斷早期局部侵犯和轉移,對判斷胰腺癌,尤其是侷限在胰腺內的小胰癌,以及有無胰周擴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優於CT掃描,是胰腺癌手術前預測的較好方法,但價格昂貴。

由於胰腺的解剖位置和具有豐富的淋巴與靜脈迴流的特點,胰腺癌極容易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和發生遠處轉移。所以胰腺癌確診時大都屬晚期,手術切除率僅為15%~20%,術後5年生存率僅為10%左右,所以手術應根據其解剖位置,分期制訂具體方案,並配合放化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中醫中藥等綜合治療方案。

2.中醫辨證施治

(1)肝鬱氣滯證

證候:脅肋疼痛,可為持續性鈍痛或陣發性劇痛,夜間尤甚。厭食噁心,神疲倦怠,有時可觸及脅下腫塊,小便黃,大便失調。舌質暗,舌苔薄黃,脈弦數。

基本治法:疏肝理氣,健脾軟堅。

方藥運用: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加減。

柴胡10g,當歸10g,白芍10g,茯苓15g,白朮15g,丹皮12g,梔子10g,茵陳20g,夏枯草10g,炒薏苡仁15g,半枝蓮15g,赤芍10g,炮山甲10g,代赭石30g,炙甘草10g。

方中當歸、白芍養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鬱,茯苓、白朮、炒薏苡仁、甘草益氣健脾;丹皮、炮山甲、赤芍祛瘀軟堅、清肝活血;代赭石清火降逆止嘔;梔子、茵陳利溼退黃;半枝蓮、夏枯草清熱散結、解毒抗癌。

加減:疼痛難忍時加秦艽15g,制草烏3g。

(2)溼熱阻滯證

證候:胃呆厭食,消化不良,上腹脹滿,體倦乏力,噁心嘔吐,明顯消瘦,口渴心煩,面目俱黃,納差便溏,舌質暗赤,舌苔黃膩,脈弦滑。

基本治法:清熱利溼,化濁散結。

方藥運用: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合茵陳蒿湯(《傷寒論》)加味。

茵陳30g,桂枝6g,茯苓12g,白朮12g,澤瀉15g,梔子15g,生大黃6g,龍葵30g,蛇莓15g,龍膽草10g,焦神曲15g,焦山楂15g,鱉甲30g,代赭石30g,草豆蔻10g。

方中茵陳、龍葵、蛇莓、龍膽草、梔子清熱退黃,配以五苓散化氣利溼,使溼從小便而出;生大黃清熱瀉下;草豆蔻芳香化濁以宣利氣機而化溼濁;代赭石祛瘀生新,降逆止嘔;鱉甲重用軟堅散結;焦神曲、焦山楂活血消脹。全方和用則清熱利溼,化濁散結。

加減:胸脅疼痛甚者可加柴胡10g,鬱金12g,川楝子10g;噁心、嘔吐加橘皮10g,竹茹10g。

(3)瘀毒內阻證

證候:左上腹包塊疼痛,痛處固定,拒按,噁心厭食,消瘦乏力,面色灰暗,身目俱黃,尿黃,便溏或有血,舌質青紫或有瘀斑,舌苔白膩,脈弦數。

基本治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方藥運用:桃紅四物湯(《醫壘元戎》)合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鑑》)加減。

桃仁10g,紅花7g,歸尾10g,赤芍10g,白芍15g,熟地12g,川芎10g,金銀花12g,紫花地丁12g,蒲公英12g,龍葵30g,野菊花10g,藤梨根15g,凌霄花6g,八月札15g,炮山甲10g。

方中凌霄花專調血證,補陰甚捷,為行血峻藥,具有清熱涼血、化瘀散結、祛風止癢作用,可使熟地、白芍、川芎、歸尾養血活血及桃仁、紅花、歸尾、赤芍、炮山甲活血消癰止痛的作用更加明顯;金銀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龍葵、野菊花、藤梨根清熱解毒抗癌;八月札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軟堅散結,利小便而退黃。諸藥合用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抗癌。

加減:大便溏洩加赤石脂15g,禹餘糧15g;水腫明顯加豬苓30g,茯苓30g。

(4)氣血雙虧證

證候:形體消瘦,四肢無力,腫塊日增,黃疸加重,疼痛難忍,尿黃便溏,唇舌色淡,舌苔黃,脈沉細無力。

基本治法:補氣養血,化瘀散結,抗癌止痛。

方藥運用:八珍湯(《正體類要》)加減。

太子參30g,白朮12g,茯苓12g,凌霄花6g,八月札15g,當歸12g,杭白芍12g,川芎12g,熟地12g,炮山甲10g,鱉甲30g,夏枯草12g,半枝蓮15g,白花蛇舌草15g,焦神曲15g,焦山楂15g,柴胡10g,鬱金10g,延胡索10g。

方中太子參、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養血活血;炮山甲、鱉甲、凌霄花、八月札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夏枯草、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抗癌;佐以焦神曲、焦山楂消食化積;柴胡、鬱金、延胡索疏肝理氣,化瘀止痛。諸藥合用,益氣養血,化瘀散結,抗癌止痛。

加減:陰傷明顯加生地12g,沙參15g,石斛15g;便血加地榆炭10g,白及15g,仙鶴草20g。

3.中成藥

(1)胰寶康泰膠囊:由生薏苡仁、冬凌草、白朮、三稜、莪術、黃芪等20多味藥組成,具有健脾、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作用,用於治療晚期胰腺癌。

(2)抗癌寶口服液:由生黃芪120g,生白朮、天門冬、枸杞子、莪術、姜半夏、無花果、八月札、生大黃、炙甘草各10g,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g組成,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化痰軟堅,清熱解毒作用,用於中晚期胰腺癌。

4.單驗方

(1)胰腺癌術後方:當歸6g,熟地12g,川芎6g,赤芍10g,生黃芪30g,大棗2枚,生薑3片,生蒲黃(包煎)10g,白芷10g,生薏苡仁15g,藤梨根12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

(2)胰腺癌放療後方:生黃芪30g,沙參15g,麥冬15g,石斛10g,代赭石30g,陳皮10g,焦檳榔10g,綠萼梅10g,八月札1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

(3)胰腺癌化療期間和化療後用方:在辨證基礎上加和胃降逆,益髓生血方。陳皮10g,竹茹10g,姜半夏10g,吳茱萸10g,黃連6g,八月札10g,綠萼梅10g,補骨脂10g,女貞子10g,枸杞子15g,生麥芽30g,佛手10g。

目前,外科手術仍是胰腺癌較有希望的療法。但由於早期發現病例少,故治癒率仍然很低。胰頭癌探查病例只有10%~15%可作根治性切除術,其中僅5%可存活5年。胰體、尾部癌早期診斷率更低,根治性手術切除的可能性更少,只能行姑息性手術。

6.化療

(1)單劑化療

現有抗癌藥物對胰腺癌的敏感性不高,較有效的藥物有氟尿嘧啶(5-FU)、絲裂黴素(MMC)、阿黴素(ADM)和表阿黴素(EPI)、異環磷酰胺(IFO),有效率(RR)為15%~24%。胸苷酸合成酶(TS)抑制劑5-FU,仍是廣泛評價的藥物之一,早年報告RR28%。常用的兩種劑量方案:1000mg/m2,連續輸注5天,或400~500mg/m2,靜脈滴注,連用5天。雷替曲塞(raltitrexed)雖也是很強的TS抑制劑,但RR5%~11%。IFO/mesna也是有希望的藥物,RR20%左右,但研究報告未能證實。

(2)新藥及其應用

氟胞苷,又名吉西他濱或健擇(gemcitabine,GEM),是一種新的脫氧胞苷類似物,屬抗代謝類抗癌藥。由於它具有抑制DNA複製和修復的內在能力,所以適於聯合化療或化療、放療並用。其為細胞週期特異性藥物,主要作用於S期,在一定條件下,也可阻止G1期向S期進展。有報道,GEM治療晚期胰腺癌,11%(5/44)達PR(部分緩解),且症狀明顯改善。有一隨機試驗證實,初治患者用GEM和5-FU,有效率及中位生存期(MST)GEM均較優,5-FU無效者用GEM同樣有效。GEM與其他抗癌藥物聯合應用具有理論根據,因其有新的作用機制;臨床前試驗表明,其與其他藥物(如DDP)有相加作用,且能抑制由其他藥物引起的DNA損傷的修復。

(3)聯合化療

Smith等報道了對3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採用FAM方案治療的結果,其中有觀察指標的27例中PR率為37%(10/27),中位緩解期為9個月,中位生存期為12個月,無療效的中位生存期僅為3.5個月,Bitran等及Bukowsk等在其他研究中心也得到類似結果。Wiggins採用SMF方案治療2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總有效率為43%,1例達到CR,9例達到PR,所有參加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6個月,而治療有效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7.5個月。Monerel等採用5-FU、ADM、CDDP聯合治療2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有效率為21%,中位生存期為4個月。Karlin等用FAMME方案治療23例患者,有效率為22%。GF方案、GFL方案、GP方案、GD方案、GE方案RR為18%~26%,中位生存期為4.4~10.3個月。

(4)區域性動脈灌注介入治療(CAI)

CAI的作用機制就是在腫瘤靶器官內,通過局部高濃度細胞毒藥物的作用,克服腫瘤的耐藥性,並能抑制TNF-α、IL-1、IL-6的產生和釋放,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CAI要使用在肝臟代謝分解快、體內清除率高的藥物,如5-FU,CDDP,EPI和GEM等,必要時加用過濾裝置,減輕毒性反應。另外,非細胞毒性的免疫治療藥物如IL-2,干擾素和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及生長抑素等也可在區域性化療時使用。

7.放療

(1)常規外照射

由於胰腺癌就診時遠處轉移佔80%以上,單純放療難以控制,故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放療或/和化療的綜合治療方法。

(2)立體定向照射適形放療

立體定向照射(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適形放療(conformal radiotherapy,CRT)是採用SRT技術,在5~8個不同方向照射時,每個照射野的高劑量區分佈的形狀在三維方向上與靶區的形狀一致,能最大限度地將劑量集中到靶區內,殺滅腫瘤細胞,而使周圍正常組織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提高腫瘤照射劑量,增加局部控制率。

體部SRT臨床尚處於探討和摸索階段,有關最佳照射劑量、照射間隔時間及生物學方面的一些問題都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放療與化療聯用對不能手術和已手術切除的胰腺癌是標準的治療方法,無論是控制術後局部復發,還是延長生存期,都優於單純放療和單純化療,尤其是同時放、化療的療效更好。有人報道,應用5-FU聯合放療的患者生存期為單純放療的2倍。GEM的放療增敏作用也被證實,給予GEM300mg/m2,每週1次,連用3周,同時給予放療,患者耐受良好。

胃腸腫瘤研究組在1985年進行的研究顯示,胰腺癌根治術後給予放化療聯合治療與單純根治術相比,前者10年生存率為19%,後者為0。術前放化療亦是近年研究的熱點,Anderson腫瘤中心和Fox Chase腫瘤中心進行的新輔助放化療研究顯示,通過新輔助放化療使腹膜後病灶縮小,增加手術切除機會,放療的劑量一般是:區域淋巴結給予4500cGy,胰腺給予4500~5400cGy。

進行P53、P16、DPC-4基因傳遞的轉基因治療是目前胰腺癌基因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抑癌基因替代治療的缺點是由於腫瘤的發生是多基因協同作用、多因素參與和多階段綜合發展的結果,單純導入某一抑癌基因或反義基因在實驗中可能會取得一定療效,但最終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最近,Muscarella等報道,聯合P16和P53基因轉移可以有效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這些研究為胰腺癌基因治療提供了新的應用策略。人工合成與腫瘤細胞癌基因在轉錄和翻譯水平上相結合的核苷酸阻斷癌基因的表達,以及阻斷癌細胞內異常信號傳導,使之進入正常分化軌道或引起細胞凋亡的反義基因治療,可使癌細胞生長受到顯著抑制。將K-ras、ATK2、erbB-2癌基因的突變作為反義基因治療靶點,以癌基因的mRNA全長作為反義鏈與細胞內的癌基因序列結合,從而阻斷基因翻譯過程的反義基因的治療目前應用較多。突變型的P53也已成為反義抑制的靶基因,主要使用外源寡核苷酸鏈及內源性表達反義結構,但臨床觀察結果非常令人失望。

胰腺癌腫瘤內注射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TNF)可抑制腫瘤生長,應用IL-2基因修飾的胰腺癌細胞瘤苗,可產生特異性主動免疫反應,聯合IL-2基因和7-IFN基因能誘導更強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應用含有IL-2基因的重組痘苗病毒轉染胰腺癌細胞,荷瘤鼠成瘤時間延長,腫瘤體積較小,腫瘤生長受到抑制。研究表明,生長抑素及類似物不僅能抑制胰腺癌細胞的增殖,且能促進胰腺癌細胞的凋亡。

單用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免疫調節劑如干擾素,或單克隆抗體+化療藥物+干擾素和IL-2治療胰腺癌,國外已進行了這方面的臨床試驗,初步結果表明,治療後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和改善其生活質量。據觀察,此類免疫治療副反應較小,也很少有自身免疫反應。使用的單克隆抗體有BW494、CO17-1A、MAb17-1A等。密切監測治療過程中的免疫反應和副反應,認真評價治療效果,將可能在以後選擇出較好的免疫治療方案。胰腺癌對免疫刺激是易感的,國內報道用香菇多糖(免疫刺激劑)來綜合治療晚期胰腺癌,發現治療後免疫功能增強,生存時間明顯延長。利用分子技術和基因技術進行免疫治療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正進行研究的用作治療的靶分子有:黏蛋白、糖蛋白、raspeptids和EGF受體等。

許多內分泌激素可能影響胰腺癌細胞的生長。國內外均有一些用抗雌激素藥物治療胰腺癌有效的報告,常用藥物為他莫西芬(tamoxifen,TAM)。有報告用TAM+奧曲肽(生長抑素)治療可切除或不可切除的胰腺癌,能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但也有人認為抗雌激素治療的臨床效果不肯定,儘管正常胰腺細胞上存在雌激素受體,但胰腺導管癌細胞上是否存在雌激素受體還很難確定。經研究證實,胰腺癌細胞上肯定存在雄激素受體,且睪酮在實驗中是一強的促進胰腺癌細胞生長的激素,抗雄激素治療胰腺癌的研究也逐漸增多。許多胃腸道激素可影響胰腺癌細胞的生長。抑制生長的激素有生長抑素、腸血管活性肽、胰多肽及pancreastatin;促進生長的激素有CCK、分泌素、胃泌素、EGF、TGF-α、胰島素及IGF-1。針對這些激素,可進一步研究對胰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深低溫冷凍治療腫瘤,除了通過直接破壞腫瘤組織,引起冷凍壞死外,還認為腫瘤組織冷凍損傷後,可釋放特異性抗原,導致機體抗腫瘤免疫。肝、肺、前列腺腫瘤的冷凍治療已有不少報告,而胰腺癌的冷凍治療罕有報告,這可能與擔心冷凍時傷及十二指腸及胰周重要血管有關。有人採用胰腺周圍組織隔離冷凍的方法,對14例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作了術中冷凍治療,初步效果令人鼓舞,平均生存期已超過1年,最長者已達4年,其腫瘤明顯縮小。

日本有學者報告,試用射頻(radiofrequency,RF)熱凝治療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治療後血中腫瘤標誌物降低,CT隨訪顯示有效,無出血及膿腫形成等併發症。國內有用微波固化治療及用高強度體外聚焦超聲熱療治療晚期胰腺癌的研究報告,初步觀察有一定效果,但需積累更多病例及延長隨訪時間來進行評價。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同所有腫瘤的預防一樣,胰腺癌的預防也包括注意衛生,防止空氣汙染,戒菸,少飲咖啡和少食油炸食品。

(2)積極治療慢性胰腺炎,慢性膽囊炎等。

(3)開展防癌普查,對40歲以上的人群進行定期B超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調護

(1)術後護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徵,採取適當的體位,室內溫度適當,保持引流管通暢。

(2)化療護理:化療時,輸注藥物必須按照用藥要求進行操作,防止藥液外漏,若出現藥液外漏,應及時處理。對化療患者密切觀察胃腸道反應、肝功、腎功以及是否有口腔黏膜潰瘍、脫髮、骨髓抑制等,發現問題及時向醫生彙報。

【臨證經驗】 胰腺癌為癌毒之邪蘊積胰腺,可阻礙氣、血、水、膽汁的運行,出現氣滯或氣逆、血瘀、水溼內阻、膽汁滲溢等病理變化。臟腑功能受抑,日久可出現氣虛、陰虛。病位在胰,涉及肝、膽、脾、胃。根據臨床特點,主要有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健脾益氣,活血軟堅、化溼清熱、解毒抗癌等治法。疏肝理氣主要以柴胡疏肝散加減,常用藥物主要有:柴胡、白芍、枳殼、鬱金、香附、木香、佛手、八月札、檳榔、厚朴、大腹皮等。和胃降逆主要以旋覆代赭湯或橘皮竹茹湯加減,常用藥物主要有旋覆花、代赭石、橘皮、竹茹、半夏、枇杷葉、九香蟲、萊菔子、雞內金、生麥芽、山楂等。健脾益氣主要以四君子湯加減,常用藥物主要有:黃芪、太子參、白朮、茯苓。活血軟堅主要應用赤芍、水紅花子、穿山甲、鱉甲、牡蠣、龜板、天花粉、凌霄花、延胡索、生蒲黃、三七、何首烏、乳香、沒藥、三稜、莪術、地龍、益母草等。化溼清熱主要以三仁湯加減,常用藥物有白蔻仁、杏仁、生薏苡仁、清半夏、厚朴、豬苓、澤瀉、龍葵、半邊蓮、葶藶子等,有黃疸者加茵陳、金錢草、虎杖、晚蠶砂、土茯苓等。解毒抗癌常用藥物主要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藤梨根、天龍、草河車、金蕎麥等藥。偏寒者用細辛、薑黃、小茴香、肉桂、蓽茇、川椒,偏熱者用黃芩、知母、青蒿、地骨皮等。

1.常用藥對

(1)茵陳30g,金錢草30g 清熱解毒抗癌,用於胰腺癌黃疸。

(2)三稜10g,莪術5g 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而且三稜具有從血藥則治血,從氣藥則治氣,合用則消癥瘕結塊,可用於多種腫瘤。

(3)凌霄花15g,八月札15g 疏肝理氣,活血散結。

(4)龍葵30g,蛇莓15g 清熱解毒,消腫散瘀。對痰火交阻患者尤為適宜。

(5)穿山甲10g,水蛭3g 二藥合用,善走血分,可攻積久之血凝血聚之病,在多種腫瘤中均可應用

2.驗案舉例

案一.樸某,男,59歲。

患者於1987年7月份開始左上腹疼痛,納差,消瘦。行B超檢查,發現胰尾實性佔位病變,考慮為胰腺癌。1987年9月15日行手術治療,切除胰尾部腫瘤及脾臟。術後病理:高分化腺癌,腹腔淋巴結轉移。

1987年10月、1988年1月及5月分別行三個療程的化療,化療方案均為MFV。1989年9月又出現上腹部疼痛,以左側為重,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不思飲食。B超及CT檢查發現胰體部腫物,大小約4.9cm×3.6cm,診為胰腺癌術後局部復發。脈弦滑,舌質暗赤,舌苔黃膩。

辨證:脾胃溼熱。

治則:清胃健脾,散結抗癌。

處方:茵陳五苓散。

茵陳30g,梔子15g,龍膽草10g,茯苓12g,白朮12g,澤瀉15g,龍葵12g,蛇莓15g,蜀羊泉15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14劑後上述症狀明顯緩解,繼服半年,B超及CT檢查胰體腫物消失。

1990年12月門診複查,肝腎功能、血象、二便均正常,腹部B超未發現胰腺腫物,腹腔淋巴結不大。肝脾無異常,給予徵癌片(夏枯草、草河車、山豆根、生黃芪、生薏苡仁、莪術)合加味西黃丸,帶藥回當地繼續鞏固治療,後未復發。

案二.花某,男,50歲。

2007年3月起消瘦、腹脹、納差、嘔血、黃疸,遂去當地醫院就診,經B超、CT診斷為胰腺佔位性病變(5.1cm×4.2cm),查CA 199U,CEA 12.48U,經北京某醫院診斷為胰腺癌,行手術治療,未能切除,放支架和伽馬刀治療,同時就診中醫。2007年6月12日就診時,胃呆厭食,消化不良,上腹脹滿,體倦乏力,噁心嘔吐,口渴心煩,便溏,舌質暗赤,舌苔黃膩,脈弦滑,CA 125U,CEA 12.48U,總膽紅素21.4μmol/L。

辨證:溼熱阻滯。

治則:清熱利溼,化濁散結。

處方:茵陳五苓散合春澤湯加味。

茵陳30g,桂枝6g,茯苓12g,白朮12g,澤瀉15g,梔子15g,生黃芪30g,太子參15g,龍葵30g,蛇莓15g,龍膽草10g,穿山甲10g,水蛭3g,焦山楂15g,鱉甲30g,代赭石30g,草豆蔻10g。15劑,水煎2次,分4份,每日2份,早晚各一次。此方連服2個月。

2007年9月20日二診:上腹脹滿、體倦乏力、噁心嘔吐、口渴心煩減輕,大便仍溏洩,腹痛,舌質暗,苔薄黃。總膽紅素16.2μmol/L,CA 54.31U,CEA 9.59U。辨證:氣虛血瘀。擬方太子參15g,炒白朮15g,土茯苓30g,蓮子肉10g,蓮鬚20g,龍葵30g,炮山甲10g,水蛭3g,凌霄花15g,八月札15g,生蒲黃(包煎)10g,白芷10g,蜂房5g,血餘炭10g,代赭石15g,香附10g,柴胡10g,延胡索10g,白芍20g,生麥芽30g,炙甘草10g。囑患者連服3個月。

2008年8月30日三診:大部分症狀已消失,刻下腹脹,納後腹痛脈沉細,苔薄。B超檢查腫塊約4.1cm×3.6cm。擬方太子參15g,炒白朮15g,土茯苓30g,蓮子肉10g,蓮鬚20g,炮山甲10g,水蛭3g,萊菔子15g,生蒲黃(包煎)10g,白芷10g,蜂房5g,血餘炭10g,代赭石15g,香附10g,柴胡10g,延胡索10g,白芍20g,川樸10g,凌霄花15g,八月札15g,鬱金12g,川楝子10g。囑患者感覺好可連續服用3~4個月。

按語:該例患者從患病至今已經一年,目前一般情況良好,首診辨證為溼熱阻滯,給予清熱利溼、化濁散結。以茵陳五苓散合春澤湯加味。方中茵陳、龍葵、蛇莓、龍膽草、梔子清熱退黃,配以五苓散化氣利溼,使溼從小便而出;生大黃清熱瀉下;草豆蔻芳香化濁,以宣利氣機而化溼濁;代赭石祛瘀生新、降逆止嘔;鱉甲重用軟堅散結;焦神曲、焦山楂活血消脹。全方清熱利溼、化濁散結。後來改為健脾和胃之劑服用。近年來病情穩定。由此提示,在胰腺癌的治療中堅持中西醫結合,發揮中醫中藥的多靶點效應在胰腺癌的治療中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各家經驗】

1.屠揆先診治經驗

許某,女,63歲,工人。1983年起上腹疼痛,食後尤甚,飲食減少,消瘦明顯,在上海某醫院檢查,確診為胰體癌。B超示腫塊約10cm×5cm×4cm大小。給予口服呋喃氟尿嘧啶,每日3次,每次1片。1983年9月請屠老給予中藥治療。患者面色少華,精神萎靡,形體消瘦,食慾不佳,食後不適,上腹疼痛,二便尚調。舌苔微黃膩,根較厚,脈弦。體檢:上腹中部可觸及鴨蛋大腫塊,質較硬,推之不移,觸之疼痛,此屬脾虛失運,溼毒瘀血中阻。治以健脾補氣,化溼解毒,袪瘀消癥。處方:東北白參(另服)5g,蒼朮10g,生白朮10g,黃連7g,肉桂(後下)7g,煅瓦楞15g,豬苓20g,茯苓10g,三七4g,生山楂30g,生赤芍10g,生白芍10g。每日1劑,隨證略作加減。服藥至1984年3月,B超複查,腫塊消失。1989年9月B超示:肝、膽、脾、胰均正常,全身情況良好。至1992年尚存活,生活能自理,獲得良好臨床療效。

2.黃中槐診治經驗

李某,女,36歲,農民,於1976年3月20日在解放軍109醫院確診為胰腺腺泡癌(病理號1174),於1976年4月28日求治於黃老。患者體質羸弱,面色萎黃,脅下疼痛,不思飲食。舌紅苔黃,脈細數。黃老認為,此病是由於氣、血、痰、食鬱結、積聚、瘀滯而致,應堅者軟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損者益之,需採取攻毒消腫、軟堅散結、活血祛瘀以及補益氣血等方法治療。藥用黨參15g,白朮10g,白芍10g,雞血藤60g,牡蠣30g,薏苡仁30g,半枝蓮60g,茯苓10g,玄參30g,花粉3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此方系根據中醫理論參照古方化裁而來。腫瘤從其現象來看,屬於實證,但病程長,患者抵抗力已弱,若攻伐太過,就會導致正氣越虛。黃老在實踐中摸索治腫瘤既不能用大苦大寒之藥,也不能用太溫太燥之劑。大寒之品能加重氣血的瘀阻,大熱之藥又易耗液傷津。上方連服30劑後,食慾漸旺,精神轉佳。又以上方為基礎,隨證加入鱉甲、雞內金、三稜、莪術、夏枯草、水蛭、山豆根、扁豆等繼續應用3個月。患者體質逐漸恢復,食慾、二便已調,唯有雙側鎖骨上下窩及右肩作脹。此時患者抵抗力已盛,根據病情可猛攻其癌,用柴胡10g、當歸15g、丹參15g、雞內金10g、生水蛭6g、夏枯草30g、白豆蔻10g、花粉30g、蜈蚣2條、七葉一枝花30g,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用柴胡30g、桔梗60g、當歸90g、三稜60g、莪術90g、枳殼60g、鬱金60g、乳香30g、沒藥30g、青皮30g、馬錢子10g、蜈蚣10條,為末做蜜丸配合應用(服用此丸時必須注意服藥反應,反應重者應停藥或考慮一補一攻、兩補一攻、三補一攻,審其病候,視其虛實而施之)。上方加減治療10個月諸症悉除,一如常人而出院。黃老又介紹幾個單方驗方囑其回家後自用,如魚腥草、半枝蓮、半邊蓮、旱蓮草、蘆根、紫花地丁、蜂房、龍葵、白花蛇舌草、核桃枝、仙人掌、苦樹根等,常年服用。並帶藥丸一劑出院。在用中草藥治療期間,曾用5-氟尿嘧啶和噻替派各2個療程,並使用胰酶片、蜂乳、多種維生素、鯊肝醇片等輔助治療。患者出院後一直堅持服自種的中草藥並參加輕微體力勞動。隨訪多次,一直正常,僅時有後頸及腋下淋巴結腫大,但服用半枝蓮等草藥後即可消失。筆者隨訪至1988年8月16日已達12年,患者情況良好。

3.高肇基診治經驗

程某,女,60歲,1979年12月29日初診。1979年4月上海第三人民醫院B超示:左上腹腫塊。12月中旬行剖腹探查術證實:胰腺腺癌(體尾部),向胃、十二指腸、肝臟廣泛轉移,無法切除而關腹。轉來中醫治療。症狀:胸腹串痛,腹脹嚴重,腹水明顯,終日臥床不起,半臥時疼痛加劇,坐則減輕,伴噯氣,胃納減。舌質紫暗有瘀斑,苔白膩,脈細。辨證屬溼熱內蘊,入營傷陰,氣滯血瘀。治宜清熱解毒,滲溼利水,理氣行滯,逐瘀軟堅,益氣養陰,扶正祛邪。方一:白花蛇舌草、石見穿、半枝蓮、海藻、八月札、茯苓皮、天花粉、腹水草各30g,穿山甲、皂角刺、山豆根、川楝子、雞內金各9g,失笑散(包煎)、延胡索、枳殼、楂曲、黨參各12g,柴胡、生甘草各6g,白芍、生黃芪各15g。水煎服,每日1劑。方二:白毛藤、白花蛇舌草、石見穿、豬苓、天花粉、腹水草、脫力草各30g,半枝蓮24g,生鱉甲、山豆根、山藥、白朮、白芍、大腹皮、黃芪、沙參、生地、麥冬、谷麥芽各15g,柴胡4.5g,楂曲、玄參、丹皮各12g,青陳皮、川楝子各9g。水煎服,每日1劑。方三:太子參、白毛藤、白花蛇舌草、石見穿、生黃芪、山藥、生薏苡仁、天花粉、谷麥芽、八月札、陳葫蘆、脫力草各30g,麥冬、白朮、豬苓、訶子、大腹皮、六味地黃丸(包煎)各15g,五味子、枳殼各9g,楂曲12g,補骨脂20g,蠶繭殼10只。水煎服,每日1劑。以方一加減治療7月餘,腹水消退,腹脹改善,納谷漸增,夜間有飢餓感,體力漸復,能起床活動,舌質紫紅、苔少,脈細。正虛邪戀,治以清熱養陰、理氣導滯,擬服方二。1981年5月16日複診:病情平穩,腹痛消失,納谷增進,體力漸復,能外出活動,唯乏力,噯氣,下肢輕度水腫,便溏。繼服方二。11月19日複診:患者於1981年6月赴貴陽,停服上藥5個月,其間勞累,且有精神創傷。現病情明顯惡化,腹瀉較頻,消瘦納呆,腹脹腹水,面浮足腫。屬脾失健運,肝腎不足,氣血已衰,治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姑予方三。不久病情惡化死亡,治後存活2年。

【述評與體會】 目前,外科手術仍是胰腺癌較有希望的療法。但由於早期發現病例少,故治癒率仍然很低。現有抗癌藥物對胰腺癌的敏感性不高,由於胰腺癌就診時遠處轉移佔80%以上,單純放療難以控制,故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放療或/和化療的綜合治療方法。另外,還可進行基因治療,但基因治療有一定的缺點,由於腫瘤的發生是多基因協同作用、多因素參與和多階段綜合發展的結果,單純導入某一抑癌基因或反義基因在實驗中可能會取得一定療效,但最終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療效。有人採用胰腺周圍組織隔離冷凍的方法,對14例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作了術中冷凍治療,初步效果令人鼓舞,平均生存期已超過1年,最長者已達4年,其腫瘤明顯縮小。總之胰腺癌目前的治療水平不高。對胰腺癌的治療應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因為中醫中藥在放化療的整個過程中不僅可減輕放化療的副反應,而且可對放化療起到增敏的作用。近十年來,中醫藥治療胰腺癌顯示有其獨到之處,尤其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癌取得療效,值得關注。

已有的文獻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癌已取得一定的療效。王桐等對晚期胰腺癌患者行膽腸內引流術,術後早期採用清熱解毒、疏肝利膽、活血化瘀、通裡攻下之法,方用大承氣湯及大柴胡湯加減。術後晚期以扶正固本為主,方用十全大補湯、生脈散、補中益氣湯等。為了預防胰屢,給予善得定營養支持,術後使用常規化療藥5-FU,呋喃氟尿嘧啶。結果15例術後無併發症,出院後僅2例死亡,存活11個月和12個月,其餘13例平均存活已達11.1個月。李增燦等對35例胰腺癌患者行超聲引導下局部藥物注射(順鉑10~20mg,用純乙醇10~20ml稀釋),經皮經肝留置膽道支撐管膽汁內引流並服中藥“胰寶康泰”治療,取得滿意效果。胰寶康泰由生薏苡仁、冬凌草、白花蛇舌草、佛甲草、腫節風、白朮、三稜、莪術、黃芪、白芍等組成。結果顯示其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別為88.7%、68.6%及51.4%,中位生存期為10.3個月。賀用和等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胰腺癌63例。將患者分為中藥組、化療組和介入組3組。中藥組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化療組用膈下逐瘀湯加減+短程全身化療;介入組用膈下逐瘀湯加減+動脈插管化療灌注術。臨床觀察顯示:動脈插管化療配合中藥組效果最好,有效率為23%;半年、1年生存率分別為83%和58.3%。李秋等將不能手術的晚期肝癌、胰腺癌患者共82例隨機分成3組,分別給予參芪抑癌液、細胞因子和常規化療。參芪抑癌液由人參、黃芪、蟾酥、斑蝥提純而製成注射液。結果顯示參芪抑癌液組、細胞因子組、常規化療藥組患者生存時間分別為11.3個月、9.5個月、8.5個月;參芪抑癌液組、細胞因子組在改善症狀方面也均優於常規化療組。王炳勝等治療晚期胰腺癌患者58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28例行放療和介入化療(A組),與30例放療、介入化療及益氣活血中藥並用(B組)進行比較。結果:A、B兩組近期有效率為53.6%和67.6%。腹痛和黃疸緩解率:A組分別為57.1%和50.0%,B組分別為83.3%和76.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B組消化道反應(4例)明顯輕於A組(11例)。1、2年生存率:A組分別為50.0%和21.4%,B組分別為80.0%和46.6%,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臨床效果提示:益氣活血中藥能減輕放化療所致的消化道反應,改善臨床症狀,延長1~2年生存期。劉魯明等採用中醫清熱理氣、化痰散結法為主治療胰腺癌,治療結果顯示:中藥化療組1年生存率55.37%±3.24%,2年生存率34.61%±16.31%,3年生存率25.96%±24.64%,5年生存率25.96%±24.64%,中位生存期16.3個月;而化療組分別為21.95%±27.54%,7.31%±27.54%,0%,7.5個月。兩組差異顯著(P=0.004)。進一步分析發現,中藥化療組腫瘤縮小以及主症好轉情況均明顯優於化療組(P=0.049,P=0.002),提示中藥加化療治療組療效明顯優於單純化療組。中藥化療治療組病例還提示少數患者在服用中藥1年後,腫瘤明顯縮小,個別患者CT檢查甚至發現剖腹探查證實的胰腺腫塊基本消失(該患者目前已生存6年),提示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最佳療效評定應在1年以後,這與以往的中醫藥在胰腺癌治療中的作用主要是改善症狀、延長生存期,對腫瘤本身作用並不明顯的認識有異,值得重視並進一步加以研究。2003年,他們對胰腺癌伴肝轉移的31例患者進行了前瞻性研究,發現採用胰腺三維適形放療和肝動脈灌注化療結合清胰消積中藥的16例患者,臨床受益率為58.3%,客觀有效率為25%,半年、1年生存率分別為66.7%、38.1%,中位生存期11.6個月,最長生存例已達29個月。前期的動物實驗證明,清胰消積方能抑制腫瘤生長及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提高胰腺癌G0/G1期細胞比例,降低S+G2/M細胞比例及細胞增殖指數(PI值),提示其抑瘤作用可能通過阻遏G0/G1期細胞向S期的進展,降低進入增殖週期的細胞比例而實現。可以預期中醫中藥在胰腺癌的治療中會有較大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