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最大的官是丞相嗎?除了諸葛亮,還有誰做過丞相?

遠古大熊貓


三國時期名義上最大的官職是丞相,除了丞相之外,太傅、司徒、大將軍、尚書令這些都是和丞相一個級別的官職。但名義歸名義,個人話語權還是得看誰手握實權。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丞相當屬諸葛亮。他是蜀漢第一個丞相,也是唯一的丞相。劉備在世時,諸葛亮就已貴為丞相。只是當時軍權仍由劉備掌握,諸葛亮主要分管行政,因而他的權勢並不大。而按傳統官制,丞相一般也只協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軍事則由大將軍或者太尉說了算。

不過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就逐漸把軍事方面也收歸到了自己的手中。劉禪允許諸葛亮開府,朝廷內外的大小事情都是諸葛亮一把抓。可以說,諸葛亮在世時,劉禪根本沒有實權。正是由於丞相地位過高,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就廢除了蜀漢的丞相制度。

後來丞相的職權劃分到了尚書令和大將軍手中,代表人物是費禕和蔣琬。他們兩人雖然沒有丞相之職,卻有丞相之實。而董允因為為人正直,在朝中頗有威望。後人將這三人和諸葛亮並稱為蜀漢四相。

曹魏方面,曹操在世時即是漢朝丞相。正是因為他手中掌握的實權比諸葛亮的還要大,他才能夠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大逆不道的事。

曹操去世後,曹丕也做過幾個月丞相。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曹操和曹丕都儘可能的把丞相的影響最大化。正是因為曹家父子用這種方式為篡漢打下了基礎,在曹魏建立後,曹氏就再也沒有設立丞相。一直到司馬昭時期,曹奐才被迫讓司馬昭做了相國,而此時的曹魏早已名存實亡。

相比於魏國和蜀國對於丞相的謹慎,東吳在設立丞相的問題上一直不太敏感。東吳前後設立了很多丞相,卻只有極少數丞相威脅到了皇權。

東吳最著名的丞相是陸遜。陸遜是孫策的女婿,是值得信賴的心腹。在劉備進攻東吳的時候,陸遜在夷陵打敗了劉備,保證了東吳的安全。從那時候起,陸遜就成為了東吳位高權重的大臣之一。

東吳建立後,陸遜任上大將軍。直到公元224年,他才爬上丞相之位。不過陸遜在世的時候,孫權一直牢牢地掌握朝堂。因而陸遜始終沒能像蜀漢和曹魏的丞相一樣大權在握。晚年時,陸遜因為捲入了兩宮之間的爭鬥而被孫權訓斥,之後憂鬱而死。

東吳第一個掌權的丞相是諸葛亮的侄子,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身為一家人,諸葛恪很像諸葛亮,只是在能力上略遜一籌。孫權在臨死前,把太子託付給了諸葛恪。正是藉著託孤大臣的名號,諸葛恪後來把東吳的軍政大權全部掌握在了自己手裡,並且發動了對曹魏的軍事進攻。只可惜此諸葛非彼諸葛,諸葛恪軍事才能一般,接連打了幾次敗仗。後來諸葛恪被東吳的孫氏家族謀殺,成了三國中第一個被謀殺的丞相。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是無數讀書人的夢想。諸葛叔侄、曹家父子和陸遜,他們無疑是一代英傑。身處亂世,他們憑藉自己的才華建功立業。他們為後人留下的不是傳說,而是寶貴的經驗。


鄧海春


這個問題要分階段說的,一個是東漢末年的丞相,一個是三國的丞相。

(1)東漢末年。

①董卓。

那個時期叫相國,和丞相是一個意思。

②曹操。

嚴格的說,曹操是東漢的丞相,208年開始擔任此職。

但是,213年曹操被封為魏公,216年曹操為魏王,開府建牙,魏王府裡又設置相國(丞相),這個時期可能沒有人叫曹操是丞相了。

曹操從208幹到220,做了12年的丞相。

③曹丕。

曹丕也做過丞相?

是的,220年,曹操死了,曹丕繼承的是曹操的魏王稱號和丞相大權,只不過時間短暫,幹了十個月只有吧,他就篡位稱帝了。

(2)魏國。

魏國的相國也分兩個時期,一個是東漢魏國時期,有兩個相國,鍾繇和華歆,鍾繇是很出名的書法家,華歆接任,其後此職改稱司徒(220年)。

260年,曹魏相國先後有兩個人,司馬昭和司馬炎。

(3)蜀漢。

蜀漢時期,丞相只有一個人,即諸葛亮。

其後的蔣琬,費禕,董允等,雖然擔任高職,卻不是丞相。(因為沒有這個職位了)

(4)東吳。

東吳做丞相的有很多人。

孫紹,顧雍,陸遜,步騭,朱據,諸葛恪,孫峻,孫?,濮陽興,陸凱,萬彧,許沇,張悌都擔任過不同時間段的丞相。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陸遜,諸葛恪等。


師明禮


三國曹魏立國之前曹操曹丕父子曾為大漢丞相,建國之後沒有設立丞相官職;蜀漢在前期的時候以諸葛亮為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諸葛亮過世後就不再設立丞相;東吳從孫權稱帝后一直設有丞相,只是同時設有大司馬、大將軍、司徒、司空等,所以丞相權力受到了很大制約。但是從名義上講,丞相仍是百官之首。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回顧下兩漢時期的丞相制度。

西漢立國之初,丞相是相國的副手,相當於如今的國務院副總理,如蕭何為相國時,周勃、曹參等曾經擔任丞相。在誅除諸呂之亂後,不再設相國,丞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相當於現在國務院總理的角色。(雖然漢武帝時期開始分內外朝官,但以丞相為首的外朝一直髮揮的是中央政府的職能,大司馬大將軍等在實際權力角色上逐步超越了丞相)

在公元前1年的西漢哀帝年間,改丞相為大司徒,與大司馬和大司空合稱三公,東漢光武帝時期,去掉大字,改稱司徒,直至東漢末年之前這200年間沒有設立丞相這個官職,發揮中央政府職能的機構是尚書檯。

直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前,曹操廢除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大漢丞相,但曹丕代漢之前,曾繼任丞相、魏王,稱帝之後,就廢除了丞相制度,直到司馬懿誅殺曹爽時,曹芳曾任命司馬懿為丞相、相國,但司馬懿固辭不受,司馬昭滅蜀之後,被曹奐封為晉公、相國,加九錫,所以曹魏除了曹操父子外無人擔任過丞相這個官職。

蜀漢立國的時候,採用了丞相制度,劉備稱帝時以諸葛亮為丞相,以許靖為司徒,一方面接受漢末曹操以丞相總攬朝政的現實,另一方面仍然以漢制三公之一的司徒作為處理日常政務的最高輔政官員。同時設立丞相和司徒,實現了恢復傳統與尊重現實之間的平衡。可以說,蜀漢的丞相和曹操擔任的丞相職能基本相同。但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就廢除了丞相制度,以尚書令、大將軍和大司馬相互牽制,避免皇帝的大權旁落。

東吳孫權稱帝后,以顧雍為丞相,顧雍逝世後,以上大將軍陸遜為丞相,陸遜之後,以以驃騎將軍步騭為丞相,步騭之後,以驃騎將軍朱據領丞相;孫亮時期,武衛將軍孫峻殺害諸葛恪後,被封為丞相;孫和時期,封孫峻弟弟大將軍孫綝為丞相、荊州牧,誅殺孫綝後,以衛將軍濮陽興為丞相;孫皓時期,曾以陸凱為左丞相,常侍萬彧為右丞相,陸凱死後,軍師張悌曾擔任丞相。綜合來看,東吳中央政府有丞相之名,但同時設置有大司馬(有時分左右)、大將軍、司徒、司空等,丞相的權力相對要小些。


靖遠0204


諸葛亮是三國蜀漢國的丞相,魏國有魏國丞相,東吳也有東吳丞相。

蜀國一共有四位丞相,分別是:諸葛亮、蔣琬、董允和費禕。




青松5698


曹操 陸遜。


裝逼大神也總


當然不是了,天子之下皆是臣,劉備曹操袁紹孫權,不都是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