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真實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真像小說中那樣如魚得水、不分彼此嗎?

司馬公昭


能對這個問題提出質疑,說明提問者對三國曆史的確是有些深度研究的。

大多數人不會質疑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因為在演義裡兩人真的如魚得水不分彼此,在正史裡《三國志》或者《資治通鑑》兩個人的關係表面也很融洽,《三國志.蜀書》部分“諸葛亮傳”緊跟在劉備家族成員之後,也可見諸葛亮被重視的程度。

但“重視”和“親密”之間,的確有著微妙且本質的區別。

這個微妙的君臣關係,如何能看透兩個人不會被史書記錄的內心情感世界,需要對兩人相處的每個細節去觀察,就好像一對親密的戀人或者即將分手的夫妻,總會從一些蛛絲馬跡的行為中被人察覺。

很多人感覺劉備和諸葛亮感情好,可能都源於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死在白帝城之前和諸葛亮的一番談話,談話很簡單,涉及劉備死後的繼承權問題,劉備的原話是“謂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君主的位置,阿斗你能輔佐就輔佐,不能你就自己拿去。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在劉備心裡,諸葛亮勝過自己親生兒子。

但是,最安全的地方也許就是最危險的,仔細分析這個對話語境氛圍,就是另一種味道——劉備自詡“漢室宗親”的身份,是蜀國政權的立國之本,怎麼可能把權力地位拱手給他姓?

在這裡劉備提到了“曹丕”,很有趣的是曹丕的兒子曹睿在臨死前也有一番類似的話,同樣是為了託孤,而託孤的對象正是三國裡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

這種帝王託孤時的氛圍,在那個時期一定會讓人想起伊尹霍光,同時也會想起王莽,劉備給諸葛亮的囑咐既可以說是“交心”,更可能是“警告”和“試探”——畢竟在劉備臨死前的政治格局裡,諸葛亮的勢力體系是最強大的。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大家不要看到“涕泣”兩個字,就覺得諸葛亮一定是感動的哭了,真的未必,因為“哭”在古人的世界裡,是一種“禮”,特定場合特定時間才可以發生,現代人很難理解這種情感釋放和內心真實感受的脫節,就象“不以己悲”這句話帶來的疑惑,不為自己傷心難道只為別人傷心嗎?那也太有悖人性了,沒錯,中國古人的概念是:禮大於一切,任何行為的首要標準是“合乎於禮”才行。

所以諸葛亮的哭泣,只是當時必須要進行的君臣應對禮節的一部分。

有沒有情感成分呢?也有。但可能不是感恩,而是驚恐、委屈和忍耐。

 

那麼,劉備和諸葛亮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

是一種在現代社會幾乎不會出現的關係,蜀國體系裡,諸葛亮更象是電影“兵臨城下”中的那個戰無不勝的狙擊手,也就是我們長說的“立典型”“樹模範”。

讀者可能會疑惑,諸葛亮的成績都是跟了劉備以後才做出來的,茅廬之中的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有什麼典型示範作用?

說起來,“如魚得水”倒是劉備的原話——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顯然,關羽和張飛並不認可諸葛亮,也不理解劉備重用諸葛亮的原因,這其中的微妙恰恰在這“如魚得水”四個字裡——魚和水,是什麼關係?是得之則生失之則死的關係!三顧茅廬之際,兩人初次相識,諸葛亮怎麼就對於劉備來說,可以決定生死?

那我們就要分析,在公元207年的冬天,劉備最需要的“水”是什麼?

是時,劉備正處於了出山以來最大的低谷期,七年前劉備被曹操打的損兵折將,“劉豫州”的那些家底都沒了,這七年來劉備依附於劉表,毫無建樹,“髀裡肉生”,內心感受是“日月如流,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作為政治家的劉備,生死不可怕,老而無功才可怕,他急於投身過去的政治戰場之中,而身邊陪伴的只有關羽張飛趙雲而已,而七年來他最大的對手曹操已經羽翼豐滿,身邊以荀彧和張遼為首的文臣武將人才濟濟。

劉備最缺的,是人才,更缺的是讓人才來投奔他的動力。

在忠大於孝的時代,徐庶不跟劉備最本質的原因,是劉備的身份不足以“忠”到可以放棄“孝”的水平。

 

說到這裡,我們插一個更早時代的故事,以助於大家理解:戰國時代,燕昭王想要招攬人才去攻打強大的齊國,求教於郭隗,郭隗說那你先築黃金臺拜我為相,最初燕昭王也很疑惑,因為郭隗其實算不上什麼優質人才。

但是,不優質的郭隗都能成為燕國上賓,那更優秀的人才來了不就有更優質的待遇?自此燕國禮賢下士的名氣四海遠播,才引來樂毅、鄒衍這些真正的人物。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經有所覺悟,只是諸葛亮為什麼能成為這個“模範典型”的最佳人選?

這就又說來話長,所以為什麼我說能提這個問題的人,對三國很熟悉。

篇幅有限我們長話短說,諸葛亮的從父可以說是間接死於曹操之手,涉及當時曹操和劉表爭奪政治控制權的複雜原因,正因如此,諸葛亮沒有和好朋友徐庶、崔州平等人一起北上發展,有些人常問,如果諸葛亮跟了曹操會怎樣?答案是諸葛亮跟誰都不會去跟曹操。

有著和劉備共同的敵人——雖然出於政治和私情的不同原因,而且諸葛亮的親生父親諸葛珪和從父諸葛玄都是當時的“郡望”——也就是地區意見領袖,更重要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

有諸葛亮,就有了惦記劉表家產的機會,這份陰險心思能給張飛關羽說嗎?當然不能,所以劉備“願諸君勿復言”——不解釋,你們就別問了。

雖然諸葛亮壯志城城,但在劉備的眼裡他只不過是旗號,因此縱觀後來十幾年的爭奪天下,其實劉備根本不怎麼重視諸葛亮,不重視人,也不重視那份《隆中對》。

劉表死後,利用劉琦奪荊州,這件事諸葛亮內心是抗拒的,不地道啊!但劉琦聽了劉備的暗示,直接來了一招“上樓抽梯”,逼著諸葛亮出主意,這才有了劉琦去江夏、劉備奪荊州的機會。

在樊城,諸葛亮勸劉備奪取樊城,劉備不同意,話說得很好聽“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但其實是因為曹操的軍隊已經到達近在咫尺的宛城,時曹操已在宛,備乃大驚駭。

急於跑路而已。

到了路上,諸葛亮勸劉備扔下跟著的十萬民眾,劉備又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結果拖著劉備真正捨不得的“輜重”,硬是讓曹操的五千虎豹騎追上,當陽長坂坡只逃掉了十幾個人,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在夏口,諸葛亮不得已親自去跟周瑜談判聯吳抗曹,劉備原來是沒這個打算的,他要去投奔蒼梧吳巨,等到聯盟成立赤壁大戰的時候,劉備卻帶著本部人馬藉機去搶了長江南邊的荊州四郡。

是的,其實劉備基本沒參加赤壁之戰,實際上蜀軍也沒有大規模參戰,只有關羽從江陵帶過來的那兩萬水軍而已。

兩年後,劉備入蜀,留下關羽和諸葛亮守荊州,但旋即諸葛亮又被調往四川參加對劉璋的作戰,也就是說,劉備從進入四川,就放棄了隆中對“橫跨荊益,兩路出兵”的政策,此後十年的對魏戰爭,從來沒有從兩個方向同時進軍,一直到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北伐,已經走到上庸三郡的劉備部隊居然故意停下來,看著關羽死在了樊城。

而這十幾年裡,諸葛亮始終鎮守成都,大多數時候是行政工作。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否則司馬懿不會發出“天下奇才也”的驚呼,但劉備在世期間,為什麼始終不用諸葛亮參與軍事行動?這其中的端倪可見一斑。

兩個人的政治軍事主張一定是衝突的。

如果要說這方面劉備最親信的,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

法正死的時候,劉備“哭泣數日”,這是正史記載裡劉備少見的傷悲之舉。

就連諸葛亮都深知這一點,所以夷陵之戰大敗後,諸葛亮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諸葛亮顯然也是不贊成發動夷陵之戰的,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也是勸了劉備的,為什麼他勸不住,法正就能?因為諸葛亮知道自己在劉備心目裡,地位不如法正。

最後的問題是,為什麼諸葛亮又忠心又有能力,劉備卻沒有視為最可靠親信的人?

其實也很簡單,劉備“匡扶漢室”只是個口號,諸葛亮卻真的以此為人生目標,出師表裡怎麼說的:“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可以說,如果劉備成功打敗了曹操,那時候假如漢獻帝還沒死,諸葛亮甚至可能是劉備稱帝的最大障礙,荀彧怎麼死,諸葛亮就會怎麼死。

這是法正和諸葛亮最根本的區別,這也是劉備和諸葛亮註定無法成為親密君臣的原因。


國藝藏香傳統文化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初戀情人:如魚得水

劉備在沒有得到諸葛亮之前,是怎樣的狀態?四處漂泊,寄人籬下,被曹操滿世界追著跑,最後投靠劉表,客居荊州。



得到諸葛亮之後呢?長坂坡一戰,劉備再次被曹操擊敗,以劉備的尿性,不是去投靠蒼梧太守吳巨,就是去投靠孫權。諸葛亮怎麼做的呢?阻止劉備投靠蒼梧太守,出使東吳與孫權結盟,劉備是投靠孫權,諸葛亮是與孫權結盟,這是本質區別。讓劉備以一個屢次戰敗的客將,成為與孫權表面上看還算平等的諸侯,這就是諸葛亮的作用。

然而諸葛亮最大的作用還在《隆中對》,劉備是個英雄,卻是個空有一腔大志,卻無任何戰略規劃如同流寇一般的英雄,劉備是這樣對諸葛亮說的:



漢室的統治崩潰,奸邪的臣子盜用政令,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奔走。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任,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我才智與謀略短淺,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現在還沒有罷休,您認為該採取怎樣的辦法呢?

劉備是典型的有理想、無藍圖,有大志,無規劃的英雄,而且還沒有用武之地。



諸葛亮是這樣對劉備說的:

曹操擁兵百萬,不能和他相爭,孫權世居江東,只能聯合,荊州是個好地方,劉表守不住,益州是個好地方,劉璋也守不住,我們只要奪了荊州和益州,東聯孫權,北拒曹操,那麼待時機成熟,兩路北伐,一舉平定天下。

活了47歲的劉備,平生第一次聽到,還有這種操作,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我劉備達到理想的方法,於是乎對諸葛亮產生了如熱戀情人般的好感,劉備稱為之: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情人之間的初戀期,是兩人確定關係後最甜蜜的時候,劉備和諸葛亮也是如此,兩人開始進入熱戀期,這是兩人關係最好的一段時間。

二、熱戀情人:如蕭何之於劉邦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首次有了官職,叫軍師中郎將,是劉備發明的,相當於首席軍師,而諸葛亮的工作是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相當於後勤部長的工作。

劉備入川后,帶著龐統,打漢中時,帶著法正,而諸葛亮也由軍師中郎將升為軍師將軍,負責管理劉備的左將軍一切事項,留守成都,調整賦稅,充實軍資。



此時的諸葛亮如同劉邦時代的蕭何一模一樣,劉邦(劉備)在前線打仗,蕭何(諸葛亮)在管理後方,足兵足糧,劉邦是用人高手,劉備呢?也是。

很多人覺得劉備不帶諸葛亮四處征戰,是因為劉備對諸葛亮不受重用。恰恰相反,用人的最高境地是什麼?人盡其才。

諸葛亮的特長是什麼?善治國。

龐統和法正的特長是什麼?善奇謀。

劉備的用人有問題嗎?一點問題也沒有,人盡其才,各司其職。難道劉備要把善於治國的諸葛亮帶到前線打仗叫重用?放在後方足兵足糧叫不受重用嗎?



這個時期的劉備與諸葛亮從當初的初戀期,經歷過熱戀期,兩人的關係逐漸趨於平穩。

三、肝膽相照:託孤重臣

劉備夷陵兵敗後,預感時日無多,開始託付後事,而在此之前,諸葛亮已經被任命為蜀漢政權的丞相了,劉備與諸葛亮兩人已經經過了16年的肝膽相照期,彼此熟悉信任,當劉備把託孤重任的首席輔政大臣的職位交給諸葛亮時,已經是把蜀漢的所有都託付給諸葛亮。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連這樣的話都說出來,既是無奈,又是信任。劉備並非只有諸葛亮一個託孤大臣,還有一個李嚴,之所以是兩個人,因為權力是需要制衡的,所以劉備既是無奈,又是信任。然而李嚴沒有起到制衡諸葛亮的任何作用,慶幸的是諸葛亮確實是劉備選中的那個肝膽相照的託孤重臣。

劉備與諸葛亮兩人的最後關係可以理解為肝膽相照,正如諸葛亮說的那句話一樣: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我個人認為,他們的關係只是互相利用的關係,劉備有創建宏圖大業的野心,大漢已經處於戰亂,自己本身就是皇族後裔,只是在和平年代,自己這種皇族沒有用武之地,也不會受到朝廷的重視,因為太多了,這個時候天下大亂正是他們出頭的時候,劉備怎麼能放棄呢,劉備想到,劉秀和他的出生一樣,在西漢末年建立起來東漢,自己現在的遭遇一樣,就有很大的機會成為第二個劉秀,這就是為什麼劉備一直被稱為劉皇叔,他其實只想利用這個名號來招兵買馬,以視自己是正統,果然,經過幾年的發展,劉皇叔也就成了劉備的名號,而且第一次有機會見到了漢獻帝,如果不是戰亂,估計劉備一輩子都不可能見到,這時劉備為了當第二個劉秀也是拼命的裝逼,以博得各路諸侯和百姓的同情,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諸葛亮呢,這個時候的才華已經是路人皆知了,得臥龍鳳雛一人,就可安天下,這種美名,在當時來講就是搶手貨,但諸葛亮認為自己的才華可以,要想名留青史就得有好的平臺,否則才華再大,也會被遺忘的,曹操,袁紹,袁術等都是當時最大的諸侯,諸葛亮想如果投靠他們,自己的才華不但發揮不出來,反而功勞還會被搶去,這樣就是徒勞,必須要找一個既有名氣,而且還正需要人手的人,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劉備,劉備加入了十八路諸侯,又奪取了徐州,雖然連戰連敗,但他的底子很好,只是智慧差了點,如果這個時候去,那就是珠簾合璧,但又不能直接去,要不自己的才華就不值錢了,就安排了一些自己的朋友去宣傳,好讓劉備知道自己的才華多麼好,正趕上劉備求賢若渴,兩個人就這樣相聚了,但諸葛亮為了提現自己的價值,安排了三顧茅廬,這讓劉備更覺得諸葛亮是大才,有了三顧茅廬,就有了故事,這樣讓自己朋友去寫,再宣傳,這樣自己的出山就會更加讓人尊敬和佩服,也讓後人知道諸葛亮是真正的大才。而劉備也是看到只有諸葛亮才能讓自己成為劉秀,而諸葛亮認為只有劉備才可以讓我名垂青史,這種相互利用和合作的關係,也讓我們知道了,三國演義其實也不是真正歷史,也有虛構的成分。


不要懷疑我的未來


論史上劉備與諸葛亮的真正關係及真實的三國劉備,諸葛亮

:尋長覓久(六)

越王成時屠姑蘇,

明皇登基殺伯溫。

因其當初辱太很,

為其請時難太甚。

若得將來之歸屬,

聰明之人不如此。

這是我感幾個親戚朋友之間所發生的事而寫的一首詩。

不過我想當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以及請到諸葛亮之前之後對諸葛亮的感情感受和張三笑所寫,現在拍成電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中,朱元璋請到劉伯溫,請到劉伯溫前後的感覺一樣都覺非常憋屈,非常難受,對他們兩者都恨意滔天吧。

雖劉備當時落魄,什麼也沒有,卻對人才又求賢若渴,急需大才幫其指明方向,謀取基業,成王做祖,不像朱元璋當時已克南京,坐臥江淮,掌江西,功成名就,志得意滿,心高氣傲,可放低身態,委屈求全,

更不用像朱元璋那樣屈辱的發罪己詔,給蘇坦妹立碑,親自在其墳前請罪,讓其罵名永留世間,千古流傳,只需多跑跑,資態放低,接受人家面試,考察,選擇。

再加上如此也有利其禮賢下士,求才若渴之名,流傳世間,增加其之威望,名聲,讓人紛紛來突,對其只有好處,也沒害處。

其對諸葛亮如此做,謹慎選君的作法也理解,要是其也會如此,先看看主君的為人是不是名符其實,值不值其效忠,再做選擇,

而也正因只有不輕擇,才不會不輕棄,使其對如此則更加高興。

不過雖如此,雖劉備是個梟雄能忍人所不能忍,再者其也對劉備對其所做的一切非常感激,想報答。但其也是個人,也有七情六慾,九災八怒。

面對此一次次吃閉門羨,白跑,低聲下氣,被人選擇,而不是其選擇人,其又豈能不氣。更不要說其後來崛起也像朱元璋志得意滿之後,再思及此事了。

當時沒有選擇需要忍著諸葛亮,更要藉助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龐大關係網,勢力成事,其對諸葛亮忍著,百依百順,甚至比兩個結義兄弟都好,讓其不滿。

然此時有別的選擇其就未必了。

雖以其為人,能忍,歷經滄桑未必會做出什麼,來自毀江山,讓親者痛,仇者快,但畢竟會影響其之選擇,決定,思想,行為,讓其對諸葛亮不那麼信任,聽從,百依百順,重用,埋下分裂,不信任的種子。

而諸葛亮在荊州龐大的勢力,關係網,其之為人明明有親戚,更好的選擇曹操其不投,偏偏投己。

若其真是好人,為天下著想就該投靠曹操,趕緊解決戰亂,統一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

若是其真忠於漢室就該投劉表,投許都天子,在自己初到荊州就該投過來,而不誰都不投,讓自己能十幾年才投,而且一來就是讓己謀人財產,尤其還是謀其親戚財產否則以其才智再難,也不是沒成功可能,再難也不是不可為。

如此可見其不是好人,更不想其所說的那樣有多麼忠於漢室,即便忠也沒忠於自己的成份多大。

如此可見其不甘人後,所圖遠大,更為自己目標,理想,願望無所不用其極,什麼都敢犧牲,什麼都可放棄,連親戚親情,天下萬民福祉都可不顧,一切只有自己,一切沒有其它……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劉備對其越來越瞭解,越想越覺恐懼。

若之前只是猜測,自己妄想,對其不信任,前事所產生的結果的話。赤壁之戰後華容道上這個最有可能捉到殺死曹操的地方派關羽這個與曹操恩怨糾葛,欠曹操情的人去把守,致使最終走掉曹操。

雖這也是為自己好,否則曹操一死,漢室復興就沒自己事了,其是為自己著想,分憂。

但也正因此更驗證自己想法,確定自己對其看法。再加上諸葛亮在荊州勢力大,妻族為荊州四大家族之一之黃家,胞姐嫁給龐家嫡子龐山民。

雖與另外兩家關係不太好,親密。但在另兩家隨曹操北逃許都後,與其有直接親密關係的黃龐可以說暗控整個荊州,自己這外來戶只掌握著表面,隨時都可能被其摧毀,架空。

而也正因此,無論個人恩怨,還是為國家大義大志考慮,不管其猜測對不對,不管諸葛亮是什麼人,忠不忠自己,是否有架空自己,取而代之的想法。

其具備架空自己,讓自己變成其傀儡的實力,才智,還有其所做的事就是其之原罪,為了使自己不落入那個地步,沒有反擊,反抗餘地,機會。

不管自己想不想,對其再感恩都不能對其再像以前那麼重用,親近,要想方設法對付其,以使他沒那個可能,不會那樣做,根本不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

但此做著並不容易,也不能太明顯,否則一方面不好看,讓人覺其忘恩負義,卸磨殺驢,過河拆橋,影響其名聲,讓人師出有名。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讓人狗急跳牆,提前將其逼反,早早發動,無論成功不成功都對自己不利,讓其損失殘重,無力外出,錯失機會,敵不為。

也正因此其一直按兵不動,等待機會,直到其內部的另一個與他齊名,對其不滿的人才龐統出現,才給了其一個分化瓦解,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機會。

於是一見龐統,發現其才,覺得其無論才智,勢力,家世都可與諸葛亮對抗後,立刻以其才,還有與諸葛亮關係提拔其也為軍師,讓其站在與諸葛亮一個位置,化敵我矛盾為其內部矛盾,讓諸葛亮有苦說不出,達到徹底解決問題的目的。

而也正因此,其不想讓諸葛亮再增加實力,打破平衡,再重歸以前危險,而相反讓龐統真正坐穩位置,而不是名不符實,不能服眾,真正啟到作用。

所以其沒再帶更好用的諸葛亮,而用經驗無論各方面都差一點的龐統入蜀。但為防其在這期間的捍然自立,其兩個好兄弟都沒帶,全都留下來警惕,防備,坐鎮。

直到局勢突變,龐統慘死,形勢變得對其極端不利,其才沒辦法再次飲鳩止渴再次起用諸葛亮。

不過雖如此,然其還沒忘記那,所以當得蜀,遇到更一個真正可與諸葛相抗的法正後,就又一次啟用,重用,以防。

等法正死,又有李嚴。無論如何保政治平衡心思不變。

而為關羽報仇之夷陵之戰本該派諸葛亮來以保萬無一失,但正因其對東吳小看認為失去周喻,魯肅,呂蒙之後的東吳不足為慮,再加上不想諸葛再立功破壞平衡,以致慘敗,火燒連營七百里。

至於後來在死時之所以託孤給諸葛亮,不是其心懷有愧,想表達欠意,對諸葛亮觀感改變,不再擔心其之威脅,放心了。

相反因蜀漢新立,大軍新敗,主少國疑,劉禪明顯不是其對手,自己又死,整個蜀之中清沒一個諸葛對手,其更忌憚諸葛亮,怕其死後他立刻殺死劉禪,自立為皇,登基稱帝。

不過好在荊州又失,雖此其也不想看到,但在此時卻又成一件好事,讓其失去根基,對己再無威脅。

而相反他和自己都外來戶,得蜀中不滿,而此次大敗,損失慘重,幾乎家家帶孝,更使其面臨嚴重統治危機,不僅自己是如此,諸葛也是。

除非其放棄人生理想,甘於人下,去掉堅持另投他人,或繼續這樣沉淪下去,否則其必須與自己結盟,共抗危局,不然結果肯定是其不想看到,且其另投他人,肯定不會比現在好,

畢竟人家也人才濟濟,位置已佔滿,不會為其輕動,否則引政治危機,動盪,對誰都不利。

故此種種其放心,與其結盟,讓其掌管朝政,不擔心其它。更讓劉禪認其為父,在,加深關係,讓其放心,給其極大榮耀,尊崇的同時又給其上了一道枷索,以保萬無一失。

如此才放心,安然而去。

可以說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一直,從始至終都充滿算計,相互交換,各取所需,擔心,不甘,針對,仇恨又無可奈何。

即便才開始還有溫情,感激,然在後來因其各自所做所為的打擊,傷害,折磨下肯定都蕩然無存了。

對此或劉備上位者思維,從其角度,個人利益出發,做這一切都沒錯,不僅如此還合格,正確,否則就不是一個稱職上位者,政治家,政客。難得人投效。

然從個人感情來看,一輩子辛辛苦苦,為其操勞,掏心掏肺,可以說其之江山全都是自己一點點建立,打下來的。

沒功勞,也有苦勞,如此諸葛亮又豈能無怨,不過因自己性格,個人理想,天下時勢,其已沒可能再自立,或另投他人,其才忍著。

不過要想其一直忍下去,完全沉淪,雪藏,不報復一點以雪心頭之恨。又豈可能,白得了其那才智?

我懷疑龐統之死,法正之夭,夷陵之敗,荊州之失,蜀中之亡,一切都是其導的鬼,一切都是其在明白一切,為自己掌權削除異己,去除束縛鋪路,在報仇雪恨。

否則以其算無遺策,聰明強悍,又豈會出這麼大紕漏,破綻,出這麼多事,讓蜀中存在那麼大隱患而不知,不改。

會生出諸葛瞻那樣蠢貨兒子,以致蜀亡國,虎父犬子。

三國蜀全是其之歷史,極盡輝煌,然後全是暗淡。

用整個蜀國來書寫,成就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其又豈想其它,不管抱負?

至於荊州反正不是自己的,得為自己,失也為自己,自己可為自己失去一切,無所不用其極,更不用說此,為他看棄荊州了。

故劉備與諸葛亮絕不是如魚得水,而是仇深四海,相愛相殺。

即便有此也不過是表象,是起初,是各取所需,而不是永遠,長久。










毀建策


我覺得劉備和諸葛亮之間所謂的不像謂的小說說的那樣的如魚得水、不分彼此。相反我覺得劉備對諸葛亮還是有所提防的。就從後世印象最深的白帝城託孤來說,劉備在與東吳的夷陵之戰大敗後,逃回白帝城。在白帝城中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託付後事。在劉備彌留之際對諸葛亮說:“君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的這句話名眼人一看就是一種試探,如果諸葛亮這個問題回答不好,可能真的會躺著出去。不過,諸葛亮也是老手,甚至沒有慌張。《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中記載,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我推測當時諸葛亮身上估計都要出了兩斤冷汗,心想您都要死了,還要測試我的忠心啊。玩笑玩笑!其實不單是從這一點就從劉備身前對諸葛亮的官職來說就可已看出。在荊州的時候,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相當於現在的參謀。後來在奪取益州的時候,諸葛亮的軍師將軍,相當於參謀長。但是主要還是負責後勤。直到劉備死之前都只是軍師將軍,可見劉備並不是太待見他。打益州時候,劉備帶的是龐統。打漢中時候,劉備帶的是法正。就連劉備去伐吳時候,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在,則能止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見諸葛亮也知道這個時候,他人微言輕,而且劉備不會信任他的。所以他並未勸阻。至於大家說的三顧茅廬我認為更多的是杜撰成分。如果是真的,他的作用跟曹操下的求賢令作用一樣,為的是廣攬賢才,說白了一場政治作秀罷了。


92年新晉奶爸


歷史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

如果王莽在篡位之前就去世了,那麼他可能是古代道德水準是高的人之一了。如果司馬懿在魏明帝活著的時候就去世了,那麼他將是和諸葛亮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託孤大臣。如果李隆基在天寶初年就去世了,那麼他將沒有任異義的比擬唐宗、宋祖。

如果反過來想呢?如果周瑜一直活著,那麼他和孫權衝突了該怎麼辦?如果王猛一直活著,他和符堅又能否繼續魚水般的情誼?如果蜀國不是內部一直不穩定,諸葛亮會不會生出別樣的心思?

現實中,人與人的關係也是不停的在變,歷史也曾經是現實。更何況是在你死我活的政治場上。親兄弟尚且反目,親父子也會刀劍相向。雖然會有一時的如魚得水、不分彼此,但又怎可能真正長久!如果真的是一直如魚得水,劉備東征的時候,諸葛亮也不會感嘆,要是法正在話,就能勸阻劉備東征。如果真的是不分彼此,劉備託孤時,諸葛亮也不會汗流遍體、手足失措,劉備也不用再整個李嚴惡心諸葛亮。

喜歡我的觀點,就請關注吧!


楊大眼看歷史


毫無疑問,無論是正史還是小說之中,諸葛亮都是蜀漢集團的重要一員。由於《三國演義》的原因,我們通常認為兩人的關係緊密無比,而近些年來,網上又出現了各種劉備防範諸葛亮的說法。我認為這都是不準確的,諸葛亮應該是劉備智囊團中的重要一員,與歷史上其他的君主和能臣並無二致,雖不如《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麼緊密,但也不如網友們猜測的充滿了勾心鬥角。

△劉備和諸葛亮

諸葛亮只是劉備智囊團的一員,這是勢力擴張的必然

赤壁之戰前的那段歲月就不必提了,那時候的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地盤,幾乎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這種情況下他手下的人才自然不是很多。而自從其在赤壁之戰後佔據荊州開始,劉備才等於真正登上三國的歷史舞臺,而擁有了固定地盤的他便也開始組建自己的智囊團隊了,此後諸葛亮雖然仍然深受重用,但也只是作為智囊團中的一員而已。

△諸葛亮只是劉備智囊團中的其中一個

擁有了固定地盤的劉備,等於已經是一方諸侯,他是不會允許手下有人一家獨大,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因此即使重用諸葛亮,也不會賦予其過多的權力,而且一定會在諸多朝臣之中尋求平衡,從而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早期的龐統、中期的法正、託孤的李嚴便是如此,但這僅僅是原因之一,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職權劃分是勢力發展的必然。

毫無疑問,諸葛亮的確擁有大才,早在赤壁之戰前,劉備手下謀士較少的情況下,諸葛亮也曾參贊軍務,可一旦劉備的實力得到擴張,權力的分割便變得更為詳細了,雖然劉備的發展仍然大致遵循了《隆中對》,但此後諸葛亮的主要職責只是負責坐鎮後方,治理內政。

在佔據荊州之後,劉備入川帶的是龐統,而諸葛亮則負責坐鎮荊州,直到龐統死後才招諸葛亮入川;東吳偷襲長沙三郡之時,劉備則是親自率兵聯合關羽與東吳對峙,諸葛亮再度留守益州,直到“湘水劃界”;與曹操爭奪漢中之時,劉備帶的又是法正,諸葛亮仍然留守成都;夷陵之戰中劉備獨自率兵出戰,諸葛亮還是被放在了成都。

以上種種,倒不能說劉備不夠信任諸葛亮,恰恰相反,如果不夠信任諸葛亮,那麼劉備是不會放心的將大後方交給他的,可是他雖然相信諸葛亮,但也不會讓其再輕易染指軍事,不會讓其軍政一把抓。

△隨著勢力擴張,職權細化是必然

當然,這只是勢力發展的必然,隨著勢力的擴張、人才的增多,職責劃分更加明細是必然的,一方面是源於人的精力有限,即使一個人再有才,也不可能各方面的工作都負責,否則要麼處處漏洞,要麼遲早累死。另一方面這也是網羅人才的方式,如果你手下只有一個人能夠獲得重用,其他人才明知不會被重用,豈會投奔於你?

因此,諸葛亮只能是智囊團的一員,這是勢力發展的必然,而並不是劉備對諸葛亮不夠信任。

劉備對諸葛亮或許有所防備,但諸葛亮對蜀漢絕對忠心耿耿

那麼劉備對諸葛亮有沒有防範之心呢?我認為是有的,這體現在白帝託孤之時劉備對諸葛亮所說的一番話。

△劉備託孤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有載,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當然有警告諸葛亮之意,但也只是劉備對自己身後之事不放心罷了,這乃是人之常情。除此之外,劉備一生可以說從未對諸葛亮有過疑心。

要知道,早在劉備之前,孫策對張昭也說過同樣的話,《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有載,孫策對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難道孫策同樣對張昭不信任嗎?其實是孫策對自己身後事的不放心罷了。

△孫策託孤

至於劉備託孤,以諸葛亮主內,李嚴主外,雖說有制衡兩人之意,是為了平衡朝臣勢力,畢竟李嚴算是益州派的代表。但正如前文所說一樣,這同樣是為了分工明確,一個主管內政,一個主管軍政,就如同孫策給孫權留下的“張昭和周瑜”一樣,一內一外共同輔政。

△諸葛亮雖大權在握,但從未有過二心

至於諸葛亮,劉備對其有知遇之恩不假,但他對蜀漢則也是絕對的忠心,這一點是極為令人佩服的。在李嚴倒下之後,諸葛亮可以說是軍政之權一把抓,權勢一時無兩,然而他卻從未有過謀逆篡位之心。


綜上所述,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其實與歷史上的君主和能臣的關係並無二致,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諸葛亮則對其報以自己的忠誠,雖不如《三國演義》中敘述的那麼緊密,但也不如其他人猜測的那般勾心鬥角。


香茗史館


確實曾經是“希世一時”,但那只是“相遇”之初;確實曾經是如魚得水,但也只是在赤壁之戰前。後來就難講了。《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得很清楚,三顧茅廬後,劉備和諸葛亮經常促膝談心,雙方“情好日密”,以至於“關羽、張飛等不悅”。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出使東吳,折衝樽俎,促成孫劉聯盟,幫助劉備克敵制勝,渡過難關,還擁有了荊州的江南四郡,自己也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這一階段,可以說是劉備和諸葛亮的“蜜月期”。

但是,從赤壁之戰(公元208年)到白帝託孤(公元223年),整整十五年間,我們很少看見諸葛亮的身影,也很少聽見他的聲音。劉備入蜀,帶的是龐統;進攻漢中,帶的是法正。諸葛亮的工作,或者是“調其賦稅,以充軍實”,或者是“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再就是和張飛、趙雲一起帶兵入蜀“共圍成都”,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已經“退居二線”。

當然,這並不說明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有什麼問題。恰恰相反,諸葛亮這時的地位,類似於當年的蕭何。據《史記·蕭相國世家》,劉邦打天下時,蕭何也不跟著南征北戰,諸將謂之“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但事後論功行賞,劉邦卻將蕭何定為第一。劉備稱帝以後,諸葛亮在大臣中也是位居第一。實際上,前期守荊州也好,後期守成都也好,都是責任重大。因為荊州和成都是劉備的根據地、大本營,非有老成謀國、穩重可靠的人看守不可。調集賦稅、足兵足食也同樣重要,因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餉,仗是打不成的。何況,按照陳壽《進〈諸葛亮集〉表》的說法,諸葛亮的才能特點,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那麼,讓善於理民的諸葛亮留守大後方,讓善於奇謀的龐統、法正隨軍出征,不正說明劉備知人善任嗎?所以沒有問題。

不過,赤壁之戰後,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確實有點微妙。

我們知道,諸葛亮是為劉備做過戰略規劃的,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照理,赤壁之戰後,劉備有可能實施這一戰略規劃了,諸葛亮應該大顯身手才是。然而不知為什麼,諸葛亮卻變得沉默了。入蜀,是龐統的極力慫恿,而且出謀劃策;進攻漢中,是法正的極力主張,而且出生入死。所以,龐統戰死,劉備“痛惜,言則流涕”;法正病故,劉備“為之流涕者累日”。為劉備出力更多,和劉備情感更深的,似乎是龐統和法正。

這倒也沒什麼。諸葛亮是做規劃的,並不一定要執行;龐統和法正跟著劉備南征北戰,情感日深也在情理之中。奇怪的是,關羽徵襄樊,劉備徵東吳,事實證明都是錯誤的決策,諸葛亮為什麼不反對?當然,關羽伐魏時(公元219年),法正還在(任尚書令,兼護軍將軍),不妨多聽法正的。但劉備徵吳時(公元221年),龐統早死,法正亦亡(卒於公元220年),諸葛亮為什麼還是一語不發?我們只知道,據《法正傳》,劉備兵敗猇亭之後,諸葛亮曾長嘆一聲說,如果法孝直(法正)在,就不會這樣了。他一定能阻止皇上,不讓皇上東征(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算東征,也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啊(必不傾危矣)!


脫離組織的仙人掌


這個“如魚得水”的評價可以說是半真半假,真實的一方面肯定是有,但絕不是向後世渲染的那樣,諸葛亮的出現,給劉備集團指明瞭發展方向,諸葛亮一下子就成為劉備集團的靈魂人物,劉備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大事小事都要問“軍師,計將安出”。首先,“三顧茅廬”就是一個存疑的歷史事件,陳壽做《三國志》,從諸葛亮自己編纂的《諸葛亮集》中採用了“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的說法,這個橋段被後世各種文學作品所採納,也成為“豬粉”們抬高諸葛亮身價所津津樂道的依據,其實大家只要仔細想一想就知道,按照《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說法,劉備是到荊州七年後,才在徐庶的推薦下知道諸葛亮的,說明諸葛亮並沒有什麼名氣,而且,這個“三顧茅廬”的典故即使是有,也是被諸葛亮故意混淆了,事實上,即使真有“三顧茅廬”這個事兒,也要分是劉備曾經拜訪過諸葛亮三次,還是劉備三次專程登門邀請諸葛亮,這個區別就很大了,前一種情況是劉備在廣納賢才的過程中認識了諸葛亮,三次登門拜訪,在交流中逐步發現諸葛亮非常有才華,於是第三次登門的時候就邀請諸葛亮加盟,後一種情況是諸葛亮在荊州享有盛名,劉備三次專程登門邀請,才得到了諸葛亮,這才有了前面說的“如魚得水”這個話題。但是,“三顧茅廬”的說法僅僅出自於諸葛亮自己的說法,而另一個證據,魏人魚豢編纂的《魏略》中卻說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當次用兵,遂北行見備,備初以亮年輕,以諸生意待之”,說明諸葛亮並沒有什麼名氣,而且劉備手下也有不少文士,開始對諸葛亮並沒有放在眼裡,直到他向劉備提出了清理轄區沒有“著籍”的浮戶(沒有登記戶口的流民),擴充軍隊,徵收賦稅,才得到了劉備的重視,可以說,諸葛亮的這個建議對於窮困潦倒的劉備集團是具有建設性重大意義的,使得“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的劉備集團有了極大的發展,到了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前,劉備集團發展到了二萬人,成為跟劉琮,劉琦鼎足而立的荊州實力派,不僅僅引起了劉表的猜忌,也讓江東的孫權注意到了劉備這樣一個軍閥集團,在此之前,孫權並不知道劉備為何許人也,魯肅給孫權規劃的“榻上策”也根本沒有考慮過劉備的存在,因為那個時候的劉備不過是一個寄居荊州的“流寇”,無足輕重。

關於諸葛亮是如何加入劉備集團的這兩種說法都是孤證,後世大多采信《三國志》的說法,無非是因為這個版本的“三顧茅廬”更符合文人墨客,評書演義的口味,更能突出諸葛亮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神鬼莫測的“高大上”的光輝形象,更能夠渲染諸葛亮“未出茅廬,三分天下”的神棍本色。

事實上,不管採信哪個版本,都離不開一個話題,就是諸葛亮的加盟究竟給劉備帶來了什麼?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諸葛亮給劉備指明瞭發展方向,為劉備規劃了“三分天下”的建國綱領,甚至把諸葛亮渲染成為以一人之力 ,奪天地造化,改變了天下大勢,阻擋了曹操統一天下,改變了歷史進程的大神,把劉備描繪成為一個沒有頭腦,沒有政治眼光,沒有發展規劃的菜鳥,一個把諸葛亮當成神供起來,言聽計從的慫包。

劉備跟諸葛亮確實有一段蜜月期,劉備用“如魚得水”來形容諸葛亮的加盟絲毫也不過分,但是劉備所說的這個“水”,絕不是得到了諸葛亮這麼一個“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陰陽五行,奇門遁甲無所不知,兵書戰策無所不曉”的神棍,而是通過諸葛亮架起了一座結交荊州士族的橋樑,眾所周知,漢末時期是士族豪強壟斷天下資源的時代,任何一個軍閥集團的崛起,任何一個政權的生存,都需要士族集團的大力支持,曹操是得到了穎川士族的支持,建立了曹魏政權,袁紹得到了汝南士族和河北士族的支持,袁術得到了汝南士族和淮北士族的支持,孫權得到了淮泗士族和江東士族的支持(顧陸朱張四大家族),劉表得到了荊州士族蔡氏,蒯氏,龐氏等士族豪強的支持。劉備在諸多的軍閥集團中是一個異類,他有一塊“帝室之胄”的招牌,有凝聚人心的政治魅力,有“匡扶漢室”的志向,有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毅力,有縱橫四海,打遍天下的豐富經歷,唯一缺乏的就是士族豪強的支持,漢末大爭之世,“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那些把自己家族利益置於國家之上的士族豪強,都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扶持軍閥集團建立政權,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劉備在這些軍閥中確實太弱小了,以至於劉表把他當成看門的鷹犬,施捨一點錢糧,就可以讓劉備為他看守荊州的門戶,劉備要改變這種情況,要壯大自己的實力,就必須得到士族集團的支持,而諸葛亮恰好是最符合這個條件的紐帶,而諸葛亮雖然是一個破落士族,但是他通過聯姻的手段,跟荊州著名的士族蔡氏,蒯氏,龐氏,黃氏,甚至劉表都成為姻親,是一個非常適合充當紐帶的人選,而諸葛亮在荊州恰好又得不到劉表的賞識,他也需要一個平臺來發展,如此,這兩個人才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

客觀的說,諸葛亮加盟之初,確實為劉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得到了在野的荊州士族的支持,劉備的勢力迅速發展,成為一支可以左右荊州形勢的重要力量,韓嵩勸劉琮投降的時候就做過非常清楚的說明,他問劉琮有把握打的過曹操沒有,劉琮當然沒有把握,韓嵩說那你就只能依靠劉備去打了,如果劉備也打不過曹操,到頭來還是得投降,如果劉備打得過曹操,荊州就是他的了,說明當時劉備的實力已經得到了荊州朝野的忌憚,這一點,諸葛亮是有巨大貢獻的,所以,劉備說“如魚得水”是毫不誇張的。

諸葛亮這碗水的作用,到了建安13年赤壁之戰之前,就已經用完了,可以說,從這個時候起直到劉備死亡之前,諸葛亮一直都是被邊緣化了,“孫劉聯盟”是在曹操大軍壓境的危機時刻孫劉雙方必須採取的戰略,根本就不是靠諸葛亮一張嘴就能夠促成的,劉備兵敗當陽,無處立足,如果此時沒有人拉一把,靠他一己之力絕對抗衡不了曹操,只能流亡廣東。孫權如果不能在荊州扶植起抗衡曹操的勢力,那麼江東就會兩面受敵,以江東區區土地和幾萬軍隊,也抗衡不了曹操,所以說,“孫劉聯盟”是各取所需,而且是孫權和魯肅最先意識到聯盟的重要性,派魯肅到荊州聯繫劉琮兄弟,因為劉琮已經投降,遂改為聯絡劉備組織聯盟,諸葛亮赴江東不過是作為劉備的代表,跟孫權商談聯盟的細節以及在後的利益分配而已,此時對於劉備來說,孫權才是他需要的水,諸葛亮在完成聯絡荊州士族,協助劉備壯大隊伍之後,他的優勢就已經用完了,面對大軍壓境的曹操,諸葛亮即沒有什麼軍事謀略,也拿不出有效的辦法阻止劉琮投降,他此時所能做的也就是攜家帶口的隨軍逃亡。

劉備獲得荊州四郡,又向孫權借得南郡後,已經成了氣候,麾下人才濟濟,大量的荊州士族都加入到劉備的麾下,龐統,馬氏兄弟,殷觀,伊籍,黃忠,等等,諸葛亮作為前期有巨大貢獻的功臣,也就是一個“督三郡賦稅”的後勤官而已,此時,劉備和諸葛亮的“魚水”關係已經結束,他已經有了包括孫權以及眾多荊州士族在內更多的“水”,此時,他對於諸葛亮就已經是“量才而用”了,管理內政,督辦後勤事宜,協助關羽鎮守荊州,就是對諸葛亮最恰當的定位。

在劉備奪取益州之後,他有了更多的水,劉備這條“魚”也終於越過了龍門,離開了荊州的諸葛亮這碗水,此時雖然不算乾枯,也已經是滄海中的一滴水了,劉備也有意識的提拔法正,孟達,李嚴等人,在劉備稱王的時候,法正高居尚書令(實際上的丞相),實際執掌漢中王府的大小政務,諸葛亮卻依然是“軍師將軍,屬左將軍府事”(劉備稱王時已經納還了左將軍官爵,蜀漢實際上已經沒有左將軍府了),在這個時期,是諸葛亮最尷尬的時期,“在荊州不得予入蜀之謀,在益州不得聞漢中之計”,在劉備舉傾國之兵奪取漢中的重大軍事行動中,諸葛亮依然是“鎮守成都,足兵足食”,由此可見,劉備對於諸葛亮的定位也就是如此了,如果不是關羽,張飛,法正,劉巴等人過早亡故,劉備的託孤對象絕不會是諸葛亮,或者不會是諸葛亮大權獨攬,成為新的權臣。


狼的影子319


沒有實證來佐證,只能推理說明。我偏向於此說。

理由:

一是劉備的需要。假如劉備集團是個公司,那麼諸葛亮就是這個公司的技術主管或者是業務主管,一個公司管理的再好,不創造價值、不產生利潤,怎麼能發展?所以,劉備這個小公司是強烈依賴諸葛亮的,可以說離不開諸葛亮,沒有他就沒有後來“上市”的蜀國。

二是諸葛亮的需要。諸葛亮是個人才,是個千里馬,而劉備這是個伯樂,是個平臺。一個千里馬遇到伯樂是一件難得的事,畢竟千里馬常在,而伯樂不常在。諸葛亮終於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公司重視自己,一進來就給予一個軍師等相應的政治待遇,這是別的利益集團給予不了的。所以,諸葛亮很需要這個平臺。

人常說,遇知己者而死,諸葛亮這匹千里馬能不死心塌地的為公司奮鬥嗎?反過來,這個公司又何嘗能離開這個業務主管呢?

這個說法難道還真要史記一類的記載嗎?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