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對於孔子儒學有怎樣的評價?我翻閱資料沒有找到?

人世百態阿


魯迅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狂飆突進的個性,解放的五四時代,在那個時代當中,孔子對於中國人的思想上的束縛已經達到了極致,而魯迅先生則是通過自己的散文小說筆法,對孔子儒學進行有重點的批判,但是並不是全盤否定!!

一定要注意,雖然魯迅對於孔子的儒學有批判,但絕不是完全推翻,魯迅先生還是非常的提倡仁義禮智信的,不過在小說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因為儒學而考科舉結果異常悲慘的儒生,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封建的科舉制度,持一個批判態度,對當時以孔孟儒學為工具的封建禮教進行了大力的批判,比如說孔乙己就是一個窮儒生,而封建禮教對他的束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完全的泯滅人性,完全的沒有個性的自由,使得他最後沒有辦法,只能是以一個落寞的結局離場,小說最後並沒有寫孔乙己怎麼樣了,而是借旁人的口說他死了吧,可以看出這樣的被封建儒學所束縛的儒生,在當時的社會當中並沒有出路,其實說到底,說穿了魯迅先生在當時的那樣一個時代,他所批判的是儒學當中的,被統治者用為手段的三綱五常!!

回答完畢。


雨落幽燕111


他雖對儒學的源頭沒有評價,但對儒學在封建時代,發展的最後結果中,不能適應時代變遷的消極一面,多有批判和揭露。比如《阿Q正傳》、《祥林嫂》等等。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淺談

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時期,是我國人民思想解放的時期,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青年領袖,魯迅就是這個時期的新文化運動領袖。對於孔子和儒家,魯迅先生一直都處在一種比較矛盾的狀態之中,一方面,他立著打倒孔家店的旗幟,而另一方面,他又被譽為現代中國的聖人,其實,魯迅的思想中一直都繼承了儒家思想中心繫家國天下的胸懷,他批判的只是那些利用儒家思想來為自己的權利造勢的偽君子,所以說,魯迅的思想跟傳統儒家思想有對立也有統一。


暖有心愛無限


魯迅對孔子這個人是尊敬的,並且承認他的偉大之處,但他也曾在文章裡明確指出:“孔夫子之在中國,是權勢者所捧起來的,是那些權勢者和想做權勢者們的聖人”。魯迅的“打倒孔家店”,正是著眼於孔夫子“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且介亭雜文·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

對於儒家學說,魯迅則完全持的是批判的態度。他對儒家傳統的虛偽道德觀念是否定並批判的。他認為,儒家思想是吃人的儒家思想,因為儒家思想強調禮教、禁錮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性。

魯迅反的“儒”只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取:號召人們解放思想,宣傳民主科學。


自在為懷


魯迅所處時代正是新文化運動時期,傳統文化與新文化碰撞,那麼作為我國經典的傳統文化儒學,他認為有優秀可取的地方,但也有很多批判的地方,魯迅認為儒學思想給人們帶來的有自我封閉意識;儒學造就了官本位,而反對者成為匪,當匪成了領頭者,官自然就變成了匪,不斷循環,所以他一直支持民魂,認為人民才是最珍貴的;老者未本位限制新事物的發展;儒學背後存在虛偽一面,他曾在狂人日記中寫道:在這個滿口仁義道德的社會背後,到處都是人吃人。其實魯迅的思想也很符合當時脫歐入亞時代日本留學生的中國觀。


阿君君愛學習


有《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此文在《且介亭雜文二集》。


高廣福204高廣福204


魯迅的阿Q正傳,徉林嫂不就是對孔子儒學的評擊?中國的婦女解放難道不應該感謝魯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