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之變”中若袁不進京勤王,直接攻打盛京,同時使用圍魏救趙和圍點打援,你認為明清之戰的結果會如何?

帝辛666


“已巳之變”發生在崇禎二年十月,是皇太極第一次做出繞過寧錦防線攻打明朝腹地的嘗試,給明朝腹地造成了重大創傷,也增加了其入主中原,君臨天下的雄心。由於這場戰役是明末清初時期較為重要的一場,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其中一個論點就是題主題幹上所寫,如袁崇煥不支援京師,來個“圍魏救趙”之策,則北京之圍豈不是輕易可解,最早這個說法應該來源於《中國曆代戰爭史》,附圖如下。

《中國曆代戰爭史·清·上卷》:設使袁崇煥能遣有力之將如祖大壽者,乘虛進襲瀋陽,則明京畿之戰必大為改觀。

這個方案,我曾經乍一看,哇!好有道理的樣子!然後細品史書,唉!純粹是紙上談兵之論啊!


從政治角度上講,袁崇煥不得不盡銳支援,這可是涉及到政治正確的問題,那時候清軍迅猛突進,即將兵薄京師下,崇禎皇帝心急如焚,單獨下詔袁崇煥率領遼東精銳緊急增援,“乃詔督師袁崇煥以兵入衛”,皇帝親自下詔書請你袁崇煥過來支援,你敢不來,莫不是想腦袋提前搬家,還敢在遼東那塊待著,信不信朝堂上那些言官們給你扣一頂“擁兵自重,不解君父之憂”的帽子,結合崇禎皇帝猜忌多疑的“巨嬰型”性格,估計“誅九族”的罪名是免不了的,然後史書上再來“濃墨重彩”的一筆,把你釘在恥辱柱上,所以,哪怕救皇帝的路上下刀子,哪怕袁崇煥必死,也一定得救,這事沒得商量!

當然,我假設袁崇煥看了《孫子兵法》後,靈光一閃,決定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直撲瀋陽,實行“圍魏救趙”會怎麼樣呢?我敢說結果肯定比增援北京這個決策壞,而且如果這個方案真的執行,袁崇煥很有可能將成為一名戰死遼東,提前成全他的忠烈之名。

在分析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孫臏的奇謀“圍魏救趙”的成功條件。第一、孫臏就已經算準了魏國所有兵力盡向趙國國都邯鄲,所謂“輕兵銳卒必竭於外”,本土實力極其空虛,有機可乘,才讓齊軍大膽向魏國進軍。第二、趙軍也夠硬,面對強魏的全國兵力,硬是死守邯鄲一年,魏軍的實力被嚴重損耗,本來就是疲憊之師,猛然聽到後院起火,緊急增援回國,反而齊軍成了以逸待勞之師,一頓伏擊,造就了齊國桂陵之戰的最後勝利。所以,趙國這個第三方也很關鍵,大家可以想想,如果邯鄲城兩天就陷落了,圍啥魏,救啥趙。只可惜,“已巳之變”那會“圍魏救趙”兩個條件對明朝來說都不具備。

首先,皇太極肯定考慮過老家的安全,關外的後金並不是盡銳而出,而是保留了強大的實力。這和盡銳而出的魏國不一樣,所以在已巳之變重“圍魏救趙”的一個前提條件直接可以否定。為了證明我不是空口說白話,以下我將重點分析“已巳之變”清軍大致投入了多少兵力。

對於這個問題各家史書也不是很一致,最誇張的就是《明史》了,上面盡然提到,清軍此次兵力竟然投入了“數十萬”,這個數字就太誇張了,有吹牛的嫌疑。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文龍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數十萬分道入龍井關、大安口。


最為人熟知並且引用的說法倒是來自於《聖武記》,魏源謂清軍入關兵力有10餘萬,從題主問題下的陳述來看,這也是題主所深信的數據。

《聖武記·卷一·開國龍興記三》:天聰三年冬,大舉伐明,以蒙古兵為嚮導,兵十餘萬,分道深入。


但是,我查閱《滿文老檔》時,卻發現不同於這兩種史料的說法,由於《滿文老檔》是原始檔案,應該比上面兩種史料可信多了。

《滿文老檔》天聰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二十三日,汗御殿,集諸貝勒大臣眾民等宣諭曰:“前我出兵時,每牛錄甲兵,或二十人,或十五人,毀明堅固邊牆而入。”


就是說此次參與入關作戰的後金軍每牛錄只派出了15至20人,以努爾哈赤建立的231個牛錄計算(天聰初年皇太極估計還未改動牛錄建制),這就有4620人,再加上此次皇太極親自出馬,最精銳的巴牙喇護軍營很可能全員出動,大約為2000多人,以此算之,八旗軍大約出動了6620多人。當然,編制內的八旗軍往往帶奴僕參戰,起到了後備兵的作用,“如軍卒家有奴四、五人,皆爭偕赴,專為搶掠財物故也”,以此推算真正的後金軍大約為26480多人,我的判斷也得到《山中聞見錄》的印證,上面對後金軍的人數記載也是20000餘人。

《山中聞見錄·建州》:十月戊寅,四王子以二萬騎入大安口,束不的為嚮導,三十六家並從之。


此次,依附後金的蒙古部落也悉數出動,有科爾沁部、扎魯特部、巴林部、奈曼部、敖漢部、喀喇沁部,由於在天聰三年,歸附於後金的蒙古部落還未被正式清查戶口,編訂牛錄,皇太極僅僅以軍令形式約束,所以具體人數不得而知,看來也只能靠推測了。

根據皇太極於天聰三年三月頒佈的軍令來看(已巳之變亦發生在天聰三年,所以可以參考),一旦有戰事,“凡管旗事務諸貝勒,率七十以下,十三以上俱從徵”,可以想知參與已巳之變的就是軍令規定的這個年齡段的蒙古男性,由於只有載於《滿文老檔》的天聰九年的戶口檔案,我也只能大致算一下。


扎魯特部:6834戶。奈曼部:1210戶。敖漢部:1300戶。巴林部880戶,科爾沁部12580戶(科爾沁在古勒山戰役就出動10000兵馬,此次出兵應該有10000人),共計22804戶。以一戶一個壯丁計算。大概就有22804人,至於喀喇沁部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壯丁在天聰九年已有數據,為5216人。六部能參戰的兵力最多為28000多人。

《皇朝藩部要略·內蒙古要略一》:喀喇沁部長布蘇布地子古嚕思奇布,領五千二百十六人為一旗。


在史書中還有裹挾平民的記錄,如“滿桂合四營進戰,炮擊殺者千餘,皆我降民之剃髮者”,這個數據就不能統計了。

所以,八旗軍+奴僕+蒙古兵+被裹挾之民眾應該只有5~6萬人,根本沒有10餘萬人這麼多,尤其是真正的滿八旗並未全員出動,大部分還留在後金腹地,由阿敏和德格類主持瀋陽防務,袁崇煥的遼東精銳不過2萬餘人,如果攻打瀋陽,皇太極知道消息後一旦回軍,那就是前有堅城,後有追兵的死局,東北平原一馬平川,八旗正可發揮馳突的優勢項目,前去攻打瀋陽的遼東軍必然凶多吉少。

其次,關內的明軍,尤其是京畿一帶的明軍和遼東軍的戰鬥力比起來,如天地之別,根本無法承擔“趙軍”這個角色給後金以重大消耗,大部分承擔北京周邊防務的明軍面對八旗軍別說野戰,就連守城的勇氣都沒有。

《明季北略·卷五》:北兵(後金軍)所向,有兵未至而城先空者,良鄉、灤州、香河、固灣、張灣也;有城先空而兵不入者,霸州、三屯也;有先降數日而兵始至者,玉田、遷安也;有兵將先降而守臣不知者,遵化、永平也;有虛張聲勢而兵不敢犯者,昌平、涿州也;有受降旗,兵過而不取者,順義也;有兵留而不攻、跡在若守若順之間者,房山也;有兵只而順、兵去而守以援兵至而免者,樂亭、撫寧也,總由人心不固如此。


京師附近的明軍戰鬥力實在是過於坑爹,這個情況很多人是非常清楚的,這一點就連崇禎本人都不糊塗,保命時刻心如明鏡,“詔各省直巡撫勤王,京營兵皆未歷戰陣,乃詔督師袁崇煥以兵入衛”,一幫戰五渣守著皇帝誰能放心,如果遼東軍不支援北京往瀋陽去,能不能打下瀋陽不好說,恐怕打著打著崇禎皇帝可能就要大概率“燒頭七”了。


所以,趙率教聽說後金入口,急忙點起5000精兵緊急支援遵化,三晝夜狂奔350裡,結果一著急就中了後金的埋伏身亡。袁崇煥六天行軍500裡堵截後金於薊州,就是因為對京師周邊的明軍戰鬥力太瞭解了,如果不及時支援,那崇禎皇帝真的很有可能要提前殉國了,所以才那麼急!至於打瀋陽那是想都沒想過啊!

所以,在“已巳之變”進行“圍魏救趙”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操作性。

引用文獻:《清太宗實錄》、《滿文老檔》、《山中聞見錄》、《明史》、《聖武記》、《中國曆代戰爭史》、《明季北略》、《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建州聞見錄》、《皇朝藩部要略》、《資治通鑑》


論史



這個假設不能成立,因為當時歷史條件下,註定了這個結果不能改變,其理由如下:

一、翻看袁崇煥督師薊遼以來的歷史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袁崇煥是一個善於整頓防務的善守之將,而不是像岳飛一樣的善攻之將。因為他赴任薊遼總督之後,打了幾個漂亮的防禦戰,沒有打過一場主動進攻戰。

一般善守的將軍,用兵比然謹慎多疑,就如同三國時期的司馬懿一樣。之所以守的住,就在於其小心謹慎。這樣的人,你不能指望他敢用奇兵,舍皇城和聖旨不顧,轉而攻打併沒有把握一定能夠拿下的盛京。

二、崇禎帝是什麼性格,袁崇煥非常清楚,不用說他本身用兵謹慎,即便他有天大的膽子,就算圍魏救趙成功,崇禎一樣不會放過他。膽敢違抗旨意,棄皇帝安危於不顧,自作主張改變方略,崇禎是一定會滅他九族的。最後結論證明,即便他奉旨援京,解了北京之圍,依然被多疑的崇禎凌遲處死,更何況抗旨不遵?

而事實證明,大明之亡不是亡在崇禎荒淫懶政,正是亡在他太過聰明勤政、事必躬親,把國之柱石不是殺死的殺死,就是杖斃的杖斃。

三、皇太極也是用兵高手,他是知己知彼之人,他了解明朝朝堂的政局狀況,也瞭解袁崇煥的用兵特點。最重要的是,他不會不考慮盛京的安危就貿然傾巢而出,繞開關隘,冒險深入敵後。他對盛京的防務自然有了合理的評估和安排,明軍的軍事部署和應變能力他肯定是瞭解的,不然不會親自率軍犯險。

四、明朝廷一見後金軍居然神兵天降一般殺到了北京城下,早已亂成一團、驚慌失色,崇禎連發勤王詔令要袁崇煥回京救駕。在古代,無論你有什麼天才的軍事奇謀,都必須把皇帝的安危擺在第一位,否則就是大逆不道,謀逆之臣,是要抄家滅族的。不用說君命難違,就是讓皇帝稍微產生疑忌的這種做法都不能有,仗可以慢慢打,但駕不能慢慢救,不僅僅是要結果,表白忠心更重要。



基於以上理由,袁崇煥不救北京,反其道而攻盛京,這個設想不能成立。圍魏救趙,那是國與國之間的做法。即便達不成目標,亡的也是別人的國,成就的是自己的利益,故而可行。


謝金澎


北京己巳之變時,袁崇煥若攻盛京,乃是攻堅,況與留守的清軍打野戰,以步兵居多的關寧軍,勝算並不高,皇太極留守的兵力不少,縱使能攻下盛京也頗費時日,很難實現圍魏救趙的目的。

而回援北京則不同。皇太極此次為破壞袁崇煥的戰略步驟,不得不孤軍深入,是很險的一步棋。如果崇禎任由袁崇煥指揮,先依堅城固守北京,以少部尾隨搔擾清軍,清軍要麼重兵保衛掠來的物資,要麼丟棄——清軍遠襲,十萬人馬沒有後勤保障,是很被動的。待關寧軍大部(袁被扣時趕回的僅兩萬餘)和各路勤王兵馬趕到,再以優勢的兵力與輕裝的清軍決戰,必獲全勝。就是勤王主力趕到後,也不急著與清軍決戰,而是一方面以優勢的兵力圍殲分散劫掠的清兵,一方面搶奪清軍劫掠來的物資,清軍被迫與優勢明軍決戰。潰敗的清軍又必被大同、薊門的明軍截阻,或可一朝滅此朝食。從先趕到的關寧軍在袁被扣後欲退回,在祖大壽母的規勸下,欲退關寧軍重回戰場,清軍只可丟棄掠奪的人口和部份物資,迅速撒回,可見,當時清軍確是十分被動的。

故袁崇煥回援北京,在戰術戰略上是完全正確的。為帥者,不是以己之短搏敵之長,而是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只是崇禎那時尚是噴青小兒,使皇太極在己巳之變中,鹹魚翻生。

崇禎更為愚蠢的是,竟令滿桂帶四萬餘騎孤軍對清軍進行英勇的追擊,結果全軍覆沒,自此朱明失去了防守北京的機動戰力,北京城郊,成了皇太極的獵場。


安平144796971


袁崇煥直接打盛京沒戲,關寧軍依託城池還能和後金軍一戰,野戰不行,而且這個方案政治上也不行。

袁崇煥是明末一個充滿爭議的人,但是即使從最樂觀的角度來說,袁崇煥擊退後金軍的幾次戰役,要麼是守城戰,要麼就是依託城池和對方作戰,不用擔心對方抄後路,野戰的話袁崇煥可真沒把握。袁崇煥回援以後在薊鎮守在城裡不敢阻擋後金軍偷越,也是因為野戰實在沒把握。

野戰尚且不行,長途奔襲攻擊對方的城市難度就更大了。皇太極確實率了主力部隊出戰,但是留在盛京的部隊單從數量上來說還是不少。盛京的城牆也比較高大,袁崇煥要是想快速偷襲,肯定是以騎兵為主,步兵都不能太多,而重炮之類的更加沒法帶,攻城就很難。而一旦堅城難下,皇太極又率軍從山海關反殺出來,袁崇煥的部隊就無路可退了。

另外從政治角度來說,此時後金軍時刻可以威脅北京,袁崇煥如果不去救援,而是去攻擊盛京,這勢必會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明末的朝堂之上,可沒有同心協力對抗後金的想法,黨爭嚴重,袁崇煥這麼幹,勢必會引起一堆人的攻擊,到時候他不死在後金軍手裡,回來也是死路一條。

所以無論從軍事角度還是政治角度,袁崇煥只能回師救援,而不可能去攻打盛京。


不沉的經遠


皇太極當時還繼續著努爾哈赤的路線,走一路搶一路,盛京丟了從北京城找補就可以了,圍魏救趙這個策略對他效果不大,最後結果就是袁崇煥打進盛京,朱由檢兩年皇帝命


尤利安2


歷史不容假設,也不可反轉。成王敗寇,是恆古不變的箴言。

明末,朱家天下已經是搖搖欲墜,大廈將傾,只是時間問題。民心都已經失去了,連那些皇族都無心幫扶自己的社稷,那些平民怎麼會心甘情願地流血呢?

袁崇煥雖有將才,能力不凡,但是面對明末的處境,就算打贏了也於事無補。何況皇太極逐鹿中原的野心,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皇太極帶兵攻打北京,自己的後方自然不會淪為一座空城,所以袁崇煥去了,也是無功而返!


花白蛇樹押司


袁崇煥是薊遼督師。。。大本營在現在山海關一帶,離瀋陽幾百公里遠,你要讓這麼一支古代軍隊,在全無準備的情況下猝然遠征幾百公里,恐怕一半路都走不到就自動崩潰了


高分子複合雲材料


領導看不見你的行為。。。好比兩對夫妻打架,一家男的突然攻擊了另一家的老婆,那麼這一家的男最該做的不是去打別人老婆而是護妻,去圍魏救趙?等著離婚吧。圍魏救趙只能是齊國做而不是趙國的將領做


日月木各


祟禎在清進攻朝鮮時就讓袁直搗韃子老巢 袁不敢


zdwhly


個人認為,一個民族只有敢於正視歷史,才能夠面對現實,面對未來。抗戰時候有許多學者都在研究明末清初的歷史,通過對南明歷史的研究,找到自己的民族的問題。\r

明末清初的馮銓,官運恆通,壽命很長,在那個年代很少見。由於馮銓的官癮很大,在喜峰口用鉅額資金資助皇太極入關以獲得在清朝作官的機會,後來導致袁崇煥被冤殺。\r

如果歷史沒有了出處,就成了歷史虛無主義,如此一來,就會失去指責日本右翼歷史虛無主義的理由,這是非常糟糕的。\r

下面這段話是在總結清朝為什麼以很少的人口就征服了上億人口的大明帝國,他以魏忠賢逆案為突破口,列舉了其中對明朝滅亡起了重大影響幾個事件,其中就有馮銓用鉅額資金贊助皇太極入關。\r

臣按:【逆閹魏忠賢既誅,其從逆者先帝定為逆案,頒行天下,逆黨合謀翻之。己巳之變,馮銓用數萬金導北兵至喜峰口,欲以疆場之事翻案】;溫體仁訐錢謙益而代之,欲以科場之事翻案。小人計無至,毅宗訖不可。大鋮利國之菑,得士英而用之,然後得志。嗚呼!北兵之得入中國,自始至終,皆此案為之祟也。丙寅,大僕寺少卿萬元吉上封事。-《弘光實錄鈔》\r

明朝末年,魏忠賢入朝後,朝廷裡面從此形成了閹黨集團。首先在順治朝主持《明史》編撰的就是洪承疇和閹黨的馮銓,馮銓當年在喜峰口出資100000兩白銀為皇太極入關資助。當然,現代很多人認為馮銓此舉順應了歷史潮流,但我並不這麼認為。\r

我讀了很多清朝的相關史書,都說馮銓用鉅額資金資助皇太極入關,能識大體,是一個明智之舉,為馮銓後來在清朝事業發展,以及晉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馮銓後來是順治朝《明史》主編的總裁。與之相比的是,當時有很多不識時務的迂腐書生,困於門戶之見,白白丟掉了性命。即使像史可法這樣的處於極其優越的條件,死不投降,結果死得很慘。到現在還被很多當代的人罵不識大體,為了自己的名聲害死了揚州80萬百姓。\r

馬士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如此重大的影響,但在後世卻不甚知名,遠不及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面的人物出名,其中有原因是大清王朝為了顯示其赫赫武功,不願提及馬士英,否則顯得大清朝的天下來得太容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史的編撰者馮銓為馬士英洗白,直止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博學鴻儒科,聚集了天下的最優秀的知識分子,經過長期反覆修正,才使得明史可信度大大提高,但是馮銓《明史》初稿仍然起了極壞作用。\r

我讀了很多清朝的相關史書,都說馮銓此舉能識大體,是一個明智之舉,為馮銓後來在清朝事業發展,以及晉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馮銓後來是順治朝《明史》主編的總裁。與之相比的是,當時有很多不識時務的迂腐書生,困於門戶之見,白白丟掉了性命。即使像史可法這樣的處於極其優越的條件,死不投降,結果死得很慘。到現在還被很多當代的人罵不識大體,為了自己的名聲害死了揚州80萬百姓。\r


分享到:


相關文章: